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地下采煤造成的地表沉陷进行及时、精确的监测监管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该文以济宁市为例,介绍了D-InSAR技术在大范围采煤沉陷区监测及其时序变化特征分析中的应用。介绍了使用D-InSAR技术对采煤沉陷进行监测的基本原理;以5cm下沉线作为采煤沉陷区边界线,选取15期RADARSAT-2 Wide模式数据,采用多基线累积叠加方法分别提取各期采煤沉陷区边界并使用岩移观测数据对监测结果进行了检核。以花园煤矿为例,分析D-InSAR监测采煤沉陷范围及程度的时序变化特征,随着开采的持续进行,沉陷范围及沉陷量逐步增加,受临近工作面开采影响,沉陷中心的沉陷量呈周期性增加。结果表明,D-InSAR可以精确有效地对采煤沉陷区范围及其时序变形过程进行监测,可以应用于大尺度采煤沉陷区的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2.
在高潜水位煤粮复合区,煤炭开采沉陷造成大面积耕地破坏,生态环境恶化,因此,总结采煤沉陷防治技术很有必要。该文介绍了常用的沉陷盆地修复技术和修复模式的研究进展,系统总结了消灾修复技术、工程修复技术、生态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研究现状和成果。用"矿地一体化"理念统筹资源开发和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地、环、景、城"四位一体的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模式,运用3S、大数据、云平台实现采煤塌陷地动态监测监管,是将来采煤塌陷防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正贺兰山侧,黄河之滨的石嘴山市惠农区曾以"塞上煤城"闻名遐迩,但是多年对煤炭的大规模开采,带来的却是黄沙漫天、污水横流的采煤沉陷区。如何对废弃矿区进行改造治理。这成为困扰当地政府和居民的一大难题,那么废弃的采煤沉陷区是否可以再利用,甚至变废为宝呢?  相似文献   

4.
正抚顺煤炭开发历史悠久,近年来,受采煤沉陷等因素影响,遗留了大量废弃土地,不仅占用了宝贵的空间资源,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给矿区群众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大量采煤沉陷土地带来一系列的地质灾害和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市转型和社会经济发展。治理采煤沉陷区,改善抚顺地区的生态质量,还抚顺市民一个清新的环境,使大量土地得到恢复利用迫在眉睫。开展采煤沉陷区调查是实现土地的持续利用的可靠保障,可以为  相似文献   

5.
<正>焦作市"以煤而兴,以矿而建",因长期的地下采煤活动造成大面积地面塌陷,原生地貌遭到严重破坏,塌陷区整治成为摆在国土资源部门面前的严峻课题。近年来,该市痛定思痛,下大力气治理塌陷区,着力将焦煤集团演马庄矿采煤沉陷区打造成一座大型湿地公园,命名为"白鹭湿地公园"。白鹭湿地公园位于马村区东部1.5千米处的焦煤集团演马庄矿采煤沉陷区。该项目建设融合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现代湿地公园理念,定位于郊野,是担负生态隔离与优化职  相似文献   

6.
利用遥感技术手段,首次对辽宁省全域开展采煤沉陷现状及恢复治理调查,获取了基础调查成果,为辽宁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全省67处采煤沉陷区中特大型有1处、大型25处、中型38处、小型3处,总面积约648.44 km^(2),主要分布在阜新、南票、铁法、红阳、抚顺、康平和凤城等煤矿区,开采主体以生产矿山和责任主体灭失矿山为主,威胁对象包括土地资源、工业区、居民点和主要交通干线。(2)全省采煤沉陷区恢复治理面积约11.37 km^(2),治理类型以修复再造和地质灾害治理为主,治理后地类以农用地为主,少部分为居民点搬迁、光伏太阳能发电站和养鱼塘等,朝阳市、沈阳市及黑山县、康平县和北票市治理程度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7.
正不久前,在抚顺市新抚区榆林街道榆林村的采煤沉陷区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工地,抚顺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同志指着一大片平整的土地告诉记者:"两个月前这里还是矿渣遍布、荒草丛生的采煤沉陷区,经过土地平整、土壤改良以及综合整治,这里将新增耕地195.79公顷。"  相似文献   

8.
结合近年来的野外地质工作经验和生产实例,通过采煤沉陷区地面变形稳定性监测及对监测数据资料整理,可为分析采煤沉陷地面变形的形成机理,研究地面移动变形的规律性,预测采煤沉陷地面变形稳定性提供精准、详实的数据,可为采煤沉陷地区变形监测体系的建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任意多边形工作面沉陷预计及精确的求取概率积分法反演参数是开采沉陷研究的重点。提出了使用Delaunay三角剖分将任意多边形开采区域划分为若干小三角形,然后进行沉陷预计的方法,解决了任意多边形沉陷预计的难题;综合模矢法和遗传算法优点,提出了组合算法,提高了概率积分法参数反演精度和效率;开发了集实测数据处理、预计模型参数反演和移动变形预计模块于一体的地表移动变形数据处理软件。优化算法的提出及系统开发,可以更好的服务于"三下采煤"、矿区建筑物稳定性评估、矿区土地复垦、采煤塌陷地治理规划设计等工作。  相似文献   

10.
肥城煤田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开发历史悠久,为我国高速发展的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长期开采导致塌陷范围广、深度大、积水严重,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给矿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该文总结了目前普及化程度较高的采煤塌陷区治理模式,以此为基础,对肥城市采煤塌陷区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通过分析研究、归纳得出适应于肥城市采煤塌陷区四种不同的治理模式,分别为:土地复垦治理模式、“渔业+农业”治理模式、生态修复治理模式、综合治理模式,并对四种治理模式进行了阐述分析,对今后肥城市采煤塌陷区治理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利用遥感技术,对兖济滕矿区2000-2010年的采煤沉陷区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兖济滕矿区累计沉陷面积为88.43km^2,占整个矿区面积的3.53%。10年来,沉陷区面积呈直线上升趋势,由2000年的57.37km^2,增加到2010年的88.43km^2,平均年增沉陷地面积约为3.45km^2。采用遥感手段,在大范围内,可以较直观、准确地确定采煤沉陷区的范围、面积、形态、动态变化等特征,可为沉陷区的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大同市煤炭资源丰富、开采历史悠久.随着开采时间的推移,以采煤沉陷为主的地质灾害已严重影响矿区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因此,研究大同矿区煤层开采沉陷机理,可为采煤区地质环境的综合治理和区内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济宁-兖州煤田煤炭资源开采历史较久,采煤造成的地表弯曲和沉降变形导致诸多房屋破坏、道路损毁。本文通过详细分析采煤沉陷区不同结构形式的建(构)筑物损毁特征机理及与煤炭资源开采方式、煤层埋深、开采厚度、建(构)筑物结构形式之间的关系,总结了相关规律,提出了采煤沉陷区建(构)筑物损毁防治的方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6月23日,随着噼噼啪啪的鞭炮声,调兵山市兴隆屯村村民高洪佰与亲属们兴高采烈地将家具搬进了93平的楼房,高洪佰成为搬迁兴隆屯新村的又一位村民,这是调兵山市实行采煤沉陷区整村搬迁受益农民的缩影。调兵山市因煤而兴,263平方公里的区域面积中有50%为煤矿占地,受采煤沉陷影响,全市34个行政村有20个处在沉陷区,地面沉降,房屋开裂,严重  相似文献   

15.
<正>3月27日,对于阜新市清河门采煤沉陷区的882户居民来说,这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因为清河门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终于装订完毕,安居梦终于要变成现实;而对于阜新市国土资源局和清河分局的同志来说,这也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因为之前的20小时,他们是在不眠与马不停滴的忙碌中度过……  相似文献   

16.
<正>"集体三等功""经济发展先进单位""改革创新三等奖"……这些沉甸甸的荣誉,是焦作市国土资源局党组和马村区委、区政府对马村分局局长徐林在推进当地绿色发展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最好诠释。创新治理,勇当"排头兵"每天提前2个小时从家里出来,到项目区看一看、转一转,从白鹭湖湿地公园一期后期管护到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徐林这种"习惯"已经坚持了两年多。位于马村区东部的白鹭湖湿地公园是演马庄矿采煤沉陷区改造修复而建,  相似文献   

17.
2008年,我们将牢固树立节约集约用地理念,从五个方面积极探索节约集约用地新路径。对空闲、废弃、闲置的土地,我们将采取依法收回、等价置换等方法,优先用于新的项目建设;对低效利用的土地,要限期促使整改,努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要结合鹤壁市老区向新城搬迁、采煤沉陷区治理、棚户区改造等工作实际,对因单位搬迁停止使用的土地、采煤沉陷损毁土地、原棚户区占地等土地进行详细调查,加强谋划,协调有关部门研究盘活利用的有效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村内耕地闲置现象较为严重,山西太原万柏林区从2003年开始实施采煤沉陷区治理,对受采煤沉陷影响的村庄进行了整体搬迁,搬迁涉及5个乡街,27个行政村,5274户村民,1.8万人口。使得原有村庄内耕地无人耕种,因此如何有效利用土地,提高农民的收入已成为当前一大问题。此外,城市的发展建设占用了大量的耕地,城区后备资源不足,补充耕地主要依靠县区或外面购置指标完成。近几年,虽然实施  相似文献   

19.
煤炭资源的高强度开采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采煤沉陷区的综合治理及生态修复亟需矿区现状调查数据作为基础支撑,而现状数据的快速更新在监测效率、经济代价及可延续性方面对当前测量方法及工作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文以济宁市霄云矿区为例,采用时序InSAR技术对2016—2018年间的15期高分辨率RADARSAT-2XF模式影像开展解译处理,获取霄云矿区的时空形变特征,并结合不同时段开采工作面位置进行了监测结果分析。结果表明,高分辨率时序InSAR技术能够有效识别矿区开采引起的形变迹象,满足采煤沉陷区下沉信息精确获取的监测要求,为大范围开采沉陷信息的获取及影响程度的划定提供了可靠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由煤炭开采造成的地表塌陷问题日趋严重,探索适宜煤矿塌陷区的复垦模式及土地复垦技术措施,对提高土地复垦利用率和生产潜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以济宁市、泰安市、菏泽市为例,介绍了区内采煤塌陷地现状及特点,以采煤塌陷复垦工程为基础,确定了区内复垦模式包括"先破坏,后治理"的传统复垦模式和"边采边复"的动态预复垦模式,对比分析了复垦模式间的优缺点;研究了不同土地复垦技术措施的适用条件。该文认为济宁市、泰安市采煤塌陷复垦适宜采用"先破坏,后治理"的传统复垦模式,菏泽市采煤塌陷复垦适宜采用"边采边复"的动态预复垦模式。在传统复垦模式下,对研究区内采煤塌陷程度较轻、满足农业复垦条件的,适宜采取土地平整法、疏排水法、削高填法低、充填法、生物修复法等复垦技术措施,对无法复垦治理为耕地的重度塌陷区,建议综合采取直接利用法、挖深垫浅法等复垦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