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暗绿色硬土层,以它特殊的颜色和强度夹于地下二个海相软土层之间,因而取名于“暗绿色硬土层”。它是上海地区全新统与更新统分层的标志层,是高层建筑物良好的桩基持力层,在地面沉降中它具有抗沉降作用。因此。深入研究暗绿色硬土层的地质与工程地质特征,对研究上海地区第四纪地质,工程地质、控制地面沉降等都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暗绿色硬土层是晚更新世末期干冷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湖沼相沉积物,属于海退期三角洲平原相,组成河岸阶地,与现今东海大陆架构成统一的大陆平原。由于海水不断东退,河流  相似文献   

2.
上海地区晚更新世晚期暗绿色硬土层风积黄土成因说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上海地区全新世沉积物之下,埋藏着一层暗绿色、黄褐色硬质粘土层,它一直被认为是全新统的基底而被作为划分全新统与更新统的重要标志层。本文认为该硬土层为晚玉木冰期晚期沉积的风尘物质经次生变化而形成;是长江三角洲西部下蜀黄土在东部平原的延续。  相似文献   

3.
上海地基土厚150~400米,属第四系沉积物,土质大多松散。地面以下80米深范围内的土层,尤其中上部30米。与工程建设关系密切;80米深以下盖复在第三系上新统玄武岩面上的土层也影响着建筑场地的地震效应。从抽取地下水所引起的各土层的变形促使地面沉降,更引起了一系列的工程问题。对上海地基土性质的研究早在半个世纪之前已经开始,但是应用工程地质的观点和岩土工程的方法进行较具体的分析只是近一、二十年来的事。竹淑贞等将上海地区第四系沉积层划分为十二个大的沉积单元,下限从崇明寒冷期开始,为复盖层底部灰绿色硬土层,苏州河寒冷期暗绿色硬粘土层为更新统上限,此层之上为全新统地  相似文献   

4.
根据钻孔原位测试和岩土样品试验室分析结果,对奉化江、姚江面积约600km。流域的工程地质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对流域地表以下60m范围内进行了工程地质分区和工程地质问题探讨。结果表明:(1)全新统镇海组有3个工程地质层和5个亚层,上更新统宁波组有3个工程地质层和20个亚层,下伏基岩归入1个基岩工程地质层;(2)可选用的持力层为④1、④3-2、④3-3、⑤1、⑤3-1、⑤3-2、⑥1、⑥3-1、⑥3-2、⑥4工程地质亚层和基岩工程地质层,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60kPa;(3)流域内有两个硬土层,即岩性为粉质粘土的第一硬土层④1和第二硬土层⑤1;(4)根据各持力层的厚度和组合分布特征,研究区被划为6个工程地质分区,并提供了每一个工程地质分区的持力层、基础类型;(5)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地面沉降和软土震陷。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图根据土层的工程地质特征与静力触探贯入阻力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寻求能代表上海地区晚更新世末期暗绿色亚粘土及上部全新世土层的双桥探头触探曲线线型特征和贯入阻力值的变化规律,作为利用静力触探直测图象较确切地划分土层、确定土名及其特征的地区性解释标志。  相似文献   

6.
第四纪代表了地质历史时期最新的地质年代,持续了2.58个百万年,以两极发育冰盖、多期次的冰期-间冰期旋回和人属的出现为特征。第四纪年代地层学研究在建立高精度地层格架、了解地球气候系统演化规律和预测气候变化趋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依据现今的定义,第四系包括更新统和全新统,而更新统进一步划分为4个阶。其中,杰拉阶底界、卡拉布里雅阶底界和全新统底界全球层型剖面与点位(GSSP)已确立,而更新统中阶和上阶底界GSSP的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中,界线标志已确定。近年来,随着同位素测年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天文旋回理论的普遍应用,第四纪年代地层界线年龄在不断更新,天文轨道旋回控制的万年尺度气候事件可以作为全球对比的标尺。当前国际地层委员会第四系分会的主要任务包括更新统中、上阶底界金钉子的确立、全新统进一步划分和"人类统"概念的提出。  相似文献   

7.
第四纪代表了地质历史时期最新的地质年代,持续了2.58个百万年,以两极发育冰盖、多期次的冰期-间冰期旋回和人属的出现为特征。第四纪年代地层学研究在建立高精度地层格架、了解地球气候系统演化规律和预测气候变化趋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依据现今的定义,第四系包括更新统和全新统,而更新统进一步划分为4个阶。其中,杰拉阶底界、卡拉布里雅阶底界和全新统底界全球层型剖面与点位(GSSP)已确立,而更新统中阶和上阶底界GSSP的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中,界线标志已确定。近年来,随着同位素测年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天文旋回理论的普遍应用,第四纪年代地层界线年龄在不断更新,天文轨道旋回控制的万年尺度气候事件可以作为全球对比的标尺。当前国际地层委员会第四系分会的主要任务包括更新统中、上阶底界金钉子的确立、全新统进一步划分和"人类统"概念的提出。  相似文献   

8.
丰台—野鸡坨断裂为唐山地区主要断裂之一,西侧为鸦鸿桥凹陷,东侧为唐山凸起,断裂两侧第四系厚度之差巨大。本文依据该断层两侧钻孔对其第四纪以来活动性进行初步的探讨。通过对丰台—野鸡坨断裂上下两盘PZK14和PZK20孔磁性地层学研究,并结合钻孔岩石地层,及浅部光释光和14C测年结果,建立第四纪地层格架。结果表明:两孔底部“泥包砾”为新近纪沉积;PZK14孔下更新统底界埋深为387 m,中更新统底界埋深为114 m,上更新统底界埋深为71 m,全新统底界埋深为6 m;PZK20孔下更新统底界埋深为155 m,中更新统底界埋深为73 m,上更新统底界为36 m,无全新世地层。丰台—野鸡坨断裂活动在早更新世时表现为逐渐增强的特点,活动速率由早期的5.4 cm/ka增加到13.9 cm/ka。中更新世断裂活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活动速率为1.0 cm/ka。晚更新世以后,断裂重新活动,且更加剧烈,活动速率达到了54.5 cm/ka。  相似文献   

9.
在上海市1:5万工程地质调查工作中,通过把第四纪地质与工程地质结合研究,确定了西部湖沼平原区全新世底界标志层和河口砂岛区全新世底界大概深度,重新认识了⑤4层灰绿色粘土层的成因及湖沼平原区全新世地层的工程地质特性,从而为工程勘察和设计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长江口南岸平原第四纪沉积与环境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进一步了解上海地区100m以浅第四纪地层(地基土层)的三维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年代、沉积环境等,我们利用了已有1200多项工程的钻孔资料,井施取样孔16口,其中钻穿松散沉积层(深277.8m)孔1D,深145.25m孔1口,深50~100m孔10口,其余4孔孔深小于50m。对所取岩芯作了较全面的分析研究。在第四纪下限,第四系内部各统界限的划分,100m以浅各沉积层的三维空间分布、成因、时代以及海进海退、气候变化等研究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本区松散沉积层的厚度一般为200~350m,第四系厚约210m,其中中、下更新统的界面位于埋深150m左右,中、上更新统的界面位于埋深130m左右,全新统底界  相似文献   

11.
该工业厂房平面尺寸为42.0×21.0米,高八层(39.6米)。预制短柱装配式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箱形基础46.0×25.0×3.9米,座于“褐黄色表土层”上。该处地基土层特征见图1。由图可见,在负二十余米标高处缺失上海地区正常的“暗绿色硬土层”,持力层范围内几乎均为全新世淤泥质软土。  相似文献   

12.
上海地区用横波反射法对浅部(80m以浅)地层分层,特别是追踪硬土层的横向变化非常有效.这在上海三维城市地质调查项目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横波反射法获得了东、西部硬土层间的过渡关系.文中针对这一工程案例进行了细致分析,客观评价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对中国第四系中统划分方案的回顾与讨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国内地层规范中规定第四系划分为两个统,即全新统和更新统,后者又分为下、中、上3个阶。这3个阶大部分第四纪地质工作者习惯称为下、中、上更新统。本文仍暂用此名。下、中更新统的界线一般以B/M为界,年龄为0.78MaB.P,但从泥河湾组、午城组顶界看,可能要到100~1.20MaB.P.;中、上更新统界线,一般以0.128MaB,P为界,代表末次冰期的开始,但从黄土高原S1底界、萨拉乌苏组底界和小渡口组顶界看,其年龄为0.128MaB,P,或0.14MaB P或0.20MaB,P.;上更新统与全新统的界线,其年龄基本上集中在0.010~0.011MaB,P,代表冰期结束,温暖期开始。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上海地区各沉积层的地质时代,成因类型,岩性、岩相、物理力学性质,分布规律等特征,将上海地区50米以浅土划分为三个工程地质组、九个工程地质层和二十个工程地质亚层。三个工程地质组,分别为三期河口三角洲退序列沉积层所组成。第一工程地质组:全新世后期(Q_3~4)近代长江河口三角洲海退序列沉积层工程地质组。顶底板埋深:0—25米。  相似文献   

15.
一、概述第四纪时期上海是一个较为缓慢的下沉区。由于古气候冷暖交替变化,引起了海侵海退,江河摆荡和延缩,湖泊发育与消亡。在江、湖、海的交互作用下,经历了沉积、冲刷、再沉积的反复作用过程,沉积了150~400米松散的粘士、砂砾等物质,构成了上海地区工程地质性质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因此在研究上海地区的区域性土层的工程地质性质时,首先要研究上海地区第四系沉积层的时代和成因类型,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土层的成份,结构、构造,以及反映土层性质的  相似文献   

16.
沈毅 《上海国土资源》1995,(1):45-54,68
东海残留沉积区舟山QZ504孔未发现上海地区普遍存在的全新世暗绿色硬粘土层。但通过对该孔微体古生物组合特征的分析与对比,划分了全新世与更新世的更线,反映了气候的变化,证实了滚流对本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野外剖面观测、钻孔剖面研究和热释光、电子自旋共振测年,讨论了长春地区第四纪沉积物的堆积序列、岩性特征和形成时代。长春地区自中更新世早期开始接受第四纪沉积。中更新统下部荒山组下段岩性主要为粉砂质黏土,普遍含有铁锰结核;中更新统下部荒山组上段岩性主要为粗砂、黏土夹含砾粗砂和细砂。荒山组底界年龄约为(81.5±8.1)×104 a,顶界年龄约为15.0×104 a。中更新统上部东风组为泛滥平原沉积经后期黄土化作用形成的土状堆积,含有铁锰结核,其底界年龄约为13.877×104 a,顶界年龄约为12.955×104 a。上更新统下部的哈尔滨组岩性主要为粉砂质黏土,上部含有锈黄色泥管,其底界年龄15.0×104 a,顶界年龄约7.0×104 a。上更新统上部的顾乡屯组下段岩性主要为含砾粗砂、含砾砂层夹粘土和粉砂,含有锈黄色泥管;上更新统上部的顾乡屯组上段岩性主要为粉砂、粉砂质粘土和粘土,局部含有锈黄色泥管。顾乡屯组底界年龄约为6.224×104 a,顶界年龄约为1.10×104 a。顾乡屯组相当于末次冰期的河流沉积物。全新统温泉河组岩性主要为灰黑色黑土,厚度各地不一。  相似文献   

18.
上海第四纪地展中反射地震波组的地质含义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归纳分析上海地区数十条浅层地震反射剖面中地震波组特点的基础上,通过与验证钻孔的比较,显示第四纪地层的各统底界可在相应的反射波组中得到反映。  相似文献   

19.
在归纳分析上海地区数十条浅层地震反射剖面中地震波组特点的基础上,通过与验证钻孔的比较,显示第四纪地层的各统底界可在相应的反射波组中得到反映  相似文献   

20.
钻探证实,镇江市谏壁镇长江北岸高桥镇北部埋藏硬粘土层,之上为冰后期松散沉积物。沉积物主要为粉砂、粘土质粉砂、砂泥互层,中部局部夹含细砾中细砂,顶部见淤泥质粘土;夹数十层植物炭屑层;以水平纹理为主,局部见小型交错层理、波状层理。表明冰后期以来该地处于水动力较弱的河湖环境,为多期湖沼相沉积夹汊道河流相沉积,局部有海相沉积物加入。根据碳化植物碎屑14C年龄,推测冰后期底界年龄约13 000 aBP,海侵到达该地的时间约为9 000aBP,海侵最高位时间约为6 500 aBP。冰后期平均沉积速率约为4.9 m/ka,湖沼相3.4~6 m/ka,河流相10~15 m/ka。对全新统的底界年龄和海相层的埋藏深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