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长期在城市的人,深感大城市的繁华:林立的大厦,宽广的商场,红红绿绿的广告、舞厅、酒吧……但繁华必然熙熙攘攘,必然热闹非凡。 当你进入千岛湖,犹如跨进了另一个世界。千岛湖,是50年代后期国家建设新安江水电站筑坝蓄水形成的人工湖,因湖而拥有1078个大小形态各异的岛屿而得名。  相似文献   

2.
新安江发源于徽州(今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境内,又称徽港,东入浙江省西部,经淳安至建德与兰江汇合,东北流入钱塘江,是钱塘江正源。干流长373千米,流域面积1.1万多平方千米。新安江素以水色佳美著称。江水四季澄碧,清澈见底。夹江两岸,群山蜿蜒,翠岗重叠,山势各殊万态,谷多飞瀑流泉。唐孟浩然诗云:"湖经洞庭阔,江入新安清。"沿江有白沙大桥、朱池、落凤山、梅城、刘长卿别墅、双塔凌云等胜迹。新安江作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向有"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之称,今有  相似文献   

3.
跨省流域生态补偿制度正面临府际治理难题,急需推动补偿制度顺利进行的解决方案。采用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和功能分析法,发现补偿制度实施过程中具有立法碎片化、政府责任缺失、府际行政协议效力弱以及补偿方式单一等问题。考察分析汀江-韩江、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实践,借鉴其成熟的生态补偿经验。建议从构建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法律体系,尝试多元化补偿机制,设立流域管理机构等方面入手,以期解决现有补偿制度的不足,保障跨省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有序、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4.
杭州是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又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自古以来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杭州旅游资源丰富,有西湖和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天目山和清凉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千岛湖、大奇山、午潮山、富春江青山湖五个国家级森林公园,还有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等。杭州山水美不胜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名》2011,(10):41-41
钱塘江是浙江省第一大河,发源于安徽省黄山,流经安徽、浙江两省,古名“浙江”,亦名“折江”或“之江”,其名最早见于《山海经》。钱塘江是越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河流全长605千米,流域面积5.56万平方千米,年均流量442.5亿立方米,河口潮汐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472万千瓦特。新安江与兰江是钱塘江的源头,于上海市南汇区和宁波市、舟山市嵊泗县之间注入东海,其中杭州附近河段,称为“之江”或“罗刹江”。钱塘江潮被誉为“天下第一潮”。  相似文献   

6.
<正>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是整个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所以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本文在总结千岛湖区生态林保护和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对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任以胜  陆林  虞虎  朱道才 《地理学报》2020,75(8):1667-1679
流域生态补偿是中国跨区域生态治理和自然区域保护的一项重要经济、社会、环境政策,涉及区域利益主体权益差异与协调、区域生态协同发展和合作模式构建等方面,是一个典型的地理学研究命题。本文将制度粘性引入到尺度政治理论中,剖析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政府主体的博弈行为,探究不同政府主体的博弈特征和博弈机制。结果表明: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市级政府等不同层级政府主体经历了竞争博弈、合作博弈和竞合博弈3个阶段,构建政府利益共同体能够推进流域生态补偿建设,中央政府的“适度介入”是开展跨省流域生态补偿的关键;流域生态补偿制度从“垂直”模式向“垂直—水平”模式的变迁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制度粘性,政府主体利用政策革新和社会参与等制度约束稀释制度粘性,重塑流域生态补偿制度;尺度转换是推动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的核心机制,政府主体通过重新分配权力和资本、嵌入非正式约束塑造流域生态补偿话语体系,推动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由“强国家—弱社会”向“强国家—强社会”结构模式的转变。研究结果能够为构建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提供理论支撑,为合理评价和指导流域生态补偿实践、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千岛湖旅游地演化过程及机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陆林  鲍捷 《地理学报》2010,65(6):755-768
从耗散结构理论的视角,认为千岛湖旅游地是以外部自然与社会经济环境为支撑,以吸引物子系统、设施子系统、服务子系统和支持子系统为基础的旅游地耗散结构系统(TDSS)。分析了其演化过程,认为从1959 年新安江水库建成到1981 年“富春江-新安江”被确定为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千岛湖旅游系统处于萌芽状态,各子系统尚未完善成形;1982 年至1994 年为系统形成期,各子系统发展逐渐完善,旅游系统整体效应开始初步显现;从1995 年起,千岛湖旅游地系统进入发展期,各子系统基本上发育成熟完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明显,系统的整体效应显著;2000 年以后,千岛湖旅游地系统处于优化发展状态,各子系统之间进一步协调发展,旅游系统整体效应大大增强,并推动了旅游地的转型发展。探讨了其演化机制,认为旅游地系统演化的本质是耗散结构的负熵输入过程,系统要素的非线性作用是其演化动力,并通过基于外部环境和政府主导的中心控制的系统他组织与基于供给与需求、人地关系、区域协调以及利益主体平衡四类非线性作用的系统自组织而实现。  相似文献   

9.
<正> 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浙江省淳安县境内,距杭州市160公里,建于1986年10月。公园总面积9.5万公顷,其中岛屿和湖周山地4.2万公顷,湖面5.3万公顷。同淳安县新安江开发总公司实行二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现有职工近3000名,拥有40多个下属单位,林、渔、工、旅全面发展,1997年总产值2.95亿元,税利1055万元,其中  相似文献   

10.
7月末,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关于“千岛湖水下古城的探测报告”正式递到了千岛湖风景旅游管理局。在报告中,目前我国发现的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水下古城露出了其神秘的冰山一角:经过声纳探测,水下两座古具城之一的狮城终于完整地显露出来了。 49年前两个小城消失 49年前,新中国第一次大移民在安徽与浙江交界处的淳安县和遂安县数十个乡镇、29万人中如火如荼地展开。因为,中国第一个自行设计、自制设备的大型水电站——新安江水电站即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千岛湖风景区为研究对象,从区域现状出发,对区域内自然生态、社会经济及污染源现状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归纳,总结了千岛湖区域的生态风险,提出该区域的生态风险管理目标,最后从农林、城镇、工业、旅游、外来生物、灾害、流域、生态工程技术和综合管理9个方面系统地提出了区域生态风险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我国湿地生态补偿制度实施以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预期效果。通过系统梳理与总结国内外湿地生态补偿研究进展、我国湿地生态补偿政策与实施情况等内容,选取跨流域生态补偿—新安江、水生态补偿—三江源、移民安置补偿—长江十年禁渔等典型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得出我国湿地生态补偿制度实施过程中仍然面临补偿对象不确定、补偿标准难测算、补偿资金单一、补偿监管滞后、补偿方式单一等问题。为进一步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完善湿地生态补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流域水资源价值的核算,不仅是上下游之间水权交易和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制定的基础,还可为当地水价的合理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高效管理。本文对新安江流域上游地区水资源的经济价值作出了估算,以期为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建立提供理论支持,为开展水资源保护与水价改革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由于冰雪的存在及缺乏地面观测站点资料,高寒地区的水文模拟研究一直面临很大的困难。遥感数据能够提供大范围时空尺度上的地面信息对无资料地区有很大帮助。MODIS数据具有较高的时空分辨率深受人们关注。本文以长江上游泥曲流域为例,探求将MODIS遥感数据与地面气温数据相结合对新安江模型径流模拟的帮助,方法步骤如下:(1)建立MODIS雪覆盖面积与流域周围站气温关系,获取气温阈值;(2)依据气温阈值判别降水形式并计算融雪水当量;(3)将雨雪分离后的降水信息输入新安江模型模拟径流,并与新安江模拟结果(未考虑雨雪分离)和实测径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改进方案(考虑雨雪分离)模拟效果更好,将有助于提高新安江模型在高寒无资料地区的径流模拟精度,为高寒无资料地区水资源管理及生态需水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正> 浙江省淳安县新安江开发总公司是一家以林业、渔业、工业、旅游业为主体的综合性经营企业。现有职工2768人,中专以上文化科技人员301人,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446人,其中:中级人员54人,高级人员5人。如何在经济建设主战场紧紧依靠这支科技队伍,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人才施展聪明才智的良好环境,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科技  相似文献   

16.
代云川  李迪强 《地理科学进展》2022,41(10):1969-1978
当前,学界对生态屏障概念尚未达成共识,对其科学内涵、基本属性以及识别体系的研究不够深入;由于缺乏理论指导,生态屏障建设的科学性有待提升、生态屏障建设的机制有待完善。为此,论文对生态屏障的内涵、识别体系和建设实践进行了系统梳理,厘清了生态屏障的科学内涵,总结了生态屏障建设的经验与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研究指出,生态屏障具有地域和功能的双重内涵,表现为特定的空间区位、生态系统结构、生态过程和防护对象,是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具备公共产品属性。在生态屏障建设中,首先需要基于生态屏障的地理区位、主导功能、生态胁迫及不同尺度科学识别生态屏障及其范围;其次,应当尊重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和自然规律、推进生态屏障建设跨区域协作;最后,推进生态屏障建设系统治理,统筹生态屏障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7.
钱塘江河口治理的成就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陈吉余 《地理研究》1997,16(2):52-56
阐述了40年来钱塘江河口治理的成就,在涌潮河段束窄整治了64km游荡不定的河道。围垦了90万亩的土地,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南岸围垦,水流北逼,潮流掏蚀北岸鱼鳞石塘的塘脚,塘石松动,急待修理。鉴于钱塘江北岸的海塘具有保护太湖平原的重要的作用,综合治理北岸海塘至为迫切。对钱塘江北岸标准塘建设计划进行了评价,认为标准塘方案规划有据,目标明显,方案可行,经济合理。展望了钱塘江河口治理并对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特别是河流近口段与河口段的衔接问题,河口段与杭州湾的衔接问题,以及口内外泥沙交换问题,应该作为重要问题进行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现状与实践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艳灵  刘春腊  周长青  陈明星 《地理研究》2015,34(12):2222-2237
回溯中国生态城市研究的缘起,利用历史分析、文献检索等方法,分析中国生态城市研究的主要领域、发展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等问题,探讨城市生态理论研究、城市化率、国家宏观环境政策等对生态城市研究与建设实践的影响效果,在系统梳理1989年以来国家宏观环境政策的基础上总结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实践的基本特征,并指出了中国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① 北京、天津、上海、江苏等省份是中国生态城市研究力量分布的核心地区,研究者以高级职称者居多;② 从论文成果看,中国生态城市研究获得资助的类型以国家级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部级项目为主,研究成果以工程技术(自科)、行业指导(社科)为主;实践中,包括地方政府在内的其他项目也对生态城市给予了很大关注;③ 生态城市建设、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生态城市与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与生态环境等是研究热点领域中的重点;④ 对中国生态城市研究具有极大引导与促进作用的主要有城市化率、生态城市发展、国家生态环境管理水平、宏观管理政策导向等因素;⑤ 认识水平的深化、注重环境要素建设、住居与生产功能的综合、城市与区域协调、从定性到定量评估等是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实践的五大基本特征;⑥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主要存在于发展定位、区域环境影响、主体功能区划、规划与管理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从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出发,总结了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经验;系统地分析了我国生态城市发展和建设的必要性和存在的优势条件及不利因素;指出生态城市是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并提出了发展和建设生态城市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地评价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进足迹家族并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以新疆为例进行试评估。结果表明:1990-2013年新疆的生态文明建设属中等水平。其中,生态压力一直处于低水平;温室气体由低排放升为高排放;水资源从中等压力升至高压力;社会发展由低水平上升至中等。空间上,2013年克孜勒苏州、阿勒泰地区、巴音郭楞州和伊犁直属县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高,博尔塔拉州、塔城、喀什、和田及阿克苏等地区为中等水平,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吐鲁番地区、哈密地区和昌吉州的水平低。研究表明,制约新疆生态 文明建设的主要因子是温室气体排放高和水资源压力大,节能减排和节水是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