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青岛市1500km^2范围内大密度土壤放射性核素(^238U、^232Th和^40K)和地表γ辐射测量,系统深入地研究了其放射性特征、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青岛市土壤中核素^232Th和咏的放射性比活度偏高,而^238U偏低。地表γ辐射吸收剂量率(平均值91.87nGy·h^-1)略高于全国和世界平均值,研究发现地表93.14%的γ辐射来自地面放射性核素^238U、^232Th和^40K)的.γ辐射,其中^232Th和^40K的贡献占81.21%,是主要的贡献者。地质背景是影响地面γ辐射吸收剂量率的主要因素,燕山期各类花岗岩是导致青岛市区-王哥庄-带γ辐射吸收剂量率偏高的主要原因;同时环境因素(路面材料、地貌景观)对地表γ辐射吸收剂量率也存在一定影响。虽然研究区的γ辐射吸收剂量率较高,但其年有效剂量(0.56 mSv)远低于公众照射年剂量当量限值1.0 mSv,人居环境基本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2.
成都经济区天然放射性环境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区域化探数据预测地空界面天然放射性水平的基本原理和成都经济区1∶25万土壤化探数据中铀、钍、钾的含量数据,首次对成都经济区的天然放射性地质环境进行了研究和评价。结果表明成都经济区的地质构造和地表出露岩层与研究区的放射性环境有较大关系。在研究区的大部分范围内,40K比活度高于全国和世界的平均值,238U的比活度远低于全国和世界的平均值,232Th的比活度与全国平均值相当,但明显高于世界平均值。除龙门山褶皱带和峨眉山—瓦山断褶带的小部分地区外,成都经济区的各项辐射评价参数均在国家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标准控制式的范围之内。该文可为合理、有效的利用成都经济区的国土资源提供支持,也可对加速成都经济区经济一体化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青岛市1 500 km 2范围内大密度土壤放射性核素和地表γ 辐射测量,系统深入研究了其放射性特征、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青岛市土壤中核素232 Th 和40 K 的放射性比活度偏高,而238U 偏低。地表γ 辐射剂量率( 平均值91. 87 nGy /h) 略高于全国和世界平均值。研究发现,地表 93. 14%的γ 辐射来自地面放射性核素238U、232 Th 和40K 的γ 辐射,其中232 Th 和40K 的贡献占81. 21%,是主要的贡献者。地质背景决定地面γ 辐射剂量率值,燕山期各类花岗岩是导致青岛市区-王哥庄一带γ 辐射剂量率偏高的主要原因; 同时环境因素( 路面材料、地貌景观) 对其剂量率也存在一定影响。虽然研究区的γ 辐射剂量率较高,但其年有效剂量( 0. 56 mSv) 低于公众照射年剂量当量限值 ( 1. 0 mSv) ,人居环境基本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4.
青岛市天然放射性环境地质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青岛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天然放射性环境地质调查和评价中发现,青岛地区陆地伽马辐射剂量率虽然略高于全国和山东省的平均水平,但仍属于天然辐射安全区域.测区的伽马辐射剂量率值总体上决定于岩性.伽马辐射剂量率都来自于238U、232Th、40K的贡献,但是与其他地区不同,40K和232Th对剂量率的贡献要大于238U.此外,一些公路、建筑等建造材料中的放射性核素的含量直接影响着这些工程的放射剂量,主要是在建造这些工程时所选用的石材、石料和水泥等,都会对当地的放射剂量有着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测定了燃煤电厂周围土壤环境中天然放射性核素226Ra、232Th和40K的比活度,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电厂周围土壤中226Ra、232Th和40K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进行了风险性评价.结果表明,226Ra和232Th比活度表现出比较明显的条带状空间分布特征,40K则没有明显的方向性效应;风险性评价结果同样表现出了方向性效应.研究结果可为放射性污染防治和管理决策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ARD型γ能谱仪对辽宁省大连市区地表天然放射性核素238U、232Th、40K含量进行了现场测量.调查结果显示,大连市区238U、232Th、40K比活度平均值分别为23.09 Bq/kg(范围值1.24~151.91 Bq/kg)、18.99 Bq/kg(范围值0.41~92.57 Bq/kg)、386.39 Bq/kg(范围值31.30~1095.50 Bq/kg),均显著低于全国和世界的平均值.在测得的238U、232Th、40K含量基础上,计算了距地面1 m高处空气中γ辐射吸收剂量率、外照射指数、内照射指数和年有效剂量等参数,并据此对大连市区天然放射性水平进行了评价.空气中γ辐射吸收剂量率(Dr)平均值为39.04 nGy/h,远低于全国(81.5 nGy/h)和世界(80 nGy/h)平均水平.外照射指数、内照射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23、0.12,均远小于国家对建筑材料外照射指数的限值1.年有效剂量为0.048 mSv,远低于世界年平均有效剂量(0.46 mSv)以及公众外照射年有效剂量(1.0 mSv)的限值.评价结果表明,大连市区地表天然放射性辐射处于安全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为了准确掌握翡翠原石的放射性水平,消除公众对珠宝玉石存在放射性的疑虑,本文选取了3种翡翠原石的10件样品,利用高纯锗型(HPGe)低本底多道γ能谱仪测量了样品中天然放射性核素226Ra、232Th和40K的比活度值.结果表明,样品中有关核素的比活度值低于或仅略高于仪器检测限,样品的内照指数(IRa)和外照指数(Iγ)均远远低于国家对建筑材料中放射性核素的限量规定,说明翡翠原石的放射性水平很低,与环境的天然本底相当,不存在所谓的放射性危害.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位于东南沿海,花岗岩大面积出露,导致土壤中的放射性核素普遍高,从而使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也较高。近年来,人居环境安全越来越受重视,较高的γ辐射剂量率是否存在风险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本项目选择永安罗坊、武平忠地两处重点区开展1∶5万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测量,并在同点采集配套土壤样品。通过研究土壤放射性元素238 U、232 Th、40 K比活度与γ辐射剂量率的关系特征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利用福建省1∶25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所获得的31303个表层土壤U、Th、K测试成果换算福建省2 km×2 km网格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编制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图。得出福建省γ辐射安全区(无风险)约12.1万km 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9.64%,风险区(可能存在风险)433 km 2,占0.36%,管制区(存在风险)仅4 km 2,天然放射性人居环境优良。  相似文献   

9.
选取了市场交易量较大的代表性珠宝玉石品种,如金刚石、刚玉、碧玺、祖母绿、翡翠、珍珠、珊瑚等,利用低本底多道高纯锗伽马能谱仪对其进行核素分析,测试天然放射性核~(226)Ra、~(232)Th和~(40)K的比活度值,获得样品的放射性水平。测试结果表明所有样品的放射性比活度处于很低的水平,低于检测值37 Bq/g,处于安全限以下;内照指数I_(Ra)和外照指数I_γ均远远低于国家对建筑材料中放射性核素的限量;人工辐照过的宝石样品放射性活度高于大多数未经过辐照处理的宝玉石样品。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在海阳核电站周围地区环境辐射本底的航空测量调查,查明了海阳核电站周围地区环境辐射本底水平,天然放射性核素40 K、238 U(226 Ra)、232 Th活度浓度的分布;环境辐射水平显现"中部及西北与东北局部地区偏高、西南与北部地区中低水平"的特点。137 Cs和60 Co面活度均低于探测限,未发现有可分辨的其它人工放射性核素分布,亦未发现失控的放射源,发现了2个航测辐射偏高点(区),均为地质环境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偏高引起。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近百年来,人类活动背景下近海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的沉积记录及其对物质输入与埋藏等沉积环境变化的响应,利用γ能谱法对渤海表层和柱状沉积物中的放射性核素238U、226Ra、232Th、210Pb、40K和137Cs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渤海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水平和垂直分布特征明显,铀衰变系核素238U、226Ra和210Pb不平衡,232Th和210Pb受沉积物粒度和有机碳影响显著,238U与226Ra、232Th、40K存在显著相关性.226Ra/238U、232Th/238U和40K/238U比值时空差异显著,渤海沉积物陆源输入影响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延伸,受河流影响,渤海北部和南部的沉积物输入不稳定,近几十年波动显著.利用210Pbex和137Cs法的测年结果计算获得的渤海近百年来沉积速率在中国近海沉积速率研究背景值范围内;空间上,渤海北部、中部和南部沉积速率处于同一水平,其中北部偏高;时间上,近百年来渤海沉积速率随时间波动,整体上呈现增加趋势,尤其是1980年之后,人类活动影响下渤海沉积速率增加幅度显著,与沉积物输入的波动变化相对应.   相似文献   

12.
H—90Bγ能谱比活度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树红  张彪  韩耀照 《铀矿地质》2001,17(3):174-175,167
H-90Bγ能谱比活度仪是一种便携式微机数字化的四道微分γ能谱比活度测量仪器。具有自动稳谱,自动定时测量功能。既可自动计算钾、铀、钍含量,又可用于现场快速检测石材、建材和工业废渣中天然放射性核素^226Ra、^232Th、^40K的比活度,并可区分A、B、C3类建材产品。  相似文献   

13.
本次研究基于地表γ辐射剂量率、氡放射性测量及238U、232Th、226Ra、40K放射性核素测试,识别华东地区含煤岩系的放射性异常地层,评价区域典型煤矿区空气、固体、水体、植物介质的天然放射性水平。结果显示:赋存于石炭系、二叠系的普通煤田与赋存于寒武系的石煤矿区呈现显著差异的天然放射性水平。普通煤田矿区地表γ辐射剂量率、氡放射性测量值总体上处于本底水平范围,矿区固体介质、水体、植物样品核素含量处于正常水平,不存在放射性污染。华东地区石煤分布带,属于放射性γ辐射高背景区,石煤矿区的原煤、煤矸石、土壤、岩石等固体介质的238U、226Ra核素富集明显,并显示更为显著的空间变异性。区域石煤条带监测矿区居民源于γ外照射引起的吸收剂量均超过国际标准限值1 mSv/a,总有效剂量均超过了2 mSv/a,地下水总α、总β浓度为限值的10~30倍,放射性污染不容忽视。华东地区石煤矿区公众所受辐射剂量较高,矿区的地下水、建材、植物等介质已经出现零星的放射性污染,应加强石煤矿区放射性环境监测,及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天然及人工放射性是目前生态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在本次试验中,抽查了广东省内不同土壤(沉积物)类型中放射性核素~(238)U、~(232)Th、~(226)Ra和~(40)K的含量,49件样品中~(238)U、~(232)Th、~(226)Ra和~(40)K的含量分别为84.3(17.9~209.1)Bq/kg、103.0(10.6~263.8)Bq/kg、77.7(12.0~206.0)Bq/kg和463.3(15.3~1557.6)Bq/kg,地表空气中的伽马吸收剂量率为126.8(27.2~265.9)nGy/h。研究区样品的等效镭为260.7(33.5~619.0)Bq/kg,外部危害指数值为1.2(0.15~2.8),年有效剂量率确定在155.5(33.3~326.1)μSv/y。将每件样品分为岩石背景、地貌背景和土壤类型三个变量因子,随机森林分析表明,样品中的放射性核素分布主要受控于不同的岩石背景,其次为土壤类型和地貌特征。与国内外不同地区的研究对比,广东省内土壤样品中的放射性核素浓度高于国内和全球的平均值,但放射性水平在安全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对矿石中放射性核素的含量组合与岩石含矿量进行相关性分析,进而指导锂铍稀土矿资源勘查工作.采用ENVI Pro型质子磁力仪和ARD型多道伽玛能谱仪,对茶卡北山地区花岗伟晶岩脉进行磁性特征测量和放射性特征测定,确定238U、232Th、40K含量分布规律和异常位置,划分含矿岩体,提取信息并进行磁异常和放射性元素含量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某矿山天然放射性核素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矿山工作场所和生活区分别进行了样品采集,并使用ORTEC公司生产的16000道HPGeγ能谱仪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该矿山工作场所天然放射性核素的比活度大多高于生活区,其中危害最大的为尾矿坝;某些生活区天然放射性核素的比活度比对照点和国家均值要高,但多数都在国家均值范围内,最高值出现在3号生活区的农田土样中,其天然放射性核素的比活度分别为:α(226^Ra)——750.4Bq/kg、α(232^Th)——91.5Bq/kg、α(40^K)——1202Bq/kg。  相似文献   

17.
林朝  张庆文 《铀矿地质》1989,5(2):117-120
本文对选用低能γ射线测定铀矿中的~(235)U、~(238)U、~(226)Ra、~(232)Th含量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种对样品进行自吸收校正的简单准确方法,对铀矿样中的~(235)U、~(238)U、或~(235)U/~(238)U比值测定获得了较高的分析精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国际陨石市场发展迅速,陨石类饰品以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备受公众瞩目,多数消费者普遍存在陨石辐射危害人体健康的误解和疑虑。本文通过针对性测试可作为饰品原材料的铁陨石、橄榄陨铁、普通球粒陨石和玻璃陨石的块体样品,以及普通球粒陨石粉末样品的放射性元素(226Ra、232Th和40K)比活度,获得这些样品的放射性比活度数据。结果表明,所检测陨石样品的放射性比活度和内外照辐射指数(IRa和Iγ)均低于人体皮肤放射性安全标准,同时低于和田玉和祖母绿等传统宝玉石;而玻璃陨石的放射性比活度略高于作为对比的宝玉石,但低于人体安全标准。通过对所检测样品的矿物组合和化学组成等指标对比分析,认为陨石中具有高浓度放射性元素的矿物含量极低,宇宙射线不能导致陨石放射性增加,玻璃陨石相对较高的放射性比活度主要由源区岩石中残留含高放射性元素矿物引起。  相似文献   

19.
介绍一种新的现场测量天然γ放射性的系统。该系统是由一个高效率的BGO闪烁体探测器与全谱数据处理方法(FSA)构成的,这项技术用(几乎)全部的谱形和所谓的标准谱来计算地质体中(沉积岩,其他岩石等)的^40K,^238U,232Th的比活度,同时也介绍了全谱分析方法及如何确定标准谱,构建了在不同几何体上的标准谱,并比较它们的强度与谱形,将该系统的性能与传统的探测系统,即由NaI探测器与窗口分析方法构成的系统进行了对比,野外实验中对具有代表性的计数率在获得相同的精度情况下,应用新的测量系统要快10-20倍。这就缩短了积分时间,即测量时间短或者说有更好的空间分辨率,通过一次航测试验给出了该系统的应用实例。其应用结果与传统的笨重测量系统进行了对比。本文将讨论该系统目前的状况及其未来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该引水工程涉及区钻孔岩心伽玛照射量率测量和区域伽玛照射量率调查以及岩石、土壤、底泥以及地表水、地下水中天然放射性核素U、226Ra、Th、40K及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调查,结果表明,工程涉及区属于天然放射性低背景区,地表及地下水水质较好,能满足引水工程的要求,该引水工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