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古生物学会古植物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既首届学术讨论会于5月24日至28日在西安召开。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台湾省无代表参加)的古植物工作者102名、特邀代表6名,参加了会议。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尹赞勋教授、副理事长周明镇教授出席了会议,作了重要学术报告。李星学教授作了《中国古植物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相似文献   

2.
黄土与古季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黄土的古季风记录研究,揭示了东亚季风区的环境变迁历史是来自中、高纬大陆的偏北冬季风与来自中、低纬海洋的偏南夏季风的环境效应优势期相互交替的历史。文中简要介绍了有关黄土高原黄土与古季风研究的重要进展,侧重讨论了中原地区末次冰期高分辨率黄土所记录的冬季风和夏季风变迁的特征,最后就今后全球变化计划中的黄土与古季风研究提出了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3.
《古地理学报》2003,5(2):253-260
20 0 2年 12月 3日到 5日 ,香山科学会议召开了第 197次学术讨论会。与会专家学者以“多信息的古地理重建”为主题 ,就地质历史时期和人类历史时期古地理重建的多信息化、定量化、计算机化 ,各古地理分支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和耦合 ,以及更有效地为生产实践和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的维护和改善等重大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索。会议中心议题为 :( 1)多信息的古地理重建及其耦合问题 ;( 2 )古今地理环境与人类文明 ;( 3)古地理与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及地理环境的整合问题。石油大学 (北京 )冯增昭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刘本培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  相似文献   

4.
黄土与古季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黄土的古季风记录研究,揭示了东亚季风区的环境变迁历史是来自中,高纬大陆的偏北冬季风与来自中,低纬海洋的偏南夏季风的环境效应优势期相互交替的历史。文中简要介绍了有关黄土高原黄土与古季风研究的重要进展,侧重讨论了中原地区末次冰期高分辨率黄土所记录的冬季风和夏季风变迁的特征,最后就今后全球变化计划的黄土与古季内研究提出了几点意义。  相似文献   

5.
经过历时近 2年的酝酿 ,征求过 60多位科学家的意见 ,申请书的起草多达 6次的重大修改 ,“多信息的古地理重建”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2年 1 2月 3~ 5日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这是香山科学会议第 1 97次学术讨论会 ,旨在对地质时期和人类历史时期古地理重建的多信息化、定量化、计算机化 ,各古地理分支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和耦合 ,以及更有效地为生产实践服务和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的维护和改善等重大问题进行交流和探索 ,以推动古地理学的发展。会议执行主席为冯增昭教授、刘本培教授和刘纪远研究员。中心议题是 :1 )多信息的古地理重建及其…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联合发起召开的“中国环境地质地球化学记录与环境变化”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10月30日至11月3日在贵阳举行。来自高等院校、各部委和省市研究单位和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所的正式代表120人出席了会议,其中  相似文献   

7.
以交流和讨论锡矿地质、锡矿资源勘查经验为主旨的国际锡矿地质讨论会,于1984年10月26日至10月30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召开。来自亚太经社会地区和世界五大洲的18个国家和地区的51位代表,以及国内的共120多位从事锡矿研究的专家、教授、学者出席了这次讨论会。这次国际锡矿地质讨论会是由我国地质矿产部与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经济社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  相似文献   

8.
一九八七年五月四日—八日在北京召开的山区工程地质环境国际讨论会是在我国举行的第一次国际性工程地质专业学术讨论会。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组织。会议荣誉委员会由国内外知名的教授专家三十人组成,其中有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程裕淇教授,法国的Arnould,M.教授、本届国际工程地质学会主席加拿大的White O.L.博士、捷克斯洛伐克的Matula,M.教授,以及中国的王思敬教授、孙玉科教  相似文献   

9.
1986年5月19—23日在成都召开了中国山地综合开发讨论会。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山地研究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研究所共同筹备召开。出席会议代表73人,代表全国21个省市区的51个单位。代表有自然科学工作者,也有社会科学工作者,其中教授(研究员)副教授(副研究员)占与会代表的27%。这次会议是山地研究委员会成立的第一次大型学术性会议。会议收到论文74篇,内容包括山区综合开发、整治和基础理论等方面的文章。 中科院成都地理所所长、中国地理学会山区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吴积善同志主持召开讨论会,地学部副主任孙玉科同志,中共中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杨敬之教授于一九八三年十月十四日在贵阳市召开的《全国石炭纪地层学术讨论会暨一九八三年贵州省地层古生物学术年会》上的报告,由张良同志记录整理,经扬敬之教授审阅,允许在这里发表,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地质学会空间地质专业委员会于1987年10月27~28日,在长春地质学院地质楼召开了第二届空间地质学与空间化学学术讨论会。该专业委员会是目前我国在该学科领域唯一的省级专业委员会。其主要研究方向是:研究太阳系和空间事件在地球上的反映;地球作为天体之一在宇宙演化中的统一性及其经济意义。学术讨论会由专业委员会主任、长春地质学院能源地质系主任王东坡教授主持。参  相似文献   

12.
中新世以来我国季风-干旱环境演化与青藏高原的生长*   总被引:20,自引:38,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中国北方地质、生物和构造记录与南海及全球记录的对比研究, 讨论了中国中新世以来季风-干旱环境与青藏高原阶段性生长耦合演化的关系。研究认为, 在研究季风环境的同时, 应加强我国季风-干旱环境整体系统变迁及其动力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2002年12月3~5日,香山科学会议召开了第197次学就地质时期和人类历史时期古地理重建的多信息化、定量化、计算机化,各古地理分支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和耦合,以及更有效地为生产实践和人类生存地理环境的维护和改善等重大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索。题;②古今地理环境与人类文明;③古地理与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及地理环境的整合问题。北京石油大学冯增昭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刘本培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科学研究所刘纪远研究员担任本次会议执行主席。1 我国古地理学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古地理是指地质历史和人类历史的自然地理环境。长…  相似文献   

14.
第六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于 2 0 0 0年 8月 17日至 2 0日在辽河油田召开。本届会议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石油大学及辽河油田共同主办 ,辽河油田承办。会议主席辽河油田公司副总经理刘俊荣致开幕词 ,并代表辽河油田欢迎全体与会代表。会议主席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冯增昭教授致词感谢辽河油田承办此次会议 ,并概述了历次全国古地理学学术会议的召开情况 ,还作了题为中国南方寒武纪岩相古地…  相似文献   

15.
1989年10月26日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教授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为此,上海市地质学会举办了一次李四光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有上海地质矿产局、上海海洋地质调查局、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勘察院等单位的会员60余人,学会理事长朱夏教授、副理事长方治学高级工程师出席了会议。学会秘书长余纪扬高级工程师主持了纪念学术讨论会,并就李四光教授的生平事迹及其在古生物、区域地质、冰川和地质力学等方面的学术成就,作了简明精湛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生物学会东北组已恢复活动,于1987年12月9日至11日在长春召开了首届学术年会—东北古生物工作展望学术讨论会。来自东北三省教学、科研、地质、石油、煤炭及博物馆等系统17个单位的代表及区内外来宾共80余人参加了大会。 会议传达了中国古生物学会秘书工作会议精神和今年召开的第11届国际石炭纪地层地质会议、古  相似文献   

17.
1998年5月18日,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在北京西郊宾馆,召开了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及《古地理学报》编辑委员会联席会议。我国古地理学界的老、中、青科学家40多人会聚一起,“四世同堂”,共商创办《古地理学报》这一既利当今又益后世的大事。冯增昭教授和王英华教授分别上下午的会议。冯增昭教授汇报了《古地理学报》的筹备过程和创办本刊的计划和目标,并对主办单位在创办本刊的人、财、物方面的支持和对各位委员和编委尤其是各位老前辈和领导光临本次会议表示衷心的感谢。石油大学(北京)副校长金之钧教授、石油大学(华东)副校长  相似文献   

18.
2012年9月8日至11日,《古地理学报》(英文版)创刊庆祝会、第一届编辑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扩大会议暨古地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昌平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隆重召开。9月8日上午召开了《古地理学报》(英文版)创刊庆祝会。出席会议的有: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张来斌教授,副校长庞雄奇教授;来宾有中国科学院孙枢院士,中国科学院王铁冠院士,教育部科技司铁晓锐女士,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颜帅理事长,科学出版社彭斌副总经理,北京大学杨守仁教授,中国地质科学院乔秀夫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楚泽涵教授等20余人;《古地理学报》(英文版)编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委员会由曾允孚主任委员主持于1982年5月8日在成都召开委员扩大会,讨论了今年召开“岩相古地理及层控矿床”学术讨论会的筹备工作,现将召开这次学术讨论会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1.定于今年8月中下旬在四川省甘洛县冶金勘探公司609地质队召开“岩相古地理与层控矿床”学术讨论会(开会日期另通知)。会期五~六天,其中,参观阿尔铅矿及讨论2,学术交流3天。  相似文献   

20.
1983年7月18日至23日在法国里昂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古生态学会议,这是首次在国际范围内召开的古生态学会议,这标志着古生态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会议受到国际古生物学会的赞同和支持,并纪念苏联科学院院士、古生态学家盖格尔教授。这次会议是各国古生态学家的一次盛会,会议云集了来自20多个国家的三百多位代表,我国也派了以杨式溥教授为首的古生态学家代表团,代表团一行七人分别来自地质部,煤炭部和石油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