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王判镇潜山带发育白桥、任凤、王判镇3条深大断裂,自北向南分为Ⅰ,Ⅱ,Ⅲ排山,奥陶系圈闭形成时间早于石炭—二叠纪二次生气运聚期。该区火山活动频繁,火成岩广布。奥陶系储集条件好。济阳地堑和曲堤地垒二次生气中心的煤成气对本区贡献不大。Ⅰ,Ⅱ排山中—东北部也为煤成气二次生气中心,具备煤成气气源条件,石炭—二叠系泥岩和铝土质泥岩、灰岩为优质的盖层,是寻找煤成气及其与幔源气混源气的有利场所。Ⅲ排山不具备煤成气气源条件,而具备幔源气气源条件,是寻找幔源气的有利场所。  相似文献   

2.
胜利油区石炭二叠系煤成气资源潜力及成藏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胜利油区石炭二叠系煤地层分布广,埋深大,有机质丰度高,演化程度高,依据钻井及地化分析资料,本区具备形成煤成气气藏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3.
煤成气的形成和保存、运移、富集均受地质条件的控制,文章试图从理论的角度阐述沉积环境、变质程度、区域构造、其它地质条件等对煤成气赋存的影响,为煤成气的开发利用和矿山灾害的防冶提供指导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阜新盆地经历了近30年的油气勘探活动,一直没有重大油气发现.为了进一步评价该区的资源潜力,探索新的勘探思路,通过油气地质条件综合研究和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认为阜新盆地具备常规油气和非常规油气成藏的基本条件,提出主要勘探层系为九佛堂组、沙海组和阜新组.根据九佛堂组、沙海组和阜新组烃源岩条件的差异,指出九佛堂组上段和沙海组下段为常规油气勘探目的层;沙海组上段为页岩气勘探目的层;阜新组为煤层气勘探目的层.油气成藏条件分析结果表明,阜新盆地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为保存条件和储集条件,构造油气藏不应做为勘探选区的重点,寻找近洼陷的构造-岩性、岩性油气藏是本区油气勘探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盆地轮南低隆凝析气藏特征及成藏机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塔里木盆地轮南低隆地区在三叠纪、石炭纪和奥陶纪地层中已发现的16个凝析气藏的凝析油含量变化范围大,其天然气组成具有过熟干气的特征。通过PR状态方程对过成熟干气与地层原油不同比例的混合体系PVT相图模拟计算表明,晚期过成熟干气的大量混入,对油气的成藏相态有显著的影响。根据轮南低隆地区的地质特征,综合分析了凝析气藏形成机理、相态成因和过成熟干气富化为凝析气藏的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沉积相、有机质特征、地震特征处理资料和一维盆地模拟等研究成果基础上,探讨了万安盆地的烃源岩、储层、盖层、圈闭和油气运移等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分析不同地区油气成藏地质条件的差异及其匹配关系后,认为万安盆地油气富集最有利的地区是北部低隆起、中部低隆起和中部坳陷西部。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盆地存在库车一塔北、塔东以及巴楚一塔西南三大天然气富集区。前陆区和台盆区典型大中型气藏的成藏模式有三种;超高压强充注煤成气成藏模式、早油晓气常压煤成气成藏模式、海相油裂解气晚期成藏模式。以实例阐述了这三种模式的战藏特征。目前所发现的天然气田(藏)总体上主要受有效气源灶、优质区域盖层、局部构造样式、断裂带的分布、后期构造活动的强烈程度等多重因素控制;气源灶特征决定了塔里木盆地全盆富气。盆地天然气资源极其丰富,目前地质储量的探明率仅占9%。  相似文献   

8.
成藏系统是自然生成并存在的油气系统 (或油气体系 ) ,其中包括了形成油气藏所必需的一切要素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有效配置。由于构建成藏系统的要素特征具有彼此过渡的渐变性规律 ,而不同的成藏要素控制着不同机理类型油气藏的形成 ,因而成藏系统内所形成的不同类型油气藏也就构成了序列性过渡。从油气的来源演化、储层渐变、成藏机理以及保存破坏的多样性变化观点看 ,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是一个有机组合的序列链 (张金川 ,2 0 0 1)。天然气藏类型多种多样 ,但如果按其生成来源、成藏机理或赋存状态进行分析 ,则可将不同类型天然气藏进行按序…  相似文献   

9.
静安堡油田是我国最大的高凝油生产基地,东胜堡潜山是全国最高产富集的太古界变质岩油藏。静安堡油田有多种类型油气藏,如断裂(半)背斜油气藏,断裂鼻状油气藏,断层油气藏,地层不整合油藏、砂岩透镜体油藏,岩性尖灭油藏和潜山油藏等。从向叠置,平面连片,形成复式油气田,该油田具有优越的成藏条件,如油源充足,多种类型圈闭构成的复式圈闭带,良好的储盖组合,有利的油气运移和聚集条件及高凝油等,各种因素相互理想的配置  相似文献   

10.
湘中涟源煤盆地煤层气形成气藏的条件及其资源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湘中涟源煤盆地是早石炭世测水组,晚二世龙潭组煤系是中国东南诸省境内最重要的煤系,具有较大的生气,储气能力。本文从煤系的构造热演化,构造,沉积及煤层埋深等方面论述了研究区测水组,龙潭组煤系中煤层气形成气藏的条件,并指出煤层气的开发远景区应该在煤盆地近南缘的诸含煤向斜南西扬起端,其中各主要区域性断裂交汇而成的断块是最重要的靶区。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抚顺煤田煤层气赋存条件的研究,认为抚顺煤田存在封闭性良好的构造条件,有利于煤层气保存的巨厚盖层,较厚的煤层与适中的煤变质程度,以及有利于煤层气开发的较高含气量与较大的煤层渗透率。在考虑抚顺矿区是老矿区的具体情况下,对地面钻井开采煤层气的布井与施工提出了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2.
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和总结事故的教训,分析了兰州市红古区獐儿沟煤矿南翼采区地质构造特征,煤层赋存状况及煤层中高CO2区的分布规律和突出机理。认为防治CO2突出,必须加强地质工作,查清CO2赋存规律,开展瓦斯预测预报,并有计划地做好抽、排放工作。  相似文献   

13.
以煤层气的地质认识、工程控制程度作为分级依据,以煤层气开发的经济效益好坏作为分类依据,提出了对煤层气资源类型的新的分类方案,尤其是将利用已有的煤田地质资料确定的煤层气地质认识资源划分为3级3类,有利于对煤田地质资料的煤层气再利用,能指导煤层气地质勘探工作。  相似文献   

14.
平顶山矿区影响煤层气含气量的地质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研究区煤层气含气量的研究,揭示了影响研究区煤层气含气量的地质因素。沉积因素对煤层气有重要影响:煤层厚度与含气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构造因素对含气量具有控制作用;水文地质因素有利于煤层气的保存。  相似文献   

15.
大同煤田北部瓦斯赋存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瓦斯地质图的编制,总结了大同侏罗纪煤田北部的瓦斯赋存规律,分析出高瓦斯区呈异常的带状分布规律,一个是沿十里河的东西向条带,另一个是从忻州窑-云岗-上深涧的北西向条带。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石炭纪煤层气体向侏罗煤系运移的可能性,并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了判断、验证,指出了气体运移的通道。  相似文献   

16.
煤层气成分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系地层孔隙性和渗透率对煤层气的抽放、排采具有重要影响,但煤层气的生成却是其富集的先决条件。煤层气是煤内外因共同作用、具有一定规律性的多阶段复杂地质过程作用的结果,阐述了煤层气的成分和几种成因类型,分析了煤岩有机显微组成、成熟度、储层压力等因素对煤生气能力、吸附性、渗透性的影响。对分析煤盆地间、钻孔间以及煤层间煤层气成分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石智军  李泉新 《探矿工程》2016,43(10):150-153,169
我国煤层气资源非常丰富。在煤矿区,煤层气(瓦斯)开发具有增加洁净能源供给、提高煤矿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多重效益。地面钻井开发与井下钻孔抽采是煤矿区煤层气(瓦斯)开发的基本途径,同时也是煤矿区应急救援的主要手段。本文介绍了煤矿区地面煤层气开发新技术装备,大直径钻孔施工技术与装备及井下中硬、松软煤层和岩层瓦斯抽采钻孔成孔技术与装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新形势下煤矿区煤层气(瓦斯)抽采钻孔成孔技术和装备发展需求,为我国煤矿区煤层气(瓦斯)钻孔成孔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四川煤层气勘探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中山 《四川地质学报》2009,29(2):242-243,249
“天生盆地必有油,有煤炭的地方一定有煤层气”。煤层气主要以吸附状态储存在煤层的基质孔隙和裂缝孔隙(又称割理)中。全国的煤层气资源量约32万亿m^3,相当于450亿吨标准煤或350亿吨标准油,与陆上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相当。我省的煤层气资源量约3480亿m^3。开发煤层气应从八个方面去思考和工作,重点是压裂问题、排水采气问题、综合研究问题等。  相似文献   

19.
傅学海  马筱英 《江苏地质》1997,21(2):120-123
简要地归纳了江苏省煤层气的成矿地质环境,分析了成煤区地质构造特征、煤层及围岩储层的物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对主要地区煤层气资源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