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福建省新建岩石地层单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地层清理研究后,除第四系外,福建省整个地层序列拟新建岩石地层单位17个,其中组级正式地层单位15个,段级正式地层单位2个,各新建地层单位名称,由老而新为:桃溪岩组、宝石组、黄潭组、泮地组、三溪寨组、龙头组、岩雅组、亲营山组、泉上组、罗坑组、鹅宅组、赤水组、黄坑组、寨下组、崇安组、石碧溪泥岩段、兰田灰岩段。  相似文献   

2.
通过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对研究区地层进行了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研究.岩石地层划分为喀纳斯群、康布铁堡组、阿勒泰组等1群2组3个正式地层单位和4个非正式段;生物地层新建双壳:Pterinopecten-Ptychoptedria(Cornellites?)组合带,研究了化石生态地层学特征,新建双壳Pterinopecten-Cypricardinia-Paracyclas群落.讨论了研究区内震旦-寒武系、泥盆系年代地层系统,新厘定了下泥盆统(未分)和新近系.根据化学元素特征将研究区地层划分为6段.  相似文献   

3.
以现代地层学的理论为指导,将鄂拉山北段早二叠世地层新建切吉组,划分为三个段级地层单位,即:下段、中段和上段。将该套地层所含科化石作了进一步研究,划分出Neoschwagerina带和Yabeina带  相似文献   

4.
新建9个正式岩石地层单位、4个非正式地层单位;将上三叠统日干配错群解体为6个岩石地层单元;解体中上侏罗统雁石坪群;将色哇组分为三段;将班公湖怒江带木嘎岗日群解体为4个岩石地层单元;在西藏首次发现(上三叠统姜钟组)纳拉菁耳羽叶;在羌塘盆地首次发现(下—中侏罗统色哇组)辐鳍鱼类化石;新建8个侵入岩填图单位,时代为晚侏罗世—新近纪末期;在班 怒结合带塔仁本一带首次发现了洋岛型玄武岩;新发现了一系列新生代岩浆岩;在班怒带及南羌塘盆地中发现一些呈串珠状分布的小型斑岩体;发现班 怒带上时代最新的枕状玄武岩。  相似文献   

5.
孙存礼 《江西地质》1998,12(2):101-108
《江西省岩石地层》是地矿部“八五”项目《全国地层多重划分对比研究》的子课题。项目组以现代地层学———地层多重划分的理论为指导,以岩石地层单位的划分为依据,对江西近百年来的大量地层资料及400多个地层名称,进行了全面清理。经筛选,最终共确定江西正式岩石地层单位名称219个(含引用外省的少量岩石地层名称),其中群级单位20个、组级181个、段级18个,包括新建岩石地层单位15个。  相似文献   

6.
新建9个正式岩石地层单位、4个非正式地层单位;将上三叠统日干配错群解体为6个岩石地层单元;解体中上侏罗统雁石坪群;将色哇组分为三段;将班公湖-怒江带木嘎岗日群解体为4个岩石地层单元;在西藏首次发现(上三叠统姜钟组)纳拉菁耳羽叶;在羌塘盆地首次发现(下-中侏罗统色哇组)辐鳍鱼类化石;新建8个侵入岩填图单位.时代为晚侏罗世一新近纪末期;在班-怒结合带塔仁本一带首次发现了洋岛型玄武岩;新发现了一系列新生代岩浆岩;在班-怒带及南羌塘盆地中发现一些呈串珠状分布的小型斑岩体;发现班-怒带上时代最新的枕状玄武岩。  相似文献   

7.
新建9个正式岩石地层单位、4个非正式地层单位;将上三叠统日干配错群解体为6个岩石地层单元;解体中上侏罗统雁石坪群;将色哇组分为三段;将班公湖-怒江带木嘎岗日群解体为4个岩石地层单元;在西藏首次发现(上三叠统姜钟组)纳拉菁耳羽叶;在羌塘盆地首次发现(下-中侏罗统色哇组)辐鳍鱼类化石;新建8个侵入岩填图单位,时代为晚侏罗世-新近纪末期;在班-怒结合带塔仁本一带首次发现了洋岛型玄武岩;新发现了一系列新生代岩浆岩;在班-怒带及南羌塘盆地中发现一些呈串珠状分布的小型斑岩体;发现班-怒带上时代最新的枕状玄武岩.  相似文献   

8.
新建9个正式岩石地层单位、4个非正式地层单位;将上三叠统日干配错群解体为6个岩石地层单元;解体中上侏罗统雁石坪群;将色哇组分为三段;将班公湖-怒江带木嘎岗日群解体为4个岩石地层单元;在西藏首次发现(上三叠统姜钟组)纳拉菁耳羽叶;在羌塘盆地首次发现(下-中侏罗统色哇组)辐鳍鱼类化石;新建8个侵入岩填图单位,时代为晚侏罗世-新近纪末期;在班-怒结合带塔仁本一带首次发现了洋岛型玄武岩;新发现了一系列新生代岩浆岩;在班-怒带及南羌塘盆地中发现一些呈串珠状分布的小型斑岩体;发现班-怒带上时代最新的枕状玄武岩.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晚侏罗世—白垩纪陆相火山岩地层划分,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兼海 《福建地质》1994,13(4):240-247
本文应用地层多重划分观点和方法,对福建省东、西部中生代陆相火山沉积岩系进行地层划分、对比,确立晚侏罗世─白垩纪岩石地层单位19个,其中群级4个,组级15个,并与年代地层单位进行对比,指出坂头组与小溪组属晚侏罗世一早白垩世,火山岩地层从内地(西北)向沿海(东南)略具穿时特点。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寒武纪—早奥陶世岩石地层清理意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对山东省怀远间断以下寒武纪-早奥陶世地层划分为2群、7组、5段,共14个正式岩石地层单位。李官组、朱砂洞组和馒头组等碎屑岩为主者,新命名为长清群;张夏组、崮山组、炒米店组和三山子组等以碳酸盐岩为主者,仍沿用九龙群。  相似文献   

11.
对江西晚白垩世赣州群茅店组的重新厘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1:5万区调最新成果资料,对《江西省岩石地层》中的赣州群茅店组进行了重新厘定,在原茅店组正层型剖面上,识别出了5种不同性质的沉积界面,即沉积不整合界面、超覆不整合界面、平行不整合界面、相转变面、同相叠复面,从而将原茅店组划分为两个不同的组级岩石地层单位。按照岩石地层单位的命名原则,超覆不整合面之下的原茅店组中下部层位划归赣州群茅店组,其中发育的一套玄武岩-火山碎屑沉积岩组合单独划出,新建为陈坑火山岩段;超覆不整合面之上的原茅店组上部层位的粗碎屑沉积岩,则划归晚白垩世灌溪群宏冈组。重新厘定的茅店组仅相当于原正层型茅店组的中、下部层位,且可细分为下段、陈坑火山岩段和上段。  相似文献   

12.
西藏措勤-申扎地层分区新建中--上侏罗统仁多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藏措勤西部昂拉仁错南部新发现一套侏罗纪地层,其岩性和古生物组合特征均不同于邻区侏罗系。通过详细的层型剖面测制和对比研究,将其新建为组级岩石地层单位——仁多组。指定并详细描述了正层型剖面,讨论了仁多组的岩石组合特征、地层接触关系、基本层序和沉积环境。根据仁多组的生物化石组合及其地层分布建立了2个生物组合带,并确定仁多组下段与中-上段分属为中、上侏罗统。仁多组的建立为认识区域地层系统及地质演化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3.
本文所述全国地层数据库是在省级地层数据库的基础上,通过地层分级存储多元组合,采用PC机和90年代软件,运用ObjectWindows程序设计、文件流等一系列技术方法而建立。解决了全国地层清理主要成果卡片的定量和定性数据的录入及完整地层单位卡片的输出。实现了按断代、地层大区、省(市、区)的岩石地层单位同名、代号及新建单位有效性的监控及文献检索;同时能够生成以上有关的图形和表格。全国地层数据库建成后,将存有正式岩石地层单位5000多个,建议废弃地层单位7800个、各种类型层型剖面20000多条。  相似文献   

14.
董瀚 《地层学杂志》2004,28(1):59-63
在南秦岭西段文县北部三河口地区 ,广泛出露一套变质沉积岩系——三河口群 ,根据最新 1/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 ,认为三河口群属一套总体有序、局部无序的构造混杂岩型非史密斯地层体 ,故而建议将三河口群解体 ,对前人以零星化石所代表的年代建立相对规整有序的地层系统予以重建。现据空间叠覆关系 ,将前人划分的桥头组、屯寨组和羊汤寨组三个地层单位重新厘定 ,认为该套变质沉积岩系由两个不同时代的岩片组成 ,分别相当于晚震旦世雪花太坪岩群和早泥盆世桥头岩组、羊汤寨岩组 ,两者是印支期构造混染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江西省地层划分对比研究确立了江西正式岩石地层单位200个,其中群级单位20个,组级单位162个,阶级单位18个,建立了江西省地层数据库,总结了研究工作的新进展和新成果。  相似文献   

16.
山东沂水沂沭断裂带西部寒武纪地层发育,中,下寒武统岩石的地层单位划分4个组9个正式和非正式段,早期为滨海相陆源屑岩夹碳酸盐岩沉积,晚期为滨-浅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属于陆表海环境,为发育粒滩和藻礁的缓坡盆地相模式,划分出七个三级沉积旋回,通过对比表现,沂水西部与复州地区中下寒武统岩石地层单位相当,沉积环境相似,为郯庐断裂带左行平移量估算及沉积古地理恢复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17.
袁金良等(2012)最近为华北的寒武系建立年代地层新单位长清阶和济南阶,用以取代与岩石地层单位重名的张夏阶和崮山阶。然而,这两个新建的阶也同样与岩石地层单位重名,是两个无效的地层单位名称。笔者建议今后在建立正式地层单位时,命名者应充分查阅已有的地层名称记录,避免重名。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新生代岩石地层清理意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新厘定的山东省新生代岩石地层单位分5个群、36个组。划分如下:山地丘陵区下第三系官庄群下分5个组,五图群下分3个组。上第三系新建临朐群,下分3个组;保留巴漏河组和白彦组。鲁西平原区上第三系称黄骅群,下分2个组;下第三系称济阳群,下分3个组。第四系岩石地层单位采用了18个组。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地区二叠纪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蒋干清  张维杰 《现代地质》1995,9(2):149-161
本文讨论了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地区二叠纪地层单元的划分及其接触关系,认为本区二叠纪地层应包含大石寨组与哲斯组,缺失晚二叠世沉积;描述了代表本区地层序列演化的典型剖面,并对各单位在区域上的延伸及其对比关系进行了简述,认为本区二在纪地层的区域对比应以火山事件沉积为主线,以地层序列演化及生物化石为标志,而不应以岩性相及厚度为主要依据;根据区域地层序列演化分析,认为大石寨组与哲斯组之间的不整合是本区构造事件的代表性界面。  相似文献   

20.
重新厘定的山东省石炭-二叠-三叠纪岩石地层分为二个群、七个组、五个正式段。下部的含煤岩系为月门沟群,时代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包括本溪组、太原组和山西组,本溪组底部的铁铝岩系为湖田段;中部一套杂色地层,以黄绿、灰绿、紫色砂、页岩为主,基本不含煤层,为石盒子组,时代为早二叠世-晚二叠世,分为黑山段、万山段、奎山段和孝妇河段;上部一套基本不含植物化石的红色地层,主要以砂岩为主,夹泥岩,为石千峰群,分为孙家沟组和刘家沟组,时代为三叠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