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大量的矿床地质事实表明:海底喷流作用能够形成独立的喷流型金矿床,并且喷流型金矿床在我国具有良好的产出地质背景,极大可能是我国金矿地质工作取得突破的重要方向。我国如若进一步加强对喷流型金矿床的理论研究和找矿实践工作,必将对提高金矿的成矿理论水平和改善我国金矿资源面貌,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沉积喷流作用与金矿化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现代洋底多金属块状硫化物和陆上贱金属块状硫化物矿床中的含金性调查研究证实:海底沉积喷流作用不仅能形成十分重要的贱金属硫化物矿床,而且也能导致金的明显富集。通常形成于弧后或岛弧环境下的同长英质火山岩有关的块状硫化物中的金含量较高。大量的金矿床地球化学研究工作已识别出一些沉积喷流型金矿床,此外还发现即使是具有明显后生成矿特征的太古宙绿岩带中的脉状金矿床也显示出其同沉积喷流作用密切的时空关系  相似文献   

3.
当前海底喷流(Exhalation)成矿作用,已被人们广为关注。然而,人们一般仅将它与贱金属硫化物矿床相联系,公认的、最具典型意义的莫过于Sedex型矿床了。至于喷流作用对金矿化的发生和成矿,在我国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近年来大量地质事实的积累和现代海底扩张中心正在形成的块状硫化物中金的富集机制的研究表明,海底喷流热液不仅可搬运Cu、Pb、Zn等,而且也能搬运Au、Ag等而成矿。倘若热液沉淀时,Au与其他贱金属发生了分离,或原本就仅含金而贫于贱金属,则形成独立的海底喷流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4.
金矿化过程中两个地球化学问题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汪东波  邵世才  徐勇 《地球科学》1999,24(3):292-297
论述了金矿化过程中的两个地球化学问题,即沉积喷流作用与金矿化的关系,金与铅锌矿化的关系,海底沉积喷流作用不仅能形成重要的贱金属硫化物矿床,而且也导致金的明显富集;大量的地球化学研究工作已识别出一些沉积喷流型金矿床,揭示出部分太古宙绿岩石带中的脉状金矿床与沉积喷流作用密切的时空关系。  相似文献   

5.
杜光树 《西藏地质》1997,(2):99-105
研究喷流成矿作用是当前矿床学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本文对20世纪中叶史奈德洪、谢家荣等提出海底火山喷气成矿理论以来,尤其是近30年人们对红海裂谷、东太平洋中脊的科学考察和综合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作了回顾和归纳,指出热水成矿活动是一种广泛的地质现象多种地质构造2环境中形成大型、超大型金属硫化物矿床,研究和寻找喷流型矿床应成为今后重要的主攻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6.
论华南喷流—沉积块状硫化物矿床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现代海底喷流-沉积硫化物矿床的发现极大地推动了海底热液成矿理论的发展,也大大地提高了对古代海底喷流块充化物矿术的研究水平。本文指出喷流-沉积是重要的成矿作用,提出喷流-沉积矿床是华南Cu、Pb、Zn、Sn、Ag、Au等矿产资源的重要来源,形成了一批超大型矿床,并将华南许多曾被认为属夕卡岩矿床重新确认为喷流-沉积岩床。文章还论述了华南喷流-沉积块状硫化物矿床的特征、分类、时空分布及其成矿特点等问题,提出断裂拗陷带型喷流-沉积块状硫化物矿床是华南具有特色的类型,而陆相断陷盆地中喷流-沉积矿床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论华南喷流—沉积块状硫化物矿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现代海底喷流-沉积硫化物矿床的发现极大地推动了海底热液成矿理论的发展,也大大地提高了对古代海底喷流块充化物矿术的研究水平。本文指出喷流-沉积是重要的成矿作用,提出喷流-沉积矿床是华南Cu、Pb、Zn、Sn、Ag、Au等矿产资源的重要来源,形成了一批超大型矿床,并将华南许多曾被认为属夕卡岩矿床重新确认为喷流-沉积岩床。文章还论述了华南喷流-沉积块状硫化物矿床的特征、分类、时空分布及其成矿特点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凤太盆地八卦庙金矿和八方山一二里河铅锌矿的矿床地质、矿床地球化学、流体地球化学的研究,发现两类矿床δ(^30Si)分布范围与海底喷流沉积成因硅质岩的硅同位素接近,表明其属热水沉积成因。矿床δ(^34S)比较接近,但铅锌矿矿石中硫源来源更广。碳酸盐的碳、氧同位素特征显示两类矿床均具有热水沉积特点,金矿的样品更趋向于火成岩,表明受后期岩浆热液影响更大。经过流体包裹体测温,金矿床均一温度变化范围大,具有多期次多阶段的特征。矿床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特征表明,金矿床与铅锌矿床在成矿物源、成矿流体特征等方面都存在很多相似性,反映出热水喷流作用与两类矿床成因有密切的关系,但二者又存在差异。结合成矿地质背景,认为铅锌矿的形成与定位受区域热变质改造和动力作用控制,而金矿的形成主要受晚期岩浆热液活动控制,由此建立了金矿与铅锌矿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9.
根据地质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建立了铜陵地区赋存于石炭系地层底部的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成因模型;该类型矿床的形成主要与石炭纪海底热水活动有关,属喷流-沉积型(SEDEX)块状硫化物矿床;下伏古生代地层是重要的成矿金属源区,海水硫酸盐是硫化物成矿的主要硫源。成矿热流体循环的动力学数值模拟揭示。该类型矿床底盘岩石中的流体活动和热影响范围主要局限在主排泄通道两侧较小的区域内;温度场和流场决定以沉积岩为容矿岩石的喷流.沉积型块状硫化物矿床底盘岩石中的蚀变和矿化强度不如以火山岩为容矿岩石的块状硫化物矿床。伴随强大深部热流的张性同生断裂是控制喷流一沉积型块状硫化物矿床形成与分布的关键因素。海西期扬子板块北缘的张性构造体制为该时期喷流一沉积型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地球动力学环境。  相似文献   

10.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伴生金占金保有储量的43.39%.加强伴生金的找矿研究和开发利用不仅能迅速增长金的储量和产量,而且也是提高矿产品经济价值和矿山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我国伴生金矿金矿类型主要有:岩浆型硫化物铜镍矿床、斑岩铜铜矿床、夕卡岩型矿床、火山岩型矿床和热液型矿床.伴生金矿床资源潜力巨大.因此对伴生金矿床特征的研究及找寻是迫在眉睫的地质工作.  相似文献   

11.
论梅仙块状硫化物矿床的特征及成矿地质环境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周兵  顾连兴 《矿床地质》1999,18(2):99-109
梅仙铅锌矿床产于双峰式火山岩系内,火山岩的岩石化学,稀土和微量元素特征的研究表明其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中,闽中裂谷带的发生,发展和演化控制着梅仙矿床的成矿过程。梅仙铅锌矿床特征的研究揭示其是裂谷火山活动有关的块状硫化物矿床,并经后期热液叠加改造。  相似文献   

12.
13.
铜官山矿田金矿床类型和构造控矿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官山矿田是我国著名的铜矿田和铜产地之一,近年来又相继发现了一批金矿床,属于与铜矿床具有成因联系的共生金矿床,主要有铁帽型和硫化物型。本文主要阐述金矿床的类型、地质特征及构造控矿作用。认为该区硫铁矿亚型和铁帽亚型金矿床均属于与燕山期中性-中酸性侵入岩具有成因联系的岩浆热液型矿床,只是氧化、剥蚀与保存条件不同而以不同类型出露。金矿体的产状严格受铜官山倒转背斜不同部位地层岩石的产状及其层间断裂的控制。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一些主要金属矿床类型及其时空分布规律问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宋叔和 《矿床地质》1991,10(1):10-18
中国已发现了许多规模较大的金属矿床,其中以铁-铜-镍、锌-铅、锰-铝和钨-锡-钼十种四组矿床最具特色。它们分别产于前寒武纪古陆和显生宙的地槽褶皱系中。比较发育的成矿期是太古一早元古代、中元古代、晚古生代和中生代。根据许多矿床分别产于以海相喷出沉积为主和喷出、侵入均极发育的不同地质构造环境中,说明一些金属矿床的形成是严格地受地质构造环境控制的。在地质构造演化历史过程中,类似的地质构造环境虽然可以形成近似的矿床,但这仅是少数矿床类型,总的说成矿作用是由简而繁,显生宙比隐生宙出现更多的新矿床类型。因此中国一些金属矿床的时空分布是明显地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的。  相似文献   

15.
罗明纪 《地质与资源》1994,3(2):107-113
砂金成矿地质条件:砂金物质来源于含金丰度较高的建平群以及具金矿化的构造破碎带和火山岩型金矿床(点);有利的新构造运动,地壳缓慢差异上升,剥蚀作用大于堆积作用,使含金地质体长期处于地表氧化带遭受充分地风化破碎作用,使金容易从含金地质体中解离出来;本区为干燥、多风、少雨气候条件,不易形成冲积型大型砂金矿。建平群出露区、凌源-北票-阜新断裂带两侧、含金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点)的氧化带、原生金矿床(点)分布区以及山前、山间、洪积扇、支谷的中上游或源头是寻找残积、坡积、洪积和细各砂金矿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6.
The gold deposits,occurring in the south subzone of western Qinling,are the only typical and important strata-bound gold deposits,which are associated with submarine exhalative sedimentation.The gold deposits include the La‘erma ore deposit,the Qiongmo ore deposit and the Yaxiang ore occurrence.They are hosted i the Cambrian silicalite formation composed of black chert and slate.The presence of typical chert offers important evidence to evaluate the possible submarine exhalative system and its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gold deposits,which a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peroclation and diffusion in the horizontal,vertical and axial directions,Element-assemblage zonation is clearly seen due to differences in element concentrations in different directions,Such a zonation makes gold.selenium,uranium,copper,stibium,molybdenum,mercury,etc,precipitate in the form of simple or composite orebodies.The establishent of the element-assemblage zonation is highly helpful for evaluating directly the metallogenesis of gold deposits.  相似文献   

17.
文章首次对蒙甘新相邻(北山)地区各类金、铜和铜—镍矿床(点)地质特征、成因类型和空间分布特点进行了系统总结,论证了金、铜和铜—镍成矿作用与古生代岩浆活动的关系,对区域地壳演化过程中金、铜和铜—镍成矿的动力学机制进行了深入讨论。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的金矿床(点)大体可划分为变质岩型、火山岩型、斑岩型和深成侵入岩型;铜矿床(点)有斑岩型、夕卡岩型和铜—镍硫化物型。金和铜矿床(点)大都沿古板块汇聚带分布,与海西期火成岩具密切的时空分布关系,它们是古板块对接碰撞期和碰撞期后大规模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孙莉  楚之潮 《安徽地质》2006,16(2):94-100
安徽省铁帽型金、银矿床在全国发现比较早,分布广,并且有一定规律,工业利用程度高,效益好。铁帽型金、银矿广泛产于各类型原生含Au、Ag硫化矿床的氧化带,以产于石炭系层状含(Cu)硫化矿床的上部氧化次生富集带规模较大,品位富。本次积累完整的矿床地质特征资料,探索矿床分类、氧化分带,研究金、银的赋矿规律和成矿条件,总结找矿标志和评价准则。  相似文献   

19.
罗家金矿为中低温热液黄铁绢英岩型金矿床。矿区NNE向断裂与其他方向断裂交会部位及其附近为金矿有利成矿部位,矿床具分带现象,花岗细晶岩脉与成矿关系密切。矿石类型以黄铁绢英岩型为主,含金石英脉型次之,矿石含金品位较高,并伴生较高的Ag,Cu等有益元素。通过对金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的研究,在分析找矿标志的基础上,提出应进一步查证物化探异常,加大矿区深部及外围的找矿力度,以期发现新的金矿体。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桐柏县银洞坡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银洞坡金矿是我国重要的变质碎屑岩型金矿之一,为丰富此类矿床的研究内容和服务领域,时该类型金矿成矿条件及地球化学特征的总结,具有重要意义.在时成矿地质背景,地球化学参数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地球化学找矿标志,以期为该类型金矿的普查评价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