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正>云南中甸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缘,义敦地体的最南端,属于三江(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古提斯构造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Hou et al.,2007)。近20年来,随着普朗、浪泥塘、浪都、红山牛场和铜厂沟等一批大-中型斑岩、斑岩-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的发现,该地区的铜资源量已达到1000万吨(Leng et al.,2012),并逐渐成长为我国一个新兴的铜资源集中区。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认  相似文献   

2.
<正>哀牢山-金沙江新生代铜矿带是藏东最重要的铜矿带之一。位于该带北部的囊谦盆地,坐落于玉龙斑岩铜矿带东部100 km处。最近该盆地内发现有长英质侵入岩体。玉龙铜矿是中国最大的斑岩型铜矿之一,赋存于后碰撞构造环境下形成的过铝质、埃达克质的碱性岩浆中(Hou et al.,2003;Jiang et al.,2006;Liang et al.,2007)。囊谦盆地内的富碱侵入岩包括二长斑岩和正长斑岩,尽管近些年来进行了  相似文献   

3.
<正>新疆东准噶尔北缘位于西伯利亚板块和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的结合部位,是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Windley et al.,2002;Xiao et al.,2004)。区域内矿产资源丰富、矿种齐全,包含有老山口铁-铜-金矿床、乔夏哈拉铁-铜(-金)矿床、哈腊苏斑岩型铜矿床、喀腊萨依斑岩型铜矿床、希勒库都克斑岩型铜-钼矿床、索尔库都克矽卡岩型铜-钼矿床以及喀拉通克大型铜镍矿床等。其中老山口铁-铜-  相似文献   

4.
滇西三江地区因其独特的地质、构造背景而发育多种类型的多金属成矿,其中不乏大型、超大型矿床,并为国内外地质学家、矿床学家所关注(Hou Zengqian et al.,2007;李兴振等,1999)。甭哥岩体位于云南中甸地区三江并流地带东侧,大地构造位置上邻近欧亚板块和冈瓦纳板块的交界处,属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东缘义敦岛弧  相似文献   

5.
<正>西藏冈底斯斑岩铜钼矿床主要形成于中新世后碰撞环境,位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以南,东西成带展布,如驱龙、达布等(Wu et al.,2014;Zheng et al.,2015),而始新世碰撞环境斑岩矿床目前报道的只有沙让钼和吉如铜矿(Zhao et al.,2014;Zheng et al.,2014)。沙让钼矿床位于中部拉萨地块,西藏工布江达县境内,是冈底斯带上发现的首例独立斑岩型钼矿床,目前该矿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矿床地质、  相似文献   

6.
任宇晨  李强  杨俊杰  王雯 《地质学报》2015,89(Z1):177-178
<正>新疆准噶尔北缘位于西伯利亚板块和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的结合部位,是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Xiao et al.,2013),目前已发现一系列铜、镍、铁和金矿床,如喀拉通克大型铜镍矿、乔夏哈拉中型矽卡岩型铁铜金矿、哈腊苏中型斑岩铜矿、玉勒肯哈腊苏中型斑岩铜(钼)矿、索尔库都克中  相似文献   

7.
<正>新疆南阿尔泰构造带,位于西伯利亚板块和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之间,北以阿巴宫-库尔提断裂为界与北阿尔泰构造带毗邻,南以额尔齐斯-布尔根板块缝合带为界与南部的准噶尔板块相接;是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古生代地壳双向增生和中新生代板内造山作用,同时也是重要的金、铜、铁、铅锌多金属带(Sengor et al.,1993;秦克章等,2000;Mao et al.,2008;Xiao et al.,2009)。新疆  相似文献   

8.
<正>翠宏山铁多金属矿床位于小兴安岭北麓,该区地处兴蒙造山带东端、松嫩地块北缘、挟于兴安地块和佳木斯地块之间,是一个经历了古亚洲洋演化和兴蒙造山、太平洋板块俯冲和叠加增生的成岩成矿构造区(任纪舜等,1999;Wilde et al.,2000;吴福元等,1999;2002;Wu et al.,2011;孙景贵等,2009;Sun et al.,2013),多期构造-岩浆作用使得该区形成了一系列斑岩型、矽卡岩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内生有色、  相似文献   

9.
<正>西藏冈底斯成矿带是青藏高原腹地内一条与玉龙斑岩铜矿带斜交的重要成矿带。但是目前的找矿进展主要集中于冈底斯中东段,先后发现和评价了多个大中型斑岩型、矽卡岩型、热液型铜(金)、钼、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曲晓明等,2001;Fei Guangchun et al.,2013)。但是在冈底斯西部措勤地区,除了发现尼雄铁矿外,目前尚未有其它的找矿新突破。  相似文献   

10.
<正>大别山,因含柯石英(Xu,1987;Okay et al.,1989;Wang et al.,1989)和金刚石(Xu et al.,1992)超高压变质带出露的规模巨大和岩石类型齐全而闻名于世。它是三叠纪华南板块向华北板块之下俯冲形成的碰撞型造山带,发育了与大陆俯冲-折返-碰撞过程相关的、不同变质等级的构造岩石单位(徐树桐等,2002),从南到北,大别山造山带主要包括宿松变质带、南大别低温榴辉岩带、中大别超高压变质带、北  相似文献   

11.
<正>大兴安岭中南段有色金属成矿带位于天山-兴蒙造山带东部贺根山断裂与西拉沐伦河断裂之间,是兴蒙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刘建明等,2001)。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古亚洲洋成矿域与环太平洋成矿域的叠加部位(Zeng et al.,2013,2015)。复杂的区域构造、岩浆演化历史形成了该区丰富和颇具特色的矿产资源,特别是银铅锌矿床(张德全等,1994;Zeng et al.,2011;Ouyang et al.,2014)。近些年来本  相似文献   

12.
<正>1成矿地质背景新疆准噶尔北缘是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西伯利亚板块和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的结合部位,哈、中、蒙巨型有色金属成矿带的中段,具有复杂的地质构造和强烈的岩浆活动(Seng r et al.,1993)。目前已发现一系列铜、镍、铁、金矿床,成因类型有镁铁-超镁铁岩型铜镍矿、斑岩型铜(钼)矿、矽卡岩型铜钼矿及铁铜金矿、造山型金矿,如喀拉通克大型铜镍矿、乔夏哈拉  相似文献   

13.
<正>智利中生代铁氧化物铜金型(IOCG)矿床成矿带位于海岸科迪勒拉山带,与斑岩铜金和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共同组成了南美安第斯型活动大陆边缘上成矿系统组合(方维萱,2014)。主要矿床有坎德拉利亚铜矿床(Candelaria:460Mt@0.95%Cu)、曼托贝尔德铜矿床(Manto Verde:600Mt@0.5%Cu;0.1 g/t Au),Santo Domingo铁铜矿床(Sillitoe et al.,2003)。在智利IOCG成矿带上,闪长岩(132~106 Ma)属主要成  相似文献   

14.
<正>冈底斯岩基是拉萨地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发育早古生代至新生代岩浆岩(Chung et al.,2003;Hou et al.,2004;Mo et al.,2007;Wen et al.,2008;Zhu et al.,2011,2012)。在冈底斯岩基漫长而复杂的演化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岩浆活动,其中200~150Ma、140~80 Ma、65~41Ma以及35-14Ma被认为是  相似文献   

15.
<正>1区域地质背景九顶山斑岩型铜钼金多金属矿床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板块西缘与金沙江-哀牢山深大断裂构造带东侧交会部位。而金沙江-哀牢山成矿带是西南三江地区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之一,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构造岩浆带之一,构造运动频繁,岩浆活动强烈,成矿作用特殊,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铜、钼、金多金属矿产资源。矿区内出露古  相似文献   

16.
<正>斑岩铜矿床的形成与岩浆期后流体活动关系密切,是成矿的必要条件。深入研究成矿流体演化和矿质沉淀的机制是进一步探讨矿化富集规律及指导找矿的重要依据(Wang et al.,2004,2006;Hou et al.,2011)。流体包裹体是保存在矿物中成矿流体的直接样本,矿床不同蚀变带内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中所含流体包裹体代表了成矿流体演化的不同阶段,对不同蚀变带内流体包  相似文献   

17.
亓华胜  杨晓勇 《地质论评》2016,62(S1):175-176
Grasberg斑岩铜金矿床位于新几内亚岛西巴布亚地区(图1),是全球著名的铜金矿床,为已发现的高品位斑岩型铜金矿床之一(Cu >1%,Au >1 g/t),铜金储量规模巨大。该地区自新生代以来一直处于活动大陆边缘和岛弧环境,其大地构造位置欧亚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结合部位,板块间的汇聚、碰撞、俯冲和拆离、扩张等地质作用形成了复杂的沟-弧-盆体系(Baldwin et al., 2012),也形成了该地区复杂的构造系统,概括为增生岛弧地体、巴布亚移动变质带、巴布亚褶皱带、Fly地台四个构造单元。由于缺少对Grasberg斑岩型铜金矿床成矿岩浆地球化学属性的深入研究,其成因机制和构造演化存在诸多争论。本文对该岩体开展地球化学研究,以期探索巴布亚新生代区域岩浆岩演化和铜金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8.
西藏斑岩铜矿对重大地质事件的响应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8  
西藏已有 3个构造岩浆带发现斑岩铜矿 :玉龙成矿带、冈底斯成矿带和班公错成矿带。其中班公错成矿带还少有研究和找矿评价 ,目前仅报导在改则西北发现多不杂斑岩铜金矿 ,但该带的邻国已发现大型斑岩铜矿 ,例如巴基斯坦的赛恩达克 (Saindak)和伊朗的萨尔切什梅 (SaiCheshmeh)等。据青藏高原 70Ma以来的古气候研究 ,在新特提斯洋闭合之后 ,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陆陆碰撞 ,曾有过 3次加速 :第一次为 4 0~ 35Ma ,与玉龙矿带的成岩成矿年龄相吻合 ;第二次为 1 8~ 1 2Ma ,与冈底斯矿带的成岩成矿年龄相吻合 ;第三次为 3.6Ma以来 ,与羊八井等热泉和铯金锑成矿年龄相吻合。故西藏斑岩铜矿为印度洋扩张和陆陆碰撞“A”型 (Ampferersubduction)俯冲的产物。第一次加速在青藏高原的东缘三江地区产生一系列喜马拉雅期走滑拉分盆地 ,导致幔源斑岩岩浆上侵 ,形成玉龙等一系列斑岩型夕卡岩型铜铜钼铜金矿 ;第二次加速使冈底斯深部挤压而浅部拉张 ,导致幔源斑岩浆岩侵位 ,形成冈底斯一系列斑岩型夕卡岩型浅成热液型铜钼铜金多金属矿 ;第三次加速使青藏高原整体深部挤压而浅部拉张 ,在藏南、冈底斯和藏北等产生一系列热泉型铯金锑矿  相似文献   

19.
<正>菲律宾群岛,地处东南亚,欧亚陆块与菲律宾洋板块交界的位置,是研究汇聚板块边缘构造岩浆过程的一个十分有利的区域(Castillo et al.,1999;Castillo et al.,2007;Sajona et al.,1996;Yumul et al.,2000b)。该区同样受到了澳大利亚板块NNW向运动的影响,该区发生的多重交互板块运动有利于我们了解古老的洋岛-岛弧体系随时间的演化过程。目前已有的研究表明,菲律宾岛弧体系是一个拼合的地体,包含大洋、岛  相似文献   

20.
<正>位于新疆北部的东天山成矿带隶属于中亚成矿域,是中国最重要的铜、镍、金、铁、铅锌等大型矿床集中区之一(芮宗瑶等,2002;王登红等,2006;王京彬等,2006;Chen et al.,2012)。近年在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带的卡拉塔格地区勘查发现的红海VMS型铜锌矿床,其层状矿体上盘酸性火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