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研究区位于云南省香格里拉县洛吉乡,大地构造位置在青藏高原东南部的滇西北高原,欧亚和冈瓦纳两大板块的交接部位,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东缘。该区既是青藏高原向东南的自然延伸部分,又是连接云南西部和东南亚地区的纽带。同时位于举世闻名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地区,甘孜-理塘结合带的南段,是甘  相似文献   

2.
浪都夕卡岩型铜矿床位于滇西北香格里拉县格咱乡,大地构造位置位子西南"三江"义敦岛弧带南端的中甸岛弧.矿体产于中酸性侵入岩与碳酸盐岩接触部位.矿区地层为三叠系上统曲嘎寺组三段(T_3q~3)、三叠系上统图姆沟组一段(T_3t~1).  相似文献   

3.
<正>塔木铅锌矿位于新疆喀什市阿克陶县,是西昆仑库斯拉甫成矿带上的典型矿床之一(匡文龙和刘文伟,2006)。本文通过硫铅同位素组成研究成矿物质来源特征,浅析矿床成因。矿区地处帕米尔高原东北缘和塔里木盆地西南缘交界部位,大地构造位置属塔里木地洼区。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中泥盆统克孜勒陶组(D2kz),上泥盆统奇自拉夫组(D3q),下石炭统卡拉巴西塔克组(C1kl)及下侏罗统康苏组(J1k)等。NNW向断裂为矿区主构造,控制地层走向,与NNE向断裂  相似文献   

4.
<正>云南中甸-红牛矽卡岩铜矿位于"三江"地区义敦岛弧南段(中甸弧),矿区距离香格里拉县约45 km,矿区面积约24 km2。矿区内岩浆岩主要为中酸性侵入岩,其中与成矿关系密切的是发育在矿区中部两个呈岩枝产出的石英二长斑岩,锆石U-Pb年龄为77.54 Ma,斑晶主要为石英和长石,石英呈灰褐色,普遍发育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岩体边部发育30~50 cm的矽卡岩带,矿物主要为褐色石榴石及灰白色的硅灰石。矿区石英脉中辉钼矿Re-Os年龄为77±2 Ma[1],矽卡岩矿体Re-Os年龄为79.32±0.87 Ma[2],岩体和成矿年  相似文献   

5.
贺赤诚  李献瑞  王杰  曾佐勋 《地球科学》2015,40(10):1653-1666
2013年8月31日8时4分,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28.12°N, 99.4°E)发生5.9级地震, 震源深度10 km.区域范围内历史地震频繁, 为滇西北地震多发区.据震源机制解结果, 此次地震为正断兼左旋走滑型地震, NW向截面产状与德钦-香格里拉-中甸断裂基本吻合.利用EIGEN-6C2模型对震中附近进行布格重力异常探讨, 震源位置位于莫霍面起伏部位, 下部地壳厚度不稳定之处; 而从P波速度与地壳结构剖面可知研究区上地壳底部存在低速层, 认为韧性低速层与地震能量的积聚和存储关系密切.而韧性低速(高导)层与德钦-中甸断裂交接部位, 是流变界面能量释放的位置, 即本次地震的震源位置.这为板内地震3层次构造模式提供了一个新的案例.   相似文献   

6.
刚果(金)铜-钴矿床地质特征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杜菊民 《地质与勘探》2010,46(1):165-174
刚果(金)的铜矿带以赋存于新元古代沉积岩中的铜-钴多金属矿床为特征。根据矿体赋存地层的不同,矿带内自下向上共发育6层矿体。最主要的两个层状铜-钴矿体主要赋存于下Roan群Mines亚群(R2)之中,其一位于Kamoto组底部(R2.1),构成下部矿体;另一位于Shales dolomitic组(R2.2)底部,构成上部矿体。第三层矿体呈透镜状赋存于Roan群Mines亚群Kambove组(R2.3)中底部。第四层矿体赋存于Roan群Dipeta亚群Kansuki组(R3.3)内,为局部层状矿化。第五层矿体位于Nguba群Likasi亚群顶部(Ng1.3),为局部的铜多金属矿化。第六层矿体位于Kundelungu群Plateaux亚群中,为次生富集的铜多金属矿化。这些矿床(体)根据矿化特征的不同可以分为层状、次生富集和脉状三个类型,其分布严格受地层控制,并与卢菲莲造山期挤压构造密切相关。层状铜-钴矿床主要分布在由Mines亚群组成的逆冲岩席边缘的山脊部位,而次生富集、脉状矿床从Mines亚群到Kundelungu群都有发育,多出露于逆冲岩席内部的山脊与线性构造的交切部位。  相似文献   

7.
<正>云南姚安县老街子铅锌矿床是滇中地区与喜马拉雅构造期富碱侵入岩类有关的矿床之一[1]。该矿床位于滇中台陷姚安凹断褶束。矿区处于近SN向的基底构造与NW向的盖层构造交汇复合部位。此外,该区还存在着NE向的隐伏断裂构造,控制了区域斑岩群的发育与展布。矿区及区域上出露的地层较为简单,主要为白垩系下统普昌河组(K1p)和上统马头山组地层(K2m),是一套以砂岩、泥岩、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 M_4低缓异常(图1),是吉林冶金地质公司608队在1981年做地面磁法普查时发现的。该异常位于吉林省南部×××铁矿西南四公里处,处于老岭背斜南东翼隆起部位。异常区内地层主要是震旦系大罗圈河组,不整合覆盖于老岭群大栗子组之上,厚度约300—500米。×××组地层呈一些小天窗零星出露于沟谷之中。测区的西南角和东北角有少量的中生界侏罗系一白垩系地层分布,不整合(构造不整合)于大罗圈河组地层之上。×××铁矿位于该区的东北部。××××铁矿赋存于大栗子组含铁层中,矿体上盘为千  相似文献   

9.
<正>铜厂沟铜钼多金属矿床地处扬子陆块西缘坳陷带与义敦岛弧和甘孜-理塘结合带的交汇部位。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二叠系冈达概组(Pg),二叠系上统黑泥哨组(P2h),三叠系中统北衙组(T2b)。主构造线方向为近NE向,依此发育近NE向、NW向、EW向的三组次级断裂。区内岩浆岩发育,主要为二叠系的玄武岩,以及NW向次级断裂中的铜厂沟花岗闪长斑岩体。  相似文献   

10.
<正> 一、区域、矿区及矿床地质概述合川锶矿地处川东褶皱带的西部,华莹山帚状褶皱束的西北分支,沥鼻峡背斜的东北段。背斜长约28km,轴向北东45°~50°,北西翼倾角60°~85°,南东翼倾角30°~40°。背斜轴部出露少量二叠系长兴组(P_2c),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_1f)。两翼分布有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_1j),中统雷口坡组(T_2l),上统须家河组(T_3xj)。矿区位于沥鼻峡背斜北东段的西北翼,地层走向北东50°~55°,呈带状出露(见图1)。  相似文献   

11.
<正>1地质概况研究区位于西伯利亚地台东南外缘,额尔古纳-呼伦深断裂西侧。出露地层有中侏罗统南平组陆相沉积岩(J2n),上侏罗统塔木兰沟组火山岩(J3t),第四系沉积物。区域上受北东向主干断裂以及北西向横向断裂形成斜交的网络状格局控制,其在矿床成矿作用中起导矿和储矿作用(王大平,1992)。  相似文献   

12.
<正>麻花坪钨铍矿矿区位于云南香格里拉县虎跳峡镇境内哈巴雪山南侧的麻花坪村一带,是一个钨、铍、水晶、萤石多矿种的综合矿床,其成矿时代为喜山早--中期,矿化主要产出在下泥盆统变质碎屑中--上泥盆统大理岩接触界面附近,矿带南北长约3 km,宽约0.4~0.5 km。矿化带总体上沿虎跳峡背斜西翼F11断裂带呈南北向展布(图1),长约2.5 km,由于F11上下盘的岩石类型和成矿地球化学环境不同,造成矿物组合、含矿特征存在明显差异。F11下盘的下泥盆统  相似文献   

13.
<正>二道河矿区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中北段,为近年该区新发现的一处中大型铅锌多金属矿床。其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兴蒙造山带东部。矿区地层主要为奥陶系裸河组(O2-3lh),侏罗系塔木兰沟组(J2tm)、满克头鄂博组(J3mk),构造为北东向,北西向和近东西向,其中北东向断裂构造为本区容矿构造,矿区岩浆活动主要为中酸性侵入岩和火山岩,与成矿关系较为密切的为燕山期的中酸性侵入岩。矿体多呈透镜状、似层状、脉状,受北东向断裂以及中酸性岩体与围岩接触带控制。矿床成矿期成矿阶段划分为矽卡岩期(早矽  相似文献   

14.
<正>金宝山铂钯矿床是一超大型铜镍硫铂钯矿床,位于弥渡县德苴镇,地理坐标北纬25°00′24″,东经100°45′45″。地处哀牢山构造带北东侧北北西向构造带中。矿区出露地层由老到新分别为下泥盆统康廊组(S1-2k),以灰岩、泥灰岩、白云岩、长石砂岩为主;上三叠统云南驿组(T3y),中部以灰岩、白云质灰岩、泥质灰岩为主,顶部以泥质板岩夹砂质、粉砂质板岩为主;上新统三营组(N2s),以砾岩、砂岩、角砾状  相似文献   

15.
日贡玛位于三江褶皱系与唐古拉褶皱系的交接部位。区域构造走向北西西。纳日贡玛异常分布于二叠系中基—中酸性火山岩组中;并与后期侵入的花岗斑岩体(脉)有关。异常的南部,火山岩组与二叠—三叠系砂岩呈断层接触。  相似文献   

16.
浪都夕卡岩型铜矿床位于滇西北香格里拉县格咱乡,大地构造位置位于西南三江义敦岛弧南端的中甸岛弧。该矿由原云南省地矿局第一区调队于1964年发现。矿体主要产于斑岩岩体与碳酸盐岩接触带,围岩具角岩化、大理岩化、夕卡岩化、绢云母化,并形成较为典型的夕卡岩型矿体。矿区出露地层为三叠系上统曲嘎寺组三  相似文献   

17.
<正>新疆铁克里克铜铅矿床位于西昆仑-帕米尔地区东北缘和塔里木盆地西南缘交界部位,前人多将其定为MVT型矿床(匡文龙,2003)。本文通过流体包裹体研究成矿流体特征,并对本矿床的成因类型提出不同见解。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属塔里木地洼区。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中泥盆统克孜勒陶组(D_2kz)及下侏  相似文献   

18.
利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资料与构造解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月山—黄土山背斜的构造形态,并绘制闪长岩岩体和月山组地层顶面等高线图。通过对比分析乌珠尖探区与邻区的CSAMT剖面特征,对乌珠尖勘探区的CSAMT剖面进行重新解释,提出该区有利的勘探部位。研究表明:1月山地区CSAMT剖面低阻带内没有矿体,高阻背景下的"V"型低阻异常带和陡降带是有利的成矿部位;2乌珠尖西南部是有利的勘探区块,并在该区预测了2个有利勘探钻孔;3乌珠尖探区与朱冲矿区位于月山—黄土山背斜倾伏端的两翼,在构造部位和成矿条件上具有相似性,是成矿的有利构造部位。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宁强县铜厂湾金矿位于"勉略宁"三角地带内的勉县—阳平关断裂带上,金矿(化)体主要赋存于震旦系灯影组(Z_2dn~2)层内压扭型逆断层破碎蚀变带中,其含矿岩性为震旦系灯影组第一岩性段(Z_2dn~(2-1))和第二岩性段(Z_2dn~(2-2))构造接触部位的构造角砾状硅质白云岩中,矿床成因类型属地下热卤水渗滤型金矿床,为碳酸盐岩石中的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20.
刘蓉昆 《中国岩溶》1985,(Z1):84-91
<正>火石坡位于贵州省中部的普定县境内,构造部位处于青菜关背斜西翼,地层倾角平缓,出露有三叠系下统安顺组上段(T1a2-3)及中统关岭组下段(T2g1)的硫酸盐一碳酸盐岩石。岩溶的发育独具特色,尤其是在岩溶地下水的赋存运移空间及水文地球化学方面更有突出的特征。 为了弄清岩溶发育的进程,机理和水文地球化学的演变历史,需要了解地下水溶液中各种物质之间的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