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北祁连地质构造概论位于中朝准地台西南部的北祁连山,是一较为典型的优地槽褶皱带。它北邻陆棚海型冒地槽——走廊过渡带,与阿拉善台隆相望;南侧是祁连中间隆起带;西北隅衔塔里木地台;东南与秦岭褶皱系毗邻(图1)。北祁连优地槽褶皱带与走廊过渡带、祁连中间隆起带,南祁连褶皱带,共同构成祁连褶皱系。北祁连地槽演化从中寒武世开始,经历晚寒武世、奥陶纪和志留纪地槽发展阶段,沉积厚达2万余米,于志留纪末褶皱成陆,结束地槽期。地槽内有多期蛇绿岩侵位和蛇绿混杂岩  相似文献   

2.
<正>1地质背景酒东盆地大地构造地处北祁连加里东褶皱带与阿拉善地块之间走廊过渡带上,是中新生代断(坳)陷盆地。工作区位于酒东盆地东北斜坡构造单元之上(王崇孝等,2005;李奋其等,2006)。盆地北部基底由前震旦系龙首山群结晶变质岩系和海西期花岗岩类组成。构造相对稳定,以断裂构造为主,发育北西西向和北东向断裂。盆地盖层为三叠系、中下侏罗统、下白垩统及新近系。下白垩统新民堡群  相似文献   

3.
1地质概况 六盘山盆地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同心、海原、固原等县,构造位置上处于鄂尔多斯地块、阿拉善地块及北祁连褶皱带的结合部位,是在元古代结晶基底和加里东褶皱基底之上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小型盆地,面积约11000km^2,盖层最大厚度8000m可划分为海固坳陷、东部斜坡及火石寨断隆,其中海固坳陷进一步划分为海原凹陷、固原凹陷、兴仁堡凹陷等(图1)。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本文讨论的范围东起景泰,西至玉门、敦煌的狭长地带。此区除敦煌一段为东西向展布外,其余均呈北西西向延伸,共包括三个地质构造分区:北面为阿拉善台隆;中间为狭义的走廊过渡带;南面为北祁连加里东褶皱带(图1)。在地质发展史上,本区是由新(北祁连  相似文献   

5.
黑沟铁矿床位于甘肃省肃南县镜铁山一带,地处祁连山褶皱系北部,北与阿拉善地块和阿拉善南缘加里东褶皱带相接,南与中祁连隆起带毗邻,是我国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镜铁山铁矿的第二大矿区,属沉积变质型铁矿床。铁矿体赋存于中元古界长城系朱龙关群桦树沟组第七岩性段中,因受褶皱构造的影响而呈向斜构造形态。根据近年来黑沟铁矿床的勘查成果,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认为该区域与沉积变质型铁矿相关的找矿标志为地层标志、构造标志、岩石蚀变标志。通过对黑沟铁矿床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的研究,为镜铁山周边区域同类型铁矿的找矿方向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永昌某磷矿地质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磷矿是龙首山北坡东段已知几个磷矿中,品位较高,规模最大的一个矿区,属浅变质沉积型层状磷灰岩矿床。现据普查和初勘资料对该矿地质作一简介。一、区域地质概述矿区位于阿拉善台隆,龙首山拱断束的东段。龙首山拱断束北接阿拉善台隆潮水新凹陷,南临走廊过渡带。区域褶皱断裂甚为复杂,因龙首山在震旦纪后长期处于隆起状态,故地层较简单。 (一)构造区域褶皱主要由前震旦系背斜的南翼和震旦系复式向斜组成,其余各时代地层一般呈单斜产出。前震旦系背斜的南翼,走向310°-320°,倾向南西,倾角45°-70°。次级褶皱发育,常形成小的背斜、向斜。震旦纪地层在龙首山为一复式向斜构造,褶皱轴走向310°-320°,北翼主要倾向  相似文献   

7.
民乐盆地位于甘肃河西走廓的中部,是北祁连地槽褶皱系山前的一个断陷盆地。该盆地西以榆木山为界,南靠北祁连山,北连龙首山,东部则以山丹以西沿大马营河至西大河水库西侧一线为界。盆地基底主要由两个构造层组成,下古生代加里东构造层,由奥陶、志留变质岩系构成了盆地的广泛基底;上古生代海西构造层,由石炭、二叠系及中生代的三叠系组成,分布在盆地的隆起带和单斜带。中生代以来,伴随区域性北西向断裂活动,持续接受沉  相似文献   

8.
阿尔金断裂两侧构造单元的对比及岩石圈剪切机制   总被引:190,自引:21,他引:169  
许志琴  杨经绥 《地质学报》1999,73(3):193-205
中亚最大在阿尔金走滑断裂系统成了青藏高原的北部边界,阿尔金北缘断裂及阿尔金左行瞳滑断裂(阿尔金主断裂)所夹持的阿尔金地体自北往南由敦煌地块、北阿尔金加里东俯冲杂岩带、中阿尔金地块及南阿尔金加里东俯冲-碰撞杂岩带组成,研究表明这些单元分别可与阿尔金主断裂带东侧的阿拉善地块、北祁连俯冲杂岩带、中-南祁连地块及柴达木北缘加里东俯冲-碰撞杂岩带相对比。特别通过南阿尔金与柴达木北缘榴辉石带的详细对比,发现它  相似文献   

9.
绪言黑山煤田位于甘肃、內蒙和宁夏之毗连处,腾格里沙漠之南绿,大地构造位置为北祁连山加里东褶皱带之东南段,北邻阿拉善地块。这里的晚古生代地层发育较全,在奥陶、志留系基底之上沉积有泥盆系至侏罗系、第  相似文献   

10.
阿尔金山大地构造及其演化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6  
郑剑东 《现代地质》1991,5(4):347-354
阿尔金山地处西北边陲,地质研究程度很低,因此对其大地构造属性有不同的看法.该区出露主要为前寒武系,古生界只在局部地区出露,中、新生界则分布于山间坳陷和山前坳陷中。根据区域地层分布和构造分析,阿尔金山既不是加里东褶皱带,也不是华力西褶皱带,而是一个前寒武纪的地块。西北地台由塔里木坳陷、柴达木坳陷、阿尔金断隆和阿拉善台隆4部分组成。阿尔金断隆长期处于隆起状态。阿尔金断裂带纵贯其中,在其构造演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白银厂黄铁矿型矿床位于北祁连加里东褶皱带东段,区内下古生代火山活动强烈,沿北西西方向分布两条火山岩带,这两个带上已知有黄铁矿型矿床(点)约50多个,是我国重要的铜及多金属矿远景区,白银矿黄铁矿型矿床位于南部火山岩带中。  相似文献   

12.
南京地区的新构造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树芳 《地质论评》1964,22(5):357-363
一、前言南京地区位于华北地台与华南加里东褶皱带交接处。其北缘的浦口、浦镇、六合位于华北地台上,其他部分均居华南加里东褶皱带内。由于底基处于稳定区和活动区的边界上,故构造活动颇为显著。本文就新构造运动的各种迹象说明其活动在晚第三纪开始,迄今仍未停息。  相似文献   

13.
吴良士 《矿床地质》2011,30(1):176-176
缅甸位于印度板块东侧,其地质构造受印度板块向北俯冲影响十分明显,并且基本上可分为近于SN向延伸的三大部分。东部包括掸邦、克钦邦和克伦邦部分,为加里东褶皱带,上部有发育的晚古生代地台型沉积盖层;中部包括实皆省、曼德勒省、勃固省、伊洛瓦底  相似文献   

14.
一、地质概况拉硐超基性岩体位于青海省祁连县北东约15公里处,在构造上分布于北祁连加里东地槽褶皱带,走廊南山复背斜柏树台倾伏背斜东倾伏端与前期花岗岩接触带上(图1)。出露面积约8平方公里,是北祁连山地区较大的岩体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武功山区位于杨子准地台与华南褶皱系交接带的南侧,属华南澄江——加里东褶皱带武功山——北武夷山复背斜的西段(图1)本区自1938年高平、徐克勤开始调查,到1957年发现新余式铁矿为止,只进行了一些概略调查。1957年后,江西省地质局有关单位,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地质工作,建立了区内震旦  相似文献   

16.
北祁连南缘右行韧性走滑剪切带位于祁连地块与北祁连俯冲碰撞杂岩带边界 ,长约 80 0km ,走向NWW SEE ,面理向北陡倾 ,中西部宽 5~ 6km ,东部由四条呈帚状撒开的强应变带组成。构造指向及向南东低角度倾伏的拉伸线理揭示出韧性剪切带的右行走滑和转换挤压性质。TIMS法测定的单颗粒锆石U Pb上交点年龄为 96 5~ 95 6Ma ,代表韧性剪切带原岩———基底变质岩的变质时代。糜棱岩中钾长石、黑云母单矿物40 Ar/ 3 9Ar同位素测年结果及与地层和岩浆活动的关系表明韧性剪切带形成于 4 4 0~ 380Ma。北祁连南缘右行韧性走滑剪切带是在祁连加里东造山带形成过程中 ,祁连地块与阿拉善地块间斜向碰撞诱发大规模转换挤压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河西堡中酸性侵入岩体位于华北板块西南缘龙首山和祁连山造山带的结合部,岩性为细粒石英闪长岩、中细粒花岗闪长岩、中粗粒似斑状花岗闪长岩、中粗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均具有富钾、硅,贫铝、钙、镁和负Eu异常,富含稀土铀、钍矿物等特点。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轻稀土富集型;地球化学特征显示SiO_2、ΣREE、ΣLREE/ΣHREE、La/Yb逐渐增高和δEu增大的演化趋势,~(87)Sr/~(86)Sr的变化范围为0.706 0~0.707 8,岩体由早期的I型逐渐过渡为I-S到S型,反映构造环境由块体挤压至碰撞造山的过程。结合区域资料,认为加里东早期北祁连向华北板块俯冲形成沟弧体系,在挤压作用下导致北祁连走廊过渡带与龙首山在加里东中期碰撞造山,碰撞造山作用于加里东晚期终止,较为系统的反映了龙首山造山带的构造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8.
祁连山地区大地构造演化及其性质特征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祁连山地区大地构造演化历经了元古代至早古生代的地槽阶段、晚古生代的地台阶段和中、新生代的地洼阶段。地槽阶段元古代为陆块奠基、成长和扩展时期,早古生代为洋壳化板缘构造活动和陆间碰撞构造作用时期。地台阶段大型沉积盆地发育。地洼阶段以陆内造山-造盆作用和块断推覆构造活动为特征。祁连山地区遭受了三次不同性质的造山作用:元古代未托莱运动的陆块挤压褶皱造山作用、加里东晚期祁连运动的陆间碰撞造山作用和中、新生代的陆内块断造山作用。由上,祁连山及其邻区的构造单位由北至南划分如下:(1)走廊地洼;(2)北祁连地穹;(3)中祁连洼陷;(4)南祁连地穹;(5)柴达木地洼。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南部的大地构造   总被引:58,自引:1,他引:58  
显生宙期间,中国南部的构造属性曾几经转化。加里东旋回,那里有扬子准地台、华南加里东褶皱带、印支—南海准地台3个单元,其中华南加里东褶皱系并不是一个碰撞造山带,而是一个向滇越呈剪刀状张开的拗拉槽型冒地槽褶皱系;印支旋回,华南处于特提斯构造域的范畴,但那里并不存在深海洋盆;晚三叠世以来,特别是燕山造山阶段,华南属亚洲东部滨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化带的一部分。中国南部大陆内部并不存在阿尔卑斯式造山带。  相似文献   

20.
青海拉鸡山:一个多阶段抬升的构造窗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二七  张旗 《地质科学》2000,35(4):493-500
拉鸡山断裂带位于祁连山褶皱带内,呈北西-南东向延伸.后者构成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由三个主要构造单元组成:北部是一条早古生代的板块缝合带,中部是一个元古代的结晶地块,南部由一套晚古生代到三叠纪的被动大陆边缘沉积物组成.对拉鸡山及其邻区的构造研究结果表明,祁连山褶皱带在古生代加里东期发生过大规模的缩短,北祁连的早古生代蛇绿岩和岛弧火山岩沿祁连山中央冲断层向南,陆内俯冲到中祁连元古界变质杂岩之下.由于发生在晚古生代和晚中生代的陆内变形,位于中祁连之下的北祁连的蛇绿岩和岛弧火山岩发生褶皱,并被抬升到地表.到新生代,由于印度板块和欧亚大陆之间的碰撞和陆内汇聚作用,拉鸡山断裂带再次活动,这些下古生界蛇绿岩和岛弧火山岩通过冲断作用快速抬升,将中祁连地块一分为二.因此,拉鸡山是一个抬升的构造窗,不是一个中祁连结晶地块中的早古生代大陆裂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