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云南芦子园铅锌多金属矿床属于超大型矽卡岩型矿床。矿体产于上寒武统沙河厂组(∈_3s)大理岩与板岩层间破碎带中,构造控矿明显。矿区主要经历三期构造活动,早期为北东向压扭性断裂,是矿区的主要导矿和容矿构造,控制了矿体的空间展布;中期为北西向张扭性断裂,晚期为近东西向张性,中-晚期断裂为破矿构造,错断北东向断裂及矿体。  相似文献   

2.
鸡笼顶金矿地处广西重要的大瑶山金、银、铜多金属成矿带,为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矿区金矿体主要赋存于寒武系黄洞口组第一段(∈h1)与第二段(∈h2),近SN向的F1、F3断裂构造控制了矿区两个主要金矿化带,断裂构造既是本区控矿构造又是容矿构造。矿石物质组分简单,金矿物主要以自然金单体形态赋存于氧化矿石、原生矿石中。通过分析其成矿地质条件,对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总结,认为该矿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为今后矿区扩大资源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新坪金矿地处广西大瑶山成矿带的东部,是桂东南地区一个较为典型的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金矿。调查发现:矿区内金矿体(金矿化)主要赋存于寒武系黄洞口组中,部分金矿体(金矿化)赋存于花岗斑岩与寒武系硅化砂岩接触破碎带以及花岗斑岩体内,近EW向、NE向的次生断裂和裂隙是主要的容矿构造,而金矿化强度与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关系密切。根据新坪金矿的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和化探异常进行综合分析,圈定了矿区内2个成矿远景区及6个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4.
<正>龙头山金矿床位于广西贵港市西北14 km处,区域构造上位于华南褶皱系西南部大瑶山隆起的龙山背斜南西倾伏端,矿区及外围出露地层有寒武系黄洞口组下段、泥盆系下统莲花山组。矿床构造为残留火山颈与其围岩的褶皱,矿区断裂构造发育有NW、SN、NE与EW等四组,其控矿构造为NW向构造。矿区内岩浆岩主要是燕山期的酸性、中酸性侵入岩和喷出岩类,其中花岗斑岩出露于岩体的中心,侵位于流纹斑岩中(朱桂田,2002;曾南石等,2011),流纹斑岩与成矿具有密切的关系。矿体主要赋存在流纹斑岩、隐爆角  相似文献   

5.
铅锌矿体赋存于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八道湾段(∈1q^1)灰黑色中厚层状泥质粉砂岩中;筇竹寺组玉案山段(∈1q^2)灰黄色、灰黑色泥质页岩夹薄层状细砂岩为矿区成矿的隔挡层。北东向的关仓箐逆断裂为矿区的导矿构造,北西西向次级张扭性断裂和北北东向层间断裂为矿区的容矿构造。  相似文献   

6.
云南蒙自市母鸡白铅锌银矿为隐伏矿体矿体呈似层状,沿F_3剥离断层破碎带"顺层"产出,构造控矿明显。近矿围岩主要为中寒武统田蓬组(∈_2t)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灰岩、白云岩等。区内田蓬组中的层间构造破碎带及黄铁矿、硅化、碳酸盐化和矽卡岩化等矿化蚀变是明显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7.
云南西畴县嘎机铅锌矿处于都龙复式花岗岩基向北侧伏的地带,铅锌矿体主要呈似层状赋存于构造破碎带中,该铅锌矿具有层控-岩浆期后热液矿床的特征。中寒武统田蓬组(∈2t)碳酸盐岩-碎屑岩互层组合、背斜构造、隐伏花岗岩体脊状凸出部位、矽卡岩化围岩蚀变和物、化探异常等是本区的主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8.
云南保山市陡崖铁铜多金属矿位于保山-镇康铅锌多金属矿带北段,矿区内的铅锌矿体赋存于灰岩构造裂隙或破碎带中;磁铁矿体、铜矿体产于矽卡岩中;钨矿体产于矽卡岩及矽卡岩破碎带中。整个矿床属于与构造-岩浆热液有关的热液-矽卡岩型矿床。从矿区较好的物化探异常看,在矿区深部寒武系上统沙河厂组一段(∈_3?h~1)中寻找"层控"矽卡岩型多金属矿,有很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
梧州市金山顶金矿产于黄塘、铁冲等岩体外接触带的EW向断裂中,赋矿围岩为寒武系黄洞口组的碎屑岩及矽卡岩。矿区金矿以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为主,EW向层间断裂是矿区主要容矿构造,成矿元素的矿化富集受其顶底板围岩岩性、岩脉侵入的产状和规模等因素影响。文章介绍了金山顶金矿地质特征,并对其矿化富集规律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10.
<正>伊春-延寿成矿带处于华北板块、西伯利亚板块和古太平洋板块之间的构造叠加部位,是中国东北地区松辽地块的重要组成部分,翠宏山矿床位于伊春-延寿成矿带北段的五星-关松镇中间隆起带,是该成矿带上重要的矽卡岩型Fe-Mo-W多金属矿床,主要分为翠宏山、翠南和翠中三个矿段。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下寒武统铅山组(?1q),局部出露少量上二叠统五道岭组(P3w)。矿区花岗质侵入岩发育,其中,白岗质碎裂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在地表和近地表分布,呈岩株或岩枝状产出的黑云母花岗  相似文献   

11.
《贵州地质》1997,14(1):104-104
凤凰山银矿位于广西隆安县南东40km凤凰山东北侧。80年代初广西四队化探发现银,1987年开展普查,1993年转入勘探,证实为一大型独立银矿床。银矿床位处南华准地台右江再生地槽大明山突起北部的大型复式背斜(图1),区内出露地层为寒武系,泥盆系超复其上。图1广西凤凰山银矿矿区地质略图Fig1GeneralgeologicmapofFenghuangshansilverdpposit矿区大体为一单斜构造(西大明山复背斜倾伏端北翼东部),断裂构造发育,次NW及NWW向为主,是凤凰山银矿的控矿、容矿构造。银矿体呈脉状、似层状产于寒武系黄洞口组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中…  相似文献   

12.
<正> 鲁西地区的下寒武统及对所含三叶虫化石的研究程度颇高,为华北类型的标准剖面,张夏馒头山地区馒头组的下部为蓝灰色薄层硅质灰岩及黄灰色页岩,归于下寒武统。鲁中南地区的下寒武统发育较全,王良忱等人以沂水五山南山剖面为标准,建立了包括整个下寒武统的“五山统”;而称暗紫色含云母钙质页岩以下,至土门组以上的地层为下五山组。在进行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时,在黑色砂质灰岩中采到“Palaeolenus”的头盖(临沂  相似文献   

13.
<正>芦子园铅锌矿矿区主要出露地层有上寒武统保山组(3b)含钙质绢云板岩、质粉砂岩夹结晶灰岩,沙河厂组(3s)大理岩夹板岩、绿泥石英片岩。两翼地层为奥陶系-三叠系碳酸盐岩和细碎屑岩。矿体赋存于上寒武统沙河厂组第二段和第三段。含矿层主为大理岩与板岩(片岩)互层,层间破碎带是铅-锌矿体的主要赋存部位(沙河厂组为一套大理岩、大理岩化灰岩、板岩  相似文献   

14.
贵州铜仁地区石竹—牙溪一带的熬溪组自下而上分为3个岩性段,第Ⅰ段主要由泥质白云岩和细晶白云岩组成,上部产较多的三叶虫,计6属(2亚属),3种、2未定种及1新种,分别为Probowmania(Mufushania)nankingensis、Probowmania(Pr.) balangensis、Balangcunaspis(B.)transversus、Oryctocephalops sp.、Kootenia sp.和Deiradonyx tongrenensis sp.nov.。其中Deiradonyx见于澳大利亚北部Templetonian下部的Alexandris层,Oryctocephalops主要产于西伯利亚Amginian下部,两者时代均为早寒武世;Kootenia主要见于下寒武统;其他三叶虫均为凯里组下部常见的分子。上述三叶虫的发现改变了熬溪组为中寒武统的认识,熬溪组是跨中、下寒武统的岩石地层单元。熬溪组第Ⅰ段上部层位为下寒武统顶部,与紧邻的第Ⅱ段下部的含钾页岩共同组成凯里组  相似文献   

15.
杨成 《甘肃地质》2017,26(1):68-73
勘查区位于秦祁昆造山系北祁连弧盆系之走廊弧后盆地,属北祁连加里东金、铜、铅锌、铬、铁、钨、稀土成矿带,地层主要为中下寒武统大黄山组(∈d)、中上石炭统羊虎沟组(Cy)、二叠系(P)、新近系(N)、第四系(Q),其中中下寒武统大黄山组第3岩性段为白露山钨矿的赋矿地层。经勘查,矿区共圈定15条钨矿体。中下寒武统大黄山组是主要的矿源层,脉岩的发育为钨成矿提供重要热动力来源,层间破裂及上下盘的裂隙均为有利的容矿构造。矿体呈层状、脉状,产状34°~64°∠60°~88°,长度100~850 m,厚度0.94~32.49 m,最大控制斜深427 m。矿石结构为自形—半自形粒状镶嵌结构、变余细粒砂状结构、它形粒状结构、交代残留结构等;矿石构造为团块状、浸染状、条带状、网脉状、晶洞状等。矿石中的金属矿物主要为白钨矿、黄铁矿、褐铁矿、赤铁矿,其次为少量的磁铁矿、菱铁矿、黄铜矿。矿石中无伴生有益及有害组分。  相似文献   

16.
贵州铜仁地区石竹-牙溪-带的熬溪组自下而上分为3个岩性段,第Ⅰ段主要由泥质白云岩和细晶白云岩组成,上部产较多的三叶虫,计6属(2亚属),3种、2未定种及1新种,分别为mbowmania(Mufushania)nankingensis、Probowmania(Pr.)balangensis、Balangcunaspis(B.)transversus、Oryctocephalopssp,、Kooteniasp.和Deiradonyxtongrenensissp.nov.。其中Deiradonyx见于澳大利亚北部Templetonian下部的Alexandris层.Oryctocephalops主要产于西伯利亚Amginian下部,两者时代均为早寒武世;KDotenia主要见于下寒武统:其他三叶虫均为凯里组下部常见的分子。上述三叶虫的发现改变了熬溪组为中寒武统的认识,熬溪组是跨中、下寒武统的岩石地层单元。熬溪组第Ⅰ段上部层位为下寒武统顶部,与紧邻的第Ⅱ段下部的含钾页岩共同组成凯里组。  相似文献   

17.
云南保山市金厂河铜多金属矿区位于保山-镇康铅锌多金属成矿带北段。区内的铅锌矿、铜矿、磁铁矿均可单独形成隐伏矿体,各矿体呈层状、似层状赋存于上寒武统核桃坪组二段(∈_3h~(2-1))矽卡岩带中。不同矿体空间分布由上具有垂直分带的特征。从本区的重力低异常特征推断地下测深部存有隐伏中酸性岩体,矿床成因属与岩浆热液活动有关的矽卡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18.
一、地质概况区内广泛分布中寒武系和下寒武系岩层,中寒武系原分十层,下寒武系原分五层,近又就其含矿情况併合为上复层(ε_28-10)、上容矿层(ε_23-7)、复盖层((ε_1)~5-(ε_2)~2)、下容矿层(ε_13-4)和下伏层(ε_11-2)等五组,前三者主要分布于中南部及北部,后两者仅见于区内两侧的沟谷地带,东侧较西侧为多.上复层和覆盖层为由以泥质白云岩或石灰岩为主及夹有与其成互层的底部页岩所组成,前者厚在200米以上,后者厚为110~139米.下伏层由杂色页岩所  相似文献   

19.
冀鲁断块(张步春、蔡文伯,1980)位于华北板块的东部(图1),早古生代为一广阔的浅海碳酸盐台地,富产膏盐矿产,有多处油气显示,尚具有油气的生储盖组合。研究该台地的成生演化将可能为成矿远景预测提供重要基地。本文拟在1986—1988年野外工作基础上,仅就控制碳酸盐台地的成生机制作一简要讨论。关于寒武系、奥陶系的划分仍采用前人沿革,自下而上:下寒武统馒头组(∈_(1m))、毛庄组(∈_(lmo)),中寒武统徐庄组(∈_(2X))、张夏组(∈_(2z)),上寒武统崮山组(∈_(3g))、长山组(∈_(3c))、凤山组(∈_(3f)),下奥陶统  相似文献   

20.
<正> 湖北均县习家店寒武系的研究始于50年代末,1965年1/20万内乡幅地质图将寒武系分为三统,未分组。1/20万郧县幅的寒武系分三统三组,即下统水沟口组,中统岳家坪组,上统蜈蚣Y组。项礼文(1981)把郧县幅寒武系的上述分组引用至中秦岭地层分区。项礼文等(1982)又把这些组名的应用范围扩伸至昆仑—秦岭区的寒武系。笔者将习家店的寒武系分为三统五组,下寒武统杨家堡组和岩屋沟组,中寒武统冯家凹组和习家店组,上寒武统蜈蚣丫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