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蒙古赤峰地区发育一系列受断裂控制的热液脉型萤石矿床,区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潜力较大。本文利用地质特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解译(地-物-化-遥)综合找矿方法进行浅覆盖区萤石矿体的定位预测研究,对寻找隐伏矿床和探寻萤石接替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俄力木台地区是林西水头萤石成矿带的南段延伸,第四系覆盖严重,是开展浅覆盖区隐伏矿体找矿预测方法实践的理想地区。研究区域的萤石矿体在垂向上呈现分带特征,自上而下分为硅质顶盖、头部矿体、中部矿体和尾部矿体4部分。俄力木台地区的硅质顶盖露头以发育强硅化角砾岩、次生石英岩和石英网脉带为特征,头部矿体露头见萤石粗脉体产出,二者矿化露头的高差30~50 m。WorldView-2遥感影像揭示俄力木台地区含矿断裂带的空间展布与线性变化特征,矿化带中-北段呈近SN向,南段主要呈NNE-NE向。地-物-化综合剖面中矿化露头、甚低频低阻异常带、便携式X射线荧光分析土壤Ca元素高值异常带和土壤偏提取地球化学测量F元素高值异常带分布一致,该异常组合可作为本区含矿断裂带和隐伏萤石矿体的重要预测标志。结合甚低频电磁测量扫面,俄力木台断续出露的矿化蚀变带与SN向甚低频低阻异常带相吻合,预示该区可能发育隐伏-半隐伏萤石矿体。在俄力木台东段重点预测地带布置的钻孔见矿效果良好,目前揭露的部位为硅质顶盖、头部矿体或构造狭缩带,较高品位的萤石主矿体尚未揭露,其深部具有良好的资源潜力和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
成矿地质体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的创建为中国勘查区找矿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遵循,已广泛应用于矿集区、老矿山深部与外围的找矿预测和矿产勘查中。在河南省银洞坡金银矿集区、甘肃省早子沟金矿、四川省拉拉铜矿集区等83个矿集区和168座矿山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该理论方法的核心是构建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三位一体”找矿预测地质模型。总结了应用成矿地质体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开展找矿预测工作的流程和要点:开展预研究提出找矿思路,研究典型矿床确定主攻矿床类型;研究成矿地质体确定找矿方向,研究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确定矿体赋存位置,研究成矿作用特征标志提供矿体赋存依据,构建找矿预测地质模型确定成矿作用中心;综合地质、物探、化探方法,预测深部矿体空间位置;探矿工程验证实现找矿突破。本次研究为找矿预测工作提供了思路和示范,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了支撑服务。  相似文献   

3.
中国萤石矿预测评价模型与资源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萤石矿资源较丰富,探明资源量居世界前列。我国的萤石矿研究工作主要围绕大中型萤石矿床的地质特征、物质来源、成因、区域成矿规律和少数省级萤石矿成矿远景区划、区域萤石矿资源潜力评价展开。为摸清萤石矿资源家底,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产业政策,亟需开展系统的、全国性的萤石矿成矿规律和资源潜力评价。依据中国萤石矿资源潜力评价报告数据和成果,文章分析了中国萤石矿矿床类型、矿床地质特征和时空分布特征,划分了成矿区带;在各省区建立的典型矿床预测模型和区域预测模型基础上,以成矿系列理论为指导,突出总结萤石矿成矿要素和预测要素,归纳、汇总、提出了热液充填型和沉积改造型萤石矿矿床预测评价模型;以各省区圈定的最小预测区、归并的2级预测区和估算的资源量为基础,依据预测要素和区域预测模型,归并、圈定了198个3级预测区,汇总估算了全国萤石矿预测资源量,提出了中国萤石矿预测远景区。中国萤石矿资源丰富,找矿潜力大,预测资源量(CaF2)约9.5亿t,其中单一萤石矿预测资源量约4.3亿t,以热液充填型预测资源量为主。预测远景区主要分布于中国东部,四子王旗、冀北-辽西、豫南、皖南-浙西、浙中、闽北-粤东等地区成矿条件好,资源潜力大,是萤石矿预测资源量较大的地区。  相似文献   

4.
望谟县包树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已有资料显示,存在寻找萤石等重要矿产的潜力。为了推进区内萤石矿的找矿工作,为下一步找矿提供找矿靶区,本文通过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剖面测量、槽探、物探、钻探等手段,在区内发现了两套构造蚀变体(SBT),圈定了13个萤石矿体。初步查明了这些矿体的分布范围、赋存状态、规模、数量及其变化规律,估算了潜在资源。结合对区内萤石矿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的分析,圈定了望谟打岩萤石矿找矿远景区、望谟新屯萤石矿找矿远景区及望谟石屯萤石矿找矿远景区三处成矿远景区。应用固体矿产预测方法,建立预测模型对这些远景区的萤石矿资源进行预测,得出:望谟打岩萤石矿找矿远景区存在潜在萤石矿资源,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望谟新屯萤石矿找矿远景区存在潜在萤石矿资源,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望谟石屯萤石矿找矿远景区,成矿概率为≤01,具有成矿的基本条件,资源潜力较小。  相似文献   

5.
矿区位于武夷山成矿带之北部Cu-Pb-Zn-Ag-萤石成矿亚带,成矿条件优越。该文通过地质测量、槽探工程和钻探工程相结合的工作方法,结合已有的坑道工程,总结矿体的空间分布、赋存状态及控矿因素,开展成矿规律和成矿作用研究工作;通过对成矿地质体及成矿构造的综合研究,判断成矿时代,探讨成矿机理。研究表明:该矿床类型为中低温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印支晚期的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体为成矿提供物质来源,NE向主断裂及次生的压扭性断裂是矿区的主要导矿、贮矿构造。运用研究成果探明该萤石矿床资源储量达中型规模,扩大了萤石矿床的资源前景,并指明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6.
高海东  王运  胡宝群  吕古贤 《地质论评》2016,62(S1):297-298
银坑银多金属矿历经多年开采,浅部矿体逐渐减少,探矿采矿工程逐年向深部推进。总结已开采矿区的成矿特征,对深部找矿方向判断及资源前景预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对该矿床蚀变特征、银的赋存状态、矿体产状特征进行了总结,并探讨了矿床成因,提出找矿标志,以期为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陈建平  史蕊  王丽梅 《江苏地质》2012,36(3):237-242
陕西省潼关县桐峪金矿区Q8号矿脉是小秦岭为数不多的几个大型矿床之一.经过多年的开采和利用,目前该矿的地表矿和浅部矿已基本被采空,资源出现短缺,鉴于此,如何开展深部的三维矿产资源预测与评价成为当今技术研究的热点.将传统的二维找矿方法拓展到三维空间上,从三维角度实现金矿的深部地质定量化信息的可视化,运用三维空间的找矿标志变量进行深部隐伏矿体的三维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的大小圈定了有利成矿区4处,从而为整个潼关地区的金矿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也为隐伏矿床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隐伏矿体的预测理论与方法已成为当前成矿学和矿产勘查学研究的重点。隐伏矿体预测常用的理论有相似类比理论、矿床模式和模型理论、地质异常导致矿理论、成矿系列和成矿系统理论等;隐伏矿体预测研究的进展主要反映在矿床(产)定量预测理论日益完善,研究方法层出不穷并不断改进,多种找矿信息的综合运用,三维空间成矿预测工作的开展,基于GIS的成矿预测方法广泛应用,创立了一批新的深部成矿理论等方面。在研究中将物探、化探和遥感等技术方法与地质,钻探综合运用和恰当配合,形成现代找矿的基本手段。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喀喇沁旗大西沟萤石矿为20世纪40年代发现的一处大型萤石矿床。矿区内共有9条矿体,均赋存于断裂破碎带内,其形态、产状受构造严格控制。通过对该矿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围岩蚀变以及矿石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认为大西沟萤石矿属于比较典型的热液裂隙充填型矿床。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应该在萤石矿化带、硅化蚀变带以及构造破碎带发育位置开展找矿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萤石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带划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萤石矿是湖南省优势矿种,资源丰富,类型齐全,开发历史悠久,找矿潜力巨大。为满足国内外对萤石矿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深入研究湖南省萤石矿的控矿因素和富集规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介绍了湖南省萤石矿的成矿地质背景、资源特征、控矿因素及矿石类型; 结合实际地质资料, 综合分析湖南省萤石矿的成矿分布特征,总结萤石矿的成矿地质特征,划分了矿床成矿系列。研究认为,湖南省萤石找矿,需进一步开展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矿产资源调查及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11.
甚低频电磁法在某萤石矿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内蒙古海力敏萤石矿属热液脉型,萤石—石英矿受花岗岩体内NW向断裂破碎带控制。矿区开展了甚低频电磁法找矿勘查研究,在已知矿体上测得明显的甚低频电磁异常,证实了该方法对寻找此类萤石矿床的有效性。在不易识别开采的掩盖区,所测甚低频电磁异常显示控矿断裂带仍存在,极可能赋存萤石矿体。  相似文献   

12.
通过铜陵凤凰山铜矿成矿规律研究,利用找矿分析成果和多元找矿信息,运用层次分析法,开展隐伏矿床大比例尺定位预测研究,建立了矿床定位预测模型,并对预测单元进行了成矿有利度计算和评价。已知矿体和工程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较好地用于大比例尺定位预测分析和成矿预测单元的分级评价。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栾川县元岭金矿中深部找矿方向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河南省栾川县元岭金矿,在开展资源储量核查和河南省资源潜力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已知矿体的空闻赋存状态、地球化学特征、成矿地质特征、金的富集规律、矿床成因,矿体形态、品位、厚度变化趋势等,重温原勘查报告的找矿标志及成矿规律,重新建立了成矿模式,指出了找矿方向.认为矿区内存在有与燕山期中酸性岩体有关的成矿系列矿床,中深部有矿体及隐伏多金属矿体存在的可能,应利用中深部已有的探、采矿工程开展物化探工作.通过加大深部综合探矿力度,进行综合找矿,综合评价,有望扩大矿床规模,找到接替资源.  相似文献   

14.
便携式X荧光分析仪在萤石矿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赤峰市林西县水头萤石矿区,利用便携式X荧光分析仪对第四系浅覆盖区进行隐伏萤石矿体探测的有效性试验。通过测量数据分析及与已知矿体的对比证明,在浅覆盖区利用X荧光分析仪勘查隐伏萤石体是有效的。该结论为便携式X荧光仪在勘查隐伏萤石矿体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林焕华 《物探与化探》1991,15(3):225-236
为了发挥勘查地球化学在找矿中的优势,运用类似于研究脉状热液型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的方法,对浙江省龙泉县八都萤石矿床进行了地球化学找矿方法的试验研究,目的是:(1),了解该类型萤石矿床在成矿作用影响下,赋存于围岩、水系沉积物及水介质中的地球化学特征;(2),了解该类型矿床的原生、次生异常特征.以期在未知区对该类矿床的找矿评价工作时提供一些地球化学方面的依据.通过研究表明:形成萤石矿床原生晕元素有:第一组F、As、Sb、Ca、Ag、Mo、Y;第二组Na、Mg、Al、K、Ti、Ba、P、Nb、Pb等.其中第一组为正异常元素(简称正晕元素);第二组为负异常元素(简称负晕元素).所有以上元素的原生晕都呈现带状特征.正晕元素的轴向分带由上到下为:F-Ca-As-Sb-Y-Ag-Mo.水系沉积物及重砂测量结果表明:在已剥蚀的萤石矿床附近的水系中,可以形成萤石重砂异常及F元素异常.萤石可做为找矿的指示矿物;F可做为找矿的指示元素.矿区水文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在已知萤石矿田范围内,可出现F-、Ca3+的水化学异常,该异常对于矿体富集部位及矿带的延伸方向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萤石矿是我国重要的非金属矿产资源。随着萤石露头矿的发现殆尽,覆盖区找矿将是未来萤石矿接替资源的主要找矿区域。中国萤石矿床类型丰富,但作为工业开采利用的萤石矿床类型主要为浅成中-低温热液裂隙充填型萤石矿。内蒙古东部地区萤石矿资源丰富,近年来陆续发现3处大型萤石矿集区,分别是内蒙古四子王旗苏莫查干敖包萤石矿集区(许东青,2009),赤峰市林西萤石矿集区(曾昭法等,2013),赤峰市敖汉萤石矿集区(马莹,2011),这些萤石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浙江省临安市马家畈萤石矿区的研究,综合分析区域地质、矿体特征等资料,对马家畈萤石矿的成矿条件、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矿区的找矿方向,为进一步的找矿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学川萤石矿床为中型规模萤石矿床,位于浙江临安西部,学川-武村背斜的北西翼。矿区共有5条矿体,受断裂控制基本呈北西、北西西或近东西向脉状产出,以萤石-石英型和条带状矿石为主,品位较高,属燕山晚期中低温热液裂隙充填型矿床。在综合分析区域地质、矿体特征等的基础上,对学川萤石矿的成矿条件、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提出花岗岩体内外接触带、花岗岩岩株顶面凸起与成矿前北东向断裂汇合部位、近矿围岩蚀变、硅化带、开采巷道两端和深部五个找矿方向,为进一步的找矿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乌兰浩特地区拥有丰富的萤石矿资源,虽然地方上矿产开发力度大,但成矿研究相对较少,为此,开展该地区的成矿预测研究。本研究运用流体包裹体测量方法结合矿床地质特征探讨成矿模式,并采用伽马能谱测量技术对乌兰浩特地区的萤石矿床进行成矿预测,进而分析找矿靶区。结果表明,该区域属于浅层中—低温热液裂隙充填成矿,成矿流体的均一温度在170℃~195℃之间,平均值为186℃;盐度w(NaCleq)范围为0.35%~5.41%;平均密度为0.94 g/cm 3,平均压力为16.45 bar;萤石矿体较其他地质体的放射性元素相比含量最低,其U、Th、K元素的质量分数范围分别为1.76×10-6~6.35×10-6、18.2×10-6~25.7×10-6、0.37%~2.45%,运用伽马能谱测量找矿具有可行性,并根据Th含量测量结果,圈出A类和B类成矿远景区各一个。研究成果对今后的找矿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湘南界牌岭矿床不仅是南岭地区发育的一个晚白垩世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同时也是该区乃至中国重要的萤石产地,锡多金属矿及萤石的找矿勘查均具有重要前景.通过野外地质调查与岩石学研究,文章识别出多种类型的锡多金属与萤石矿化,并针对不同类型萤石开展原位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研究表明:①矿体分为锡多金属矿体与萤石矿体2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