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一村一镇专题地图的编制出发,分析了常规制图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ArcGIS符号库设计、智能标注引擎、制图表达规则及数据页面驱动等高级制图技术进行行业专题地图、地图集编制的SMRP地图制图模型,研究基于SMRP模型进行行业专题地图设计的方法,实现了图数一体、减少人工介入工作量及实时、自动、批量化的地图编制.  相似文献   

2.
邵彬 《地图》1997,(2):32-34
由于地图信息论与地图感受论研究的日益深入,使我们有可能进一步探索专题地图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正如AlanDelacia所说,"地图设计是地图制图过程中最基本的、最能表现作者创造力的过程",而专题地图设计更是地图学中最活跃、最不受教条约束的领域。尽管如此,专题地图设计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应当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具有特定的规则和范例的行为。我们有必要不断地探索和把握专题地图设计中的某些必然性与规律性,不断丰富地图学特别是专题地图设计与制图的理论,指导我们的地图设计实践。一、对专题地囵设计的认识什么是设…  相似文献   

3.
张宝光 《地图》1998,(4):11-13
时间序列和空间序列的动态分析方法,在地理预测原始资料处理方法中占有重要地位,而空间平滑方法对于地理过程的空间发展来说则具有特殊意义。地图能提供关于地理要素空间分布的情况,因而从事地理空间信息研究离不开地图和制图方法。包括预报地图在内的地图编制原理与方法,在现代地图学专门教程中均有论述。预报地图属于专题地图,它作为地理系统预测模型类型之一,既能反映地理空间的潜力(例如人口位势图等),又能反映预测结果本身。本文不拟讨论预报地图制图资料的准备、处理的有关问题以及预报地图的制图方法,这属于专门的研究范畴…  相似文献   

4.
回顾了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二十多年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历史,分析了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为空间数据的可视化输出-地图生产是地理信息产业的主要任务之一。搞好这项工作应建立GIS数据库到地图数据库的双向通道;扩展地图数据库的地图制图和桌面出版功能;编制好系列基础底图和社会公众普遍需要的普通地图、政区图、地名图、交通旅游图,逐步实现编制导航地图,争取导航电子地图资质;做好用户需求调查,编制若干专题地图产品;开发影像地图、三维地图、实景地图等地理信息新品种;跟踪国家开展的各类普查或调查项目,编制高科技含量的地图集。  相似文献   

5.
包维铅 《地图》1992,(2):52-54
在地图编制过程中,无论是普通地图还是专题地图都有大量的底图要素与专题内容需要等大、缩小或放大转绘。通常采用的转绘方法有照相法、光学投影法、缩放仪法和网格法等,这些方法有着各自的优点和不足。我们在编图实践中根据复印机操作简便、复印图像清晰均匀等特点,用它复印转绘了数百幅地图,感到这样复印转绘地图内容、编绘比例尺较小的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特别是图集、图册,有可以加快编图速度、节省转绘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缩短制图周期等优点,是地图编制工作中值得推广和应用的地图转绘方法。  相似文献   

6.
旅游地图是为旅游事业服务的一种专题地图,是目前发行量最大的一种地图作品。随着旅游事业的迅速发展,旅游地图的编制和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旅游地图制图均已在全世界广泛兴起,并被认为是地图制图生产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7.
探索了综合运用ArcGIS-CorelDraw 进行地理国情普查专题地图制作的技术和方法,并进行了地理国情普查专题地图实例的设计与编制。 ArcGIS具有较强的空间信息制图表达功能,但是它不能满足地图的编辑出版的要求,而矢量绘图软件CorelDraw 具有强大的编辑美化功能,将二者结合能大大地减轻地理国情普查专题地图编制出版的劳动强度,提高制图效率和制图质量,增强地图的信息表达和可读性。  相似文献   

8.
略论地图模型论的实践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田德森 《地图》1991,(2):7-10
地图模型论是理论地图学研究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地图模型是地图应用、地图数学模型和计算机地图制图的基础。在现代科技条件下,该理论可以用来进一步分析和认识地图的潜力,充分发挥地图在地理环境系统研究中的作用,并从理论上进一步探讨地图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廖克 《测绘学报》2017,46(10):1517-1525
本文分3部分:第1部分是中国古代和近代地图学发展历史的简要回顾,阐明中国是世界上地图出现最早的国家之一,在世界地图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世界地图学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直至15世纪的中国明代,中国地图和地图学始终领先于西方国家,只是清代以后,才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第2部分阐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地图事业和地图学飞速发展,在全国地形图的测绘与编制、专题地图与地图集编制、遥感制图、计算机制图、多媒体电子地图、移动通信地图、互联网地图、地图学理论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第3部分提出新世纪中国地图与地图学方向与任务的调整,分析了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地图学的机遇、挑战与展望。大数据通过三维动态地图可视化,能够显示事物和现象的空间格局与区域分异及时空动态变化,进而作出分析评价、预测预报、区划布局、规划设计、管理调控。因此地图学在大数据时代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今后互联网将成为地图编制与应用的主要平台,地图会更加大众化、个性化、智能化与实用化。  相似文献   

10.
历史地图既能表示制图区域的空间地理信息,又能反映历史时空对比信息,展现制图区域历史上各朝代的疆域范围及社会发展状态.运用地图语言,直观描述历史变迁,日渐成熟的计算机制图技术能提高编制历史地图的准确性,历史专题内容表现方式也更加丰富多彩.本文通过对编制吉林省地图集中历史沿革图幅的总结归纳,对应用计算机技术编制历史地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徐青  孙群  武丽丽  马超 《测绘通报》2016,(3):142-145
地图学实习是地图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目前各相关院校都在积极推进地图学实习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在总结传统地图学实习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一张图"的地图学实习新模式。在该模式中,实习内容紧密围绕地图制图实践展开,课程内容源于一张地图的由来,最后也归结于一张地图的完成。实践证明,对地图学实习教学的改革能够有效提高实习质量,对于加强学生的制图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泛地图学理论研究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人类进入地理空间、人文社会空间和信息空间相融合的三元空间。地图制图的目的、人员、对象和环境等均发生巨大变化,地图的类型、空间对象、表达维度、地图角色等呈现出显著泛化特征,现有地图学理论无法引领和指导当代的地图实践。地图学理论亟待"突围"。从地图学研究的角度出发,重新梳理泛地图的对象空间理论、表达维度模型,以及表达机制与方法,构建适应新环境背景,满足地图新视角、新思维、新制图需求的泛地图学理论框架,以适应地图学在新时期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城市环境地图地理底图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永立 《地图》1997,(4):28-30
地理底图是所有专题地图或专题地图集的地理基础,其内容也是专题地图或地图集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制图与用图的角度考虑,地理底图在专题地图上对专题内容要素起着控制作用,亦是专题内容的背景要素。因此,地理底图内容要素的种类和表示的详略程度,主要取决于专题内容的特征。城市是多种环境要素的综合体,因此,城市环境地图在环境地图群中颇为复杂,对其地理底图的设计亦非同一般,需要多方位、广角度地考虑。现以编制《常州市环境预测对策图集》地理底图为例,谈一些见解。《常州市环境预测对策图集》是一部以城市为对象,包含…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地图制图学的发展概况。内容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我国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成图概况;各种专题地图的成图概况,国家自然地图集的科学内容和编制特点,以及其他地图集的编制出版概况。第二部分介绍有关地图制图理论问题。主要说明在地图投影学中,在制图综合问题上,在普通地图的图式符号设计方面,在地名学方面,在专题地图和综合制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第三部分介绍有关制图技术问题。包括合理的编制地图的程序和工艺方法。采用刻图法、快速转印符号法、重氮感光材料、电子分色、予制感光版、静电复印、缩微等技术介绍;自动制图硬件和软件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在专题地图制作中部分应用的情况;说明遥感技术已应用于普通地图的更新,制作各种影像地图,并成为编制专题地图的主要方法之一。第四部分展望中提出对我国地图制图学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的一些看法,包括地图制图事业的发展,大力加强地图制图学理论研究,尽早实现制图自动化,常规制图技术作业力求革新等问题。在这四部分之前,还扼要地回顾了我国地图制图学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5.
《中国测绘》2006,(3):F0002-F0002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制图中心,主要从事北京地区各种比例尺普通地图的编绘制作,各类专题地图、地图集(册)的设计、编制、输出,地形图数字化,电子地图制作,数字制图及地图制图数据营销,以地图为载体的广告征集、平面设计、地图喷绘及后加工等项工作。  相似文献   

16.
示意性地图作为一种特殊的专题地图,较之传统专题地图,有着不同的制图法则和制图方法,目前,示意性地图的设计还缺乏充足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本文从图面、风格、符号等方面对示意性地图的设计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示意性地图综合的方法,最后将这些方法应用到一个实例之中。  相似文献   

17.
地图学80年代的进展与90年代的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克 《地图》1993,(2):3-7
80年代国际地图学的进展包括3个方面:专题与综合制图向纵深发展;机助制图和地理信息系统得到广泛应用;地图与地图学新概念和新理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90年代中国地图学将有如下发展:①专题地图的进一步发展;②地图学与新技术的进一步结合;③地图品种增加、应用领域扩大;④地图编绘和复制技术加速改造;⑤地图学、遥感制图、机助制图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原理的研究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8.
西部测图工程以"丰富产品种类,拓展服务领域"为设计宗旨,力求地图新产品开发,在传统4D产品的基础上,根据西部地物地貌特征补充了地形图要素内容,开发研制了影像地图、晕渲地形图新产品。本文针对原有地形图在表达西部地物地貌特征方面的不足,介绍了西部测图工程中地图新产品的内容设计与制图表达,包括地形图要素扩充内容与制图表达、影像地图产品内容设计与制图表达、晕渲地形图产品内容设计与制图表达等技术内容。地图新产品设计与表达技术已应用在西部测图中,指导生产了我国西部首批1:50000地形图、影像地图和晕渲地形图产品,丰富了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产品种类。  相似文献   

19.
GIS数据在专题地图可视化表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严斌  陈能 《地理空间信息》2012,(1):155-157,6
以GIS数据与地图表达的关系为线索,结合林业规划制图过程,分析了GIS数据与地图表达的冲突,提出通过数据选择系统、分析与制图一体化策略及地图表现层次分类系统的构建来实现GIS数据与地图表达的融合,提高专题地图制图质量。  相似文献   

20.
欧竹斌 《地图》1995,(2):20-24
本文论述了环境地图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在环境科学和研究中的作用;对环境地图底图的编制以及专题地图几种表示法在环境制图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简要说明了环境地图应用研究的新进展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