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刊讯 “十五”期间.山西测绘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改革与发展为主线,以服务各级政府宏观调控和科学决策、服务各项经济建设为目标.按照“出路在于思路.思路在于观念,观念在于更新.发展在于改革”的发展理念和“五个三工程”总体发展思路.全面实施“依法治测,改革兴测.人才兴测.科技兴测”四大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五创新.五提高”.努力创建”六个一流”,实现全省测绘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九五”以来,测绘系统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认真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以技术创新为先导,以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测绘事业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加大了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力度.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3.
“多规合一”是我国当前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和手段.本文以南海、句容、姜堰、嘉兴4个“多规合一”国家试点县市为例,研究总结不同试点的实践模式,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多规合一”在技术与制度方面的障碍因素.从规划编制、规划审批、规划管理实施3个维度提出“多规合一”编制和推进空间规划体制改革创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市县基础测绘是国家、省基础测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国家、省级基础测绘规划的衔接和延续。按照我国的基础测绘分级管理要求,市县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应依据本规划会同其他同级政府部门编制本级行政区域的"十三五"基础测绘规划。基础测绘规划编制隶属政府专项规划,不同于专业技术设计,审批后需要对外公开发布,所以在语言概括、章节结构和思想表达上有其特殊性。结合笔者编制多个市、县、区的"十三五"基础测绘规划经验,参考其他专题的规划编制工作,从市县基础测绘规划编制的框架结构、规划内容等开始推进,并重点对市县基础测绘规划编制的发展基础、发展趋势、需求分析、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等章节进行了编制研究。本文总结了在编制市县"十三五"基础测绘规划时的一般步骤、编制重点和注意事项,为编制此类规划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宣萌 《中国测绘》2005,(6):81-81
本刊讯 2005年是《内蒙古自治区基础测绘规划》正式实施的第一年,也是“十五”与“十一五”衔接的关键年,内蒙古测绘事业局深入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基础测绘工作,不断扩大测绘技术与成果的应用领域.为自治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服务与保障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当下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事权下放,全国部分城市开始试行行政审批与技术审查相分离。在此背景下,信息化测绘“一站式”精准服务规划管理审批整个流程也就成为可能。本文分析了规划测量服务规划管理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实例,探讨了在信息化测绘体系下,如何运用技术手段达到既有测绘信息的整合、挖掘和利用,从而实现精准服务规划管理。  相似文献   

7.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指导方针和目标任务,制定《国土资源部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以下简称《纲要》)。《纲要》的目标和任务以“十一五”为主,展望到2020年。  相似文献   

8.
基础航空摄影产品是服务于社会各行各业的重要基础测绘成果,但多数市、县级基础测绘规划任务中缺少对基础航空摄影的规划。本文以测绘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探索了在市、县级基础测绘规划实施过程中,基础航空摄影的规划方案和基于基础航空摄影测量的数据采集方法,从而提高了基础测绘产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效率。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近日,山西确定了测绘事业“十一五”期间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服务山西经济和社会发展为根本目标, 坚持依法行政,加强统一监  相似文献   

10.
由于城镇建设迅猛发展,城区面积在不断扩大。我市根据规划建设的需要,由原《余姚市总体修编规划》中划定的57.5Km^2扩大确定到93Km^2。测绘在工程规划设计各阶段中起着“先锋”和“纽带”的作用。作为规划基础的测绘工作供需矛盾显得更加突出,加强测绘工作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是准确掌握省情省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展地理国情普查,调查我省辖域概况、地理区域特征、地形地貌特征、交通网络、江河湖泊分布、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城市布局和城市发展变化、环境与生态状况、生产力空间布局等基本状况,并通过统计分析其空间范围、分布特征、地域差异等,形成反映各类地理环境要素的分布与关系,对于我省实施“五大规划”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段莉 《四川测绘》2005,28(2):89-91
随着空间科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3S”技术为代表的测绘高新技术已普遍应用于测绘生产中。作为培养测绘实用型人才的测绘职业学校,测绘专业如何重新划分、测绘教育与教学内容如何改革,是测绘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教学的角度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2018年10月,自然资源部研究印发了《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以“一核两深三系”为主体的自然资源重大科技创新战略。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资源生态环境调查和对人口、经济、社会等空间分布规律研究。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是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国土空间优化管控、生态保护修复技术体系(“三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地探测、深海探测国际科学前沿(“两深”)研究的重要手段。分析了自然资源管理内涵,结合《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纲要》中有关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发展任务布局,提出了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相关任务建议。  相似文献   

14.
“测绘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紧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关键性要素作为切入点,创建了一套行业需求为导向的测绘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体系,搭建“高工程素质、强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多元实践教学,构筑创新实践平台,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5.
论测绘工作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建设不断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这就对测绘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规划管理离不开测绘工作,而测绘工作又是城市规划管理的可靠保障。直接关系着规划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的实现。本文以新余市为例,论述测绘工程在城市规划管理各阶段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数字地球"看测绘工程专业的教育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构建“数字地球”过程中,测绘学科和测绘行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承担测绘人才教育的高等院校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承担测绘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高校测绘工程专业也应适应这种趋势,对测绘专业教育进行深入,细致的改革,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更多能促进社会进步,发展测绘事业的专门人才,为“数字地球”,“数字中国”的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在2003年2月召开的全国测绘局长会议上,国家测绘局局长陈邦柱提出了:“要加强测绘事业发展战略的研究。”这是当前测绘行业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也是长期以来困扰测绘事业发展的一个薄弱环节。只有加强测绘战略发展的研究,才能开阔视野,确立宏观战略思路,才能科学制定测绘事业发展规划,才能统筹解决测绘事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为此,我们要用与时俱进的精神,总结我省测绘事业发展的经验,准确把握我省测绘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究和确立本世纪头10年、20年测绘发展理念和前瞻I生目标,研究测绘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发展改革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发展改革委: 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十二五”期间,各地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积累了经验、取得了实效.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定的重要改革任务,落实“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20%的目标(以下简称“下降目标”),制定本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9.
以增城市规划验收竣工测量实际工作为基础,介绍了在"数字增城、阳光规划"大背景下对城乡规划测绘的要求,提出了规划验收测量中的工作要点及发展方向,对现今竣工测量的现状和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最后探讨了现代测绘技术在城市规划验收测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土地管理工作。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都对加强土地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央把国土资源部门作为宏观管理部门。强调要积极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管住管好”地根”。并作出了改革省以下国土资源管理体制的重大决策。国务院在部署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的基础上。于2004年1O月作出了《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今年又下发了《关于建立国家土地督察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针对当前经济运行和土地管理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国务院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加强土地调控工作。最近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是新时期加强土地管理和调控工作的又一个重要件。为土地管理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