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4年3月28日,中国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向阳红10"号在广州长洲码头正式入列国家海洋调查船队。这是中国第二艘以"向阳红10"号命名的海洋科考船。37年前交付的老"向阳红10"号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科学考察船,1998年被改建为"远望4"号航天远洋测控船。老"向阳红10"号船曾参加中国首次南极科学考察。1984年11月19日,中国南极考察委员会派出的第一支南极考察队从上海乘"向阳红10"号出发,赴南极洲和南太平洋进行综合性科学考  相似文献   

2.
许时耕  谷继成 《海洋学报》1982,4(3):335-345
1976年3月至1978年10月,国家海洋局“向阳红05”号海洋调查船(14,000吨)对太平洋中部海域先后进行了四次远洋综合科学调查,为研究该海域的自然环境提供了大量的地质-地球物理、水文、气象、生物、化学资料,并在南纬11°41'.2,西经178°20'.5处新发现了一个水深仅32米的珊瑚礁滩——“向阳礁”.四次远洋调查共完成的重力、水深测线总长为57,492公里.  相似文献   

3.
七十年代后期,“向阳红09”号船,从中太平洋西北部海底取得了少量锰结核样品,并进行了初步研究。本文研究的样品是1983年5—6月份,“向阳红16”号船对中太平洋北部进行专业性锰结核调查获取的(图1)。  相似文献   

4.
地矿部“海洋四号”地质科学考察船完成东太平洋地质科学调查任务,其重点由以前科研探索转向矿产资源评价.历时227天,创国内同类船大洋科学考察持续时间最长的新记录.国家海洋局“向阳红16号”远洋科学考察船,对太平洋洋底资源进行了调查,在夏威夷南面洋区圈定锰结核矿区15万多平方公里,对30万平方公里区域进行了调查.其调查成果展示出我国深海底矿产资源调查技术已渐趋国际先进水平,并取得了申请登记国际公认海底富矿区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5.
13700米液压驱动底栖拖网绞车在“实践”、“向阳红09”、“向阳红14”、“向阳红16”、“实验3”号等调查船上,于我国东海、南海和西太平洋等海域,曾成功地进行过深水抛锚、深水底栖拖网和地质表层取样等作业,为海洋资源采集到各类样品。绞车经反复多次使用,也为今后新建或改建调查船开发新型深水绞车提供并积累了可靠资料,本文还进一步对此作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6.
7月1日,中国“蛟龙”号载人深潜5000米级海上试验队乘坐“向阳红09”船从江苏省江阴市苏南国际码头出征,  相似文献   

7.
海洋技术研究所研制的多瓶自动采水器,今年六月二十日至七月六日参加了“向阳红16号”远洋考查,在太平洋上进行了首次深海采水试验,获得了较好结果。多瓶自动采水器其显著的特点就是能自动采取选定深度层次的水样。它是通过深度传感器测深,给出深度信号,用该信号控制采水器的释放机构,使采水瓶在选定的深度上自动进行采水。  相似文献   

8.
冲绳海槽陆源碎屑峡谷通道搬运与海底扇沉积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应用“向阳红16号”1992年地质调查和“向阳红9号”1995年地球物理调查的实际资料,并参照80年代以来有关研究成果,对冲绳海槽沉积物类型、陆源组分的堆积形式、沉积速率、物质通量以及沉积环境状况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冲强海槽陆源碎屑主要集中在海底峡谷口外,形成海底扇沉积,海底扇以其与峡谷伴生而地势和缘、陆源组分含量高、沉积通量大、沉积物楔入体复合叠置为标志,揭示出海底峡谷在陆源碎屑向海槽输送过程中的通道作用;提出陆架潮流与海底峡谷内波、内潮汐的联合作用是陆源碎屑经峡谷通道向海槽持续搬运的主要动力因素,而黑潮摆动及其涡旋分支对峡谷上游沉积物的供给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载人深潜海试团队由来自全国16个单位的100多名科技人员、潜航员、船舶技术保障人员和“蛟龙”号潜水器、“向阳红09”载人深潜试验母船组成,承担着1000米级、3000米级、5000米级、7000米级载人深潜的海试任务。  相似文献   

10.
瓜岛捉蟹     
1992年10月,我随海洋局“向阳红5”号科学考察船赴南太平洋,执行中美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的科学考察任务。在完成了第一阶段工作之后,考察船来到了太平洋上的岛国所罗门群岛的首都霍尼亚拉,靠码头进  相似文献   

11.
据海洋调查船“向阳红14”号和“向阳红16”号在1985年12月—1986年3月期间观测到的XBT及CTD资料分析了热带西太平洋1985—1986年冬季次表层热状况的分布特征。在1985—1986年冬季,热带西太平洋亦道附近海域,表层暖水比常年深厚,温跃层的纬向坡度比常年大。在130°E剖面上,8°N附近次表层等温线升高,这表明在太平洋西部,北赤道流及北赤道逆流比常年加强。这些海洋次表层热状况特征与Wyrtki等人指出的埃尔尼诺(El-Nio)事件发生前的热带西太平洋热状况相符。  相似文献   

12.
新年文告     
2006年末,我有幸登上停靠在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团岛码头,正为新航次备航的“大洋一号”船。团岛码头停泊着数艘海洋局的名船,与“大洋一号”船头对头泊着的,是大名鼎鼎的“向阳红九号”;薄薄的海雾中,还有几艘中国海监船。走在码头狭长的船坞上,看着这些为我国海洋事业立下了汗  相似文献   

13.
1984-1985年,中国首次南大洋考察队“向阳红10号”调查船,在南极半岛西北部海域进行海洋综合考察时,用底栖生物拖网采获了许多水螅虫标本,经整理鉴定,发现其中有辫螅属(桧叶螅科)的一个种,形态特异,与该属的已知种均不相同,确认为新种。  相似文献   

14.
《中国海洋科学考察队员在所罗门群岛的趣闻》1992年10月,我们随科学考察船“向阳红”五号赴南太平洋进行科学考察.在完成了TOGA—CO-REA紧张的第一阶段工作之后、靠岸补给。考察船停靠在所罗门群岛的首者卜一霍尼亚拉、这个由岛屿组成的岛国,位于南太...  相似文献   

15.
“中美热带西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合作研究”首次科学考察历时七十五天(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十二日至一九八六年二月二十四日),航程一万五千多海里。“向阳红十四号”调查船安全返港圆满完成了首航科学考察任务,达到了预期目的。中方四十名科学家、技术人员和美方十三名科学家、技术人员共同参加海气联合考  相似文献   

16.
7月14日下午,“向阳红09”船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及7000米级海试团队顺利抵达青岛锚地。6月3日至7月16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队奔赴马里亚纳海沟,圆满完成7000米级海试任务。海试队边试验、边改进、边应用的技术模式和持续支持、注重技术经验积累的组织模式为我国深海技术的发展探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7.
《海洋与海岸带开发》2012,(8):F0002-F0002,1
7月16日上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试队圆满完成7000米级海试任务后,乘坐“向阳红09”船返抵山东省青岛市。国家海洋局、青岛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在青岛市奥帆中心码头共同为海试队举行了欢迎仪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专门发来贺信,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蛟龙”号研制人员、海试队员和海试保障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  相似文献   

18.
’98国际海洋年推动了海洋旅游观光热,也带动了豪华旅游船的建造和改装业。德国船舶工程师们为了不失时机地满足旅游观光航线营运的急需,果敢地采取截断船体,加焊中段船身的举措,以较短的周期、较少的资金、良好的施工质量为“挪威风”号远洋游轮完成了改装工程。 “挪威风”号的前身是建于1993年的“向风”号远洋游轮,全长仅180米。挪威远洋公司为进一步开拓海洋旅游业务,增加每航班载  相似文献   

19.
黑潮第六次大弯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根据1986-1988年“向阳红0九”号黑潮调查及日本的海洋资料,对上述三年的黑潮变异作了探讨。指了1986-1988年期间,黑潮又发生一次大弯曲现象,并对这次大弯曲的生成、强盛、衰消过程做了分析。较详细论述这次大弯曲的全过程,本文可能尚属首次,文中平还对判别大弯曲的标准,提出了四条原则。  相似文献   

20.
《海洋世界》2009,(1):18-22
2008年12月26目,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编队开赴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这是新中国的舰队第一次渡海“远征”,也是自15世纪初郑和下西洋之后600年来中国海军的首次远洋作战行动。中国海军护航舰艇编队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武汉”号、“海口”号导弹驱逐舰和“微山湖”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编队主要任务是:保护中国航经亚丁湾、索马里海域船舶、人员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