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0 毫秒
1.
《气象科技》1976,(6):33-33
正当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群众运动在全国蓬勃开展,反击右倾翻案风的伟大斗争深入发展的大好形势下,云南省气象局于3月22—31日在富源县召开了全省防雹、人工降雨经验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开展过防雹或降雨工作的单位和准备开展此项工作  相似文献   

2.
全国沿海地区发展战略与减灾研讨会于1990年10月22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这是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主持的专题研讨沿海地区灾害的第一次全国学术会议。参加会议的有8个部委局院和8个省市的74名代表。会议交流了我国沿海地区的热带风暴、干旱、风暴潮、赤潮、海冰、地震、地质、火灾等灾害研究及减灾经验;辽宁、山东、河北、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省代表分别作了本省灾害及其对策的报告;河北师范大学刘濂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的罗祖德副教授探讨了沿海  相似文献   

3.
省防雹工作座谈会于三月六日至十日在兰州召开,讨论研究了在工作重点转移的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做好防雹工作的问题。参加座谈会的有武威以东九个地、州市和八个有代表性的县防雹办公室负责同志、技术员,以及省气象局、省降雨防雹领导小组办公室  相似文献   

4.
3月 1 7日山东省人工增雨防雹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省人工降雨领导小组副组长、降雨办主任蒋伯仁就进一步提高对人工降雨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各级人工降雨防雹办公室工作的力度、切实解决人工降雨防雹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等作了重要讲话 ;省降雨办副主任边道相作了“1 999年全省人工增雨防雹工作总结”报告 ,提出了 2 0 0 0年工作要点 ;济空飞行管制室主任陈志兵就空域管理问题作了讲话 ;滨州地区和烟台市作了典型发言。省人工降雨领导小组成员刘可先、各地市气象局分管局长、人降办主任及胜利油田人降办主任出席了会议。全省人工增雨防雹工作会…  相似文献   

5.
《气象科技》1975,(2):44-45
在伟大的批林批孔运动普及、深入、持久地向前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华北地区河南、山西、山东、天津、北京、河北、内蒙古等省、市、自治区气象局在近期各自召开的天气预报经验交流会的基础上,于1974年11月21日—30日在郑州召开了“华北区域中、短期天气预报经验交流会”。这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  相似文献   

6.
《气象科技》1975,(3):31-31
陕西省气象局受陕西省农办委托,于1974年12月17日到23日在陇县召开了全省防雹、人工降水会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高原太气物理研究所、甘肃、青海、宁夏、河南等省、自治区气象局应邀参加了会议,中央气象局有关单位也派有代表,出席共有170多人。会议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以批林批孔为动力,交流了防雹和人工降水以及冰雹预报的经验,并讨论了1975年的防雹、人工降水工作安排。会议期间,举办了“陕西省防雹、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增强农业抗灾能力,加强人工防雹试验作业,省气象局于四月八日至十日,在西安召开了关中、商洛地区及部分县市人工防雹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地县农业、气象部门的领导和主管防雹工作的干部共廿余人。省军区、省抗旱办、39111部队和省财政局等单位也派员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8.
这次防雹管理工作座谈会是根据年初领导小组会议决定,分两片召开的。6月14日至16日在洛川县召开了陕北片的会议,这次在陇县我们又召开了关中片的会议。这次会议经过三天的时间,传达了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了各省的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办法,交流了管理经验,参观了陇县的石岭和曹家湾先进典型炮点,表彰了先进,研究了如何加强防雹工作。使代表们统一了思想,开阔了思路,提高了认识,增强了信心,大家决心会后进一步加强管理使防雹工作走上新台阶,争取获得更大的效益。会议开的很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会上,大家回顾了两年来防雹工作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防雹工作的认识不断提高,各级  相似文献   

9.
《气象科技》1977,(4):21-21
贵州全省现已有58个县、区进行了防雹、人工降雨及防霜试验,绝大部分县都开展了农用小火箭的研制,群众性运动蓬勃发展。1976年11月8-17日在兴义县召开了防雹、人工降雨小火箭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全省8个地、州、市人工影响天气领导小组的干部或技术人员,42个县的防雹、降雨指挥部的干部或技术人员,省、市有关单位的代表,以及安徽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气象局、云南省罗平县科委、富源县气象站等地区的代表共142人。  相似文献   

10.
我市的人工防雹降雨工作,从1977年成立防雹降雨指挥部以来,一直未间断过。1981年由于人工防雹降雨效果学术上的争论,上级将此项工作定为试验性研究,全国对人工防雹降雨工作进行了调整。在调整中大多数省、市人工防雹降雨工作下了马。我市不但没有受下马风的影响,而且在调整中得到了巩固发展。这是因为市领导坚持从实、  相似文献   

11.
《气象科技》1977,(3):30-30
在举国欢庆以华国锋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山呼海啸人欢笑的大喜日子里,河南省首次人工降雨、防雹、小火箭技术经验交流会于1976年12月21—27日在郑州召开。出席会议的有34个单位共58名代表。  相似文献   

12.
《气象科技》1977,(8):26-26
河南省气象局于9月23日—28日在辉县召开1977年人工降雨、防雹及小火箭研制工作座谈会。与会代表介绍了1977年人工降雨、防雹及小火箭研制工作的进展情况和经验体会。会议期间还进行了小火箭  相似文献   

13.
1977年4月5-6日北京市在顺义县召开防雹现场会。京郊各县(区)武装部、水利局、防雹办公室、火箭厂、炮弹厂和市气象科学研究所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北京工业学院、七机部五○八所、北京市科技局、南京塑料厂、中央气象局研究所和情报所的代表应邀参加了会议。会议组织了现场参观,经验交流,落实和部署了1977年的防雹工作。  相似文献   

14.
农预 《气象》1988,14(5):14-14
全国冬小麦遥感综合测产技术交流会,于2月1—3日在北京召开。气象科学研究院、卫星气象中心、北京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以及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江苏、安徽、甘肃、新疆等省(市、区)气象局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国家经委、国家气象局专业气象司代表及课题组顾问等也出席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气象学会全国科普经验交流会,在小春城贵州安顺市召开了,参加会议的120多名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代表中,有一位30多岁农民气象员。是唯一不拿国家工资的代表,他叫吴龙山,是广西鹿寨县龙江乡拉吉村的农民。他从1970年开始自学气象知识,应用气象科学为农村种田服务,从未间断。1980年9月作为先进个人出席了在杭州召开的全国气象科普表彰会;1984年又被评为全国农村科普先进个人,受到了中国科协的奖励和表彰。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人工防雹工作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我们在和贫下中农一起防雹过程中,学习了广大群众预报冰雹、防雹作业等方面大量的宝贵经验。他们从云的色彩、闪电和雷声等方面来识别冰雹云,总结出一听(听雷声),二看(看云色、看闪电),三打(打炮)的经验。在听雷声方面总结出:“响雷没有事,闷雷下冰蛋,拉磨雷有冷子”等谚语。我国劳动人民对雷的观测和分析有  相似文献   

17.
《气象科技》1977,(3):29-30
为了贯彻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大办社会主义农业,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和省气象局受省农林办公室的委托,于1976年12月21—25日在合肥市召开了全省土面增温剂经验交流会。安徽省各地、市、县农办、气象、农科、科技、农林、部分国营农场和社队代表以及中国科学院地理所、中央气象局情报所、西南师范学院等17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8.
李曾中 《气象》1992,18(1):2-2
在国际减灾十年的第二年,特别是在我国人民战胜1991年夏季江淮流域特大洪水灾害后不久,首届《全国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研讨会》在海滨名城烟台市召开。 这次会议是由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务院生产办公室以及有关部委和辽宁、河北、山东、福建、海南等沿海7省、市与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共同发起召开的。是一次从  相似文献   

19.
空军召开航空天气预报经验交流会在深入学习贯彻毛主席关于学习理论反修防修、安定团结和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三项重要指示和关于整军备战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的大好形势下,在军委扩大会议精神和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指导、鼓舞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召开了航空天气预报经验交流会。会议是分两地召开的,10月24日至11月4日在沈阳召开的会议以交流大风、能见度天气预报经验为主;11月10日至11月28日在上海召开的会议以交流低云、雷雨等天气预报经验为主。空军气象部门各级领导干部和科研骨干,以  相似文献   

20.
辽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国内外人工影响天气的连展情况和辽宁人工增雨防雹工作的现状,提出适应辽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发展需要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