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张永勤 《地下水》1990,12(3):155-156,154
一、输浆性能离心泵已被许多使用者成功地应用于浅孔水文水井钻探施工。由于这种泵具有良好的输送泥浆的性能,石油钻井中的泥浆处理系统也已普遍采用离心泵。离心泵在水文水井钻探和石油钻井中应用的主要区别在于:在水文水井钻探作业时,离心泵作为钻探冲洗液的主循环泵,要求高压小泵量;而在石油钻井作业时,离心泵只作为泥浆处理系统中的泥浆输送泵,要求低压大泵量。要想把离心泵成功地应用于水文水井钻  相似文献   

2.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队广大职工遵照毛主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教导,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试制成功挠轴式螺杆泵.于去年七月分别在四个机台投入生产试验,与北京-800型钻机配套使用,在泥浆粘度为18~25秒、含砂量达3~6%的条件下运转,泵量、泵压均达到常用往复式水泵的指标.广大工人同志赞扬说:"螺杆泵,就是好,体积小,重量轻;泵压大,泵量均;事故少,易检修;结构简,造价低;多打钻,立功劳."一、技术性能  相似文献   

3.
泥浆脉冲随钻测量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泥浆脉冲随钻测量系统信号传输的3种基本工作方式:压力正脉冲、压力负脉冲和连续压力波.泥浆脉冲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主要受钻探泵、井底动力机、泥浆中的气泡及活动钻具的干扰;钻井深度、泥浆中的气泡量、含砂量和泥浆类型对信号衰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长江200/40型泥浆泵为卧式三缸单作用泵,主要用于岩心钻探中向钻孔内供给冲洗液。因泵的重量轻,解体性能好,便于在山地搬运,能使用清水和泥浆,所以适合于地质钻探使用。使用泥浆时推荐其含砂量不大于泵的技术性能:类型及作用缸 数缸套内径(毫米)  相似文献   

5.
在水文地质钻探施工中,如果采用泥浆作冲洗液,而成井时的换浆工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尤其利用岩心钻探设备施工第四系大直径井孔,换浆工作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岩心钻探的泵量较小,需要增加泥浆浓度方能满足排砂要求,但这对换浆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又因第四系地层具有松散坍塌的特性,较深井孔一般不允许在下管前大量更换泥浆,彻底的换浆工作只能在下管后进行。怎样达到彻底换浆,具  相似文献   

6.
我队1972年即开始使用国产BW250/50泥浆泵,初期用于清水钻进比较正常,1975年后用于泥浆钻进,效果较差:陶瓷柱塞和密封圈磨损快;泵头泥浆顺着住塞导杆、曲轴箱体上的骨架式橡胶油封和十字头室流进曲轴箱,使十字头、连杆瓦、连杆小头铜套等零件都过早磨损.虽然后来在陶瓷柱塞后加了一个橡皮档,但收效不大,仍不能杜绝泥浆窜入曲轴箱.为了进一步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广泛收集钻工同志们的意见,在泵头和曲轴箱间增加了一个防砂装置(见附图).经过一年的改装试用,泵压泵量均正常,泥浆窜入曲轴箱的情况大为减少.过去是每个星期就要检修一次,现在一般是1~2个月检修一次.有一台泵,使用了三个月,只更换了一次机油就保证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7.
唐山曹妃岛大酒店位于沿海第四系软层的工程地质施工区,针对第四系缩径软层地热深井钻井技术难点,在设计施工中采取了低失水量、高密度钠土泥浆护壁钻进、控制泵量等工艺技术措施,效果显著。总结了一眼缩径软层地热深井钻井和成井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8.
在中粗砂地层顶管施工过程中,地表变形过大、顶推力过大是困扰顶管施工多年的技术难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适合该地层的顶管泥浆性能指标。通过正交试验验确定了泥浆各组分对泥浆粘度和失水量的影响进而确定了最佳的泥浆配方。最终该配方成功应用于珠海某大型顶管工程中。  相似文献   

9.
在中粗砂地层顶管施工过程中,地表变形过大、顶推力过大是困扰顶管施工多年的技术难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适合该地层的顶管泥浆性能指标。通过正交试验验确定了泥浆各组分对泥浆粘度和失水量的影响进而确定了最佳的泥浆配方。最终该配方成功应用于珠海某大型顶管工程中。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用绳索取心技术钻进中深孔的经验:①通过使用优质泥浆、控制孔内激动压力,减少提钻次数,以稳定孔壁,实现深井裸眼钻进;②增大钻具与孔壁间的通水闻隙,减少泥浆固相含量,控制泵量与转速,以降低泵压;③选用优质钻头,钻具,根据孔深、岩性合理改变工艺参教,以获得高时效;加大回次进尺和提钻间隔,以减少辅助时间。  相似文献   

11.
泵吸反循环全断面钻孔工艺在珠海大桥基础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钻孔灌注桩成孔施工中,通常采用分级扩孔正循环成孔工艺,对大口径桩,不仅成孔效率低,而且受到泵量限制难以获得理想泥浆上返流速。排渣和清孔效果很难达以钻孔和浇注混凝土所需的质量要求。山东省基础工程公司在珠海大桥基础工程直径1.8 ̄2.2m桩的钻孔施工中,采用泵吸反循环全断面钻进工艺,取得了良好的技术和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2.
无隔水管泥浆循环钻井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工艺及装备系统,已经为国内外多口油气井提供了成功示范。通过无隔水管泥浆循环钻井技术,介绍了支撑该技术的装备系统——无隔水管泥浆循环系统,并重点说明了该系统中的核心装备——泥浆举升泵的选型范围、选型结果和性能参数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我队官桥工区在去年采用了泥浆的新处理剂——以工厂出品的单宁酸粉制成的单宁酸钠。在使用过程中,它有用量少、效果好、作用大的优点。比应用煤碱剂、棓碱剂、橡碱剂、青岗剂等优越得多。其主要特点是能迅速的降低泥浆粘度、失水量、静切力、含  相似文献   

14.
第五讲冲洗钻孔及固定隔离塞第一节冲洗钻孔为了清出孔内的岩粉或替换出孔内的稠泥浆,以及刷洗粘附于孔壁上的泥皮和岩粉,使水泥浆液凝固后,能够较好地与孔壁相胶结,提高封孔质量,在封孔之前必须进行冲洗钻孔。用清水钻进的钻孔,洗孔工作比较简单,开动水泵用大泵量进行冲孔,洗净孔壁、排除孔内岩粉即可。用泥浆钻进的钻孔,因采用清水洗孔将会导致坍塌事故,所以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进行  相似文献   

15.
在大口径钻孔灌注桩的基础施工中,对第四系覆盖层中砂卵石层、基岩、均采用回转钻钻进,在钻进工艺上,采用泥浆护壁正循环成孔,泵吸后循环清孔,另外还介绍了砼水下灌注断桩事故的处理。  相似文献   

16.
无隔水管泥浆回收钻井技术作为新兴钻井技术,具有安全环保、简化井身结构和降低钻探风险等优点。传统的无隔水管泥浆回收钻井技术依靠水下泵将海底井口泥浆举升至甲板面,该方式对水下泵的举升能力及可靠性要求极高。未来深海钻井领域,水下泵将会是限制无隔水管泥浆回收钻井技术应用的“瓶颈”。本文借鉴陆地气举反循环钻井原理,利用气举技术部分或完全替代水下泵,分别从设备技术现状、流量可调性、适用环境、井控安全等方面探究气举用于无隔水管泥浆回收技术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气举反循环技术及相关设备性能满足无隔水管泥浆回收的使用要求,而且具有上返流量可调、安全等特点,有较高的研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中粗砂岩地层进行水平定向钻进扩孔施工时会产生大量岩屑。钻屑常常无法及时排除,严重影响工程安全。通过泥浆试验研究了泥浆中各组分对泥浆性能的影响,证明随着膨润土、Na_2CO_3、Na-CMC、XC各成分加量的增加,泥浆黏度均呈现增长的趋势。Na-CMC加量对泥浆塑性黏度有较大影响,XC加量对泥浆静切力有较大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优泥浆方案,为现场施工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减小盾构机在粉砂地层中掘进时对地层的扰动及地表沉降的影响,针对粉砂地层渗透性大、内摩擦角高的情况,提出一种新型浓泥土压盾构施工技术,使用自制的土舱渗透试验装置,开展了3组不同泥浆添加量下混合土中泥浆渗透试验,研究混合土及地层中孔压的变化,分析应力的传递规律。基于室内试验结果开展了现场孔压监测试验,研究泥浆的添加对地层中孔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泥浆添加量大于25%时,在开挖面表层处中出现泥膜效应;盾构掘进过程中泥浆添加量越大,地层中孔压的变化率越小,当添加量达到8m~3/环时,其孔压变化率仅为25%~45%;浓泥土压盾构泥膜类型只有渗透型泥膜,且渗透成膜前伴随泥浆颗粒损失。该研究结果对浓泥土压盾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以及向砂砾石及砂卵石地层的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南阳板厂多金属矿区地质情况复杂,上部地层裂隙发育而导致井漏普遍发生;中部地层绿帘石及绿泥石水敏性强,易发生垮塌、缩径。确定上部使用低固相植物胶泥浆体系,并通过试验明确了植物胶、腐植酸钾及聚丙烯酸钾的大致加量及其对泥浆性能的影响规律;中下部在植物胶泥浆的基础上转为钙处理泥浆以增强抑制性,适当增加植物胶(CL)和沥青粉(FT)的加量以增强泥浆的胶结能力与封堵能力。上述泥浆方案在板厂矿区ZK1724钻孔中获得了成功应用,为该矿区复杂地层钻进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0.
郑州市广泛分布着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其特点是颗粒细,厚度大,含水介质主要为细颗粒的砂层。由于地下水富水性好,目前郑州市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主要以地下水地源热泵工程为主。传统正循环泥浆钻探工艺施工的地温空调井,普遍存在洗井困难、涌水量和回灌量偏小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地下水地源热泵工程的推广使用。针对这一问题,本次采用泵吸反循环工艺施工地温空调井。施工过程及试验数据对比分析表明,在细颗粒松散沉积物分布区,采用泵吸反循环钻探工艺施工地温空调井,对提高施工进度、增大出水量和回灌量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可以为类似地区地温空调井的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