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地面沉降研究最新进展综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根据2010年10月在墨西哥召开的"第八届国际地面沉降学术研讨会"交流和展示的成果,对近5年来国际地面沉降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简要介绍了地面沉降机理分析、监测技术、模型研究、次生灾害与环境影响及其防治管理等方面的最新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2.
城市地面沉降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第四届地面沉降国际讨论会及我国“八五”科技攻关成果表明,我国地面沉降研究及防治工作,由于引进系统思维方式、非线性科学的新理论与方法及计算机技术,融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和社会科学为一体进行综合研究,成果显著,目前已进入以数学模型预测为主的动态微量控沉阶段。这要求我们加深沉降机理研究。抽汲地下水形成的地面沉降研究的核心与难点是粘性土中孔隙水运移问题,它也是土体环境地质和外动力地质灾害研究的前缘热点,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国际地面沉降研究综述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文章在介绍国际地面沉降会议历史及2000年第六届国际地面沉隆会议简况的基础上,并根据2000年第六届国际地面沉降会议论文,对国际地面沉降研究进展情况分成如下六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地面沉降地质因素介绍了古代地面沉降、泥炭层沉降、地震砂土液化地面沉降和海平面上升研究状况。地下流体运移地面沉降方面介绍了以地下水开采为主的地面沉降问题及地面塌陷、天然气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降、均匀沉降对建筑结构的破坏和欠固结石英  相似文献   

4.
第六届地面沉降国际讨论会(SISOLS 2000)于2000年9月24~29日在意大利拉韦纳市召开。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受邀组团参加会议。 大会共提交论文68篇,涉及地面沉降的地质问题、流体运移、固体矿开采、治理与决策制订、测量与监测及理论与模拟等方面的世界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龚士良 《地下水》2004,26(1):74-74
(SISOL S2 0 0 5中国上海 )自上世纪 50年代以来 ,人类经济工程活动引发的地面沉降日益突出 ,成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同时其在世界各地也日渐普遍 ,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国际学术界对地面沉降问题极为重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深刻认识到地面沉降危害的严重性 ,并组织召开了一系列的国际地面沉降学术研讨会 ,自 1 969年至今已举办了六届 ,对地面沉降的监测、研究与控制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 2 0 0 5年 1 0月将在中国上海召开第七届 ,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地面沉降研究中心具体承办。第七届国际地面沉降学术研讨会将为全世界地…  相似文献   

6.
第三届地面沉降国际讨论会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届地面沉降国际讨论会(The thi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land subsidence)于今年3月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城召开。这次会议由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ESCO)国际水文学会(IAHS)、意大利威尼斯城市政当局以及其他有关国际学术团体等11个单位共同举办,参加会议有来自世界各地的27个国家  相似文献   

7.
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的康普拉蒂教授是国际知名的地面沉降研究专家,特别是在地面沉降模拟预测领域学术造诣深厚,曾于2005年10月来沪出席"第七届国际地面沉降学术研讨会",现兼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面沉降工作组副主席。2013年12月《上海国土资源》编辑部委托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面沉降工作组成员叶淑君博士利用在国外学术交流之机,向康普拉蒂教授当面转达了专访邀请,得到康普拉蒂教授的欣然接受。随后《上海国土资源》编辑部主任、中国地质调查局地面沉降研究中心秘书长龚士良教授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访谈议题,很快收到回复。现予刊发,以飨业界同行。  相似文献   

8.
第二届美国地表水$唾地l卜水中毒药公置求崩黼理会议非均质土地下施工会议——冒际隧洞协会第十届年会地下水研究中地表和钻孔韵地球物理方法太平洋地区现代地壳运动国际讨论会第一届小水电会议第三届地面沉降圜际讨论叠第二属国际水质研究会议掇地水污染调查,科学与技术的应用会议第六届岩石力学讨论会欧洲会议第二届非洲水技术展赞和讨论会因际大坝安全会议地下z&资源利用和污染物水文地质国际讨论会国际灌溉排永委员会第十二届灌排会议国际承资源委员会河流流域战略讨论会第五届杰资源中的有限方法国际讨论会虚用地球化学第二次讨论会—…  相似文献   

9.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并与墨西哥国际水文计划国家委员会共同筹备组织的国际地面沉降专题讨论会,于1979年9月24日至28日在墨西哥城召开。这次会议是一次着重于因抽水引起的地面沉降专题讨论会。会议目的是向世界各国收集有关情况并编写成地面沉降事例手册,便于提供各国进行该项工作时参考,并且通过会议对有  相似文献   

10.
《探矿工程》2005,32(11):13-13
地质环境信息网消息 2005年10月24~28日,第七届国际地面沉降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市召开,这是国际地面沉降专业学术会议首次在我国举办。国土资源部部长孙文盛对会议召开致信祝贺,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贠小苏、上海市副市长杨雄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国际地科联主席张宏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面沉降工作组主席A.Ivan Johnson、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姜建军、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张洪涛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薛禹群、陈吉余等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2005年10月23~28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面沉降研究中心及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具体承办的“第七届国际地面沉降学术研讨会”在上海银河宾馆隆重举行并取得圆满成功。这是首次在中国召开的该系列国际性专业会议。1会议概况1·1历届会议简况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地面沉降日益突出,且在世界各地日渐普遍,已成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国际学术界对地面沉降问题极为重视,1964年,国际水文十年(IHD)即后来的国际水文计划(IHP)将地面沉降问题纳入该组织的研究领域。联合国教…  相似文献   

12.
“第七届国际地面沉降学术研讨会”将为全世界地面沉降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发布技术创新与学术研究思路、信息、成果的平台,共同探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的协调统一。会议将围绕地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自然地面沉降与人为地面沉降原因分析、潜在热点问题以及将科技信息向智能化管理与环境控制战略转化等方面展开深人的交流与研讨。  相似文献   

13.
正为持续推进我国地面沉降学术研究的深化发展,全面提升地面沉降防治能力与水平,在国际学术界充分展示中国近年来在地面沉降研究与防治领域的最新成果,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地面沉降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主办,将于2018年11月初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召开"第五届全国地面沉降防治学术研讨会",会议将邀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面沉降工作组成员作专场学术报告,现发布会议一号通知暨征稿启  相似文献   

14.
地面沉降不仅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为推动世界地面沉降防治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根据近几年的地面沉降研究成果,对国际地面沉降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分析国际先进的地面沉降研究思路、方法、技术和管理政策,为中国今后的地面沉降工作方向提供指导。从地面沉降监测手段、监测网布设、监测精度,以及沉降机理研究和管理措施几个方面对比了国内外地面沉降工作,分析了中国在地面沉降工作中的长处与不足。中国地面沉降防治工作在沉降监测、机理研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5.
第八届国际地面沉降学术研讨会(Eigh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on Land Subsidence,EISOLS 2010)将于2010年10月17~22日在墨西哥克雷塔罗市(Queretaro,Mexico)召开。本届会议主题是:“地面沉降,开发自然资源引发的灾害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上海国土资源》2009,(3):34-34,56
第八届国际地面沉降学术研讨会(Eigh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on Land Subsidence,EISOLS2010)将于2010年10月17~22日在墨西哥克雷塔罗市(Queretaro,Mexico)召开。  相似文献   

17.
张之一 《地质论评》1981,27(3):283-284
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上海市地质学会于1980年11月24—30日在上海联合召开了全国地面沉降学术讨论会。早在1964年5月地质部和上海市人委就联合召开过“上海地面沉降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会议”专题讨论上海地面沉降问题,证实了大量开采地下水是导致地面沉降的  相似文献   

18.
方家骅 《地质学刊》2005,29(4):231-231
“第七届国际地面沉降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10月24日-28日在上海举行。这次会议得到国土资源部、上海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土资源部部长孙文盛给大会发了贺信,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负小苏、上海市副市长杨雄、国际地科联主席张宏仁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9.
第六届国际地面沉降会议于2000年9月24~29日在意大利拉维那市(Ravenna)召开.与会代表共145人,来自20多个国家.会议出版的论文集分两卷,含68篇.论文按内容分成地质问题、抽吸流体、提取固体、措施和决策制定、测量和监测、以及理论和模型等6大部分.东道主意大利的代表79人,论文篇数达24篇.中国代表共6人出席,其中包括2名台湾同胞,有4篇论文刊登于论文集,其中1篇在大会发言,3篇在展厅张贴(台湾1篇).会议期间还对意大利波河三角洲的地面沉降现象进行了实地考察.闭幕式上会议主席宣布下一届国际地面沉降会议有可能在中国上海举行,全场报以热烈掌声.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0月在上海成功举办的“第七届国际地面沉降学术研讨会”,是首次在中国召开的该系列专业国际会议。现将该次会议的基本情况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