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渡族金属同位素研究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研究领域,在环境、生物、成矿和天体化学方面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但过渡族金属的分离和同位素的测定方法并不十分成熟.本文就过渡金属同位素的测定方法做了简要概述并通过条件试验得出一些简单结论.  相似文献   

2.
李国胜 《地质与资源》2008,17(4):286-291
通过对东太平洋CC区洋底地质取样及实验测试分析,运用洋底照相、多频探测等多种地球物理方法手段,进一步阐明了CC区多金属结核的形态、主要类型、丰度、覆盖率、品位、化学成分及分布特征.通过对CC区区域地质背景及地形地貌的综合研究,深入探讨了多金属结核的形成环境.通过对CC区多金属结核的分布规律与形成环境的综合研究,揭示了该区多金属结核的形成与地质环境之间的内在关系,这对于分析研究该区多金属结核的形成机理,为多金属结核资源评价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对于大力开发与利用洋底多金属矿产资源,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3.
黄智龙  范宏鹏 《矿物学报》2021,41(4):377-381
关键金属是指现今社会发展所必需、安全供应存在高风险的稀有金属、稀土金属、稀散金属和部分其他金属,其具有其他元素无法替代的重要经济特性,对保障国民经济、国家安全和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1].近年来,由于核工业、航空航天和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而有巨大的关键金属资源需求,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欧盟和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己陆续制定关键金属资源发展战略.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关键金属资源消费国之一,但紧缺种类多,对外依存度高.因此,保障关键金属矿产资源安全,也是我国的重大战略,亟需加强针对各类新发现的不同成因及工业类型关键金属矿产的成矿机制及绿色利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黄智龙  范宏鹏 《矿物学报》2021,41(4):377-381
关键金属是指现今社会发展所必需、安全供应存在高风险的稀有金属、稀土金属、稀散金属和部分其他金属,其具有其他元素无法替代的重要经济特性,对保障国民经济、国家安全和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1].近年来,由于核工业、航空航天和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而有巨大的关键金属资源需求,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欧盟和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己陆续制定关键金属资源发展战略.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关键金属资源消费国之一,但紧缺种类多,对外依存度高.因此,保障关键金属矿产资源安全,也是我国的重大战略,亟需加强针对各类新发现的不同成因及工业类型关键金属矿产的成矿机制及绿色利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东太平洋克拉里恩.克里珀顿区(CC区)和中国多金属结核开辟区(COMRA区)多金属结核的国内外研究资料和数据加以归纳总结,从多金属结核产出的区域地质背景、富集成矿条件以及结核的生长过程及其历史等方面,较全面地阐释了多金属结核的成因机制,深化了对有关多金属结核矿床形成演化控制因素的认识.在明确大洋多金属结核矿床定义基础上,分别建立了基于CC区的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不同空间尺度的多金属结核区域成矿模型、矿床成矿模型和结核生长模型,完整地提取了多金属结核矿床成因地质模型,为CC区潜在矿产资源的预测和评价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江西相山铀矿田科学深钻3号孔在深部-700 m发现大量铅锌多金属矿化脉,垂向上呈"上铀下多金属"的分布特征。本文选取深部多金属矿脉主成矿阶段(S3)自形闪锌矿样品6件和不同阶段的毒砂、黄铁矿、方铅矿、方解石等样品12件,以及围岩全岩样品17件,进行了Rb、Sr同位素组成研究。结果表明:(1)由闪锌矿Rb-Sr等时线法确定的相山铀矿田深部多金属矿化形成于121. 0±3. 5Ma,与围岩火山岩存在较大时差,可能与晚于围岩的深部次火山有关。根据穿插关系,多金属矿化略晚于碱性交代铀矿化,但明显早于酸性交代铀矿化;(2)多金属矿化脉体中金属矿物的Rb和Sr含量分别介于0. 041×10~(-6)~1. 38×10-6和2. 35×10-6~23. 11×10-6之间,Sr同位素初始比值(87Sr/86Sr)i变化较大,介于0. 706114~0. 718814之间,平均值为0. 713579,暗示相山铀矿田深部多金属矿化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初始流体Sr同位素值(0. 718665)明显高于成矿时赋矿围岩(流纹英安岩为0. 714581,碎斑流纹岩为0. 714417)的Sr同位素组成,表明多金属成矿流体和物质并非来自围岩火山岩;(3)由早到晚阶段的(87Sr/86Sr)i呈明显降低的演化趋势,表明成矿流体演化过程中受到大气降水的不断稀释作用。相山矿田的铀矿和深部多金属矿化同形成于华南中生代板内伸展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7.
张必敏  王学求 《地球科学》2018,43(5):1503-1517
纳米地球化学为人类从微观探索和认识地壳发生的地质地球化学过程提供新的理论与方法,开展该领域研究将对资源、环境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产生重大影响.纳米地球化学在矿产勘查领域已取得了重要进展.通过总结、归纳前人研究并结合团队最新成果,从自然界纳米金属微粒形成过程、迁移方式、在表生介质中的赋存状态及纳米金属微粒的捕获等几个方面开展了梳理总结,并进一步阐述了纳米金属微粒对隐伏矿勘查的理论与实际应用意义.纳米微粒的迁移机制可总结为:成矿过程中成矿元素可形成纳米金属颗粒,在矿石风化过程中部分纳米金属微粒发生解离而具备活动性,活动性纳米金属颗粒因其巨大的表面能,可吸附于气体分子表面,并通过地气流的垂向运动,穿透矿体上方覆盖层而到达地表;另外,纳米物质所具备的易分散性质可以使纳米金属微粒自身发生垂向迁移而到达地表.到达地表后部分纳米金属微粒仍然滞留在壤中气,部分被土壤中粘土矿物或氧化物膜吸附,此外也可被地表生物所捕获.该迁移机制已通过表生气固介质中大量纳米金属微粒原位观测结果获得证实.在矿产勘查中,通过分离土壤中的纳米金属微粒可实现指示土壤覆盖层和深部矿体的目的,目前已取得一些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8.
牛头山地区位于相山铀矿田基底EW向河元背-凤岗断陷带与NE向小陂-芜头断裂的交汇部位,已发现有河元背、牛头山铀矿床及深部多金属矿化信息.牛头山地区是一个构造热液活动叠置区,断裂构造、火山岩组间界面动力变形、热液叠加蚀变和花岗斑岩侵入时的热流体作用是控制多金属矿化的重要因素.通过多金属矿化地质特征分析,尝试对该地区多金属找矿远景做一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龙岩中甲铁矿矿床特征及分散元素铟镉的富集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光武 《地质与勘探》2013,49(1):130-143
福建龙岩中甲含锡多金属硫化物磁铁矿矿床中有2种分散元素In、Cd具有工业价值.本文利用常规的显微镜观察、化学分析手段,对该矿床矿石中分散元素铟、镉的含量及富集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矿床锌(铅)矿化系列铁矿矿石中分散元素铟、镉含量在多金属硫化物型矿石中均超过其作为伴生有用组分的最低工业品位数倍,含量较高.分散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指示矿床为火山沉积-热液叠加改造成因.该矿床位于南岭多金属成矿带与中国东部环西太平洋大陆边缘多金属成矿带复合部位之闽西-梅州Pb-Zn-Cu-Fe矿多金属成矿带,因此对矿床特征及其中伴(共)生的分散元素富集规律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早期贫氧地球如何演化至现今富氧地球是理解地球宜居性形成与演化的关键,但重建地质历史时期地球大气与海洋氧含量仍是地球科学领域的重大挑战.金属稳定同位素的高精度测试分析为示踪地球大气与海洋氧化历史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以Mo、U、Tl、Cr四种氧化还原敏感金属稳定同位素体系为例,详细介绍了氧化还原敏感金属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行为及分馏机理.在此基础上,系统回顾了金属稳定同位素在研究产氧光合作用的起源、大氧化事件(Great Oxidation Event,GOE)、中元古代大气和海洋氧化还原状态、新元古代氧化事件(NOE)等重大科学问题中的研究进展.金属稳定同位素在重建地球表层圈层氧化过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认识地球宜居性的演化历史以及探索其未来发展趋势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大宝山是闻名全国的铁、铜、铅、锌多金属矿区.其矿床成因,众说不一.笔者在矿区工作期间.发现矿床具有许多海相火山沉积成矿特征并参阅了广东省705队有关矿区的资料,认为不失为一个典型的海底火山沉积多金属矿区.  相似文献   

12.
盐类在金属、非金属成矿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盐类与金属、油气、固体非金属矿床经常相互共生,在其成矿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成矿过程中提供金属物质和部分硫源,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容矿空间.作为良好的矿化剂增强了在流体活动过程中萃取岩石中的金属(不一定要有高含量)的能力,对金属的活化、迁移与沉淀起到了渗滤、扩散、混染、交代、溶蚀、氧化还原和沸腾等作用.在石油、天然气形成过程中,无机盐类促使干酪根热解生烃,并可作烃源岩;盐类可充当盖层,并对油气的圈闭、运移和保存有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相山铀矿田铀多金属成矿时代与成矿热历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锦荣  胡志华  王勇剑  张松  陶意 《岩石学报》2019,35(9):2801-2816
相山铀矿田的铀多金属矿化主要可划分为碱性铀矿化、酸性铀矿化、铅锌银铜矿化和金矿化四种类型。通过沥青铀矿和矿化岩石U-Pb等时线、黄铁矿Rb-Sr等时线、绢云母~(40)Ar-~(39)Ar同位素年龄测定,结合铀多金属成矿特征研究,厘定了相山铀矿田铀多金属成矿时代,确定铀多金属矿化的成矿时序为:碱性铀矿化、铅锌银铜矿化、金矿化、酸性铀矿化。锆石裂变径迹研究表明,相山矿田铀多金属矿化样品的锆石裂变径迹峰值年龄与U-Pb、Rb-Sr和~(40)Ar-~(39)Ar同位素年龄一致性良好,裂变径迹年龄(峰值年龄)可以限定热液铀多金属成矿热事件时代。碱性铀成矿热事件的锆石裂变径迹峰值年龄为119. 8~125. 6Ma;金成矿热事件和铅锌银铜多金属成矿热事件的锆石裂变径迹峰值年龄为106. 1~113. 8Ma;酸性铀成矿热事件的锆石裂变径迹峰值年龄为86. 7~100. 0Ma;新发现一期锆石裂变径迹峰值年龄为66. 4~78. 6Ma的热事件,该期热事件可能为相山矿田最晚一期酸性铀成矿热事件。相山矿田66. 4~78. 6Ma的铀成矿热事件,与华南花岗岩型热液铀矿床的区域成矿热事件时代耦合,该发现对华南火山岩型铀矿成矿时代的重新认识,对火山岩型、花岗岩型铀矿床成矿统一性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生代时期由于受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的影响,大兴安岭地区产生强烈的火山-次火山作用.以中生代火山断陷区为构造背景,火山断陷区的边部与断隆区交接部位形成了大量的铅锌多金属矿化.矿床基本受一套火山岩-潜火山超浅成侵入体-浅成侵入体控制,铅锌矿化作用基本与火山-次火山作用同时进行,略有滞后,并受火山-次火山活动制约.大兴安岭主要有6个有成矿潜力的铅锌成矿带:(1)得尔布干铅锌(金、银)成矿带;(2)谢尔塔拉-阿尔山铅锌多金属成矿带;(3)乌兰浩特-林东铅锌多金属成矿带;(4)林西-黄合吐铅锌多金属成矿带;(5)锡林浩特-朝不楞铅锌多金属成矿带;(6)小东沟-翁牛特旗铅锌多金属成矿带.共有3种铅锌矿化形式.  相似文献   

15.
甘肃某多金属成矿带位于祁吕—贺兰山字型构造西翼的中西段,河西系酒泉—青海湖沉降带的北侧,酒泉金佛寺花岗岩体与志留系侵入接触带中.该多金属成矿带长达十几公里.主要为钨钼铅锌铜等多金属矿产.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们的化探工作大多数是找次生晕中的机械晕、复杂晕和重叠晕.而采样就是在金属富集的土壤层位采取疏松物质,做为金属测量(化探)的样品.通过对这些样品的加工及物理的、化学的分析,测定微跡金属含量,从而了解某一区内土壤中金属元素分散和富集的情况,继而分析找寻引起土壤中金属元素含量增高的原因.因此每一个样品是否有代表性,将直接影响工作成果.描述是和采样紧密配合的,每一样品都应伴随着进行一定的描述.因为每个样品的金属含量都受一定范围内的地形、地貌、地质的影响,因此描述是化探  相似文献   

17.
通过1:5万水系沉积物的地球化学测量,对查哈西里地区Au、Cu等16种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综合元素富集程度、分异程度、叠加强度,发现Au、Cu、Ni、Cr、Co在研究区内有富集成矿的可能,是研究区主要成矿元素.根据异常特征与成矿地质条件,推断区内为构造蚀变岩型Au-Cu多金属矿床及热液蚀变型Cu-Ni多金属矿床.优选出4处成矿远景区,即科德日特-巴嘎哈尔散金铜多金属成矿远景区、查干热格沟铜多金属成矿远景区、乌兰可镍多金属成矿远景区和马尼特沟南铁镍多金属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8.
张国玉 《矿产与地质》2003,17(Z1):358-360
六十林场-阿里河成矿区是塔源-塔河多金属成矿带的一部分.该区已发现了环宇铅锌矿床及嘎仙、吉峰、甘东七运等多金属矿点.通过对各个矿点的研究,发现了一些成矿规律,为该区找到大型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提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9.
滕吉文 《地质通报》2006,25(7):767-771
中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和经济腾飞的前夜,必须有大量各类金属矿产资源的支撑,当今国内却供给不足,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导致了对外依存度的不断增长.本文从这一前提和解决的途径出发,分析了金属矿产资源形成与聚集的深层过程和动力学响应、地壳深处金属矿产资源探查的科学依据与例证、地球物理方法和技术支撑.据此提出:①当今国家所公布的资源量系指第一深度空间(0~500m)找矿、勘探和开发的资源量,尚不能完全表征全国金属矿产资源量的全部;②实施第二深度空间(500~2000m)金属矿产资源的找矿、勘探和开发已迫不及待;③在深部金属矿产资源的探查和开发中,必须依靠新的认识和新的理念,采用先进的、高精度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和技术,并建立起有自主特色的深部矿产资源探查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20.
郑彦鹏  李官保 《矿物学报》2007,27(Z1):375-376
海底多金属硫化物是继大洋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后的一种新的海底金属矿产资源类型,主要由富含Cu、Fe、Zn、Mn、Pb及Ag、Au、Co、Mo等金属和稀有金属的硫化物组成,具有易于开采、冶炼和资源量巨大的优点,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潜在矿产资源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