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地球自转联测,简称MERIT计划,是由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和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共同组织的一项全球性合作项目,世界上各主要天文台站均参加了该项协作。MERIT计划于一九八○年八月至十月进行了短期联测(试联测),一九八三年九月至一九八四年十月进行了主联测,以后又增加了一九八五年六月至八月的加强期联测。参加联测的有时纬经典技术和多普勒(DOPPLER)、人卫激光测距(SLR)、激光测月(LLR)、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等新技术。MERIT计划的目的在于通过联合观测,精确测定  相似文献   

2.
国际地球自转联测(MERIT)国内总结会于1985年6月1日至4日在上海天文台举行。参加总结会的除国内各主要天文台站、南大天文系等单位的代表外,还邀请了国内测绘界的部分专家、同行共33人出席了会议,其中正式代表31人,列席代表2人。 总结会进行了以下内容:(1)MERIT参加单位汇报观测项目情况;(2)资料分析中心汇报全球资  相似文献   

3.
采用统计定轨理论中的协方差分析方法讨论了卫星激光测距资料解乍地球自转的短周期变化(sub-daily)可达到的内符和外符精度,建立协方差分析的Givens-Gentlemen正交变换算法,并将精密定轨和参数解算理论中的多级复弧法推广到协方差分析中,同时考察不解算地球自转的短周期变化时,其误差对精密定轨和解算地球自转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由地震引起地球内部质量重新分布将影响地球惯量矩的变化,从而引起地球自转速率的变化,即日长的变化。一般说,大地震产生大的附加位移场。它对地球自转特性有较强的影响。本文采用Harvard目录中1977-1994年间的地震有关参数,和根据地震激发地球自转的变化理论及Dahlen和Lam-beck推出有关公式计算了地震引起地球轴向惯量矩的变化。结果表明:由单个地震引起的日长变化要比观测值小几个量级,它的累积效应表现出长期的变化即日长减小,就是地震活动加速地球自转。地震使地球自转能量随时间稳定地增加。并表明,虽地震活动影响日长,但它不是十年尺度变化的主要原因,它可能是地球自转非潮汐加速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地球自转表征了固体地球与大气、海洋、地幔和地核在各种时空尺度上的耦合过程,地球的自转运动可以用地球定向参数(EOP)(主要包括极移两个分量和日长变化)来描述.EOP是地球参考系和天球参考系之间的转换参数,在深空探测、卫星精密定轨和天文地球动力学研究等领域都有重要应用.由于复杂的数据处理过程,空间大地测量技术获取的EOP存在几天至两个星期的延迟.现代空间导航等对EOP预报值的需求日益增长,使得寻求高精度EOP预报方法成为一项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  相似文献   

6.
主要介绍了周日、半日地球自转变化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周日、半日地球自转变化的研究发展历程以及主要激发因素,近几十年来,由于GPS、VLBI、SLR等观测技术和分析精度的提高,已能用几小时甚至1~2 h的观测数据求解地球自转参数(极移和自转速率变化),并从中检测到明显的周日、半日自转变化。与海潮模型所预测的结果进行比较,在主要的周日、半日潮波频率上,两者的振幅和相位符合得较好,特别是对UT1,符合度为90%左右,极移为60%左右。目前,仍有30%的极移周日、半日激发因素没有确定。然后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极移和UT 1的周日、半日变化研究应用,以及不同的全球海潮改正模型作了较为全面的综述,现有的海潮改正模型存在10%~20%的误差,需要进一步的精化。最后对周日、半日地球自转变化的未来研究工作作了简单的展望。  相似文献   

7.
脉冲星自转参数是脉冲星最重要的参数之一,能反映脉冲星本身的物理性质.根据计时观测所得的自转参数除了包含脉冲星本身固有的部分,还受到几何因素的影响,例如地球自转参数、岁差章动模型、行星历表误差、脉冲星相对于太阳系质心(solar system barycenter,SSB)的速度和加速度.通过分析脉冲星计时观测模型,从而推导出这些因素与脉冲星自转参数的关系,进一步估计了这些因素对自转参数影响的量级大小.在现有的观测精度下,地球自转参数和岁差章动模型的误差对计时观测的影响可忽略,可以认为脉冲星自转参数不受其影响.行星历表误差对自转参数的影响远小于自转参数本身,同样可以忽略.脉冲星相对于太阳系质心的视向速度影响到脉冲星周期,该影响比脉冲星本身周期约小4个量级.值得注意的是,脉冲星横向速度和脉冲星相对于太阳系质心的视向加速度对周期变率的影响不可忽略,特别是对于周期变率较小的毫秒脉冲星来说,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可能是脉冲星视周期变率中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8.
地震引起地球自转速率变化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地震引起地球内部质量重新分布将影响地球惯量量矩的变化,从而引起地球自转速率的变化,即日长的变化。一般说,大地震产生大的附加位移违抗和。它对地球自转特性有影响。本文采用Harvard目录中1977-1994年产的地震有关参数,和根据地震激发地球自转的变化理论及Dahler和Lambeck有关公式计算了地震引起地球辆向惯量矩的变化。结果表明:由单个地震引起的日长变化要比观测值小几个量级,它的累积效应  相似文献   

9.
本文评述了联线干涉仪用于测量地球自转参数现在和将来所能达到的精度及将来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地球自转速率的变化由于地球自转,昼夜交替出现,还在洞穴时代的人们便知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鸡鸣渐旦,星见而昏。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一直把地球自转看作是一种均匀的周期运动,并以此作为时间计量的标准。随着科学的发展,有人开始怀疑地球自转的均匀性。1754年德国古典  相似文献   

11.
简要说明了天文地球动力学范畴内所研究的潮汐现象,包括由日月引潮力引起的固体潮、海洋潮、大气潮和由于地球自转轴的极移引起的极潮,以及这些潮汐对地球自转和地球自转的测量产生的效应。重点阐述中国天文学界在这一领域里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涉及潮汐影响地球自转的机制,也就是各种潮汐效应与极移、自转速率变化和章动的关系,包括构建这类关系的理论模型,分析潮汐对它们的影响,利用中国古代丰富的天象记录计算地球自转的长期减慢,计算弹性或滞弹地球的洛夫数,依据某一地球模型计算潮汐效应或章动序列等等。研究也涉及在测量地球自转参数的不同技术中各种潮汐效应对测量结果产生的影响及其改正,并涉及与潮汐有关的观测方法的优化和数据处理过程的改进。最后介绍了中国学者所发现的脉冲星的周期和周期变率测量中的潮汐效应,尽管它们的量级甚微,但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
林元章 《天文学进展》1996,14(3):192-203
对太阳活动和太阳风影响地球自转的研究现状作了评述。首先了地球自转变化的表示和测定方法,引起地球自转变化的各种扰动源以及自转长期变化中的潮汐效应和非潮汐效应。然后对地球自转变化中的太阳活动周期调制,太阳耀斑可能引起地球自转突然减速以及太阳风能否影响地球自转等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结果、分析作了谰论性阐述,最后作了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13.
受中国天文学会天文地球动力学和星表与天文常数专业委员会之托,由上海天文台具体组织的1985年度学术讨论班于5月22日至30日在上海天文台举行。各天文台站、人卫站,有关大学的天文系,以及部分测绘工作者共七十多名代表参加。讨论班以讲课形式为主,结合报告进行讨论。主题是用新技术测定地球自转参数ERP。 会上介绍了测定ERP的各种新技术:包括观测原理、仪器和台网分布、观测结果的分析处理方法以及国际地球自转联测期间所得的结果。首先介绍人卫激光测距技术SLR。报告除涉及一般原理外,还谈及我国在SLR实测方面的经验和体会。SLR资料分析原理报告不仅把国外大程序融会贯通吸收为己所用,还有所改进和创新,利用全球资料求出了  相似文献   

14.
国际时间局(BIH)是1922年建立的全球性的世界时服务组织,1962年为提供地球的极点坐标又建立了国际极移服务组织(IPMS),自1988年1月1日开始,新建立的国际地球自转参数服务组织(IERS)将取代上述两个组织的职责。 经典技术如摄影天顶筒,等高仪,光电中星仪等测定世界时和极点坐标的精度分别为1.4毫秒和13毫角秒。1970年以来发展的新技术如激光测卫,激光测月和甚长基线干涉技术的测定精度,相应提高至0.1毫秒和2毫角秒。 通过1983年10月至1985年12月的国际地球  相似文献   

15.
利用22个IGS(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跟踪站(IGS05)的连续观测资料估算地球自转参数ERP(Earth rotation parameters)(地球自转参数在测绘和卫星导航中是一组关键的参数),并与IGS地球定向参数EOP(Earth orientation parameters)(UTC 12:00:00)和IERS(International Earth Rotation Service)C04(UTC 00:00:00)同时刻的结果相比较。比较结果表明:与IGS EOP比较,极移在x方向差值的RMS为0.0214 mas,极移在y方向差值的RMS为0.0662 mas,UT1-UTC差值的RMS为0.0260 ms;与IERS C04比较,极移在x方向差值的RMS为0.0203 mas,极移在y方向差值的RMS为0.0354 mas,UT1-UTC差值的RMS为0.0016 ms。以上差别均在IERS C04精度范围之内,我们解算的地球自转参数结果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变化对脉冲星的周期变率P的影响,得出以下结果:(1)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变化对每一脉冲星的脉冲周期和周期变率都存在影响,因此,在把地球上所测量的脉冲星脉冲到达时间归算到太阳系质心时,必须考虑地球自转角速度变化的影响。(2)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变化对脉冲星的周期影响不大,但对周期变率的影响必须引起注意,特别是对于P较小的脉冲星,这种影响甚至可大于本体的周期变化。(3)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变化对脉冲星周期变率影响的数值,取决于脉冲星的赤纬和观测台站的纬度;赤纬越大,纬度越高,其值越小。(4)在上、下中天观测,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变化对脉冲星的周期变率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海洋角动量对地球自转变化的激发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介绍了海洋角动量模型的现状和发展,以及地球自转变化和海洋之间的关系的一些预研究成果.有关的预研究结果表明,海洋可能是地球自转变化的一个激发源,海洋和地球自转变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但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作用机制都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地球自转速率的潮汐变化可由无量纲参数k/cm)(k和cm分别为壳幔的有效Love数和有效极转动惯量)来表征。对于一个具有弹性地幔、平衡海潮和核幔不耦合的地球k/cm=0.944,且与潮波频率无关。海潮的非平衡扰动使k/cm为复数,且与频率有关。大气对自转速率有效勒夫数的贡献约为Δkat=0.0075。同时地幔滞弹性对勒夫数也产生扰动。利用本文得到的理论公式和最新的潮汐数据计算了地球自转速率的潮汐变化,及其有关地球物理机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由PREM模型参数计算地球自转的周期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萧耐园  成灼 《天文学报》1997,38(4):370-378
弹性地球在日月引潮力势作用下的形变引起其转动惯量的改变,从而导致地球自转速率的变化.本文利用PREM地球模型所给的物质密度和弹性等参数分布.计算日月引潮力势产生的地球形变附加势,进而计算转动惯量的变化.最后得到一系列包含周期同引潮势带谐项、振幅大于1微秒的自转速率周期变化系数.  相似文献   

20.
1.What can one see in the Moon’s sky moreoften?the Sun or the Earth? 译文:在月球上太阳和地球哪个更常见? 解答:由于长期潮汐作用的影响,导致月球的自转周期与绕地球运动的公转周期相同,都是27.32天。因而在月面上有一半的地方永远可以见到地球(我们习惯上将其称为月球的正面),而在另一半地区却永远见不到地球。月球在太阳系内的运动包括自转,绕地球的公转和与地球一起绕太阳的公转,由于月球的自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