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建立昆明重力基线场的指导思想已在文献[2]中论述,本文是文献[2]的结果。昆明重力基线场的重力值用绝对重力仪测定,基点间的辅助点的重力值用LACOSTE重力仪从绝对重力点上联测的。基线场的重力值属绝对重力值(详见绝对重力点测量一节)  相似文献   

2.
在重力网内施测若干个绝对重力点,用以控制相对测量误差的积累,可使网中各待定点重力平差值的精度得到提高,按一定周期进行相对和绝对重力的重复测量,可获得重力变化的绝对量,从而为研究区域重力场的变化提供数据,用这种方法可提高重力复测网对重力变化的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3.
1982年5月至1987年l月,重力组在阿克苏测区进行的定期重力测量。在1986年5月的测量中,该测区三个测段的重力段差值系统性地发生了100μgal左右的变化。段差对比结果出现异常。本文就该异常是否为地震前兆异常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根据调查结果,建立数学模式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际测量结果很接近。本文认为,1986年5月阿克苏测区出现的重力异常不是地震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C-327、W-1143、W-1210三台重力仪于1984年10月在武汉的气压试验结果,给出了重力段差值的气压改正公式,介绍了兰州—天水—武都重力网测量结果的气压改正概况。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绝对重力仪和绝对重力测量的进展,提供了最近十几年来国际上绝对重力测量进行比对的结果。根据有关先进国家的研究计划,分析和讨论了绝对重力测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系统分析了胶东测区1996—2009年期间流动重力测量资料,着重探讨了1996年以来相邻期的重力点值的空间变化规律,重力场有规律的变化表现为:胶东测区自观测以来有着活跃-平静-活跃-逐渐稳定的变化过程。另外,分析了胶东测区内断裂带附近的部分测点的点值和段差值变化特征,认为重力场变化与活动断裂构造密切相关,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对胶东测区重力场时、空、强动态演化特征的初步认识,这为今后对山东地区重力场深入分析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利用2018年庐山重力短基线场绝对重力和相对重力观测资料,基于绝对重力控制下的相对重力联测方式对庐山基线场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庐山基线场2015~2018年测段重力变化为-11.6~13.4μGal、均值-0.962μGal,较小的重力变化表明庐山短基线重力场较稳定;2000~2018年测段重力变化为-39~33.5μGal、均值-0.275μGal,总体以G16测点为界呈分化特征,上山侧(G16~JZ04)重力变化较平缓(约-3 μGal),下山侧(G03~G16)因G04、G14测点重力值变化显著(分别为-24.95、-18.5μGal),导致相邻测段重力变化剧烈;测段重力变化与段差比值(B)为1.19×10-4~3.58×10-3;庐山及其周边地区由地表垂直运动引起的重力变化速率为0.7543±0.16μGal/a;近期研究区地震活动性呈震级小、沿断裂带集中分布特征;重力变化对相对重力仪一次项系数标定结果影响较大(正比于B值),对校正精度影响小,利用以往重力观测成果进行一次项系数标定时,绝对重力测段JZ02~JZ04误差影响小于最大重力段差测段,定期维护和复测是保障高精度重力短基线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绝对重力测量在云南和北京观测到的重力时间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贾民育 Torge  W 《中国地震》1999,15(1):54-64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与德国汉诺威大学大地测量研究所于1990,1992和1995年共同在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和昆明进行了3次绝对重力测量。此外,1990,1992年在北京,1990年在武汉也进行了绝对重力测量。通过对各次绝对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并与其它重力仪获得的数据的对比估算了它们的可靠性,进而详细地讨论了各个测点的重力变化。  相似文献   

9.
对现代高精度绝对重力仪器的发展作了回顾,着重就高精度绝对重力测量在地宙垂直运动监测及其力学机制研究中的能力和作用等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我国目前绝对重力测量研究现状,并讨论了高精度对重力测量在我国地壳运动监测和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重力测量国际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大地测量、地球物理学、地质学、计量领域中,对精确且可溯源的绝对重力测量的需求不断增加.重力测量的国际组织相继建立,组织国际绝对重力仪比对和区域性比对,推动重力测量的不断发展.本文介绍了历届国际组织的联席会议和国际绝对重力仪比对情况.  相似文献   

11.
京都大学大学院理学研究科地球物理学教室重力基准点 (京都C)自被确认为国际重力基准网 1 971 (简称IGSN 71 )的重力基准点以来 ,已进行过许多次重力测量 ,尤其是作为相对重力测量的基准点而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仅如此 ,京都C还被列为国际绝对重力基准网的B重力点而成为监测地形变地区重力变化的重要基准点。近年 ,由于简便的移动式绝对重力仪的普及 ,日本国内的一些单位可以到各地开展重力测量。例如 ,国土地理院和国立天文台水泽站就到京都C进行过绝对重力测量。京都大学大学院理学研究科 1 999年 3月购入了高分辨率绝对重力仪FG 5,…  相似文献   

12.
绝对重力仪是用于直接测量重力加速度值的精密仪器,可以作为计量标准器对相对重力仪进行定期校准.现有绝对重力仪的测量精度可达微伽(1μGal=1×10-8m/s2)量级,测量精度主要受振动噪声的限制.垂直隔振和振动补偿技术是目前常用的两种处理振动噪声的方法.随着绝对重力仪在野外流动重力观测和海洋/航空重力测量中的应用需求日...  相似文献   

13.
1983年8月儿日至13日在西德汉堡举行了第十一届国际重力委员会(简称IGC),IGC会上集中总结、研究了世界各国的精密重力测量及各种重力仪的性能情况,会上布郎什(Boulanger)教授和国际计量局绝对重力仪的研究者佐久间博士全面介绍了各国绝对重力仪在国际计量局(简称BIPM)的比对结果及装置情况。从总结介绍的结果看,参加比对国家的仪器在BIPM比测结果是良好的,所测得的差值  相似文献   

14.
重力仪的格值因温度变化或其它原因发生变化后,用原格值计算的重力段差值要进行改算或重新计算。本文推导了重力仪格值变动后,改算重力段差值的简单公式,方法比较简便,能保证所需精度。  相似文献   

15.
介绍使用 G 型重力仪测量相对重力值工作的改进措施,讨论昆明基线场相对测量与绝对测量结果差异较大的原因,提出西安基线场点位。平台上存在水平梯度(点位差)影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高精度的经典绝对重力仪,精确的重力值g在对大地测量、地球物理和精密计量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地震、地理、海洋、资源勘探、工程勘查、气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依据重力测量与气压测量之间的相关性,从气象应用的实际出发,改进了现有重力加速度公式,给出了新构建的在海洋和陆地上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公式——g新φ.0=9.80...  相似文献   

17.
2002年6月17日海城4.0级地震前后重力场变化特征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2002年6月17日海城4.0级地震前后海城一带重力场时空变化情况,重力点值和段差值变化在时间和幅度上具有明显的同步性,分析认为此次地震的发生与重力场变化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首次观测到的由地震引起的绝对重力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用绝对重力测量观测到明确的同震重力变化。恰好在1次M6.1地震的前1天和震后7天进行了绝对重力测量。观测到的绝对重力变化为-6μGal,显著地大于约1μGal的观测误差。特别有意义的是,所观测到的空间重力变化与仅用位移数据建立起来的弹性位错模型预测的结果非常一致。该结果强烈地激励我们对重力和位移同时进行反演,以更好地了解地震。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2006年4月9日范县ML4.7级地震前后重力场的变化和预测过程。震前2005年9月-2005年12月重力场表现为趋势下降,在2006年3月重力场转折上升,表现为变化加速,地震发生在重力场加速变化过程中。部分测点点值、测段段差值存在异常,点值和段差值的变化幅值在(30-60)×10^-8m·s^-2之间。震后该区的重力异常没有恢复。重力变化可能是由该区地壳形变、地壳深部质量迁移和断层蠕动共同作用引起的。  相似文献   

20.
首都圈地区地震重力测量数据的统一处理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首都圈地区由不同施测单位用不同仪器或不同方法获得的三组重力测量数据,通过绝对和相对测量的联合平差、相对测量结果的系统差消除,建立起绝对的、统一的重力时变体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非构造因素地壳沉降的影响,并进行了测点位移改正,消除了长波干扰;实现了绝对和相对测量方法优势互补、消除矛盾和环境干扰、扩大信息量、加密时域采样间隔等目的,提高了识别构造活动过程的能力.结果表明,两组相对测量数据之间以及其中的10期观测资料中存在系统误差,研究区东南部的非均匀性局部地壳下沉导致10个点重力值线性上升,本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了改正.改正后的重力时变图对1995年10月6日古冶5.0级地震有明显而完整的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