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遥感技术在工程地质选址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遥感工程地质选址工作的系统分析,总结了区域地形地貌条件、岩土体条件、地质构造条件、地质灾害发育情况和水文 地质条件等工程地质条件的研究内容和工作方法,指出了遥感工程地质选址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针对线性工程因线路长、范围广、自然环境复杂的特点,导致规划论证阶段难以快速掌握沿线自然条件的问题,本文以实景三维数据作为地上空间基底、三维地质模型数据作为地下空间基底、专题数据作为数据要素底板,构建了地上地下一体化的三维空间场景,并基于三维场景制定了线性工程三维选址论证分析的流程方法。以青岛规划高速公路为例,三维选址论证分析可快速掌握沿线的地上实景现状、地下地层断裂构造及各类专题要素等情况,有效提高了线性工程选址论证的效率和质量,为线性工程提供了地上地下一体化的三维选址论证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实现岩体场景下复杂岩体结构面提取是边坡、隧道等岩体工程稳定分析的关键。本文针对岩体结构面纹理与形态等特征复杂且不规则造成提取困难的问题,首先通过构建TLS点云与数码影像的映射关系,融合二维像素特征、三维方位及形态特征建立多重语义区,提取具有相似地质属性的同质区单元,然后利用产状与粗糙度特征对其进行合并聚类,有效实现复杂多属性岩体结构面的准确提取。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提取的岩体结构面具有较好的完整性和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甘肃红山地区重要控矿地质单元GF-1数据遥感解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高分一号(GF-1)卫星图像在地质找矿领域的应用性能,查明甘肃红山地区的成矿地质环境,利用GF-1图像对红山地区的控矿地层、构造和岩体进行遥感解译。在收集、梳理前人研究成果和野外验证的基础上,综合分析红山地区的成矿地质特征和规律,总结区内与多金属矿密切相关的地质体,建立该区重要控矿地层、控矿构造和控矿岩体的GF-1图像解译标志;通过分析重要控矿地质单元的成矿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解析和挖掘典型矿床的控矿地质要素特征,整合典型矿床所处地质环境和控矿及赋矿要素信息,综合剖析典型多金属矿床的多源异常特征,构建找矿模型;开展找矿应用,圈定遥感找矿有利地段。经野外查证,新发现铜、钼、铁、锌等多金属矿化线索,均位于GF-1图像解译的重要控矿地质单元区,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成果,表明国产卫星数据能够很好地应用于地质矿产勘查领域。  相似文献   

5.
GIS空间分析功能在超市选址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祁向前 《测绘科学》2008,33(6):223-225
选择科学有效的位置是超市经营发展的先决条件,地理信息系统依靠其强大的空间分析和可视化功能使超市选址更具直观性和科学性。本文通过对商业选址影响因素的分析,采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实现其对多要素指标的综合分析,做出运用GIS选址的方案,实现GIS在超市选址分析中的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6.
川藏铁路拟选康定车站地处高山峡谷区,地形高差大,地质环境复杂,车站选址难度极大。为研究该铁路关键节点车站选址问题,本文充分运用高分辨率遥感技术,辅以热红外、InSAR等遥感新技术,对拟选车站选址区的活动断裂、不良地质等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详细判释和综合分析,遴选出三道桥设站为最优方案,可以为拟选车站选址及该段方案稳定提供重要依据,并指导工程地质调绘和勘探工作。结果表明:该方法效果良好,对于类似复杂艰险山区车站选址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产卫星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和数据覆盖能力的极大提升,国产卫星已在自然资源监管和地质调查工作中得到了深入广泛的应用。以资源一号02C、高分一号、高分二号、资源三号卫星为例,探索研究了其在基础地理、基础地质、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开发、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质灾害等调查中的解译应用,并对国产卫星的地质调查要素解译能力进行了对比、评估与总结,为国产卫星更加广泛深入应用提供了指导性建议和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近30 年来遥感地质的工作成就,分析了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阐述了遥感技术在国土调查、规划、地质矿产勘查、环境地质和工程勘测以及灾害监测等领域应用的巨大技术潜力和广阔前景,指出了遥感在地球科学、国土环境科学理论研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城市公共设施的传统选址方法较少考虑空间维度因素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多准则的城市公共设施选址模型,利用GIS多准则技术基于空间维度分析了城市自然环境和人文要素等综合影响下的公共设施选址方法,并以城市垃圾楼选址为例进行了实例应用。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充分考虑了城市复杂的地理环境,还深度探究了影响城市公共设施选址的综合性因素。  相似文献   

10.
随着GIS在地质中的应用,地质GIS数据模型在几何描述与表达方面日趋完善,但是对地质构造现象的语义描述与表达却较为有限,制约了地质研究者对地质GIS地理解与应用。为了增强地质GIS数据模型中的语义信息,本文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通过地质对象来统一描述和表达地质构造现象的几何与语义特征,设计了几何与语义统一的区域地质构造GIS数据模型。本文设计了基于"词汇概念-名词解释-几何图例"的地质构造现象的语义三角描述方法。依据区域地质构造的语义特征,采用线性分类法将区域地质构造现象划分为3个大类、10个中类和33个小类,在此基础上定义了地质构造现象的基本要素集和要素类,并基于地质对象之间的几何和语义关系,建立了区域地质构造现象要素的基本几何网络。采用ArcGIS Diagrammer Geodatabase建模工具,构建了几何与语义统一的地质GIS数据模型。最后,以宁镇山脉区域地质构造现象为例对该数据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3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software’s (GIS) are widely used in engineering geology applications. This study was performed in the Karsiyaka settlement area for the preparation of engineering geological maps and evaluation of geological structures. Firstly, topographic maps digitized with Arcview GIS 3.2. Engineering geological maps were prepared using site works and digitized with the Rockworks 2006 programme and later stored in GIS-based computer systems. 3D modelling analysis and assessment using a geotechnical database is important to assist decision-making for land use and metro subway line planning, construction site selection, selection of water sources, etc. In this respect, the sub-surface of the study area is fully 3D visualized and useful soil class zonation maps for different depths maps are performed to be used in further studies. At last, after research at this site, the construction applications of Karsiyaka have multiplied.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采矿方法选择大多由采矿专家基于二维图件进行,可视化程度不高且具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本文研究了基于GIS技术,运用3DMine,3DMax,Super Map软件,以及二维地形地质数据构建矿山地质体三维模型的方法和过程,包括地表及矿体的三维模型,实现二三维一体化的地下矿体环境;并在上述搭建的三维可视化环境下,采用模糊数学法和层次分析法等数学理论进行采矿方法选择,使采矿方法选择的过程更直观,结果更准确。  相似文献   

13.
油气微渗漏遥感影像异常形成的化学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油气在地下深处以侧向运移为主,当集中到油气储层之后,油气储层变成高温、强压地质梯度体。在梯度体内,油气运移方向和形式发生重大改变,油气运移由水平侧向运动变成为以微渗漏和扩散为主的垂向运动。油气在渗漏过程中与上覆地层、岩石发生以化学为主的作用。由于油气微渗漏及发生的化学作用,在油气田上方形成了一个还原环境的柱状体,并形成大量的新生矿物,致使地物电磁波谱特征和自然景观发生变化,因而在遥感图像中呈现出独特的油气微渗漏影像异常。  相似文献   

14.
凌晴  张勤  张静  瞿伟  孔令杰  朱丽  张金辉 《测绘学报》2022,51(10):2226-2238
针对当前滑坡稳定性评价方法难以准确获取评价结果的突出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地下水、工程地质钻孔信息及灌溉资料等工程地质资料与GNSS观测的黄土滑坡稳定性评价方法。首先,基于高分辨率影像、高精度DEM、地层地貌等多源异构数据,建立滑坡精细三维地质模型体;然后,将滑坡外部高精度GNSS监测数据作为模型外部约束条件,进一步构建起融合工程地质资料与GNSS观测的黄土滑坡稳定性综合评价模型。本文方法能够将滑坡外部大地测量高精度监测数据与工程地质数值模拟手段有机融合,实现了滑坡外部形变信息与内部变形机制的有效耦合。通过我国典型黄土滑坡域甘肃黑方台党川实际发生的两起滑坡失稳事件验证表明,本文方法可有效地提高滑坡稳定性评价结果的精度及可靠性,获取了与试验区域滑坡实际失稳情况相一致的结果:HF06/07 GNSS监测点首先失稳,其次是HF09监测点失稳,最后是HF05监测点失稳。基于本文方法获取的滑坡失稳顺序与实际滑坡发生顺序高度一致,显著优于现有的滑坡失稳数值模拟法。  相似文献   

15.
卫星遥感图像在高原山区公路预可行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卫星遥感技术应用在公路选线中,特别是在山区公路建设的可行性研究中,具有常规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在国道320线大理至保山高速公路南、中、北三条线路方案的比选中,通过对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地质灾害等的卫星遥感判识,对比了不同线路的工程地质条件,确定了大保中线为最佳线路。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互联网+地质工作”新模式,更好地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地矿部门积极推进智慧地矿工程建设。地质大数据已在城市地质、海洋地质、农业地质、生态环境地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因此,为了地矿业务系统的开发、全业务网上运行和监管提供统一的基础技术平台和运行环境,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业务协作与地矿信息共享,亟须构建基于地质大数据的智慧地矿业务系统应用支撑平台。本文详细阐述了该平台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8种因素、77种状态的信息量计算,得出研究区稳定性信息的权值。在取得128个预测单元的信息量预测值之后,划分出53个活动单元和较活动单元,其中12个为新预测的不稳定区。与仪器观测结果比较,一些新预测区的不稳定性得到证实。研究表明,信息量法对评价工程高边坡稳定性,特别是消除工程隐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卫星遥感和低空遥感等多平台多传感器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多层次遥感影像数据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廉价,使其在电力工程的前期选址选线、可行性研究、施工图等设计过程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针对大多数电力工程主要采用AutoCAD平台而丢失了遥感影像的地理信息(图像的地理坐标,分辨率等),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实现AutoCAD平台对遥感影像带地理参考插入,并以插件的形式实现与系统平台的对接,实现了将遥感影像引入到现有基于AuotoCAD电力工程设计平台之中,简化制图流程,提高设计水平,达到一个平台即能完成所有操作的目的,并通过实际工程应用验证了方法的可靠与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