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清区位于天津市西北部,海河流域下游。近年来区域经济发展迅速,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是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之一。对于本地区来讲,依法治水,科学用水、节约用水,加大引水力度是实现水资源开发和保护良性循环的重要举措。在分析武清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对地区性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相应对策,旨在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全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王莉花  袁龙  冯金 《地下水》2011,33(2):125-127
水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因素,在可持续发展中地位显著。本文介绍了渭南市水资源的特点,分析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渭南市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最后提出了实现渭南市水资源合理配置的保障措施,以保证渭南市经济社会的正常、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丁建萍 《地下水》2013,(1):56-58
分析沿海地区射阳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提出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水资源开发利用、合理配置,提高节水意识,保护水环境,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等方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李永海 《地下水》2011,(4):131-132
在分析延安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作了初步探讨,在此基础上,结合延安市现阶段发展水平、经济承受能力的可行性,提出切实可行的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保护的基本对策,达到延安市水资源合理开发,高效利用,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谢明勇  魏光辉 《地下水》2013,(1):102-103,126
缺水问题是制约库尔勒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库尔勒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仍然是制约市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好有限的水资源,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库尔勒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探讨,提出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快民生水利工程建设,注重高校节水,强化水利投入机制和管理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6.
水是生命之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水多、水少、水脏、水浑四大问题,日益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困扰着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通过分析唐山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唐山地区面临的主要水资源问题,预测未来水资源演变趋势,提出了新时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和治理方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供求状况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管利群 《地下水》2014,(1):77-78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自2012年明确指出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管理,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辉南镇地处辉南县中部,目前镇内供、排水设施均不够完善,现有的供水无法满足需要,随着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的发展,用水量不断增加,用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本文通过分析辉南镇水资源特点、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加强水环境保护等措施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8.
李慧  韩玉玲  吴希龙 《地下水》2010,32(4):140-141
泰安市属于资源性缺水地区,为实现以有限的水资源支持和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必须作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大文章。本文在分析泰安市水资源特点、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就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应采取的措施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2021,(5)
甘肃庄浪县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已成为制约庄浪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掌握该区域水资源分布特征可为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庄浪县地表水资源时空分布规律、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今后水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建议。研究结果认为:庄浪县地表水资源分布主要表现为时空分布不均、区域差异明显、水资源匮乏和人均占有量少等特征;县域地表水资源可利用率仅为22.0%,主要河流葫芦河干流、庄浪河、下洛河缺少控制性蓄水工程,水利工程的调控能力较低,开发利用难度较大;未来应加大水资源的开发力度,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研究结果可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庄浪县地表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孔灿 《地下水》2023,(6):224-225+228
水资源是宝贵的自然资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水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水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也逐渐凸显,特别是地处干旱区域的新疆天山以南各地区。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目前也是当地今后需长期坚持的原则。本文分析了喀拉玉尔滚河流域概况、径流的组成、区域分布、年际和年内变化,以期为区域合理、高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邵帅  冯金  王莉花 《地下水》2011,33(2):132-133,136
水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因素,在可持续发展中地位显著.在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加强对水资源统筹协调配置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必然选择,本文介绍了凤翔县水资源的特点,分析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凤翔县城乡一体化建设下的水资源利用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了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的保障措施,以保证凤...  相似文献   

12.
西安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樊春贤 《地下水》2007,29(1):17-19
西安市是我国西部的中心城市,水资源严重短缺,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缺水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对西安市水资源、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合理可行的开发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13.
吉尔吉斯斯坦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地处中亚中心,山地众多,山脉纵横,冰川广泛发育,水资源十分丰富,是中亚五国的"水塔",控制着中亚五国的水资源命脉.吉尔吉斯斯坦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巨大且发展意愿十分强烈,研究其水资源及开发利用对找寻妥善的中亚水资源问题解决之道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分析介绍了吉尔吉斯斯坦自然地理以及与水资源形成有关的气候、地形地貌和冰川融雪概况,评价了吉尔吉斯斯坦水资源总量.然后在阐述吉尔吉斯斯坦独立以来至今的社会经济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介绍了其主要水资源开发工程与水力发电、用水量变化,并对吉尔吉斯斯坦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14.
陕西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对策浅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张勇 《地下水》2005,27(1):6-7,22
分析了陕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对如何保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解决供需矛盾,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廊坊市是全国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水资源的短缺已成为廊坊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为了解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对廊坊市的微咸水、雨水、再生水等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调查,对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进行分析,提出非常规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措施,对缓解廊坊市水资源供需矛盾提供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农村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对策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学良 《地下水》2018,(5):179-180,191
甘肃省农村地区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严重制约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农村水资源现状、农业用水比例、开发利用程度和农村用水供需矛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甘肃省农村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对策措施,对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忻州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城镇化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使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趋突出,加剧了忻州市水资源短缺危机。在调查和收集水资源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忻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存在问题,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以实现忻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珲春地区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计算出珲春地区的水文地质参数和地下水资源量、珲春市河谷盆地地下水天然水资源量和珲春市山丘区多年平均地下水天然水资源量计算。对珲春地区地下水水资源量和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和分析,为今后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2016,(6)
为了有效的利用水资源,缓解抚顺市东洲区水资源严峻形势,使之更好的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同时对地表水质污染程度及其污染原因有具体的了解。抚顺市东洲区地表水水资源质量进行了分析评价。通过分析与评价,抚顺市东洲区河流地表水水质较好,也有少数地表水体严重污染;水源地和水功能区的水质基本达标,但是水体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继续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0.
周波  包化国  王德成 《地下水》2007,29(1):14-16
从分析吉林省吉林市水资源的特点、水环境的现状及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入手,提出了解决区域水资源问题,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