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弘  马俊杰  马莹 《地下水》2010,32(2):91-93
通过概述志丹县水资源概况,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指出志丹县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提高用水率,开发地表水和控制地下水开采等有关。完善志丹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白杨河流域水资源特征的分析,阐述了区内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指出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规划缺失、灌溉方式落后、开发利用缺乏全局观念以及对水与生态环境缺乏系统研究等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流域综合分析研究,改变落后灌溉方式、对地表水和地下水实行统一管理开发、加强地下水动态监测等措施,对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
李龙辉  杨春生  张玉国 《地下水》2011,(4):36-37,48
佳木斯市城市供水以开采地下水为主,地下水开发利用存在浅层水超采、水质污染、水资源浪费、城市供水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开展水污染综合治理、限制开采、开发利用地表水及加大节水力度等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水资源开发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安徽省多年平均降水量1590亿m3;总水资源量约700亿m3。入境水量8586亿m3,主要来自长江,是全省水资源的长远和根本保证。省内水资源可利用量约为460亿m3,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的重点是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北缘的江淮分水岭地区。淮北主要用地下水可以保证农灌;城市工业用水要增加地表水供水量和开发浅层地下水;中长期需调引江水。淮南主要用地表水,农灌需引江水作保证;地下水可用作乡镇分散工业供水和集中生活供水。长江和新安江流域地表水源充沛;地下水可用作辅助水源。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要科学、合理规划;要调整淮北供水结构和淮河流域的农业结构;根治淮河和巢湖污染。引江济淮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王瑞久  袁志梅 《地质论评》1981,27(3):277-279
北京是一个以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水源的大城市,目前总供水量已超过40亿米~3/年。其中地表水的取水量仅占三分之一;地下水开发已近最大限度。随着水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地表水资源的比例将相应提高,同时地表水和地下水必将联合使用。但是由于目前水利部门专管地表水,而地质部门只管地下水,所以本区水资源尚处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各自独立的开发状  相似文献   

6.
烟台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特别是在平原区,地下水是主要供水水源,大量开采地下水引起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发海水入侵等问题。通过对烟台市各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和实际开发利用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各区内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评价,结果可知:烟台市水资源供需矛盾主要集中在平原区,应通过节流开源的方式解决供需矛盾,采取因地制宜修建地表水蓄水工程,拦截入海水量,增加地表水的可利率。同时要增大地下水补给面积和增强地下水降水入渗强度,利用汛期等地下水补给充足时期,对海水入侵区地下水采取人工转换等方法,改善地下水生态环境,增加淡水区面积,保证烟台市平原区水资源采补平衡,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7.
王彦 《地下水》2014,(4):171-172
兴平市是一个资源性缺水地区。要加快建设产业集聚强、配套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新兴城市,强力推动四大工业园区建设,必须有水资源的可靠支撑和保障。通过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提出联合调度各种水资源,分质供水,形成地下水、宝鸡峡渠系水、引石济咸地表水,中水回用的优化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8.
略论中国水安全问题与地下水的保障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爱民  荆继红  宋博 《地质学报》2016,90(10):2939-2947
中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主要表现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接近1700m~3,即将步入水紧张国家;京津冀等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不足250m~3,水资源极度短缺,地下水超采严重;全国地表水质量总体好转,东部人口密集区地下水质量有恶化趋势;部分地区和城市水源供给结构单一,抵御突发性缺水事件的能力不足。地下水是国际公认的可靠供水水源,欧美等发达国家以地下水作为主要饮用水源。地下水在中国工农业供水和生活用水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地下水的重要作用并没有被广泛认同,甚至往往被忽视。本文阐明了地下水在保障水安全中的重要作用。保障水安全,核心在于推进治水思路战略转变,关键在于加强水文地质及相关学科科技创新。主要战略措施包括:从注重城市和工业节水向注重全面系统节水转变,以农业节水弥补城镇供水快速增长;从注重开发利用向注重涵养保护转变,以水资源涵养保护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从注重地表水供水向注重地下水地表水优化配置转变,以地下水战略储备应对突发性水危机;从注重工程调水向注重虚拟水贸易转变,以虚拟水贸易调节长期水供求关系。  相似文献   

9.
刘扬 《地下水》2003,25(3):160-162
结合工程实例,对地表水水源及地下水水源进行了分析评价,认为在乡镇供水中。联合运用地表水和地下水,既充分发挥了现有水源工程(地表水水库)的作用,又开发利用了地下水资源。实现了开源的目的。提高了乡镇供水的保证率,为水行政主管部门发展乡镇供水提供了可靠的水源保障,达到了充分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21,(2)
马鞍山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安徽省的东部。为研究马鞍山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战略方案和保护对策,对该市地下水资源量和开发利用现状进行评价分析,并结合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进行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分区,提出远期保护对策建议。结果认为:马鞍山市多年平均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合计为7.154亿m~3/a,地表水资源相对丰富,区域内以地表水作为主要的供水水源,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较低,主要以农村分散开采为主;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分区共分为不适宜开采区、一般开采区、开发利用潜力区和规划水源地区4个区,保护区主要划分为Ⅰ类、Ⅱ类和Ⅲ类区。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保护对策,以期为建立和完善马鞍山市地下水资源管理及保护系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2017,(5)
拜城县位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阿克苏市,拜城县域内地表水较为丰富,但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对拜城县地表水以及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并针对当前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结合拜城县实际情况提出争取更多水利资金、发展节水农业和发挥水能资源等措施,科学开发利用县域内的水资源。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2017,(5)
依据地方规划及库车-拜城盆地水文地质调查项目成果,分析计算近、远期规划年水资源需求量和可供水量,通过供需平衡分析为当地水资源合理配置及可持续开发利用提出建议。结果表明:拜城县2020年总需水量11.169 6亿m~3,2025年总需水量8.599 6亿m~3。在P=50%供水保证率下,地表水、地下水可供水总量为16.010 8亿m~3,在P=75%供水保证率下,可供水总量为14.746 5亿m~3,无论平水年还是枯水年,水资源均有盈余。并提出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划分地下水资源保护区,推行中水回用和加强水资源管理等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王宇  张华  张贵  蓝芙宁  王秀艳  万龙  刘宏 《中国岩溶》2021,40(4):644-653
在调查研究典型喀斯特断陷盆地水文地质特征、地表水文过程、“五水”转换及水资源均衡,研发地下水高效开发利用、地表水调蓄、水污染风险评估与水质修复、农田节水灌溉及土壤保墒、水资源优化调控等系列技术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和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构建了喀斯特断陷盆地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模式,包括理论与技术支撑体系和开发利用工程体系两个层次。前者的基本构成及内涵为: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工作流程、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撑,是模式的理论与技术内涵;后者为沿着盆地地表、地下水的形成、运动和转换过程,从上游山区到下游河谷区,逐级分区部署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体系,工程布局做到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大、中、小、微型并举,集中供水与分散供水兼顾,同时系统推进水质修复、水循环利用、节约用水等措施,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和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拜纪章  戴凤君  田立 《地下水》2007,29(3):57-59,79
镇江地处苏南,"临江近海",虽然地表水资源相对丰富,但大多为"客水".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水已成为可供利用的主要水资源之一.镇江市为地下水资源不丰富地区,随着对地下水需求量的不断增加,部分地区发生了地质环境问题.在分析镇江市地下水水资源系统及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在镇江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及促进地下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2017,(5)
永寿县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中西部,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县,针对永寿县水资源现状、开发利用特点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地表水供水能力已占水资源量的77.1%,开发利用程度很高。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系数为57.6%,基本上采补平衡,但局部地下水存在超采和临界超采。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水资源贫乏、开发利用条件差、开发利用程度较高以及开发利用率低等一系列问题,应在"十三五"期间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推广抗旱优质高产农、林果品种,减少高耗水农作物种植面积,大力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微灌、膜下滴灌、集蓄灌溉等各类高效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结合县域实际加大水资源合理配置,为永寿县社会农林经济发展提供水利支撑。  相似文献   

16.
卢莉莉 《地下水》2007,29(3):39-40,66
运城市位于中国北方干旱半、半湿润地区,水资源较为贫乏.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在运城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居于主要地位,全市 2002 年供水量中地下水供水量占 77 %.各种人为因素对运城市水资源的影响主要包括:采煤、采矿对水资源的影响、废污水排放对水资源的影响、超采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其主要表现为地下采矿活动破坏了浅、中、深层地下水原来的补给、迳流与排泄条件,造成地下含水层疏干、地表水系断流、水质污染;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在污染河流的同时入渗污染了地下水;过量开采,形成地下水下降漏斗,引起盐、硝池咸水倒灌,造成含水层污染.  相似文献   

17.
对营口市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进行分析调查,指出地下水开发利用存在地下水开采布局不合理、无取水许可证用水、地下水管理混乱、地热水管理不到位、企业用水设备落后等问题,提出进行供水管网改造、加快净水厂建设进程、强化企业节水设施改造力度、加强取水计量设施安装管理等工程措施及加大水法宣传工作、加强水资源管理,实现水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推广使用先进节水技术、加大供水水源的监测、健全法制规章建设等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曲红娟 《地下水》2008,30(2):108-111
在阐述山西省晋中市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的同时,指出了环境问题,岩溶大泉衰减,地表水及地下水开发利用不平衡等方面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了缓解地下水超采,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一些对策和措施,为加强地下水保护,控制地下水超采、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2016,(4)
府谷县作为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的龙头县,煤炭资源丰富,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在县域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府谷县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存储量、开发利用现状、水质状况以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分析,针对府谷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在合理开发水资源和提高区域用水效率方面,存在区域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滞后、城区生活与工业供水工程水源分散、效率低下等问题,要加区域大水资源合理开发与优化配置,促进水资源与区域经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陈文郁 《地下水》2008,30(2):111-113
陕西省牧区地处陕北黄土高原,是一个农牧结合,以农业为主体、牧业占主导地位的半农半牧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当地发展最主要的制约因素之一。通过对该区水文地质条件、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计算出水资源总量为48.40亿m^3,75%年水资源可利用量15.96亿m^3,其中地表水9.41亿m^3,地下水6.55亿m^3。根据水资源可利用量和现状供水能力估算典型水平年水资源开发潜力为75%年为8.66亿m^3,其中地表水5.01亿m^3,地下水3.65亿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