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元谋姜驿大红山亚群地层、岩石特征及其时代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元谋姜驿大红山亚群一套变质岩的野外、室内研究资料为基础,收集了新平大红山、四川会理的部分地质资料和国内外部分细碧——角斑岩岩石化学资料,论述大红山亚群变质岩的原岩为细碧——角斑岩——砂页岩——碳酸盐岩的组合;并对比了姜驿、大红山、会理三地区大红山亚群的地层、岩石、岩石化学特征;分析了大红山亚群中铁、铜矿产与细碧——角斑岩岩石化学方面的内在联系;从地层接触关系、岩石变质程度、重力资料、同位素年龄等方面讨论了大红山亚群的地质时代。  相似文献   

2.
孙克祥  袁富 《云南地质》1993,12(1):21-30
近年来在绿汁江断裂以东元江县岔河一带发现一块面积较大的中-深变质岩系。其岩性主要是变粒岩、混合岩、石英岩、片岩、大理岩和变钠质火山岩,变质程度已达高绿片岩相到角闪岩相。原岩应是海相钠质火山岩。它可以和下元古界大红山群对比,相当于大红山群底巴都组二段到曼岗河组一段。在底巴都组混合岩中测得(Rb—Sr全岩等时线)同位素年龄为1777Ma。区内已找到中型铜矿床并伴有金、铀矿产。  相似文献   

3.
新疆阿勒泰地区变质岩中微古植物群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阿勒泰地区变质岩很发育,而且厚度巨大,属于地槽型浅海复理石沉积.由于变质岩地层缺少生物化石,地质学者对其划分及对比有不同的认识.笔者(1987)在阿勒泰地区研究地层古生物时,从黑山头—喀纳斯湖、锡伯渡—库鲁木提及北塔山—青河地区的29个剖面采集了216个微生物样品,其中15个剖面含震旦纪的微古植物群,1个剖面含晚奥陶世—早志留世的微古植物群,这些古植物的发现对查清这些变质岩岩层的时代及地层划分、对比将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自IOCG矿床概念提出以来,国际上已受到越来越多地质学者的重视。在中国,聂凤军等学者将老山口、天湖、大红山、拉拉等矿床对比于IOCG矿床,并将其划属为IOCG矿床(聂凤军等,2008)。本文将岔河铜矿与IOCG矿床对比研究,确定岔河铜矿与IOCG矿床的关系,并希IOCG矿床的成矿模式在岔河地区找矿勘察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从千米科研钻孔看滇中大红山群下伏的岩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况大红山群是西昌——滇中地区重要含铁铜矿地层,在云南以大红山矿区出露最好。从岩性、岩相特征,变质程度,构造部位及含矿性诸方面分析,一种观点认为大红山群可与元谋苴林群的阿拉益组及川南会理群的河口组对比;认为大红山群层位比昆阳群低,变质比昆阳群深,岩性组合、矿床类型等都与昆阳群有很大的差异,是另一套富钠质火山岩的含矿建造,是康滇地轴上比昆阳群更老的地层。另一种观点认为可与昆阳群的某些组段对比。但大红山群所出露底部的老厂河组之下究竟隐伏着什么地层?有没有含矿层位?有没有更老的结晶基底?这是广大地质工作者所关注的。  相似文献   

6.
元江岔河铜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煜昭  崔银亮 《云南地质》1996,15(2):154-163
岔河铜矿是康滇地轴内一多成因矿床。本文从岩石宏观与微观特征、岩石化学成分、微量元素和重砂矿物等几个方面对岔河变质岩系进行原岩恢复;用同位素年龄、稀土元素和地层特征对比了康滇地区有关地层;描述了三类矿床宏观与微观地质特征;运用包裹体均—温度和包裹体成分测试成果探讨了成矿流体性质;最后采用裂谷理论讨论了成矿作用与太古代和早元古代地壳演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董丽霞 《新疆地质》2005,23(1):19-22
新疆东天山地区蓟县系原卡瓦布拉克群为一套岩性复杂、变质程度差异很大的变质岩系,通过大黑山幅1:25万区调的调查研究将其进行了解体,根据岩石组合,变质程度及所含叠层石的组合重新厘定了层序,它包括了未分太古界、下元古界兴地塔格岩群(Pt1x)、长城系杨吉布拉克岩群(Chy)、蓟县系爱尔基干岩群(Jxa)和青白口系帕尔岗塔格岩群(Qmp),同时对各岩群的岩石组合、变质、变形进行了区域性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8.
东准卡拉麦里地区苏吉泉一带黑山头组的厘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布于卡拉麦里大断裂之北苏吉泉一带的一套以陆源碎屑岩为主,夹有少量火山碎屑岩和火山熔岩的地层,前人将其划归中泥盆世平顶山组(蕴都喀拉组),作者等新获得该地层中火山岩夹层的全岩Rb-Sr等时年龄(339±4)Ma,依据岩石组合并与区内同时代地层对比分析,将其厘定为早石炭世黑山头组.黑山头组的厘定为确立卡拉麦里大断裂之北地层总体为一单斜构造提供了重要佐证,也为东准噶尔地区的地层正确划分与对比,建立区域地层格架和重建中亚地区晚古生代地质历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对元谋变质岩调查研究历史沿革作出评论的基础上,就其地层划分、矿产资源总貌及成矿特征、与周边变质岩地层对比、地质时代分析等基础地质相关问题进行探讨,进而得出基本结论为:元谋变质岩可分为两套地层──普登群与猛岗河群,其地质时代分别属于太古宙及古元古代。  相似文献   

10.
康滇地轴不同成因铁矿床矿石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步高 《云南地质》1993,12(1):74-81
康滇地轴是我国重要的铁矿带之一,从下元古代哀牢山群至中-上元古代大红山群(河口群)、苴林群、昆阳群(会理群、登相营群),具多层位含矿及成矿的继承性。其中以大红山群红山组(相当于河口群四段)、昆阳群黑山头组、大龙口组、因民组、大营盘组(相当于会理群双水井组)最为重要。岩控表现在大红山群(河口群)钠质火山岩及晚加里东-海西期古裂谷层状基性-超基性暗色杂岩体最为明显。康滇地轴的主要铁矿床成因类型,笔者认为可分岩浆型、火山岩型、次火山岩型、火山  相似文献   

11.
大红山矿区底嘎姆铁铜矿床地质特征与大红山式铜铁矿床相似,具显的层控性,其含矿岩系分别为下元古界的大红山群曼岗河组(Pt_1dm)和红山组(Pt_1dh),属火山喷气—沉积改造型铁铜矿床,该区具有良好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2.
黑山头组在新疆东准噶尔、西准噶尔两个地层分区均有产出,分布最为广泛,可作为两个地层分区对比的标志性地层单位。最初确立该组为一套海相正常陆源碎屑岩,但因最初建组剖面上的黑山头组更名为那林卡拉组,加之补立黑山头组层型剖面中火山地层的并入,特别是对并入火山地层的划分归属分歧和时代争议,使得黑山头组的划分与时代认识出现严重分歧,导致其上覆和下伏多个组级地层单位的使用混乱,引发了这些地层的区域地层划分与对比困难。野外调查确认,原黑山头组的海相正常陆源碎屑岩与并入上部的火山地层岩性差异显著,二分性界面清楚,区域延伸性和可对比性标志清晰,且两者之间发育明显的喷发不整合界面,故建议对其解体和重新厘定。新厘定的黑山头组只保留(原下部)陆源碎屑岩层位,其上的火山地层确信为早石炭世(非前人所述的中泥盆世),故新建早石炭世阿克塔木组。这一新方案为准噶尔地层区石炭系地层的正确划分和区域地层合理对比等提供了重要佐证,提升了黑山头组在两个地层分区的对比价值。  相似文献   

13.
吕世琨 《云南地质》1996,15(1):19-30
本文在对元谋变质岩调查研究历史沿革作出评论的基础上,就其地层划分、矿产资源总貌及成矿特征、与周边变质岩地层对比、地质时代分析等基础地质相关问题进行探讨,进而得出基基本结论为:元谋变质岩可分为两套地层-普登群与猛岗河群,其地质时代分别属于太古宙及古元古代。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介绍了大黑山金矿化的矿石特征;对大黑山剪切带岩石显微构造的演化进行了初步探讨;论述了剪切带与金矿化的关系;指出大黑山地区适合含金变质岩系、低温韧-脆性剪切带、弱碱性钾质花岗岩三位一体的岩金矿床找矿模式。  相似文献   

15.
滇中昆阳群一直是华南前寒武纪地质研究的热点之一,其地层序列、时代与区域对比长期存在争议。通过对滇中易门县小街乡普家村-岔河水库剖面禄表组2个凝灰岩样品进行SHRIMP锆石U-Pb定年,获得禄表组凝灰岩的锆石206Pb/238U年龄为878.5±4.7Ma和878.0±4.0Ma,首次证实禄表组的形成时代为新元古代中期。禄表组凝灰岩SHRIMP锆石U-Pb年龄的获得,有利于正确认识昆阳群的划属关系,并为西南地区青白口纪地层格架的建立和对比提供可靠的年代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薛步高 《云南地质》2001,20(4):376-384
近年完成的1:5万禄丰幅,段七村幅,洼垤街幅区测成果,否定易门小街向斜及其核部禄表组的存在。段七村幅明确提出柳坝塘组底部细砾岩以微弱不整合覆于黑山头段之上,将该组原有的底部含铁砾岩贫铁矿层改划为澄江组,以不整合覆于柳坝塘组之上;洼垤街幅对石屏黄草岭组有效的认识,除保留原有黄草岭组外,对其下部含黄铁矿(马鞍山)和铅锌铜矿化(黄沙厂)的含碳酸盐岩地层,另新建车家城组,热水塘组,为滇中区下亚群出露的最低层位。这些成果,对将小街剖面建立的美党组之上的岔河组,清水沟组向东川,禄劝,安宁,晋宁,石屏等地对比推广,提出置疑。  相似文献   

17.
黔东南地区的甲路组冲洪积相底砾岩为一套高角度不整合于四堡群变质岩系或侵入该变质岩系的花岗岩体之上的楔状地层。通过对该组大比例尺剖面实测与加密取样鉴定,确定了该地区新元古界下江群甲路组与四堡群变质岩系及刚边花岗岩体之间的沉积超覆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下江群的沉积演化序列。取自甲路组地层之下的花岗岩的高精度SHRIMP锆石U-Pb年龄为823±12Ma,这一年龄数据与已有的摩天岭花岗岩TIMS锆石U-Pb年龄825.0±2.4相一致,代表了黔东南地区裂谷系沉积超覆的起始年龄。而该区裂谷系沉积超覆的开启年龄略晚于这个时间,研究区内可能缺失1000~820Ma之间与拉伸系(Tonian)大致相当的地层。  相似文献   

18.
正1区域地质背景潮水盆地位于甘肃中北部和内蒙古西南部,为中新生代断陷盆地,盆地基底主要由古老结晶变质岩及元古宙—中生界岩浆岩组成,隶属于华北板块阿拉善地块。盆地盖层为侏罗系、白垩系、新近系,其中在下白垩统庙沟群(K_1mg)见大红山泥岩型铀矿床、狼娃山井砂岩型铀矿点,在中侏罗统青土井组(J2qn)见半槽河砂岩型铀矿点,因此下白垩统庙沟  相似文献   

19.
宁夏海原地区原海原群的时代与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宁夏海原地区有一套巨厚的浅变质岩系,前人称海原群,由于缺少必要的地质资料,地层时代的厘定和区域对比问题,一直悬而未决。鉴于这一浅变质岩系所处大地构造位置十分重要,正确厘定其地质时代很有意义。为此,笔者对海原群进行了研究,在生物地层、同位素年代地层及岩石地层方面均获得了可喜的成果,首次提供了地层时代和划分的直接依据。根据微古植物、同位素年龄、变质程度及原岩建造特征等,将海原地区的这套浅变质岩系厘定为中、上元古界,分别建立了长城系南华山群、蓟县系园河群及青白口系西华山群。笔者认为,在早元古代以前,华北地块与兰州-西宁地块曾连为一体。中元古代早期,中条运动(吕梁运动)的结果,使华北地块与兰州-西宁地块分开,其间沦为一个北西-南东向的海槽,称北祁连海槽。南、西华山应为兰州-西宁地块的岛弧带。早古生代祁连优地槽是在这样的背景上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20.
川西滇东地区前震旦系地层若干新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收集了各家材料,加上自己的一些观察,针对川西滇东地区前震旦系几个重要的地质问题,表示了自己的看法:(一)关于原大红山群老厂河组和原河口组下变质沉积岩段,认为是古陆壳的产物而不是地槽期的硬砂岩建造。川滇地区在河口组火山活动之前曾广泛发育过原始古陆壳;(二)关于河口组的层序,认为由于同斜褶皱使地层层序造成了假象,修正后不但能与元谋姜驿、新平大红山等地对比,而且可以恢复拉拉地区的褶皱面貌;(三)认为河口组和大红山群内存在不整合面,称之为“川滇运动”,老于19亿年,代表川滇地区最古老的一次地壳运动。会理群的双水井组与青龙山组间也存在不整合面,称之为“西昌运动”,距今13-14亿年,可以将会理群或昆阳群划为上、下两个亚群;(四)关于美党组与望厂组的层位问题,认为东川地区的望厂组应该是该地昆阳群的最上层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