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辽宁省的农业气象研究,自50年代兴起以来.经历了长足的进步。全省农业气象研究机构和服务网络齐全,研究和服务效能显著。70年代末80年代初,农业气候资源考察与区划赢得了社会信誉;在农业气象研究中,如低温冷害研究,辽东和辽西山地气候资源利用与改造研究,模糊概念和微机在农业气象中应用研究,自然灾害预报、情报与评价研究,病虫害气象研究,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的中国农业气象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中简要回顾了中国农业气象的发展历程,并将现代农业气象研究划分为3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初创起步阶段、70—80年代恢复发展阶段及90年代以后的快速发展阶段。从作物资源利用、农业气候资源与区划研究、作物产量预报和遥感估产技术、农业气象灾害研究、气候变化对农业与生态影响研究等方面重点介绍了现代农业气象科研工作的主要研究成果和进展;从未来气候变化带来的问题、农业生产和可持续发展需求、农业气象科研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等方面,提出了气候变化影响下农业气象灾害防灾减灾技术研究、气候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有关国家粮食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农业气象现代化观测技术研究、作物生态系统模拟与定量化评估技术研究、设施与特色农业气象及现代生物技术的环境调控技术研究、农业气象基础理论研究等方面农业气象未来的重点研究领域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农业气象研究50年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在简要回顾20世纪我国农业气象学科发展历程基础上, 重点阐述了50年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在农业气象各主要研究领域, 包括农业气候资源与区划、农业产量气象预测与卫星遥感估产、农业气象灾害、气候变化影响评估、作物生长模拟与模式以及农业气象情报信息服务等所取得的若干重大进展, 并从当前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出发, 探讨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未来发展中在农业气象研究领域的可能热点趋势。  相似文献   

4.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气象局农业气象研究工作是由农业气象研究所(FIA)负责的。该所同气象局其它部门紧密协作,并代表气象局各部负责协调气象和农业研究机构间的合作关系。在农业气象研究所各研究单位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农科院的研究之间始终存在着协作关系,这可以通过过去若干年里在有效地解决作物、果树栽培、温室和仓库气候等研究任务的事实中得到证明。与农业气象研究所长年协作的单位是农科院及其土壤肥力研究中心。自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建立以来气象局的一个研究小组同该研究中心协作已就植物生长与天气的关系问题和评价土壤水份含量的方法问题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后者还被苏联用来解决乌克兰地区土壤水分含量的评价问题。五十年代初期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农业气象研究已经达到了这样的水平,即可编制、发布重要的农业  相似文献   

5.
农业气象作为气象科学的一个应用分支,在农业生产和人们对自然不断认识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早在1872年美国就开始编发《每周天气纪事》,为农业生产提供气象服务。二十年代世界第一本《农业气象学》问世,建立了农业气象科学的理论基础。以后由于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生产中的气象问题随之变得非常突出,三十年代日本的大  相似文献   

6.
该文总结了我国农业气象业务的发展。我国农业气象业务体系包括基础业务和业务系统两部分。40年来,农业气象业务体系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业务发展的初级阶段,基础业务全面起步;第二阶段是80年代以来业务的发展阶段,基础业务和业务系统都得到发展,形成完善的业务体系。国家级农业气象业务在整个农业气象业务体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业气象服务典型案例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与种植结构的调整以及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多,农业生产中出现了不少新的农业气象问题,因此,中国气象局批准实施了“中国农业气象服务典型案例总结”业务建设项目,旨在系统收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各地农业气象服务的典型案例,总结农业气象服务的经验和不足,探求可拓展的农业气象服务新领域,  相似文献   

8.
气象为农业服务责无旁贷。气象工作坚持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服务的同时,以甘肃农业服务为重点,积极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服务。气象为农业服务,既要努力做好抗御重大自然灾害的服务,又要大力开发农业气候资源,做好为农业趋利避害的服务,不断开辟新的服务领域,提高服务的总体水平。近些年来,气象部门为甘肃农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成绩十分显著。1 充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优势,发展农业生产自80年代起,甘肃省在完成县、地、省级农业气候资源调查和农业气候区划工作基础上,用4年时间,从区划成果中选出11项针对性强、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利用陕西29个苹果基地县40年气象资料和7个代表站10年苹果物候观测资料,结合苹果生长发育适宜气象条件与气象灾害指标,选取天气状况、气温、空气相对湿度、风速等主要气象因子,运用农业气象基本原理和农业气象统计方法,综合评估农业气象资源匹配和灾害影响,研究开发了苹果生育期主要气象灾害、主要农事活动和生长气象条件适宜性等一系列农用天气预报产品,在果业生产管理和防灾减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并结合业务服务提出了深化农用天气预报服务的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10.
由我省农业气象研究人员完成的“数学模型在农业气象中应用的研究”成果,于9月17日在本溪市通过了技术签定。专家们认为,该项成果在系统性和应用效果方面,达到80年代国际水平。课题组成员将1980年以来各自在数学模型应用于农业气象领域中的若干技术成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科学归纳、整理和进一步开发应用。这些数学模型主要有车贝雪夫多项式在农业产量预报中的应用、蒙特卡罗方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农业气象适用技术就是建立在气象科学基础上的农业适用技术,只要用好它就能取得效益。因此,农业气象适用技术在哪里一出现就受到那里领导和农民的高度重视与欢迎。为了使我区气象与农业部门进一步了解农业气象适用技术,更好地为农业发展服务,我们开辟了《农业气象适用技术园地》专栏,向大家介绍区内外有参考价值的农业气象适用技术。欢迎大家积极投稿。昆山地处太湖下游,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和,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60年代起试种双季稻,到70年代全市双、三熟制曾一度发展到38-40万亩,占水稻总面积50%左右,对粮…  相似文献   

12.
五十年代初期联邦德国就已开始了系统的农业气象研究工作。30多年来,他们在农业气象科学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进展。现就农田蒸散、农林小气候、物候学、农业气象预报方法及新技术在农业气象研究中的应用等诸方面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3.
农业气象模式(Agrometeorologicalmodel),是农业生产对象或过程与气象、气候和水文条件相互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或文字逻辑图式。前者是根据已知的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的数量关系和各种理论假设,建立的由一些变量和常数组成的数学方程式;后者是由各种文字、符号构成的逻辑框图。随着人们对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入,农业气象模式的研究也在不断地发展,特别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由于数理统计学的发展,电子计算机和人工控制气象条  相似文献   

14.
我国自五十年代初,有了农业气象专业后,农业气象的位置及其研究工作历尽坎坷。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普遍认为农业气象只能间接地提供依据,不能解决生产问题,因而研究人员视野不广,怕越轨的思想比较严重,常常吟叹:农业气象有没有发展前途?目前,大力提倡科研人员要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直接做贡献,特别是宋健同志在1989年全国气象局长会议上再度重申,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重要目标,就是要推动工农业生产和产业技术进步,依靠科技和科学管理,实现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5.
张宏名 《气象》1986,12(9):39-42
提起遥感或是遥感技术,对气象工作者来说并不陌生。因为遥感技术开始在气象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是比较早的。1960年4月美国发射了第一颗气象卫星,从那时起,有关气象卫星云图等遥感资料就已经正式在气象预报业务中应用了。而后随着地球资源卫星的发射,遥感技术应用的范围也就逐步扩展,并开始研究它在农业气象工作中的应用。1974年开始的有名的“大面积作物估产试验”(LACIE),可以说是遥感技术与农业气象预报工作结合的第一次尝试。 一、遥感技术及其一般原理 所谓遥感技术,简单说来,就是人们对观察研究的对象不用直接接触,且在相当远的距离就能感知其存在状况和特征的技术。它是20世纪60年代快速发展起来的一门先进  相似文献   

16.
频繁发生的农业气象灾害制约着我国农业生产的快速、健康发展。农业气象灾害一直是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开展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在国家科技攻关等计划的支持下,近10年来农业气象灾害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完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业务和预报服务,构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防御体系是农业气象灾害研究的重点。基于3S技术和地面监测相结合,构建了农业气象灾害动态监测系统,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来全面监测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发展;建立和完善了卫星遥感监测系统,开展干旱、洪涝、冷害等灾害的动态监测,逐步建立集3S于一体的高空时空分辨率的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研究主要包括:数理统计预报方法进一步发展,农业气象模式与气候模式结合的初步尝试,GIS和网络等高技术在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中的应用,省级农业气象灾害预测系统的研制。我国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影响)评估的研究,大致可以2001年为界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以灾害风险分析技术方法探索研究为主的起步阶段,第二阶段,以灾害影响平度的风险化、数量化技术方法为主的研究发展阶段,构建灾害风险分析、跟踪评估、灾后评估、应变对策的技术体系;具体研究包括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区划和基于遥感监测信息的农业干旱评估。近年来我国农业气象灾害防御研究主要是将高效利用农业气候资源的主动防御技术和开发防灾制剂的被动防御技术相结合,在防御农业干旱和低温冷害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专题为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之第2课题"农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共享技术研究"的第2专题(2001BA513B02-2).专题旨在针对目前农业气象服务中面向政府的宏观决策服务和常规书面报告的服务形式已不能满足信息时代政府、农民对农业生产气象信息需求的状况,研制基于WebGIS的农业气象信息共享技术,开发全国农业气象信息网络化服务系统,使农业气象信息能直接、迅速、便捷、有效地传输到农业生产第一线,为农业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 70年代末 80年代初甘肃省农业气象业务恢复工作 ,在 2 0多年的时间里 ,科学技术发展和为农业生产服务的需求 ,农业气象各部分的业务 (监测、情报预报、试验研究 )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业务体系 ,站网布局趋于合理 ,情报预报服务和管理规范 ,农业气象试验研究为适应区域农业生产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实时观测资料 ,并按照中国气象局的要求 ,做到了监测、情报、预报三网合一 ,成为气象为农业服务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 ,随着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粮食作物生产已不再是农业生产的核心问题 ,农业的概念扩展为大农业 (粮、经、林、果、蔬 ) ;…  相似文献   

19.
一、农业气象业务及服务日本的农业生产受各种不利天气条件影响很大,如:低温冷害、风害、旱害等,因此日本对农业气象工作比较重视,早在明治年代中期及后期即开始了生物季节观测和一些农作物与气象关系的调查。1925年在中央气象台的第一部下设立了农业气象股,从此有了农业气象管理机构。1930年扩大业务范围改为产业气象股,1940年后一度将产业气象股改为产业气象课。此后,机构几经调整变动,现在在气象厅观测部下设有产业气象课。当前产业气  相似文献   

20.
天津市北辰区设施农业温光气候资源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北辰区气象站近40 a(1971-2010年)冬季的气象观测资料,对影响设施农业生产的温光气候资源和主要气象灾害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温度资源变化利于设施农业生产,光照资源的变化则与之相反,低温、连阴天等农业气象灾害对设施农业的影响加剧,尤以中度和重度灾害的发生明显,北辰区的这一变化对研究我国北方大城市郊区设施农业生产的气候资源变化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