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次连续性大雾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7年5月21—23日日照地区连续性大雾天气过程进行分析,表明:有利的天气形势为大雾形成提供有利天气背景;持续的东南风和适宜的风速为大雾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水汽条件;逆温层结对水汽和烟尘的聚集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2004年12月关中地区因地面辐射而产生的一次大雾天气过程。有利的天气形势为大雾形成提供有利天气背景,良好的湿层及高空辐散和低空下沉逆温使得水汽在低空凝结,地面明显降温,利于辐射雾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一次连续性大雾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关中中东部2002-11-21-23连续性大雾天气过程分析表明,高低空天气系统的密切配合是形成本次大雾的主要因素;逆温对连续性大雾的形成有重要贡献;地面水汽充沛,温度较低,风场较弱为大雾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盆地地形对大雾的形成也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物理场资料分析贺州市2013年1月14日早晨一次大雾天气过程,结果表明这一次大雾天气是在稳定的西风系统、中低层高度脊和温度脊以及地面冷高弱气压梯度场的背景下发生的;前期降水促使地面空气湿度增加,风速小风向不定使得水汽在低层聚集,在晴空辐射降温作用下有形成大雾天气;地面到中低层存在逆温使得大量水汽和气溶胶粒子聚集在逆温层下面,对大雾天气的出现和维持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利用地面常规观测站资料、地面10分钟加密自动站资料、探空资料、NCEP1°×1°再分析资料等,通过天气学和物理量特征分析方法,对2014年11月21—22日发生在辽宁地区的一次区域性大雾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大雾发生前有弱降水产生,近地面潮湿,水汽条件好,降水过后,中低空没有强冷空气侵入,温度较高,有利于逆温层的形成与维持。湿度高、风速小为大雾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气象条件。此次大雾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二阶段近地面有外来的水汽输送。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14年1月31日~2月1日成都地区连续性大雾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气象要素及相关物理诊断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持续性大雾天气过程是在500h Pa西北气流和地面均压场的环流形势下发生的,属于平流-辐射雾。前期降水、偏南水汽和西风扰动水汽为本次大雾形成提供了水汽条件。低层暖平流输入、水汽辐合以及辐合上升运动有利于大雾的形成和维持;反之,则大雾消散。逆温层高度及强度、双逆温结构、冷平流入侵厚度和湿层厚度与雾的浓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应用绥化自动气象观测站和气象航空报资料以及MICAPS相关资料,对2008年8月6日绥化市一次大雾天气过程,从环流形势、影响系统、水汽条件和层结稳定条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大雾主要是平流造成的;深厚而稳定的暖性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主要影响系统;低层湿度场和风场的适当配合,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中低层深厚的暖平流为产生稳定的逆温层提供了有利条件;交替型逆温结构即有利于层结稳定,阻碍水汽的垂直交换,又有利于水汽凝结成水滴形成雾.  相似文献   

8.
山东中西部一次持续性大雾的形成及维持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博  贾斌  韩风军  徐娟  王健 《干旱气象》2014,(5):830-836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NCAR提供的6 h再分析资料(分辨率为1°×1°),对2013年1月12-16日发生在山东中西部地区的一次持续性大雾天气过程从环流背景、层结条件、动力和热力学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中高层偏西气流、对流层低层温度脊和地面冷高压的稳定维持为这次持续性大雾过程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大雾过程经历了辐射雾—平流辐射雾—平流雾的复杂演变阶段,不同阶段的大雾湿层厚度及逆温强度有所不同;适当的风速和低层弱的水汽辐合有利于大雾稳定维持和发展;近地层辐合上升、中高层辐散下沉,易在界面形成逆温层,有利于大雾的出现,而整层的辐合上升运动往往容易形成中高云,不利于近地层水汽的聚集,难以形成大雾。  相似文献   

9.
利用那曲市色尼区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结合NCEP(1°×1°)、Era5(0.25°×0.25°)再分析资料,从天气学角度对2019年4月10日藏北一次浓雾天气的形成机制、物理结构特征以及局地性爆发的成因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浓雾具有局地爆发性特征;前期积雪融化的水汽蒸发配合风场辐合作用,为此次大雾的形成提供了水汽条件;500 hPa环流背景及边界层内上层暖平流与下层冷平流配置,为大雾的形成提供了弱风与稳定层结条件,从而雾得以发展且维持;夜间少云,地表净辐射加强,降温冷却作用导致水汽达到饱和状态,利于水汽凝结形成无数悬浮于空气里的小雾滴;近地层风速小、逆温及下沉运动使水汽不易向高空扩散,在相对有限的空间内水汽大量汇聚,导致大雾爆发性发展;大雾的局地性与特殊地形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近10年武汉市大雾变化特征及2006年一次大雾个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近一个时期武汉市大雾的时空变化特征、大气环流背景及有关物理要素场的分布情况,根据1995~2005年武汉市大雾观测记录,统计分析了这一时期武汉市大雾的变化特点,并对2006年3月10日出现在武汉市的一次大雾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11年来,武汉市大雾日数继续下降,冬季大雾出现频率最高,春、秋季大雾频率次之,大雾持续时间明显延长;高空弱的偏西气流,中低层弱的暖湿气流,近地面有逆温层,地面为均压场等条件,是大雾形成的有利环流形势。  相似文献   

11.
云南辐射雾的气候分布特征及天气成因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应用1976~2005年云南126个气象站观测资料及2001~2005年的高空探测资料,统计分析了云南辐射雾的时空分布气候特征、形成雾的天气环流背景及要素成因.结果发现:云南雾H数逐年呈现波状变化,总体趋势上呈下降趋势,但雾的日变化规律较为稳定;形成雾的天气形势有偏西气流型和偏北气流型,其中偏北气流型成雾重、持续时间长.成雾物理机制分析表明,近地层良好的水汽条件、静风或弱的风力条件、晴空少云、地面变性冷高压后部的均压场环境、低层大气弱的上升运动、中高层大气较强的下沉运动、低层暖平流、中高层冷平流以及边界层存在逆温层等特征是形成雾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2007年12月南京六次雨雾过程宏、微观结构演变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2007年冬季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对雾的综合观测资料,包括能见度仪、雨滴谱仪、雾滴谱仪、宽范围颗粒粒径谱仪(WPS)观测资料,并结合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再分析资料,分析2007年12月南京六次雨雾过程的宏、微观结构演变特征。结果显示:(1)南京2007年12月的六次雨雾过程主要是受天气系统的影响,以雨中雾为主,最低能见度均大于250 m。雨雾多出现在偏东气流的作用下,南京地区先发生弱降水,空气近饱和,随后受到来自北方的弱冷空气影响,水汽凝结,雾形成。(2)雨雾发生前贴地层多有逆温,雨雾过程中2 m高度与地表温度差由正转为负,逆温消失。但900 hPa以下,雨雾发生前和过程中,都少有逆温层,雨雾结束后均无逆温结构。雨雾前中低层有云,云状为高积云Ac或高层云As及层积云Sc或碎雨云Fn,低云高0.3~2.5 km,雨雾过程中,600 hPa以下都是饱和层,多伴有Fn,低云高度明显下降,雨雾过后,近饱和层仍然有可能存在。雨雾前900 hPa附近有明显的风切变。(3)雨雾形成初期,大粒子(粒子直径D≥10 μm)和小粒子(1 μm相似文献   

13.
大连地区辐射雾与平流雾边界层温度场及风场对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程相坤  蔡冬梅 《气象科技》2010,38(4):427-431
选取2008年3月和6月出现在大连及其沿海地区的辐射雾和平流雾过程,采用GTS1型数字式探空仪探测资料、能见度仪自动观测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其边界层温度场及风场结构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性质不同的大雾(辐射雾和平流雾)具有共同特征:都产生于纬向环流背景,中层东南暖湿气流为大雾的形成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和热力条件。但两者存在明显的差异:底层东北风平流降温是辐射雾生成的重要条件,却造成了平流雾的消亡,底层东南风是平流雾生成的条件,却对应于辐射雾的消亡;辐射雾逆温厚而强,平流雾则为弱的逆温或无逆温;辐射雾生消演变对应于大气层结由稳定发展为不稳定,平流雾则对应于由不稳定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4.
深圳两次大雾天气过程对比分析及预报启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2005年2月23-25日和2006年3月6日深圳分别出现了一次大雾天气。从天气学角度对两次大雾过程的形成原因、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表明:大雾天气需在一定的形势场中出现并维持,近地面层气象要素场的变化会促进大雾的形成、维持和消失,而近地面层风场或温度场的改变除了与其环境、当地气候特征有关外,与大的形势场是分不开的。通过对比,对深圳大雾天气的生消和维持机制有一定了解,对预报本地大雾天气有指示作用,也为其它地区特别是沿海地区雾的预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胡利军  杨豪  高爱臻  郑铮 《气象科技》2021,49(2):192-199
结合天气形势、高空风场、370m高塔、地面要素、激光云高仪、毫米波雷达等资料,对宁波北仑港区航道2018年2月15日海雾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是一次以锋前雾为主的海雾过程,在上暖下冷的锋面背景下,地面水汽充沛、风力温和,近地层逆温结构,都为海雾的形成和维持提供了有利条件。上下大气风向不一致,不利于垂直方向空气交换,有利于雾霾的产生。激光云高仪后向散射系数、颗粒物的消光系数及退偏振比,可以比较清晰地得出雾滴粒子的光学特性和过程演变趋势。随着海雾的生成、发展、消散,后向散射系数强度也呈增强、强、逐渐减弱的变化。雾天气现象下雾滴粒子小且轻,波动幅度比较大,某一高度粒子的傅里叶变换频率谱对应频率较高,高频所占比多数大于50%。  相似文献   

16.
为了弄清北京地区持续性雾-霾天气过程的演变规律、揭示大雾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条件,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高速路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和大气成分观测资料分析了2013年1月26~31日雾-霾天气过程的演变特征和有利于大雾形成和发展的天气形势。在此基础上,采用先进的北京快速循环同化中尺度数值预报系统(BJ-RUC v2.0)开展数值模拟,分析大雾形成的水汽、动力和热力条件,得出:模式对1月30日夜间至31日前半夜的雾区模拟较好,但对28日夜间至29日白天(大雾天气伴严重大气污染)雾区的模拟偏差较大。发现近地层的持续性东南风使950 hPa以下湿度增大是大雾形成的关键条件。上层(975~800 hPa)的明显暖平流导致逆温层的加强和维持,使大气层结稳定度增强,是大雾天气发展和维持的重要条件。另外,近地层950 hPa以下为风场辐合、其上层为风场辐散的结构有利于雾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江苏连续三次区域性浓雾形成过程的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利用常规观气象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风廓线雷达资料和能见度自动观测资料等对2013年12月上旬江苏省连续三次区域性浓雾的特征和发生发展机理进行了详细分析,重点对锋面冷却雾的形成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次浓雾过程都发生在有利的环流形势下,但成因却显著不同。辐射雾主要由夜间地面辐射冷却配合高湿静风形成,边界层低空急流有利于逆温的形成,为浓雾发展、维持提供条件;平流雾是由海上暖湿平流流经江苏冷的下垫面而形成,东南气流输送充足的水汽、加上稳定的逆温层是平流雾形成的必要条件;锋面雾由冷锋前部的冷平流冷却效应而形成,浓雾主要发生在锋前,但冷锋入侵后,前期充分的水汽积累和动力辐合使锋后能见度依然较低,浓雾继续存在。  相似文献   

18.
应用能见度观测仪、风廓线雷达、加密自动站和常规气象观测等资料,从天气学角度对2018年1月17—18日和11月24—25日辽宁地区两次大雾天气特点及边界层热动力条件对大雾形成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次大雾天气表现与成因较为类似。大雾发展均有两个阶段,且天气背景条件相似。其中大雾第一阶段主要为辐射雾,辽宁中部位于弱辐合带上,大雾出现在偏南气流中,偏南风将海上水汽输送到营口—沈阳一带,辐射降温配合弱的上升冷却作用,形成近地面逆温,同时温度露点差减小、相对湿度增大,导致大雾爆发性发展。大雾第二阶段,在次日07—08时冷平流入侵近地面层,逆温层再次建立导致大雾发展,低层弱冷平流到达地面时间和位置是大雾精细化预报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韩美  高珊  曾瑾瑜  高聪晖 《气象科技》2016,44(6):928-936
台湾海峡是一个海雾多发的交通要道,海雾灾害往往会导致人员和财产损失。对当前有关的海雾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以海峡西岸为代表,比较台湾海峡海雾和其他海域的大雾研究进展状况,主要包括海雾发生时的天气气候学特征、监测手段、微物理特征研究和海雾数值预报研究等。结果表明,台湾海峡西岸在天气气候学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监测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不断的完善,但在如何对卫星遥感监测结果进行反演方面还需进一步研究;海雾的微物理特征研究有助于海雾模式的改进和卫星遥感海雾反演技术的提高,但台湾海峡西岸尚未开始研究,是下一步的研究重点;台湾海峡海雾数值模拟工作较少,伴随观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动力统计方法的不断完善,可通过数值预报产品与传统的天气学方法相结合,提高台湾海峡海雾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20.
吴风波  李岩松 《气象科技》2016,44(2):297-304
2014年3月12日广州白云机场出现了一次持续性大雾伴雷暴天气,本文利用常规资料和WRF模式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表明,低层偏南暖湿气流为大雾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和有利的风场条件,近地面充足的水汽、逆温层的稳定存在是本次大雾过程长时间维持的主要原因。伴随冷锋南下的偏北风使得逆温层、大气饱和状态破坏,是持续性大雾消散的动力因子。WRF模式模拟的地面水汽含量的空间分布、逐小时高度-时间序列图,对大雾生成、维持和消散的预警预报具有一定的参考性。此次雷暴发生在高空槽、切变线和地面锋面相配合的环流形势下,850hPa切变线配合地面锋面共同抬升触发雷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