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前言日本南极地区观测队为使昭和基地的地面、高空气象观测自动化,在气象楼的屋顶上设置了综合自动化气象观测装置(以下简称 AMOS)。AMOS 分为地面气象观测系统和高空气象观测系统(以下简称地面系统、高空系统),通过电路控制装置组成一个能互相交换资料的系统。地面系统进行地面气象自动观测,高空系统进行无线电探空的自动观测、资料分析、地面和高空的数据统计处理等。二、装置概要地面系统和高空系统都备有正副中央处理机(CPU)各2台,地面系统另备有输入输出信号控制部分和标准计时器各2台,高空系统备有输入输出  相似文献   

2.
L波段雷达探测系统是我国高空气象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地面高空气象观测业务一体化工作的展开,许多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人员开始从事高空气象观测业务工作,出现了不少问题,结合多年来的台站工作经验,就L波段雷达探测系统在使用中的一些技巧经验进行总结,将发现的一些问题提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3.
积极推行气象观测的地面高空一体化改革,有利于对观测流程进行有效的优化,使气象观测的效率得到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015年1月,中国气象局在全国各高空站实施了地面高空气象观测一体化工作。通过一年来的实践,本文对地面高空一体化改革的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总结了一体化改革过程中的一些有益经验,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
探空气球的充灌和施放是高空气象观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空观测中雷达跟踪探空仪、探空信号接收和数据处理都已经实现自动化,只有探空气球的充灌和施放是人工操作,气球充灌氢气有一定危险性,且至少需要一个观测员来完成施放气球工作.该文在分析探空气球充灌和施放各环节工作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探空气球施放筒的设计方案,以及在业务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为高空气象观测系统的全程自动化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结合高空气象观测资料,对延安高空探测站2011—2020年连续10年GFE(L)1型探空(简称L波段)雷达业务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并对出现的一些典型故障总结判断和维修方法,提出维护维修经验,为提升高空气象观测质量及高空业务人员雷达保障技术水平提供帮助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该文通过分析高空气象观测业务中所使用的气球颜色和天气情况的运用关系,介绍气球的使用技巧及如何判断球皮的质量好坏和保管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高空气象观测气球施放高度及业务质量。  相似文献   

7.
高空气象观测是天气预报、气候分析的基础数据,是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换的重要气象情报和资料。因此减少高空观测中重新放球,及时获取具有准确性、完整性、代表性、比较性的资料是高空气象观测工作中的重点。文章主要对高空气象探测中重新放球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目的在于减少重新放球现象发生,保证获取精确的高空气象资料。  相似文献   

8.
按照中国气象局推行的以“高空探空和测风报文的到报情况”、“报文资料达到最高标准层情况”、“报文资料与初估场均偏差情况”等几方面对高空气象观测报文质量进行系统性评估的方法,对百色站高空气象观测报文的质量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得出制约高空气象探测报文质量提高的关键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依据多年从事高空基层台站观测和高空资料的审核工作经验以及通过高空气象观测的59-701、L波段和400M等不同探测系统的几个实例,分别说明了以高空观测中气压变化趋势,并结合当时天气现象和云等要素来分析判断气球下沉的具体方法及各个不同系统数据处理软件对下沉记录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结合常规高空气象观测业务过程,对L波段高空观测系统在观测过程中出现的特殊问题及处理办法做以汇总,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PC—1500计算机探空程序系列在高空气象观测工作中推广应用后,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业务质量,使高空气象观测业务在现代化道路上向前迈进了一步,但在探空记录整理过程中,由于受到人工读数的误差和计算机查取气压值“取整”的影响,往往会出现一些手工整理时不易出现的矛盾记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所谓高空气象观测就是用火箭或气球等将气象仪器带到高空,观测自由大气中的气象现象。现在,高空观测的概念还不包括从地面或卫星观测高空云等。区别前者和后者的最大特征,可以说高空观测是现场观测,后者在于遥测。本稿只介绍一直使用于高空观测的手段和仪器(探空仪)的概要。  相似文献   

13.
高空气象观测是气象业务的基础工作之一,必须为天气预报、气候分析、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换提供及时、准确的高空气象情报和资料.在提高小球测风质量上我们有如下几点具体做法. 一、每日早晚6时30分至发报完毕之间,值班员不得远离值班室,避免迟测、漏测、重放球和  相似文献   

14.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卫星云图等,针对2016年5月1日和11日两次大风沙尘暴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蒙古冷槽型的高空环流形势易触发沙尘暴天气,由于高空冷空气的入侵,且高低空急流配合较好,有利于动量下传,造成大风;移动迅速且强大的地面冷锋是触发沙尘暴天气的重要系统,冷锋过境前期热力条件的积累也必不可少,它使锋面前后温度梯度加大,为天气过程提供了不稳定能量。  相似文献   

15.
新书架     
《气象》2013,(1):117
《现代气象业务丛书综合气象观测(上下册)》王强主编气象观测业务是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本书概括介绍了由天基、地基和空基观测系统构成的现代气象观测业务体系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气象观测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方法。重点讲述了地面和高空气象观测的原理、技术方法和业务要求,地基气象遥感探测技术的基础知识和业务应用。有针对性地介绍了大气边界层和城市气象观测、农业和生态气象观测、海洋气象观测、大气成分观测、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等专业气象服务观测系统,以及气象观测资料处理和质量管理、气象计量、综合气象观测保  相似文献   

16.
控制探空气球升速是提高高空气象观测业务质量的关键。分析多种天气形势和天气现象对气球升速的影响,总结不同气象条件下调整气球充气量的依据,为提高高空气象探测业务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GTC2型系统的设备安装、使用流程、探测过程应急对接、数据接收处理、报文编发等多个方面的分析,找出面对各种突发应急探测活动过程应如何正确操作、灵活使用、及时处理方法,充分发挥GTC2型接收系统对高空探测活动的有效应急备份作用,力保高空气象观测资料“三性”要求,以期提高高空观测业务质量控制之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一、大气探测是大气科学的基础,许多大气科学的进展发源于大气探测的结果。大气是三维空间的流体,千变万化,因此需要经常性连续地监测,大气作为一个整体,要在广阔的地域、纵深的空间内进行测量。大气探测可分为如下的几类:1.地面气象观测;2.高空气象观测;3.大气遥感探测;4.气象卫星探测;5.特殊观测(中高层大气探测,环境监测,  相似文献   

19.
新书架     
《气象》2012,38(4):500
常规高空气象观测业务手册;气象与水电工程;地表臭氧变化特征及其作物响应;亚洲中部干旱区蒸散发研究  相似文献   

20.
结合CMACast系统在气象台业务工作中的运行情况,利用编程的方法对高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进行自动备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