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国土资源》2004,(12):51
新疆是我国的石油富集区。石油天然气总资源量达300亿吨,占全国的1/4,已成为我国陆上石油最大战略接替区。截止11月22日,新疆今年已累计生产原油2000万吨。日均生产原油6.2万吨。  相似文献   

2.
红岗区地处油田腹部,横跨萨尔图和杏树岗2个采油区,辖区内有油水井10955口,计量间754个,联合站271个,井排路57条,进井路近1万条。辖区内原油年产量占整个大庆油田的40%左右。地下管线网,地面油田道路网、地上电线网纵横交错,星罗密布。全区共有产能用地92071.2亩(其中,油水井、计量间、联合站用地45857.1亩,管线用地23412.1亩.  相似文献   

3.
针对大庆油田N5区西部P1试验区块聚合物驱后含水率上升速度加快,产油量降低,且尚存大量剩余油的现状,提出进一步提高聚合物驱后剩余油的凝胶与二元复合体系段塞式交替注入驱油技术,通过实验分析铬离子凝胶体系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聚合物驱后凝胶体系与二元复合体系(相对分子质量为2 500万的聚合物和RMA-1型表面活性剂)段塞式交替注入驱油的效果;通过数值模拟分析聚合物驱后凝胶与二元复合体系段塞式交替注入驱油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凝胶与二元体系段塞式交替注入驱油阶段采收率在聚合物驱基础上提高10%以上,说明该技术可以作为聚合物驱后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4.
目前大庆油田采用深度处理污水进行复合驱回注,污水处理工艺复杂.分析油田深度处理污水(深污)、普通处理污水(普污)和强碱三元采出污水(三元污)等,对强碱三元复合体系界面性能、稳定性、乳化能力、抗吸附性能、岩心注入能力及驱油效率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深度处理污水和普通处理污水配制体系有较好的抗吸附性能,同时与原油配伍性较好,普通处理污水比深度处理污水表现出更好的注入能力和驱油效率;强碱三元采出污水注入能力最好,但水质成分复杂,原油配伍性和抗吸附性能较差.根据配制三元复合体系性能,优选结果为普污深污三元污.普通处理污水和深度处理污水达到复合体系性能要求,可以回注强碱三元复合驱区块,降低成本,减少采出液排放污染;三元采出污水有待采用更先进的手段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5.
正中石油青海油田扎哈泉致密油(页岩油)勘探近日获得新突破。截至目前,青海油田公司扎9井已累计生产原油125立方米。2014年2月底,国家973计划"中国陆相致密油(页岩油)形成机理与富集规律"项目正式启动,青海油田扎哈泉致密油勘探作为重点试验区域,是青海油田2013年勘探落实的第1个亿吨级致密油储量区。扎9井位于柴达木盆地西部坳陷区扎哈泉地区,是青海油田  相似文献   

6.
从4月上旬召开的吉林油田第一季度油气开发生产会议上了解到,截至3月末,这个油田累计生产原油155.3万吨,超计划268吨。  相似文献   

7.
曲流河道单砂体驱油效率主控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进一步提高注入剂驱油效率以及准确预测储层中剩余油在三维空间的分布,以大庆油田葡萄花油层组PⅠ2小层曲流河道砂体为例,通过对曲流河道砂体内部薄夹层构形及渗透率垂向分布的差异性分析,在排除开发因素差异的同井单砂体分析条件下,提出了单砂体内部薄夹层空间构形、渗透率垂向序列与重力因素共同控制剩余油分布、驱油效率多段垂向序列模式。  相似文献   

8.
《国土资源》2004,(12):49
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消息,中国今年全年原油进口量将首次超过1亿吨,原油对外依赖度将接近40%,预计今年全年中国将产原煤19亿吨以上,发电2.15万亿千瓦时,生产原油1.74亿吨。相关数据显示,在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已生产原油1.3亿吨,同比增长3%;原油进口量达8580万吨,增长36.2=70;原油加工量达2.02亿吨,增长15.4%。  相似文献   

9.
《山东国土资源》2004,20(1):62-62
东胜公司创办于1993年6月29日,是由胜利石油管理局、东营市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山东省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山东省国际投资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发起设立的国内陆上石油行业第一家以股份制形式,油地结合开发难动用储量的油公司;1997年正式组建集团公司,2003年6月29日经山东省工商局批准正式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东胜公司以从事(难动用)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及销售为核心业务,下设牛庄等17个从事油气开采的油公司,累计动用难动储量1.3亿吨,新增探明地质储量5000多万吨,建成了50万吨的年原油生产能力,开发水平达到了国内同类油藏开发的一流水平…  相似文献   

10.
媒体广场     
正我国已复垦损毁土地3000万亩近日,从2014北京国际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研讨会上获悉,目前,我国已累计复垦土地面积约3000万亩,尚有1亿多亩损毁土地未得到复垦利用。据不完全统计,长期以来,在生产建设活动中,人为造成的损毁土地约有1.3亿亩,随着生产建设的不断发展,每年新增400万亩左右的损毁土地。其中因生产建  相似文献   

11.
以“势场”为研究载体,提供注蒸气驱油过程动力为统一目标,将不可逆热力学中“流”与“力”的概念引入驱油过程,在研究驱油域势场动力学特征的基础上,注蒸气多场耦合的驱油机理可概括为动力势场之间、阻力势场之间及动力势场与阻力势场之间3个层次.尽管已在注蒸气驱油过程多场耦合的多层次描述与分析方面取得一些研究成果,仍需要开展探索性...  相似文献   

12.
克拉玛依砾岩油藏目前处于高含水开发阶段,储层精细分类特征研究及不同油藏类型水驱油机理和影响因素分析成为油藏提高采收率的基础和关键.首先利用储层综合对比技术,从沉积物源、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渗流特征及孔隙结构等方面分析三类油藏,明确导致不同类型砾岩油藏水驱油机理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然后基于核磁共振岩心分析技术进行微观水驱油机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水驱过程中大孔隙中的原油采出程度最高,而渗吸过程中主要动用中小孔隙中的原油,水驱方式与渗吸作用的结合可有效提高砾岩油藏采收率.分析三类砾岩油藏储层物性、孔隙结构、微观非均质性、润湿性及原油黏度对水驱油效率的影响,其中物性及微观孔隙结构的不同导致微观水驱油机理的差异,而在宏观上储层的非均质性、润湿性和原油黏度又对注入水的渗流体系和驱替路径起决定作用.综合分析结果表明:Ⅰ类油藏水驱油效率最高,Ⅱ类的次之,Ⅲ类的最差.最后结合测井与生产动态资料,讨论水驱油特征对储层整体水淹规律的控制作用.当储层性质相似时,注水条件越强,水淹程度越高;当注水条件相似时,储层物性越好,水淹越强,另外,相同油藏类型物性较差的Ⅲ、Ⅳ类流动单元储层在非强水洗条件下,一般表现为弱水淹层,甚至为油层,成为剩余油富集的有利区.  相似文献   

13.
根据渗流力学和传热学原理,建立水驱油多孔介质流固耦合换热控制方程.考虑热水驱过程中原油密度、黏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对微尺度模型水驱油过程进行数值计算,分析不同模型内岩石部分润湿对水驱油微观相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驱过程中注人水一侧岩石润湿性对含油饱和度起着决定性影响;驱替过程结束后,随着停驱时间的延长,剩余油、水...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污水回注对地层存在的损害现象,研究了污水回注渗透率的影响因素。采用室内水驱实验方法,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污水中悬浮物、油、碱、聚合物等因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各种成分对渗透率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悬浮物颗粒会堵塞孔隙喉道,油产生的"贾敏效应"将增大油水流动阻力,碱与岩石及黏土矿物间的物理化学作用会使地层结垢,聚合物在岩芯中的吸附和滞留共同造成地层渗透率的下降。因此,建议将三元复合驱采出污水中悬浮物、油、碱、聚合物等处理合格后再进行回注,以减轻对地层的损害。  相似文献   

15.
1 供需形势能源矿产2000年,全省原油产量2676万吨,储采比12。炼油业加工量1676万吨,占当年产量63%,外省调进909万吨,此外还进、出口部分原油。预计2005年原油产量2590万吨,储采比将降至7,原油稳产的难度进一步加大,而加工量将增至2600多万吨,超过当年产量。天然气探明储量较少,保有储量仅占全国1.59%,资源远不能保证社会需求。2000年,天然气产量6.88亿立方米,省内消费量占66%,主要为生活消费。随着化学工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需求量将会大幅度增加。“九五”期间,原煤年消费量保持在1.0~1.10亿吨。预计原煤累计需求量,“十五”期…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内源微生物驱采收率,调查大庆油田聚驱后区块的油藏微生物,并采集油水样,分析内源微生物的总数、类型和分布规律.研究聚驱后油藏中的细菌和古菌,利用PCR-DGGE指纹图谱、16S rDNA克隆文库的序列的生物进化树(确立微生物种类)和油藏微生物群落的16S rDNA多态性,得到内源微生物群落的16S rRNA基因分布...  相似文献   

17.
美国石油日消耗量约为 190 0万桶 (按吨 7.3桶计算 ,年消费石油 9.5亿t) ,其中进口为日 110 0万桶 (年 5 .5亿t) ,占 5 7.89%。在进口石油中 ,沙特石油占 15 % (《参考消息》2 0 0 1年 11月 2 5日 )。截止 2 0 0 0年底 ,中国累计探明石油储量 :陆上 145亿t,海上 2 4.4亿t。 (央视 6月 2 1日“新闻联播”)当前中国的采油工艺技术水平 ,对油田探明的石油资源量可回收 40 %左右。大庆油田已进入晚期开发 ,至今没有找到可接替的特大油田。受石油资源状况限制 ,今后若干年只能维持年产 1.7亿t水平。 2 0 0 0年中国石油进口高达 70 0 0多万t…  相似文献   

18.
油气界面的不规则移动是气顶油藏开发过程中油井气窜、气顶油侵等现象发生的直接原因。准确识别油气界面移动的稳定性条件,对于制定气顶油藏的开发技术对策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具有一定地层倾角的均质气顶油藏,假设油气界面呈水平直线移动,从油气两相的基本渗流规律出发,推导出了油气界面稳定移动以及保持静止不动时的渗流力学条件,并建立了气顶与油环合理产量的匹配关系。实例计算表明,该模型计算得到的油气界面的移动状况符合油藏生产实际,可为油气藏未来工作制度的制定提供方向。此外还可以得出:随着油区原油产量的增加,油气界面静止不动时的油气界面夹角不断增大,且无限接近于90°;相同原油产量条件下,油气界面静止不动时的油气界面夹角与原油黏度、地层倾角成正相关,与两相调和平均渗透率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松嫩平原是黑龙江省最大的平原区,也是最重要的经济活动区,大庆油田占据了整个松嫩平原的中部,大庆及周边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为我国的经济建设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伴随着近40年的石油开发和城市建设,大庆及周边地区也由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变成了高楼成群、油塔林立、采油井随处可见的大型城市。然而,在对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也破坏了大庆市及周边地区的地质环境,土地沙化、盐碱化、草原退化日趋严重,工业、生活污水任意排放、原油冒漏、废渣废料随意堆放使水体和土壤污染日益加剧,对小气候具有调节作用的湿地面积不断缩小干枯,生态系统自我恢复和调节能力已相当低下。  相似文献   

20.
沥青质沉积不仅会伤害储层物性还会对流体饱和度分布和渗流特征产生影响。通过开展不同开发方式下的长岩心驱替实验,分别测定了有或无沥青质沉积影响下的油水、油气和三相相对渗透率曲线,研究了沥青质沉积对原油相对渗透率和岩石润湿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沥青质沉积导致水驱、CO2非混相驱和水气交替(WAG)驱的采收率分别降低了12.2%,5.9%,15.3%。并会引起驱替压差上升,岩石润湿性向亲油性转变,加速水或气突破时间。水驱中沥青质沉淀会使油水两相共渗区左移,含水饱和度对油相相对渗透率的影响增大。CO2非混相驱中沥青质沉淀对气相渗透率影响较小,而油相渗透率更容易受到含气饱和度变化的影响。在三相渗流中沥青质沉淀会降低油相渗透率,加快油相相对渗透率的下降速度,增大残余油饱和度,减弱WAG驱效果。在注入水中添加JCF-1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后,能够降低驱替压差,延缓水或气突破时间,增大油相相对渗透率,降低残余油饱和度,弥补沥青质沉积产生的伤害。研究成果为富含沥青质油藏的高效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