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1999年11月至2000年4月,2000年11月至2001年4月两年干季拉萨民航观测站供航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试图反映本场干季风沙、浮尘天气的一般特征,并对风沙、浮尘天气的产生进行了形势分析和预报.  相似文献   

2.
陕西省2000年气候影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00年(1999年12月-2000年11月)陕西气候影响进行评价,2000年陕西各地气温普遍偏高,降水偏少;1992年12月至2000年5月全省大部分地区发生冬春持续干旱,其中陕北北部出现四季连旱;春季气温异常偏高,降水异常偏少,多风沙天气,陕北北部风沙天气是近年来最多的年份;陕南暴雨多,落区集中、灾害严重;冰雹灾害发生频繁。  相似文献   

3.
哈密地区风沙天气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哈密地区6个气象观测站的资料,用地面资料多功能应用系统(SDMAS),对1961~2000年共40年哈密风沙天气的天气气候特征和沙尘暴环流形势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风沙天气中扬沙最多,占61.6%;沙尘暴次多,占22.1%;风沙大多发生在春季,其次是夏季,冬季最少;60~70年代是风沙高发时段,80~90年代(1983~2000年)风沙日数明显减少;风沙主要发生在15~21时,中午到午后最为集中;沙尘暴产生在6种有利的环流背景条件下。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盆地沙尘天气具有独特的持续浮尘滞空区域特征.目前塔里木盆地浮尘天气的气候学特征认知依然停留在1990年,亟待认知近30年塔里木盆地浮尘天气的变化特征.因此,利用1991—2020年塔里木盆地27个观测站浮尘天气观测资料,分析塔里木盆地近30年浮尘天气的时、空变化特征,并给出盆地持续浮尘天气的频次分布,以加深对塔里...  相似文献   

5.
陕西沙尘天气的气候特征及影响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雷向杰  胡春娟  田武文  郭菊娥 《气象》2003,29(12):38-40
利用1971~2000年30年陕西94个气象站气象观测资料,根据中国气象局《沙尘天气预警业务服务暂行规定》中的有关规定对陕西沙尘天气及其所包含的沙尘暴、扬沙、浮尘三种天气的时、空分布特点和变化特征分别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影响做简单论述。分析结果表明:陕西沙尘天气北部多南部少,沙尘暴主要出现在陕北;陕北北部沙尘天气以扬沙为最多,陕北南部、关中、陕南以浮尘为最多;陕西沙尘天气冬春季多,夏秋季较少,尤以4月最多,9月最少;陕西沙尘天气30年来呈减少趋势,其中,沙尘暴减少趋势最明显,浮尘减少趋势较小。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盆地一次浮尘天气的卫星云图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旭  陈洪武马禹 《气象科技》2003,31(2):80-83,F003
根据常规气象观测资料、GMS-5静止气象卫星的红外云图和可见光图像,分析了1999年4月25至5月4日塔里木盆地浮尘天气。分析结果表明,红外云图和可见光图像能够监测盆地浮尘的变化,浮尘呈灰色,纹理均匀,边界清晰。浮尘区的TBB在0~-15℃之间变化,与地面能见度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大范围浮尘区的反射率在30%~36%之间,浮尘区反射率等值线稀疏,云区反射率等值线密集。  相似文献   

7.
利用兰州大学半干旱区气候与环境观测站(SOCAL)的微脉冲激光雷达(MPL)2008年4月30日至5月2日观测资料,对晴朗天气、浮沉天气及扬沙天气过程中气溶胶垂直分布的连续变化、物理机制进行了对比分析与探讨。结果表明MPL很好地反映出不同天气过程中大气气溶胶廓线的日变化特征:受人类活动影响,天气晴朗时,早晨9时开始在0—2km范围出现气溶胶聚集区,持续至15时,气溶胶平均消光系数〈0.20km-1;受沙尘输送影响,浮尘天气时,气溶胶聚集区高度范围为1—2km,高层气溶胶富集区高度范围为5—7km,气溶胶平均消光系数0.38km-1;扬沙天气时,气溶胶聚集区高度范围为0—1km,浓度远大于浮尘天气,但高层气溶胶浓度较小且分布较均匀,气溶胶平均消光系数〉0.50km-1。  相似文献   

8.
1988年4月,西安地区多次出现风沙、浮尘天气。其中以4月11日4时左右、4月16日傍晚18时以后的两次最为明显,出现了西安地区历史上罕见的能见度小于1km的“沙暴”天气。本文拟通过对这两次过程的分析,总结出几点经验,以提高预报强风沙天气的能力。一、风沙形成的条件分析  相似文献   

9.
王芬业 《青海气象》2010,(3):25-28,29
贵南的沙尘天气主要是扬沙和沙尘暴天气,扬沙多于沙尘暴,浮尘很少。沙尘天气出现在11月至翌年5月。对近50年贵南11月至翌年5月影响沙尘天气的平均风速、月大风天数、月扬沙和沙尘暴天数、气温及其降水资料进行分析表明:20世纪60—70年代是沙尘天气较多期,年际间变幅也大。特别是70年代是沙尘天气最多期(地面月平均风速、大风、扬沙、沙尘暴的极端气候最大值都在70年代)。1985年以后扬沙,沙尘暴天气明显减小且变幅也小。年内1—3月沙尘天气较多,其中3月份为最多,随后逐月回落。沙尘天气的日变化:沙尘天气一般出现在午后,傍晚消退。  相似文献   

10.
向华 《湖北气象》2002,(1):39-41
2001年度(指2000年12月至2001年11月)湖北省气温持续偏高,降水明显偏少。主要气候特点为:冬季暖湿,雨雪雾天气多;春季降水少,冷空气活动强度大,部分地区出现干旱、低温冻害和浮尘;夏秋气温高、降水显著偏少,大部地区出现夏秋连旱,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较大影响。夏秋干旱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广,受旱程度之重, 为历史同期少见,农业年景人尽其才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