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质世界的联系方式是力.人类社会的联系方式是什么呢?是信息.而文件,则是信息的记录、载体和传播工具.实践证明,没有文件,就没有社会的普遍联系,也就没有人类发展的历史记录.  相似文献   

2.
水是一种自然资源,又是一个环境因素,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也就没有人类.随着人类社会的前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迅速增长,世界上不少地区出现了供水不足的问题.新疆是干旱地区,供需矛盾更为突出.水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正确认识新疆的水资源和开发前景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天气,海洋与人类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3月23日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天气、海洋与人类活动。世界气象组织确定这个主题的目的,是使人类进一步认识天气、海洋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天气、海洋对人类活动的有利影响,减少和避免不利影响、为促进入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天气、海洋与人类活动  相似文献   

4.
生态环境危机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工业革命明显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同时也加速了生态环境危机的出现。文章论述了工业革命与生态环境危机的关系,以及人类认识它的历程,阐述了生态学对认识生态环境危机的作用,提出了根治生态环境危机的途径—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并指出了应该遵循的原则和整治思路。最后,就有关根治生态环境危机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现代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和民众科学意识的提高带来的结果之一,就是人类在研究自然世界的时候,不再把自己置身其外。不考虑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就永远无法完全认识自然已经成为更广泛的共识。这种在科学哲学上从西方人与自然的对等向东方的“天人合一”的回归,  相似文献   

6.
马高飞 《山东气象》2007,27(2):F0004-F0004
围绕2007年世界气象日主题——极地气象:认识全球影响,山东气象部门采取多种形式纪念世界气象日。王建国局长做客新华网,就气候变化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等问题接受访问。  相似文献   

7.
在5月18日由自治区人民政府主持召开的全区气象工作会议上,区政府副主席徐炳松发表了热情洋益的讲话,并代表区政府对全体气象工作者做出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广西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表示敬意和亲切的问候。徐副主席首先强调了气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他说:气象工作很重要,恐怕每个人都是承认的,就我的体会,要从三个角度去认识它。第一,气象和人类以及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这样讲,没有哪一个部门,哪一个人,不直接或间接和气象发生关系。  相似文献   

8.
非常高兴能够代表江西移动公司参加这个特别的会议。2004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信息时代的天气、气候和水”,让我感觉到目前世界各地对天气、气候和水与信息传播的关系的高度重视。应该说气象与人类各种活动的联系,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密切,特别是进入了信息时代后,气象部门与各通信、媒体之间的合作又有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通过近几年我们江西移动公司和江西气象部门的合作就可以看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9.
物质世界的联系方式是力。人类社会的联系方式是什么呢 ?是信息。而文件 ,则是信息的记录、载体和传播工具。实践证明 ,没有文件 ,就没有社会的普遍联系 ,也就没有人类发展的历史记录。档案形成史表明 ,一切档案的形成都是以各种文件为基础的 ,各色各样的文件集合体经加工整理 ,按其形成的各自的规律性即内在联系排列组合 ,并经加工处理成为一个整体保存起来 ,文件即转化为档案。从此意义上讲 ,档案即文件的化身 ,没有完整齐全的文件 ,就不可能有完整齐全的档案。因此 ,文件是档案之源 ,是一切档案工作的基础。加强档案的基础工作 ,应首先加…  相似文献   

10.
张家诚 《气象》1980,6(9):4-5
地球表面是人类栖息活动的场所,也是人类和气候关系的一个重要中间环节。大体说来,自然形成的大陆面可按植被分为三大类:即森林、草原、荒漠;人为形成的大陆面可分为两大类,即农田和非农业用地。这五类下垫面各具有不同的物理特征、不同的生产潜力和不同的环境保护作用。合理地利用它们,就可以得到最多的自然财富,又能保护自然环境。因此,从气候的角度研究这五类下垫面的特性及其结构、比例等,是气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在5月18日由自治区人民政府主持召开的全区气象工作会议上,区政府副主席徐炳松发表了热情洋益的讲话,并代表区政府对全体气象工作者做出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广西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表示敬意和亲切的问候。徐副主席首先强调了气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他说:气象工作很重要,恐怕每个人都是承认的,就我的体会,要从三个角度去认识它。第一,气象和人类以及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这样讲,没有哪一个部门,哪一个人,不直接或  相似文献   

12.
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大约已经度过了五十亿年的漫长岁月。远古的地球,并不存在适合于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距今三十八亿年前的原始地球,海水只有现在的十分之一,水中没有生命;地球大气的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蒸汽、甲烷和氨气等。整个地球除了火山爆发、风、雨、雷、电以及河流、湖、海之外,既没有植物、也没有动物、甚至连微生物也没有、完全是一个荒凉的世界。  相似文献   

13.
气候是人类生活的环境,它对人类的活动是有影响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人类活动领域的拓宽,人类活动和气候关系更加密切。不利的气候条件能给人类带来损失和灾害。据统计,每年自然灾害给世界造成经济损失400亿美元,其中300亿美元是由重大天气气候事件造成的。当然,有利的气候条件也能给社会经济带来良好的效益。因此,如何利用气候条件和规律,就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尤其近三四十年,气候已作为人类的资源予以开发和利用。为此,  相似文献   

14.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推动下,我们认真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指导工作,使天气预报有了一些进步。但是,“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人们的认识只有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回顾近几年的预报工作,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又加深了一些认识。 在汛期,往往由于南方暖湿气流较强,一旦北方有冷空气南下,就会下较大的雨。过去我们根据有无冷空气侵入来预报大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可是,1972年汛期,  相似文献   

15.
曾有一位欧洲诗人说过,西班牙语是商人用的语言,德语是士兵用的语言,法语是恋人用的语言,而汉语则是用来与上帝说话的语言,汉字虽然难认难学,却丝毫也不损伤作为世界最优美语言之一的汉语的固有形象特征。因为,读起来节奏起伏迭宕,音调抑扬顿挫,声音铿锵有力;同时,作为文字表达事物的功能强劲,形象生动。汉语中计量单位既是其表达功能极强的一个佐证,又因它所具有的丰富表现力,更使汉语愈发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16.
今天的人们每天只要打开报纸,就会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信息涌入眼帘:大气臭氧层被破坏、温室效应加剧、海洋被污染、森林在消失、物种在灭绝……随着人们的环境意识的提高,保护地球、爱护自然的人类情感也渗透到流行服装之中去了。由于服装文化是国际性的,自然也就渗透和波及到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  相似文献   

17.
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是地球得以保持温度的自然现象。如果没有温室效应,地球将是冰的世界:它的平均气温将是零下18摄氏度,而不是目前的15摄氏度。问题是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二氧化碳、甲烷、含氯氟烃等气体的排放量也在不断提高,这就加剧了温室效应。造成温室效应加剧的原因是人所共知的:森林砍伐造成的火灾;使用天然气、煤及石油等矿物能源作燃料(其中包括交通运输)以及工业废气的排放等。如今,人类每年要向大气中排放230亿吨二氧化碳,比本世纪初增加了25%。科学家们今天都承认地球气温正在上升的现实,但对这一现实的…  相似文献   

18.
1 人类的母亲 大地是人类的母亲,她既养育了人类、也给人类思想。持续发展是大地给予人类的一种新的思想。因为它告诉人类,人类的发展不能离开地球,只有不断协调人类与地球的关系,才可能获得持续发展的条件。 持续发展的思想只有在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才会出现。这是由于人类是地球的产物,在它出现之初,与地球比较是很弱小的。地球可以满足它的一切要求,而不会受到影响,但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庞大的人口与物资消耗达到地球的自然资源供给能力的极限,而人类排放的废弃物则达到环境承受能力的极限。因此,人类已成了与地球并立,而且足以影响到地球的现状,地球对人类就不再能够做到有求必应了。因为这已危及到它自身的平衡,已经威胁到它继续维持现状的条件。如果任其发  相似文献   

19.
中、美和苏丹强沙尘暴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更好地认识我国的强沙尘暴,对中、美和苏丹三地的强沙尘暴个例进行了对比分析,讨论了它们之间的异同,强调了我国西北的强沙尘暴也存在干飑线对流特征和雷暴下曳气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无量纲计算单位集锦庞天荷,林俊英曾有一位欧洲诗人说过,西班牙语是商人用的语言,德语是士兵用的语言,法语是恋人用的语言,而汉语则是用来与上帝说话的语言.汉字虽然难认难学,却丝毫也不损伤作为世界最优美语言之一的汉语的固有形象特征.因为芯起来节奏起伏迭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