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自从1978年美国成功地将世界上第1颗海洋卫星SEASAT-1送到空间以来,世界上已有许多国家陆续发射了多颗肩负不同使命的海洋卫星。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海洋卫星发射进入高潮。据有关资料表明,近几年美国、日本、欧空局、加拿大、法国、德国将陆续发射海洋卫星。其中较引人注目的是欧空局于1991年7月发射的ERS-1地球观测卫星。ERS-1卫星是一颗以海洋应用为主,海陆兼用的多功能综合性遥感卫星。其先进的微波传感器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空间分辨率,可以不受气象条件的影响而进行全天候全天时全球观测。其主  相似文献   

2.
2012年,是海洋事业全面快速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海洋卫星事业蓬勃发展的关键一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海洋事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随着我国海洋卫星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海洋卫星遥感技术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在海洋卫星遥感技术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制定了长远的自主海洋卫星发展规划,构建了海洋水色、海洋动力环境和海洋监视监测三大系列的海洋卫星,逐步形成了以中国自主卫星为主导的海洋空间监测网,在中国海洋资源与环境监测、海洋防灾减灾、海洋安全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回顾了中国在海洋水色、海洋微波(海洋动力环境)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中国在海洋卫星遥感技术领域所取得的新成果,并对中国海洋卫星遥感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莫杰 《海洋信息》2000,(4):28-29
21世纪,人类将利用海洋卫星遥感技术、设备先进的现代化调查船和水声技术,对海洋从高空-海面-海底进行全方位的立体式观测和监测。90年代以来,世界发射海洋卫星已达10多颗。一项包括中国在内的20多个国家合作攻关计划——“了解我们的星球”,预计在2000年~2001年还将发射10来颗与海洋有关的卫星。  相似文献   

5.
海洋光学遥感与海洋高光谱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洋光学遥感与海洋高光谱特性研究李武辛海英(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岛266003)葛运国(国家海洋局海洋技术研究所,天津300111)1前言1978年8月,美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海洋卫星Seasat-1,标志着海洋探测与陆地、大气探测一样,进入...  相似文献   

6.
回顾国内外海洋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历程,欧美等国的卫星海洋遥感技术起步较早,目前的技术也较为成熟。总结我国海洋卫星的发展现状,我国已发射3颗自主海洋遥感卫星,HY-1A、HY-1B和HY-2A,HY-2A卫星数据达到了定量化和精细化,和国外同类卫星的测量精度相当。基于国内外卫星海洋遥感技术发展趋势,给出了我国海洋卫星发展规划及自主卫星海洋遥感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海洋科学是一门依赖于观测的学科, 而卫星是海洋研究的重要观测平台之一, 海洋卫星数据在海洋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21世纪初以来, 我国陆续发射了多颗专门用于海洋观测的卫星, 初步拥有自主海洋卫星全球观测网络。本文针对国内外海洋卫星资源基本情况, 总结了我国海洋卫星数据应用发展现状, 特别是海洋卫星数据接收、处理、管理、应用等方面的情况, 并分析、探讨了我国海洋科学研究对卫星数据的需求, 以及我国海洋卫星数据科学应用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平仲良 《海洋科学》1984,8(6):50-52
(一) 近十几年来,遙感技术已经在美国、苏联、日本、加拿大等国的气象、农业、地质勘探、制图、海洋等各个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收益。例如,美国估算海洋卫星可使渔业获利8—14亿美元;陆地卫  相似文献   

9.
2002年5月15日上午9时50分,我国第一颗海洋卫星在太原发射基地发射成功,从而结束了我国没有海洋卫星的历史。我国第一颗海洋卫星被命名为HY-1卫星,这颗卫星将有效实时探测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区和西北太平洋海域和海岸水色、水温,为我国海洋经济建设和海洋的管理提供所需的空间探测卫星图像资料。HY-1卫星的成功发射,是我国海洋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人类生存的地球上,71%的表面积被海洋所覆盖。海洋是地球上富饶而远未得到开发的资源宝库。我国是个海洋大国,海洋在我国社会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战略地…  相似文献   

10.
人们永远不会忘记,1968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在宇宙空间奏响《东方红》乐曲的情景。30年来,我国已成功发射多种卫星,有气象卫星、通讯卫星、科学实验卫星,可迄今还未有一颗海洋卫星。在国外,已发射或即将发射的海洋卫星已多达12颗,其发展之快,技术之尖端,令世人叹为观止。而我国在这方面还刚刚走步,与我们这个海洋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对于提高我国海洋开发与管理的科技水平极其不利。可喜的是,根据有关方  相似文献   

11.
为科学合理评价区域海洋科技发展水平,进一步促进区域海洋经济增长,文章以东部海洋经济圈为例,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海洋科技发展水平综合指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海洋科技发展等因素与海洋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海洋科技发展水平综合指标包括海洋科技支撑、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和海洋科技投入3个主要素及其11个指标,2006—2015年东部海洋经济圈各地海洋科技发展水平整体处于上升趋势,且差距较小;除政府支持力度外,海洋科技发展水平、海洋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和工业污染程度等变量均与海洋生产总值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其中海洋科技发展水平为正相关;未来应促进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减少区域壁垒制约以及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  相似文献   

12.
Judy Carr 《Marine Policy》1977,1(4):343-344
A note on the main projects and concerns of the Israel Oceanographic and Lim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at Haifa.  相似文献   

13.
14.
第一次测定铼 ( Re)在底质中含量的是 O-laffson J和 JP Riley( 1 972 )。在 8个北大西洋钙质软泥样品中他们发现了 1 .7~ 6.8ng/ g铼 ,其中 1个样品中为 1 9.4ng/ g,而在 2个非钙质软泥样品中该元素的含量分别为 3 .7ng/ g和 1 1 .3 ng/ g。后来查明 ,这些结果被大大提高了。按现代的资料 ,除铁锰结核和结壳之外 ,氧化的海洋沉积物 (某些含矿沉积物除外 ) ,含铼 0 .0 2~ 0 .5ng/ g。而大陆边缘和一系列内陆海 ,包括黑海的还原沉积物含铼量要高出若干个数量级。此外 ,较高的铼含量还见于秘鲁陆架还原沉积物的磷块岩标本中。因此 ,查明…  相似文献   

15.
海洋空间规划是重要的海洋空间管理工具,建构海洋空间规划体系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英国、比利时、荷兰、德国、挪威、美国、澳大利亚和智利等世界主要海洋发达国家的海洋空间规划体系发展状况进行概述,结果表明:各国已逐步形成基于各自国情、适应海洋行政管理体制的海洋空间规划体系,其中既存在"国家-区域-地方"的层级控制体系,也存在"战略-结构-使用"的内容控制体系,还存在"国家管辖与地方管辖并行"的独立自由型控制体系。可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下的海洋空间规划体系研究实践以及开展区域海洋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推进海洋经济建设是实现浙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海洋经济建设必须依托并大力发展海洋教育和海洋科技.  相似文献   

17.
侯秀生 《海洋信息》2003,(3):6-8,18
通过“围海筑堤,使渤海为淡水湖”的话题引入了竞争情报,并介绍了竞争情报的定义、主要功能、特征及竞争情报研究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家海洋战略,进行了国家海洋信息战略及其构成要素的思考。从海洋竞争情报的属性出发,初步论述了海洋竞争情报对制定国家海洋信息战略的影响和相互间的主要关系,并认为研究制定国家海洋信息发展战略势在必行。研究海洋竞争情报系统、发展海洋竞争情报工作,并成为国家海洋信息战略框架中的一个重要组件,是国家海洋信息公益服务所面临的创新性课题。  相似文献   

18.
19.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海洋产业发展迅速,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巨大,各地区海洋经济差异显著。文章基于多部门经济模型,对1996—2015年我国三大海洋经济区的海洋产业结构变迁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能力进行研究,运用回归分析对海洋三次产业结构变动的贡献度进行测算。结果表明:1996—2005年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剧烈,2006—2015年趋于平稳。三大海洋经济区中环渤海地区海洋产业结构总体变动较大,长三角次之,珠三角最小。海洋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对海洋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推动作用,1996—2005年海洋第一产业贡献能力明显,2006—2015年海洋第三产业贡献能力最大,第二产业次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