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远昌 《地图》2014,(2):76-85
历经2500年城址未改的古城绍兴,素有“酒乡”、“水乡”、“桥乡”、“书法之乡”、“戏曲之乡”、“名士之乡”等美誉.而在我的记忆中,最动人的是早春二月细雨和雾气缭绕的绍兴.或许许多长居北方的人,会厌烦江南春季里阴雨连绵的日子,但其实江南的诗情画意就是在这样的日子里才会释放其飘逸.赤脚摇着乌篷船的船夫,撑着五彩油伞的女子,都在柔柔细雨中活力迸发.此时乘着乌篷船,不论漂到何处,都能感受到别样的水乡风物.  相似文献   

2.
江苏的周庄、甪直、同里和浙江的西塘、乌镇、南浔,有江南六大水乡古镇之称。与过度开发的周庄、乌镇不同的是,偏处浙西北杭嘉湖一隅的南浔静如处子,有着她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每一次游走南浔,让我觉得都是一次文化之旅。  相似文献   

3.
如今的台儿庄,宛如银色丝绸托起的一块翡翠,是一座天蓝、地绿、水清、气爽、人文气息浓厚的运河水乡园林城市,经济繁荣、文化深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进这里,处处可以感受到建设生态区给这个运河古镇带来的崭新变化,所见所闻,令人惊奇,令人振奋,一个发展生态经济的热潮正在这里蓬勃兴起。涝洼地变成鱼米乡6月的台儿庄,晴空万里,艳阳高照。出了城区向东,沿着10米宽的水泥路,我们来到了被称作“三水农业生态示  相似文献   

4.
神州水乡第一镇——"桥都"甪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甪直,古称甫里,吴宫旧地,唐宋名镇。镇上始建于梁代的保圣寺,为江南名寺,寺内唐塑罗汉堪称国宝,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镇的叶圣陶纪念馆、万盛米行、吴东水乡妇饰馆、王韬纪念馆、萧芳芳影视艺术馆等景点品位高雅,别具特色。"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是甪直浓厚水乡气息的真实写照,镇区原有宋元明清时期各式石桥"七十二座半",现尚存四十一座,素称"中国古桥博物馆"。费孝通先生誉角直为"神州水乡第一镇"。甪直古镇最令人难忘的,除了江南水乡共有的特色以外,是这里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5.
<正>相信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温柔了岁月,惊艳了时光"的城市或街区,在江南生活近30年的我曾一次次地在无锡行走,领略柔美与婉约的水乡风韵,感受古老与现代的运河风景。早春,我与好友霞在无锡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行走、观景,品味、享受,没有目标,也无攻略,就在这片河街并行、水陆相邻、枕河人家的地带随意流连,度过一整天悠闲、恬淡时光。一古运河是一条生命线和风景线  相似文献   

6.
兴城怀古     
如果说,一个城市可以因一个人而出名,辽宁兴城就是. 倘若没有鲁迅,三味书屋就不过是几间普通民居;倘若没有杜甫,成都草堂就不过是一片衰微破败的茅舍;同样的道理,如果没有袁崇焕,兴城便是一个不起眼儿的小城.然而,上天对兴城是厚爱的,历史赐给了他们一个顶天立地的大将军,一个来自广东的"南蛮子",在这里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动地的历史壮剧.  相似文献   

7.
初品凤凰     
湘西的凤凰,是两次获诺贝尔学奖提名的学大师沈从的故里,也是名画家黄永玉的家乡。清末明初,这里还出过一位名扬中外的人物——曾任过民国第二任总理的前清进士熊希龄。湘西的山水,古来便以秀丽称,人杰地灵,从来就是一对孪生兄弟。据近年来专家考证,陶渊明笔下的古桃花源,便出自凤凰。兼之这里民族杂居,尤以苗族、土家族为众,浓浓的  相似文献   

8.
祁彩梅 《地图》2002,(6):74-80
永济文化底蕴深厚,现存的文化遗址、宝寺名刹、亭台楼阁、名人故里、将相陵寝、别墅城池、山川名胜多达140余处,国家级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就有13处之多,其品位之高,数量之多,年代之久,范围之广,冠于山西全省。难怪人们半是由衷半是玩笑地说:到晋南就不敢下车嘛,一下车,脚下就要踩着“文化”啦!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片美丽而富饶的土地,千百来年丝路文化、长城文化、民俗文化等多元文化在这里交融荟萃,神奇的大漠戈壁、雪山冰川、森林草原、沙漠湖泊等优美的奇景,风光无限,各具特色的历史遗迹、人文景观,吸引着众多的游客.  相似文献   

10.
广袤的大漠,死寂的沙海.雄浑,静穆,板着个脸,总是给你一种单调的颜色:黄色、黄色,永远是灼热的黄色.仿佛大自然在这里把汹涌的波涛、排空的怒浪,刹那间凝固了起来,让它永远静止不动.但是这种强势之下却难掩她的神秘莫测…… 在我的记忆里沙漠总是充满着未解的谜团,古老的建筑,神秘的文化,在那浩瀚的沙海中被掩埋的是太多的未知.那些电影中探险的片段总是让我记忆犹新,是为了财富?为了正义?还是为了一解心中的谜团?那些被黄沙掩埋的真相也许有一天会以她的真面目示人,也许更多可能是永远给我们以探索的乐趣.  相似文献   

11.
李晨 《地图》2014,(4):84-89
曹操,自古以来就是最具争议的历史人物之一,有人奉他为英雄,也有人说他是奸雄.如今,曹操的生死之地又成为焦点话题,无论是安徽亳州与河南永城的曹操故里之争,还是河南安阳曹操墓的真伪之争,都吸引了海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作为一个三国爱好者,我对这些当世公案并无兴趣,来到亳州只是为了探访一下当地与曹操有关的历史遗迹,表达一下自己对这位传奇人物的仰慕之情.亳州位于安徽省西北部、黄淮平原中部,秦汉时为沛国谯县(东汉建安末年设谯郡).《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这或许就是亳州城市名片“曹魏故里”的来由吧.我从亳州火车站乘汽车到老域中心,曹操的身影一路相随,魏武大道、魏武广场、观稼台、曹操公园以及随处可见的曹操雕像都为这座城市打上了标签.  相似文献   

12.
徐州“东襟黄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齐鲁”,素有“五省通衢”之称。徐州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之称,历史上曾为蚩尤本据,后系黄帝初都、彭国、徐国、宋国、楚国国都。徐州是汉高祖刘邦、南唐烈祖李异、南朝宋武帝刘裕、后梁太祖朱温的故里,有“九朝帝王徐州籍”美誉。因其拥有大量文化遗产、名胜古迹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也被称作“东方雅典”。  相似文献   

13.
在郑州测校操场的东端有一个带钢架的主席台。每年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学校都会在这里举办校园文化节。师生们在这里尽情展示青春的歌喉,优美的舞姿。那五彩的服饰,一张张笑脸,校园充满了和谐欢乐。每当这时,历届文化周那鲜活的景象都会一一出现在我的眼前。  相似文献   

14.
踏入英谈,便有一种十分亲切的感觉。这里的山,这里的路,这里的墙,这里的瓦,映入眼帘的全是红色。及至细看,整个英谈似乎都是用红色的岩石打造的,与笔者的名字暗合,于是,一股暖流由心底泛起:我这不是找到根了吗?!两个小时,随着中国景观村落评委们的脚步,我对英谈匆匆过了一遍,哎  相似文献   

15.
朱春成  李世明  申迎 《北京测绘》2021,35(5):668-672
绍兴古代石桥是极具特色的大宗文化遗产,三维数字化重建有助于保留古代石桥精准的几何结构和丰富纹理信息,支撑进一步文物保护工作.复杂的表面、丰富的雕刻细节和相对庞大的体积,使得古代石桥精细化三维重建时需要兼顾高效率的大范围数据获取和高精度的局部细节保留.提出一种融合空地影像的三维精细化重建方法,实现绍兴古代石桥整体场景和局部精细结构的完整精细重建.该方法成功应用在绍兴市古桥群三维重建保护实践中.  相似文献   

16.
玩转老城 在跳下从亚美尼亚边境到格鲁吉亚的大卡车,到达位于库拉河边的市政大厅旁时,我对第比利斯的第一印象除了惊喜还是惊喜.第比利斯有河,有城堡,有漫山遍野的教堂,还有彩色的民宅.相比之下,埃里温就有些略显小巧了.彩色!是的,这里和埃里温的最大区别在于,这里是彩色的:蓝色的、红色的、粉色的、橘色的,各式各样的民宅,简直是一场色彩的“盛宴”.  相似文献   

17.
李晨 《地图》2014,(2):86-91
从东京出发,一路搭乘新干线到仙台,车窗外淋漓的秋雨渐渐凝固为雪花,季节在90分钟内悄然变换.车站前的青叶大街是仙台最为繁华的街道,此时路边已积了薄薄一层细雪,街道两侧店铺林立,行人和车流沉默有序地穿行其间,像一部无声的幻灯片.仙台是日本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宫城县首府,人口100多万.其前身可以追溯到江户时代(1603-1867年)的仙台藩.1602年,仙台藩祖伊达政宗在此建城,奠定了今日仙台的市街基础.而国人对仙台的了解大半来自于鲁迅那篇经典名作——《藤野先生》.鲁迅曾于1904年至1906年在“仙台医专”留学,是第一个来到仙台的中国留学生,这里留下了他的诸多印迹.  相似文献   

18.
小闽 《地图》2014,(6):24-35
如果这是你第一次到湘西来,列车上忽明忽暗的光影和耳边时清时浊的气流,一定会让你忍不住期待隧道尽头那个神秘的世界。6年之前,我便是怀着这样的期待,投入了这片土地。湘西于我是“他乡”,但居留时日长久,这里的文化与气质竟悄无声息地浸润了我人生最美好的年华。爱上一个地方,一如恋上一个人,总忍不住想要了解他的一切。于是,我读书走路,且行且思,虔诚地悠游在湘西的历史与文化之中,试着去找寻湘西人依恋这方土地的理由,倾听他们悲欢离合的民族故事,理解深居大山的湘西性格。  相似文献   

19.
陈平 《地图》2011,(5):106-111
塔下村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是著名的侨乡。塔下并没有塔,在客家话里,“踏下”与“塔下”谐音,张氏子孙为了纪念先祖的原住地马头背踏下山,所以就有了后来的这个名字。村里有一条清澈的溪流,每隔百米左右便有一座石板桥将溪流两边的土楼民居连为一体,不是水乡,胜似水乡,因此塔下又被人们称为“闽南周庄”。  相似文献   

20.
金湖县位于苏北与苏中的交汇区域,1959年10月建县,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为“金湖”,象征资源丰富,日出斗金.全县总面积1394平方公里,辖11个镇,人口37万.金湖是美丽的苏北水乡,拥有水面420平方公里,滩涂44平方公里.境内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三面环抱,淮河入江水道自西向东贯穿腹地;境内水面广阔、河网密布、长堤环绕、绿树掩映、田园方整、稻谷飘香,素有“中华荷文化之乡”、“中国荷文化传承基地”、“鱼米之乡”、“淮上明珠”之美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