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读者沙龙     
《地球》2019,(9):108-111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立秋已过,白露将至,大地即将要开始新一轮的装扮,我们的“《地球》读者2019地学旅游摄影大赛”之《避暑特辑》也告一段落。这个夏天,我们一起感受了壶口瀑布万马奔腾的咆哮,一起欣赏了花岙岛地貌的壮观雄奇,也一起领略了九寨沟的绝美风姿。感谢所有投稿的读者朋友,是你们的分享让这个夏季有声有色!  相似文献   

2.
法国国立天文和地球物理研究所(法文名称的缩写为 INAG)的地震学家们近来研制了一种能安装在海底的地震仪,并称之为“海底地震仪器”的进展。根据法国国立天文和地球物理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成功地制造了七台海底地震仪。这些地震仪可以通过自由下落的方式安装在深度为1,000米以上的海底,并按照预先确定的程序进行有始有终的记录。工作结束后,在操作装置上除掉压载,地震仪就  相似文献   

3.
地震电话     
由于新的技术和老的横跨大洋的海底电缆,不久会有更多的地震监测器覆盖地球的洋底。由水下地震台组成的一全球台网会有助于科学家们了解地球内部动力学,探测海底火山喷发和其它地震活动,研制更好的预报破坏性海啸的警报系统。在一项计划中,科学家们打算把地震仪与一些横跨世界大洋的电信电缆连接在一起。一些电话公司在安装大容量纤维光学电缆时,撤  相似文献   

4.
地球的粘度     
正在研究日本及其附近地震的科学家们首次发现了可表明软流圈(即位于地壳下面的半流体层)的粘度或柔软度的地球物理现象。他们发现,发生在日本本土上的地震的发震时间与那些发生在开始向本土下俯冲的附近海底的地震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在34—38年以后,海底地震势必会发生。华盛顿卡内基学会的研究人员们说,他们认为这种相关性表明内陆地震释放应变的速度大小,可以影响到海底地区。这个速度是由软流圈粘度所控制的。地球顶层的刚性地壳破裂成几个巨大的板块,它们在软流圈上彼此相对地缓慢地运动着。在研究地区,沿日本东北部沿海,构成该海底的板块正在该岛下以约30度的角度下沉到300英里的深度。研究人员说,该海底板块的运动还紧压着  相似文献   

5.
初识李平 ,是在 1 997年。那天 ,在飞往罗马的班机上 ,走来一位浓眉大眼的年轻人 ,对我注视片刻后 ,伸出右手 :“你是吴忠良吧 ?我叫李平。”在随后的 3周里 ,李平、高荣胜和我一直吃住在一起。工作之余 ,便听他们海阔天空地神聊。在我的印象里 ,李平总是在笑。前几天 ,整理照片时 ,竟找不到一张他不笑的照片。无奈 ,只好让李平在他的遗像里也露着灿烂的笑容——也许这更是李平的真实的形象。李平对生活的态度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至今记得在威尼斯他竟向我们说起他和他的爱人互相帮着挖耳朵眼的故事。我是个粗心的人 ,出差在外 ,常常连个…  相似文献   

6.
汪兰  邓磊 《地球》2012,(9):96-98
一年一度的奥斯卡颁奖典礼虽然落下了帷幕,但美妆华服的余温却未散去。每一次,盛典都是那么激动人心;每一次,盛典都是那么星光闪耀。当然,每一次,和明星们一样闪耀的还有那些创意独特、精致奢华的珠宝首饰。这些灵动的精灵们,随着光艳照人的明星一起亮相奥斯卡的红地毯,搭配着光鲜亮丽的锦衣罗缎,让明星们瞬间变得尊贵耀眼。可以说,每一次的奥斯卡红地毯,就是一次永恒瞬  相似文献   

7.
南黄海海底大地电磁测深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南黄海盆地深层地震地质条件差,地震波受屏蔽,能量严重衰减,在海洋反射地震资料中很难识别反映中-古生界的反射地震波组,不能满足南黄海盆地前第三系油气资源前景评价的需要等问题,于2006年5月,开展了南黄海海域海底大地电磁测深试验,在盆地内五莲斜坡和胶州凹陷区布设了3个海底大地电磁测深点,取得了可靠的海底观测数据.本文详细阐述了海底大地电磁测深与常规大地电磁测深在数据处理方法上的差别,论述了海洋电磁噪声对海底大地电磁场观测的影响,提出了海底大地电磁场实测资料“水平姿态”校正、“方位”校正和“海洋电磁噪声”校正的方法.通过对试验观测资料的处理和反演,并结合地质、物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南黄海盆地海底以下深部还存留有古生代地层,这对于南黄海前第三系含油气前景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试验结果也证明了海底大地电磁测深技术在研究古生代残留盆地方面的问题可以发挥相当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日本工业技术院地质调查所研制出一种能对一万米深海海底地质构造进行调查的地震勘探装置。这是一种在海面附近发出大爆破音而在深海底直接捕捉由海底地层反射的声波的技术。与以往在海面附近捕捉反射声的方法相比,它进一步提高了地质图象的解象力。1986年9月份将装载在海洋调查船“白岭丸”上进行深海海底勘探的实验,以确定其实用价值。据说该装置也将有助于地震预报的研究等。地震勘探装置是探索地层重叠情况等地质构造所不可缺少的手段。将发生爆破音的气枪和捕捉反射音的接收器置于10米左右深的水中,并用船拖拽进行连续调查的技术也广泛用  相似文献   

9.
1989年5月23日,在新西兰西南部海底发生一次强烈地震。该震至少是12年来在地球上发生的最大的一次地震。震后仅6个小时,地震学家们就已绘制出了引起这次地震的断层破裂的图像。哈佛大学的杰旺斯基(Adam M.Dzi-wonski)说:“这是地震学新纪元开端的特点,”“我们不但能够近乎实时地确定地震的位置(这项工作已进行很长时间了),而且还能近乎实时地确定地震的成因和类型。”这次地震发生在距新西兰约500英里的麦夸里海岭,震级为里氏8.2—8.3。美国地质调查局国家地震情报中心的普雷斯格雷夫(BruceW.Presgrave)说:“这是一次非常大的地震,  相似文献   

10.
最近,在靠近汤加海沟的塔黑蒂(Tahiti)西南约1600公里处的5.5公里的海底深部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设备齐全的海底地震台。该地区被认为是地球上最活动的地震带。通过将记录的噪音与陆地地震台的噪音相比较,这个海底地震台将有助于科学家们确定海底是否是记录地震事件的合适地方和是否有可能维持海洋地震台。最终,海洋地震台可能会有助于科学家们进行地震预报。由美国海军海洋研究和开发活动署(NOR-DA)的海洋地震系统(MSS)计划办公室建立的  相似文献   

11.
六十年代美、日、苏等国几乎同时开始海底地震仪器及海底地震的观测研究工作。七十年代初进入初步试验及实际观测研究阶段。八十年代达到大量推广应用及深入观测研究阶段。现已发展成为地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海底地震学”。日本以很大的人力物力投入该项观测研究工作。海底地震学在美国已成为主要研究课题,苏联及其他欧洲国家也很重视这项研究工作。目前世界上至少有20多个研究组在  相似文献   

12.
地球科学     
《地球》2012,(1):58-61
“大洋一号”环球科考发现16处海底热液区 据报道,我国“大洋一号”科考船圆满完成环球大洋科考,近日返回青岛。此次科考开展了海底多金属硫化物、深海生物基因等多项调查,共发现16处海底热液区,其中在南大西洋发现的一处热液区是目前南大西洋洋中脊发现的最南端热液区。  相似文献   

13.
太原市人民政府授予我局“文明单位”的光荣称号,并悬挂文明单位匾额,这是市委和市人民政府对我局的最大关怀、最大鼓舞,同时也是对我们的最大鞭策.首先,让我代表山西省地震局党组及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职工群众,表示热烈的欢迎,特别是对市人民政府领导亲自光临,致以衷心的感谢.同志们!一年多来,我们在省、市委和省、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遵循党的十二大确定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的精神,在两个文明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这首先应归功于党中央路线、方针、政策的伟大、正确,归功于省、市党、政领导的及时指示和热情关怀,至于我们,只不过是做了一些我们应做的工作,尽了我们一个共产党员和革命干部应尽的义务.我们和省、市兄弟单位相比,  相似文献   

14.
记得在我大约十五六岁的时候,在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和妈妈与姐姐正一起在袈里坠着,脚下的地板忽然晃动起来,头上的吊灯也摇摆不停,可真是不可思议啊,我爸爸走进屋里,告诉我们,“闹地震了”。那次地震的震中看样子相当远,因为人们感到的地动只是缓慢地晃动而不是急剧地颠簸。以后,虽然费了  相似文献   

15.
美国地震学家的老前辈在1983年2月举行的有史以来最大的地球运动专家会议上讲,到现在为止,科学家在预报地震方面不象他们所想的那样好。国家地震预报评定委员会主席、加州理工学院艾伦(Clarence R.Allen)博士对大约350名专家们讲,科学家们虽然掌握一些有益的预报技术,但在即将发生地震灾害的前几天向人民发出警报的能力则仍有待于未来。艾伦说:“在我们地震学界中,那些使公众认为日常例行的地震预报现在已成为现实或是即将实现的人可能自觉有愧。我充分相信,  相似文献   

16.
王琦 《地球》2010,(3):102-107
英国人詹姆斯希尔顿的一本《消失的地平线》,让我对寻找心中的“圣山”着迷。俄国人顾被得在他的《被遗忘的王国》一书中有这么一段活:“我一直在梦想找到并且生活在那个重重大山将它与外部隔绝的美丽的地方。也就是詹姆斯.希尔顿《消失的地平线》中想象的地方。凭着我的设想和不屈不饶的精神,在丽江我也找到了自己的‘圣山’”。  相似文献   

17.
揭秘珊瑚礁     
魏士平 《地球》2023,(5):20-23
<正>“一树红花照碧海,一团火焰出水来。”这首老歌唱出了珊瑚的美丽。珊瑚在海底营固着生活,虽然长得像植物,但它实际上是一类动物。它们中的多数种类能分泌石灰质的外骨骼,堆积在一起形成珊瑚礁。珊瑚礁是海洋中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大约四分之一的海洋物种都得依靠珊瑚礁生活。珊瑚礁为它们提供了食物、庇护和繁殖场所,维持着海洋生态平衡和海洋生物的多样性,有“海洋中的热带雨林”的美誉。  相似文献   

18.
海底基准站坐标时序可用于海底震后形变监测,但受观测条件和观测成本所限,海底基准站定位精度相对较低,难以获取高时间分辨率海底基准站坐标时序.针对小样本、非连续海底观测时序分析问题,本文提出将站速度、震后形变参数作为多个邻近基准站的公共参数进行联合估计,并将N-E方向震后形变弛豫因子也作为公共参数;提出了求解站坐标、站速度等线性参数与震后形变非线性参数进行混合非线性估计的“一步法”.试验表明,相对单站估计模型,本文提出的多站联合估计模型可克服海底基准站坐标时序样本有限和精度受限等问题,且相对于站速率和震后形变参数分离估计的“两步法”,“一步法”更为严密,可获得更为有效的震后形变参数估计.  相似文献   

19.
据最近一系列的地震警报和联邦政府的一份警告中声称,他们对地震灾害基本上是无准备的,联邦政府、州及地方官员们正在对科学家们认为不可避免的这次较大地震加紧进行灾害减轻计划。但是他们也警告加州人:“在地震发生的头几小时内,他们要依靠自己。”联邦紧急管理机构在上月公开发表的一篇评论中指出,未来的这次较大地震可能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自然灾害。根据联邦政府的报告,该灾害性地震的震中很可能是在加州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旧金山湾地区和洛杉矶市。为了检验其准备情况,这两个城市正在计划进  相似文献   

20.
地球物理学家们在1980年3月报告说,在对太平洋海底的一项重要研究中发现了从地球中流出的最热的水。这些水是由一个科学家考察队发现的,当时他们正在沿着“东太平洋隆起”轴调查太平洋海底2.5公里深部的岩石及其成形过程的性质。他们所调查的地点在墨西哥南下加利福尼亚顶端圣卢卡斯角以南大约800公里。这个考察队是由来自美国、法国和墨西哥的20多名科学家组成,由加利福尼亚大学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地球物理学家斯派斯(Fr-ank N.Speiss)和麦克唐纳(Ken C.Mc D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