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球》2013,(3):1
<正>消费快于生产、生产快于勘查,是中国矿产资源的现实。在过去的十几年间,中国矿产资源消费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而大宗矿产进口量大幅增加、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石油、铁矿石、精炼铝、精炼铜、钾盐的对外依存度都超过了50%。这无疑会严重影响中国的国家经济安全。摸清矿产资源的家底,立足国内实现找矿突破,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着力实施找矿突破战略,是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在近日的讲话中指出,要认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全球矿业市场形式已不可同日而语,且矿产勘查的投资正处于低迷期,目前整个矿业已进入全面的投资调整阶段。而对于这一形势,云南所有矿产资源勘查相关工作人员都需要思考如何去深化云南省找矿突破战略,进而为矿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文章将以浅析云南找矿突破战略的若干思考作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予以深入的探究,相关内容如下所述。  相似文献   

3.
2012年2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在京联合召开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关于加强地质找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动员和部署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汪民主持会议并宣读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土资源部等部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的通知》。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  相似文献   

4.
刘焕启 《地球》2012,(12):44-46
当前我国地质科技的发展正处在全面发展的机遇期,找矿突破战略行正在全力实施,地质科技的系统创新火热进行,同时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同步快速的推进,资源需求刚性上升,全球矿产资源竞争日益激烈,能源资源保障问题已成为事关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臧敬 《地球》2012,(4):11-11
2012年2月24日,国土资源部在京召开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部分企业和地勘单位座谈会,向企业、地勘单位和行业协会宣传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意义、有关任务及要求,了解其想法和建议。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汪民强调,矿业企业要充满信心,积极投身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要敢于投资风险勘探,坚持走资本与技术相结合、探采一体化的路子。  相似文献   

6.
臧敬 《地球》2012,(4):12-13
我国资源能源消费量巨大,很多矿产资源和化石能源对外依存度都很高,资源成为我国发展的一大瓶颈就勘探开发技术来说,我国和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如今最重要的是做好统一部署,利用市场机制,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加大勘探开发和科技创新力度,促进页岩气和煤层气产业健康发展要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引领的作用,解决好科技和找矿"两层皮"的问题;要紧紧围绕找矿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和需要进行研究攻关,坚持产学研结合,促进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正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一直是国土资源部的重点工作,也是当前一项紧迫的任务。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矿产资源匮乏的态势在我国愈发显现。在45种主要矿产中有11种国民经济支柱性矿产出现严重短缺趋势,其中石油、铁矿石、铜、钾的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0%。如不加强地质勘查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矿产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和承载力将面临很大挑战,成为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面对严峻的现实,探索创新地质  相似文献   

8.
刘焕启 《地球》2013,(5):72-75
正地质信息技术是找矿、建设开发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地质工作勘探、研究、控制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矿产资源的生产发展,地质信息技术工作贯穿于矿产开发、利用直至报废的全过程。我国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石油、天然气、煤、铀等能源矿产有较大找矿潜力,铁、铜、铝等重要矿产资源潜力很大。近年来,我国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程度有所提高,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地质找矿新机制探索初见成效,以社会  相似文献   

9.
《地球》2011,(11):12-12
国务院通过《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0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我国将通过实施找矿战略,实现新的重大突破,形成一批重要矿产资源战略接续区,建立重要矿产资源储备体系。  相似文献   

10.
《地球》2017,(1)
<正>国土资源部近日召开"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成果"新闻发布会,发布了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五年阶段性成果。地质勘察司司长王昆介绍说,五年来,18个确认了找矿目标的矿种,除煤层气和锡矿外,其他矿种均完成或超额完成了五年目标任务,尤其是,金、铅、锌、镍、钨、钼6种矿产提前完成了10年找矿目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新增资源储量最多的五年,是在开采消耗持续加大情况下实现保有资源储量普遍增长的五年。  相似文献   

11.
《地球》2011,(7):29-29
在土地调查中,河北加强了国土资源成果转化,促进河北经济科学发展。应用先进技术,“二调”成果显著;节约集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高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强化调查评价,保护地质环堍科学合理开发,高效利用资源。  相似文献   

12.
段雯娟 《地球》2014,(4):14-15
3月18日,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任京召开。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姜人明在讲话时指出,要进一步找准地质调查工作定位,令力助推实现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第二阶段目标,打造作风硬、业务精的地质调查队伍,努力推动地质调查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地球》2017,(4)
<正>2016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围绕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和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在全国重点成矿区带和重要找矿远景区,开展战略性新兴矿产、大宗紧缺矿产调查与评价,取得一批重要进展。重点成矿区带基础地质调查圈定找矿靶区500余处,新发现矿产地50余处,为促进形成一批大型资源基地奠定了地质基础。新疆、四川、贵州等战略新兴矿产调查取得重大突破,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青海、黑龙江金矿,新疆、湖南、  相似文献   

14.
段雯娟 《地球》2012,(12):36-39
2012年11月3日,以"携手应对,共促发展"为主题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隆重开幕。11月4日下午,由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中国地质勘查院主办的地质找矿与科技创新的专题论坛召开,场内座无虚席。当前我国的地质科技正处在全面发展的机遇期,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全力实施。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同步快速的推进,矿产资源需求直线上升。实现找矿突破,加强国际  相似文献   

15.
徐绍史 《地球》2012,(4):1-1
每年的4月22日,我们都会探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地球和谐相处这一永恒的命题。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母亲为我们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一切物质需求。但是,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却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尤其是矿产资源,伴随着人类社会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被大量消耗,以至于我们今天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着许许多多重要能源与矿产资源供应瓶颈。正因为如此,今年的地球日,国土资源部围绕"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的主题,将"推进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16.
刘奎峰 《地球》2012,(5):74-74
4月19日,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在2012年全国整装勘查推进会议上强调,要把整装勘查作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重要抓手,加大支持力度,加强管理,并落实第一责任人工作机制。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钟自然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17.
邹帆 《地球》2012,(5):10-13
2012年4月22日,围绕"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推进找矿突破,保障科学发展"的主题,国土资源部与北京市政府在中华世纪坛联合举办了第43个"世界地球日"活动,旨在宣传我国国土资源国情国策,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增强全民资源忧患和节约意识,保障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主持了本次活动。汪民呼吁,全社会增强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积极支持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保障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  相似文献   

18.
再论永梅会矿集区的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永梅会矿集区具有独特的成矿地质背景,有望成为华南又一以Cu为主的矿业基地,为实现这一国家标准,力争使矿产储量有较大幅度地增长,这就要求地质科学研究从战略与战术上紧密配合。在新一轮矿产资源调查中,拓宽找矿思路,明确找矿主攻目标。  相似文献   

19.
《地球》2013,(11)
正前言经济与矿业相辅相成,矿业是经济的支撑,经济发展是矿业繁荣的前提。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时期,对资源的需求将不断加大。而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环境的制约日益突出。当今世界,全球矿业保护主义抬头,矿业开发成本大幅上涨,处于开发阶段的矿企融资困难加剧。而我国地质找矿潜力大,因此,增强资源保障能力,我们必须立足国内,要大力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促进矿业发展,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迫切需要科学技术的强力支撑。我们要加强矿产开发规划和政策引导,推进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通过产业结  相似文献   

20.
《地球》2011,(7):16-17
北居古亚洲成矿域,南跨特提斯成矿域,新疆矿产资源赋存优势得天独厚,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基地。但新疆在“十五”以前的几十年,找矿总体形势并不乐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