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6-二甲基氨基嘌呤(6-DMAP)进行了黄河口近江牡蛎(Crassostreaariakensis)的三倍体诱导,以卵裂率、孵化率、诱导三倍体率和三倍体诱导组幼虫的生长率、存活率、三倍体率为指标,研究了诱导浓度、起始诱导时间、诱导持续时间三个因素对黄河口近江牡蛎三倍体的诱导效果。结果表明,三因素对近江牡蛎三倍体诱导效果的影响程度为起始诱导时间诱导持续时间诱导浓度。温度25℃,诱导浓度为300—450μmol/L,起始诱导时间为受精后14min,诱导持续时间为15min时,诱导三倍体率可达51.39%—71.67%,卵裂率、孵化率、幼虫壳高日平均生长率和幼虫平均存活率分别能达到65.16%—81.57%、61.25%—86.78%、8.76—9.88μm/d、69.16%—73.29%,眼点幼虫时期三倍体率达53.33%—62.16%。本研究为黄河口近江牡蛎的三倍体诱导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三种化学诱导剂诱导太平洋牡蛎三倍体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三倍体率、D幼孵化率、幼虫生长速度、生产成本等方面比较了细胞松驰素 B、二甲基氨基嘌呤、咖啡因三种化学诱导剂诱导太平洋牡蛎产生三倍体的效果。 CB的三倍诱导率最高 ,为91.5% ,但 D幼孵化率最低 ,仅为 5.8% ,且成本最高 ,为 6 - DMAP和咖啡因的 4倍和 50倍。 6 -DMAP的三倍体诱导率略低于 CB,为 88.0 % ,但 D幼孵化率最高 ,为 6 0 .5% ,其成本仅为 CB的1/ 4。咖啡因的三倍体诱导率最低 ,为 82 .4 % ,幼虫孵化率为 30 .2 % ,但其成本最低 ,仅为 CB的 2 %和 6 - DMAP的 8%。三种诱导剂诱导的三倍体群幼虫在生长速度及成活率方面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3.
采用低渗抑制受精卵第2极体(PB2)的释放诱导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三倍体。水温20℃时,分别进行不同盐度处理(8~20)、不同起始处理时间(受精后15~40 min)和不同持续处理时间(10~25 min)的实验,对三倍体处理组和对照组幼虫的生长进行观察,同时将低渗、6-DMAP、热休克、冷休克4种诱导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受精后30 min开始处理20 min,诱导率最高,可达(92.36±2.41)%,卵裂率为(49.78±6.51)%,孵化率为(61.82±1.63)%;D形幼虫期,处理组幼虫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P0.01),不仅生长速度快,而且发育到变态时个体比二倍体大;低渗诱导的三倍体率与6-DMAP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与热休克和冷休克相比差异显著(P0.01)。  相似文献   

4.
香港巨牡蛎♀×太平洋牡蛎♂异源三倍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香港巨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和太平洋牡蛎(C.gigas)为研究对象,进行牡蛎异源三倍体研究试验。在水温25℃条件下,香港巨牡蛎剥离卵子于海水中浸泡促熟1.5h后,与太平洋牡蛎精子受精,获得最高卵裂率为(24.40±3.79)%。受精后20min,采用盐度为10的低渗海水处理杂交受精卵25min,可获得68.65%的异源三倍体幼虫,孵化率为12.71%。异源三倍体幼虫的存活率和生长率均未表现出优势。受精后第9天,异源三倍体幼虫的存活率仅为(0.116±0.023)%,平均壳长为(103.50±0.85)(m;对照组的存活率和壳长分别为(42.17±2.74)%和(123.25±8.60)μm。幼虫在附着变态前死亡。  相似文献   

5.
采用低盐度(4、6、8、10、12、14、16)和高盐度(40、45、50、55、60、65、70)在40%~50%受精卵出现第一极体时处理10和15min,进行长牡蛎三倍体的诱导。在低盐度诱导三倍体实验中,随着盐度降低,D型幼虫孵化率逐渐降低,处理10和15min的卵裂率差异显著(P0.05),孵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当盐度为8时,处理受精卵10与15min,三倍体诱导率最高分别可达84.4%和91.0%,两处理组三倍体诱导率差异显著(P0.05)。在高盐度诱导三倍体实验中,随着盐度升高,D型幼虫孵化率逐渐降低,处理10和15min的卵裂率和孵化率均差异显著(P0.05)。当盐度为55时,处理受精卵10min,三倍体诱导率最高为80.3%;当盐度为60时,处理受精卵15min,三倍体诱导率最高为97.1%,两处理组三倍体诱导率差异显著(P0.05)。研究发现,在盐度为8和60条件下,40%~50%的受精卵出现第一极体时,处理15min,长牡蛎三倍体诱导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低渗和6-二甲基氨基嘌呤(6-DMAP)诱导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三倍体最佳条件以及6-DMAP和低渗配合使用诱导三倍体的可行性,本研究通过低渗、6-DMAP以及6-DMAP与低渗配合三种方法诱导长牡蛎“海大2号”三倍体。研究显示,低渗处理组中,当第一极体(PB1)出现40%时,在盐度为8的低渗海水中持续处理15 min,综合评价指数最高,为34.33%,此时2日龄长牡蛎的三倍体率和存活率分别为73.77%±1.89%和45.78%±6.23%,8日龄长牡蛎的三倍体率和存活率分别为50.65%±4.89%和21.17%±5.54%。6-DMAP处理组中,当PB1出现40%时,75 mg/L的6-DMAP持续处理15 min,综合评价指数最高(36.52%),此时2日龄长牡蛎的三倍体率和存活率分别为74.81%±0.68%和46.30%±1.54%,8日龄长牡蛎的三倍体率和存活率分别为60.37%±0.61%和30.25%±2.85%。6-DMAP和低渗配合组中,当PB1出现40%时,在盐度为8的低渗海水中,以50 mg/L的6-DMAP持续处理15 min,...  相似文献   

7.
用6-DMAP抑制受精卵第二极体排放的方法诱导缢蛏三倍体的试验.结果表明:6-DMAP在100~500μmol/dm^3处理浓度范围内均可以诱导出三倍体,随着药物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的提高,三倍体倍化率和D形幼虫畸形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D形幼虫孵化率会随之下降.综合来看,在30%卵子受精并出现第一极体,6-DMAP浓度为300μmol/dm^3和处理持续时间为20min时的处理组的处理效果优于其他处理组组合.  相似文献   

8.
以三倍体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海大1号"为材料,从诱导强度、诱导时机和诱导持续时间三个方面比较了6-DMAP与盐度诱导"海大1号"长牡蛎四倍体的效果,并对获得的四倍体幼虫群进行培育,探讨了"海大1号"长牡蛎四倍体幼虫群的生长、存活情况。研究表明,温度25℃、盐度30、诱导密度5×10~6个/mL的条件下,用浓度450μmol/L的6-DMAP在30%~40%的受精卵排放极体时诱导,持续诱导15 min,四倍体诱导效果最佳;四倍体率、孵化率和诱导效率分别达45.13%±1.44%,20.01%±1.37%和9.03%。盐度诱导实验中,温度25℃、诱导密度5×10~6个/mL的条件下,用盐度12的低盐海水在受精卵刚排放极体时诱导,持续诱导15 min,四倍体诱导效果最佳;四倍体率,孵化率和诱导效率分别达35.12%±2.24%、19.19%±1.12%和6.74%。长牡蛎"海大1号"四倍体幼虫群的存活率极低,培育23 d后的存活率只有1.80%,最终成功培育出四倍体幼贝4 200粒。综合来看,6-DMAP和不同盐度诱导海大1号长牡蛎四倍体的最佳组合分别是:用450μmol/L的6-DMAP在极体排放30%~40%时持续诱导15 min;用盐度12的海水在极体刚排放时持续诱导15 min。  相似文献   

9.
基于2×2交叉实验设计,通过杂交和6-DMAP等诱导处理,构建了二倍体自交组、二倍体杂交组、三倍体诱导自交组和三倍体诱导杂交组等四个实验组家系,探讨了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幼虫期生长及存活的杂种优势和6-DMAP诱导处理效应的复合作用。分别计算各家系的孵化率,测定了各家系幼虫期第1、5、10天幼虫个体的壳长以及第5天和第10天各家系幼虫的存活率。利用一般线性模型(general linear model (GLM))计算表型变量的原因方差组分,评估了杂交和6-DMAP处理对扇贝幼虫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结果显示:6-DMAP处理组孵化率要显著低于非处理实验组(P0.05)。三倍体诱导自交组第5天幼虫存活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到第10天三倍体自交组全部死亡。三倍体诱导杂交组第10天存活率低于二倍体组但不显著(P0.05)。在第1天幼虫生长中,三倍体诱导杂交组幼虫壳长显著小于其他组(P0.05),第5天幼虫生长中,三倍体诱导杂交组壳长则显著大于其他组,而三倍体诱导自交组则显著小于其他组(P0.05)。在第10天幼虫生长中,二倍体自交组显著小于二倍体杂交组和三倍体诱导杂交组组(P0.05)。上述结果显示扇贝幼虫生长期的杂种优势和三倍体诱导效应间存在一定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利用6-二甲基氨基嘌呤(60 mg/L;6-DMAP)抑制第一卵裂,成功诱导出栉江珧(Atrina pectinata)雌核发育二倍体.研究结果表明在培养温度为24℃的条件下,受精后60 min用质量浓度为60 mg/L的6-DMAP处理栉江珧受精卵15 min进行雌核发育二倍体的诱导效果理想,D形幼虫发生率和诱导率分别为14.7%和22.7%.细胞学观察显示,6-DMAP阻止了纺锤体的形成和染色体的移动,导致一个融合的二倍性雌性原核的形成.本研究结果首次提供了栉江珧雌核发育二倍体的细胞学证据.  相似文献   

11.
1996~1997年,在进行6-DMAP(6-二甲基氨基嘌呤)诱导太平洋牡蛎三倍体实验的同时,进行胚胎孵化率和D形幼虫畸形率与三倍体诱导率关系的研究。解剖法获取精卵,人工授精。三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试验、分组的实验结果表明:胚胎孵化率与三倍体诱导率间呈不显著的负相关(r=-0.074),y=64.925-0.056x;D形幼虫畸形率与三倍体诱导率间呈显著的正相关(r=0.385,P<0.05),y=12.135+0.272x。三因素四水平L16(45)正交试验、分组的实验结果表明:胚胎孵化率与三倍体诱导率间呈不显著的负相关(r=-0.210),y=76.618-0.471x;D形幼虫畸形率与三倍体诱导率间呈不显著的负相关(r=-0.022),y=23.115-0.029x。讨论提出:在保证一定的三倍体诱导率的前提下,对获取的精卵进行离体促熟和必要的洗卵、缩短诱导持续时间,是提高胚胎孵化率和降低D形幼虫畸形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环境盐度对低盐诱导长牡蛎(Crossotrea gigas)三倍体的影响。在海水温度为(25±2)℃条件下,长牡蛎亲贝,经过不同盐度(22、26、30、34和38)海水培育,采取人工受精,在受精卵中出现40%~50%第一极体时,进行15min的低盐(4、6、8、10、12和14)持续诱导,然后放入不同盐度海水中进行孵化。研究表明:同一环境盐度下,随着低盐逐渐升高至环境盐度,卵裂率和孵化率均逐渐升高;与其他环境盐度相比,环境盐度为38时,卵裂率和孵化率均明显较低。当环境盐度为26、30、34和38时,在低盐为时8三倍体率最高;当环境盐度为22时,在低盐为6时三倍体率最高。当环境盐度为22、26、30、34和38时,在低盐为8时综合评价指数最高。通过双因子方差分析发现,环境盐度和低盐均对卵裂率、孵化率及三倍体率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中国太平洋牡蛎二倍体自交作为对照,比较了诱导三倍体群体及其杂交三倍体的早期表型性状。通过对各试验组卵径、卵裂率、D幼率、D形幼虫大小、生长、存活率和倍性等指标进行测定,进一步评估了2种诱导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与诱导三倍体群体相比,杂交三倍体表现出明显优势,D幼率、D形幼虫大小均大于诱导三倍体群体,且差异显著(P<0.05);稚贝期壳长和壳高生长也显著快于诱导三倍体群体(P<0.05)。至附着,杂交三倍体的存活率很高,显著优于诱导三倍体群体。就三倍体率而言,杂交三倍体达到100%,而诱导三倍体群体仅为51.00%±11.79%。由上得知,杂交三倍体更适合应用于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14.
栉孔扇贝第1卵裂抑制型雌核发育二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潘英  李琪  于瑞海  王如才 《海洋学报》2005,27(6):154-161
利用6-二甲基氨基嘌呤(60μg/cm3;6-DMAP)和细胞松弛素B(0.5μg/cm3;CB)抑制受精卵的第1次卵裂,授精后60和65 min分别用CB和6-DMAP持续处理20和15 min,可诱导出12.5%和27.5%的第1卵裂抑制型雌核发育二倍体.细胞学观察显示,6-DMAP抑制第1次卵裂产生的雌核发育二倍体主要在第1次有丝分裂后期的受精卵,由于破坏了纺锤体和阻止了染色体分离,导致一个二倍性雌核的形成,而CB有效地阻止了第1次卵裂的胞质分裂.尽管倍化率和D型幼虫发生率较低,但该研究首次报道了栉孔扇贝第1卵裂抑制型雌核发育二倍体诱导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为提供一种更科学、全面的三倍体诱导盐度综合评价方法,本研究采用了两种新的统计学方法对低盐诱导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幼虫三倍体的效果进行了评估。利用概率加权回归拟合构建了低盐诱导太平洋牡蛎三倍体过程中卵裂率、孵化率与盐度的Probit回归模型,得到了不同诱导盐度条件下卵裂率及孵化率的估计值,其中50%卵裂率及50%孵化率的诱导盐度估计值分别为5.648和8.644,对该模型的可信性进行了验证。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了两个可以代表卵裂率、孵化率和三倍体率的主成分和不同诱导盐度的综合评价指数,其中盐度8得分最高,为0.67,其次为盐度10,得分为0.54。研究结果表明,要达到50%孵化率,诱导盐度需大于8.644;盐度8和10均为合适的诱导盐度,其中盐度8诱导率更高、存活率较低,盐度10存活率更高、诱导率稍低。  相似文献   

16.
报道采用咖啡因和热休克相结合的方法 ,抑制受精卵第二极体释放诱导太平洋牡蛎三倍体的优化方案。实验结果表明 ,三倍体诱导率随着咖啡因浓度的增高而增高 ,D形幼虫的孵化率却随着咖啡因浓度的增高而降低 ;所进行 30~ 36℃热休克温度试验 ,其对三倍体诱导率影响不大 ,但对孵化率影响明显。在 2 3~ 2 5℃条件下 ,当 50 %受精卵出现第一极体时 ,用浓度为 2 g/ L的咖啡因 ,结合 33℃± 1℃的热休克 ,处理牡蛎受精卵 15min,三倍体诱导率达 80 %以上 ,孵化率在 4 5%左右。通过此法诱导的三倍体群幼虫的成活与生长情况与其二倍体群体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中国太平洋牡蛎二倍体自交作为对照,比较了诱导三倍体群体及其杂交三倍体的早期表型性状.通过对各试验组卵径、卵裂率、D幼率、D形幼虫大小、生长、存活率和倍性等指标进行测定,进一步评估了2种诱导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与诱导三倍体群体相比,杂交三倍体表现出明显优势,D幼率、D形幼虫大小均大于诱导三倍体群体,且差异显著(P<0.05);稚贝期壳长和壳高生长也显著快于诱导三倍体群体(P<0.05).至附着,杂交三倍体的存活率很高,显著优于诱导三倍体群体.就三倍体率而言,杂交三倍体达到100%,而诱导三倍体群体仅为51.00%士11.79%.由上得知,杂交三倍体更适合应用于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18.
采用细胞松弛素B(CB)处理受精卵,抑制第一极体的排放,对近江牡蛎四倍体的诱导和培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江牡蛎在25-28℃时受精卵发育同步性较高.在28℃条件下,CB适宜处理剂量为0.6mg/L.在个别受精卵出现第一极体时实施处理,至对照组的第一极体出现率达到50%终止处理,四倍体的诱导效果较好.5个处理组D形幼虫的平均孵化率为11.0%,显著低于对照组72.4%的平均孵化率.在受精后4-12d期间处理组幼虫的存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处理组胚胎和D形幼虫阶段四倍体的平均比例分别为41.8%和37.9%.四倍体的比例随着幼虫的生长发育呈下降趋势,至受精后12d在各处理组已检测不到四倍体.2组幼虫完成附着变态,从受精卵至稚贝的累计存活率平均为0.3%.本研究结果表明,使用CB处理抑制受精卵第一极体的释放可以有效诱导近江牡蛎四倍体,但所获得的四倍体幼虫存活力差,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解决.  相似文献   

19.
不同卵密度对太平洋牡蛎三倍体诱导效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主要研究用70mg/L浓度的6-MDAP(二甲基氨基嘌呤)对太平洋牡蛎的受精卵进行三倍体诱导,研究受精卵的密度对诱导效果的影响,以及诱导后受精卵的孵化率和畸形率。实验结果表明:当受精卵的密度为4万个/ml时三倍体率最高,相应的孵化率最高,综合来看,4万/ml的卵密度是生产上较好的受精卵处理密度。  相似文献   

20.
以葡萄牙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6种介质(NaCl、KCl、CaCl_2、MgCl_2、蔗糖、海水)配制的梯度低渗溶液,在40%~50%受精卵出现第一极体(PB1)时处理15 min,进行三倍体诱导。研究表明,对于同种介质,卵裂率和孵化率均随渗透压升高而增大,三倍体诱导率则先增后减,在渗透压为P_8(盐度为8的海水渗透压)时达到最高。在同一渗透压P_8条件下,除CaCl_2组外,各组卵裂率、孵化率、诱导率与低渗海水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CaCl_2组卵裂率、孵化率降低,而诱导率显著较高(P0.05)。各低渗组卵裂率、孵化率均低于自然海水组。研究结果表明,低渗海水法诱导贝类三倍体时物理的低渗因素发挥主要作用,Ca~(2+)可能起到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