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山地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否,是个世界性的首要问题。这直接涉及到全世界生活于山区的10%人口和依赖山地资源的30—40%人口的生计。197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人与生物圈(MAB)研究计划中列有第6项课题——“人类活动对山地生态系统的影响”。1974年德国国际发展基金会于慕尼黑举行了国际山地环境发展会议,发表了慕尼黑宣言,揭示了世界许多山地人口增长,森林丧失,侵蚀加剧,环境恶化等严重情况,这是对各国当局的一次警告。此后,开展国际山地综合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并出现了“山地学”(Montology)一词。在多次国际地理学会议和联合国大学的推动下,1981年成立了国际山地学会,出版了《山地研究与开发》杂志。在粮食与能源危机并存的世界局面中,山地受到特别的关注,因为山地不仅在食物-能源  相似文献   

2.
地球上大陆面积的1/6为山地所占据。山地在人们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蕴藏着宝贵的矿产资源、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水能资源、草场资源等。它既是发展经济的重要宝库,又是许多河流的发源地,还是地球上淡水供应的主要源泉。近年来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人们正在不断涌往山地。因此,世界上约有一半的人口在不同程度上依赖着山区资源和山地环境。可是由于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山地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当,以及旅游事业的盲目开展,这不仅造成了山地本生的破坏,而且给远在山区之外的平原带来了灾难。喜马拉雅山国尼泊尔在近25年内竟由此而失去了全国森林覆被的一半,水土流失日益加剧,凶猛的洪水、大量的泥沙严重地威胁着喜马拉雅山脚的恒河平原。总之,山地的过度利用和滥用已成为世界人类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因此,进一步开展对山地的研究,以便谋求一条正确的利用保护山地的途径,越来越为人  相似文献   

3.
我国山地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70%,是世界第一山地大国.我国近半数人口的生存依赖于山地.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山区社会经济得到稳定、快速的发展,但山区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山区GDP仅为全国的30%左右,山区与平原的经济发展差距仍然十分巨大.  相似文献   

4.
山地自然灾害(以泥石流为主)及其防治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唐邦兴  吴积善 《地理学报》1990,45(2):202-209
我国是一个山地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尤其是泥石流、滑坡灾害。八十年代以来山地自然灾害频繁,泥石流、滑坡所造成经济损失超过30亿元。本文分析了灾害成因、分布特征以及山地自然灾害的预报和防治。  相似文献   

5.
姚永慧  张百平  谭靖  韩芳 《地理研究》2009,28(6):1633-1643
长江上游包括青藏高原东南部、秦巴山地、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部分地区,在地理、地貌、气候、生物多样性方面都表现得极为复杂和丰富多彩,在世界山地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特别是复杂多样的山地垂直带谱更是欧亚大陆乃至世界山地垂直带研究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地学信息图谱和数字山地垂直带体系的基础上,本文系统地收集和分析了长江上游共50个山地垂直带谱所体现的空间规律,河源区、横断山区、秦巴山区及贵州高原的垂直带谱类型多样并各具特色,且在经度和纬度方向又具有统一的分布规律,如雪线、林线、针叶林及阔叶林等的分布界线变化规律比较符合二次曲线规律,验证了大陆尺度上山地垂直带二次曲线模式假说。另外,山地垂直带分布规律又具有尺度效应,中小尺度上地形的影响作用表现得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廖克 《山地学报》2016,(4):511-512
正长江上游地处青藏高原、横断山区、秦巴山地、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由于地形起伏很大、山高坡陡,地质构造复杂、岩石破碎,雨量、热量充沛,且多暴雨,加上人类长期对森林的大量砍伐,大面积陡坡开荒和过度放牧,致使该区域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灾害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严重阻碍了长江上游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山地灾害的防治和  相似文献   

7.
我国山地灾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山地自然环境独特,具备山地灾害形成条件,因而山地灾害发育,分布广泛,活动频繁,危害严重.20世纪80年代以来,山地灾害有了新发展,造成经济损失巨大.对山地灾害成因。分布特征,以及综合防治原则和方法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山地科学的重点问题与学科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面临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严重挑战,山区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战略后备地将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山地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山地灾害防治以及山区国土整治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需要科学的指引.从山地的概念和属性人手,论述了山地科学在地理科学中的地位,讨论了山地科学与山地学的联系与区别,构画了山地科学的学科框架,提出山地科学近期应关注的5个重点领域:1.山地环境演变过程与作用机理;2.山地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关系;3.山区城乡关联发展模式;4.山地自然灾害形成机理与减灾途经;5.数字山地与虚拟现实技术.加强山地基础科学问题和分支学科的研究,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地理科学,并为山区资源和环境的科学管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欧亚大陆山地垂直带谱数字集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亚大陆是山地垂直带谱多样性和复杂性最集中的区域,在世界山地垂直带谱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针对当前山地研究数据集成相关的研究计划和山地垂直带谱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进行欧亚大陆山地垂直带谱数字集成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探讨了欧亚大陆山地垂直带谱数字集成的框架体系,包括数字集成的方法、数据库框架结构与内容、技术流程等;详细阐述了数据收集与预处理、分类系统的建立、数据提取、元数据建设、数据存储方式等技术流程;建立了欧亚大陆山地垂直带谱数据库,包括5个专题空间数据库和元数据库;指出了该数据库对山地垂直带谱及相关研究的意义;总结了数据库建设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展望了进一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周万村  江晓波 《山地学报》2006,24(5):620-627
地理信息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体,其特质决定了世界上出现的第一个大型信息系统是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在积累和传承地理信息科学创新进步的基础上,经历漫长的过程产生和发展,既是历史的产物,也是现代的结晶。目前,地理信息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仿真技术的进步处于迅速优化阶段,是构建数字地球不可或缺的支撑技术。探讨和了解地理信息系统产生和发展轨迹有助于正确确定数字地球(山地)构建的阶段性目标。“数字地球”概念的提出迅速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我国政府和科技界高度重视。“数字山地”是“数字地球”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是多山国家,构建数字山地意义重大,势在必行。阐述了构建数字山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介绍和讨论了构建数字山地的14项研究内容和构建数字山地的科学体系以及关键支撑技术。同时指出,数字山地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研究与应用并重,机遇与挑战共存,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1.
前言山地景观占据了大约地球陆地表面的三分之一(表1)。相对来说,山地人口极少,因为世界大多数经济活动都集中在近海岸的平原上。在最近几年中,虽然山地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如地质学家、地貌学家,但是,人文地理学家们还未对这些地区给予足够的重视。Soffer 和 Price指出了在缺乏最新资料的情况下,编写山地地理教材是困难的。  相似文献   

12.
山地是地球陆地系统的重要基本单元,为未来人类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已经成为未来中国发展的战略重点。同时,山地又是生态和环境脆弱地区,与此有关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1998年第53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2002年为国际山地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Mountain,缩写为IYM),联合国的这项决议得到世界各国政府及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 中国是一个山地大国,山地对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  相似文献   

13.
福建山地土壤的系统分类及其分布规律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福建山地土壤在我国亚热特山地土壤中具有一定代表性。本研究根据武夷山、梅花山、鼓山等山地的19个土壤剖面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数据,鉴定了福建山地丘陵主要土壤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进行发生学分类、中国土壤系统分类(CST)、美国土壤系统分类(USST)以及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WRB)之间的分类参比,同时阐明基于土壤系统分类制的福建主要山地土壤的分布规律,为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在亚热带山地丘陵区的应用提供范例。  相似文献   

14.
世界自然遗产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资源和财产,而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在生物生态演化上具有显著的突出普遍价值,研究其世界自然遗产价值,对梵净山以及其他类似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全球对比的视角出发,选取10个位于不同大陆且与梵净山的气候和生态环境有着相似性的世界遗产地,并结合世界遗产第Ⅸ条(有关生物生态过程方面)的评价标准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了梵净山的突出普遍价值。对比分析表明,梵净山具有更为复杂的生物生态演化过程;更为重要的南北、东西植物区系的交汇叠置;更为完整与独特的山地垂直自然带谱;更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梵净山囊括了亚热带、暖温带、温带与寒温带生物生态特征,是全球中亚热带湿润区从山地丘陵到亚高山山地正在进行的生物生态演化过程的杰出范例,代表了亚热带湿润区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世界自然遗产价值。  相似文献   

15.
加强人山关系地域系统为核心的山地科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我国山区发展的严重滞后、山地环境与社会问题日益增多以及山地科学综合研究工作严重不足的背景,提出加强人山关系地域系统为核心的山地科学综合研究的必要性.在阐述山地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对山地人山关系地域系统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人山关系除具有平原、城市人地关系基本特征外,还具有山地所特有的3个特点:1.人山关系动力系统复杂性和不稳定性;2.人山关系物流和能流循环系统的不完整性;3.人山关系利益公平分配的困难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人山关系地域系统为核心的山地科学学科分类体系,对现代山地科学体系中的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所包含的学科作了界定.最后,对山地人山关系地域系统与现代山地科学学科之间相互关系及其关键理论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编后语     
本期主要刊登了山地土壤方面的研究论文,并侧重选编了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土壤研究室(以下简称山地所土壤室),近年在紫色土退化、紫色土分类研究,以及山地土壤资源保护和利用方面的文章。 四川紫色土面积911.3万公顷(占全省土壤面积的18.4%,不含紫色水稻土,下同)。紫色土耕地面积406.1万公顷(占全省耕地面积的36.5%),其中严重退化的占37.1%,轻至  相似文献   

17.
天山山区公路山地灾害主要出现于海拔>3000米的现代冰缘区,遭山地灾害威胁较严重的是独山子—库车公路和乌鲁木齐—库尔勒公路。较突出的山地灾害是雪崩、风吹雪、自然积雪、泥石流与石冰川,其次是倒石堆、热融滑塌和热融掏蚀。该区公路山地灾害防治应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此外应加强灾害预报。  相似文献   

18.
我这次能够有机会来参加中国地理学会山地研究委员会成立大会,感到非常高兴! 首先,让我代表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也代表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热烈祝贺山地研究委员会的成立。 刚才丁锡祉同志在开幕词中已经讲到,山地研究是很重要的。我国有2/3的地区,属于山地。就是说,我国近一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中,有六百几十万平方公里是属于山地。我国是世界上山地最发达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山地研究内容最丰富的国家,从最高  相似文献   

19.
山地生态学的研究进展、重点领域与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山地生态系统的剧烈变化不仅对陆地生态系统格局与功能产生较大影响,而且也显著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明确山地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的基础上,通过对国际上山地生态学研究进展的全面综述,阐明了现阶段山地生态学研究的重点领域和前沿科学问题.对我国山地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并讨论了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作为世界第一山地大国,我国山地生态科学研究应得以重视和发展,以应对全球变化对我国生态和环境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国际上,山地研究受到普遍的重视,成立有国际山地学会.国际自然保护同盟(IUCN)下设的世界保护地委员会(WCPA)和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委员会(CNPPA)中均专设有山地组.在尼泊尔加德满都设有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CIMOD),主要针对喜马拉雅-辛都库什山地.还有一些非国际性的区域性山地研究机构.几乎所有这些机构都有自己的刊物和通讯等,如“山地研究与发展(MountainResearchandDevelopment)”、“澳洲大山(AustralianAlps)通讯”、“山地论坛(MountainForum)”、“亚洲太平洋山地网络(AsiaPa-cificMountainNetwor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