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历史上,避讳成风,讳名、讳地、讳语、讳事,无奇不有。更可悲的是,在科举时代,举子因姓名犯讳,竟丢了即将“大魁天下”的最高理想、最高荣誉——进士科殿试一甲第一名状元。 明成祖永乐二十三年(1425年)甲辰科殿试,初拟孙日恭为一甲第一名,明成祖朱棣见名不悦,谓曰:“日恭乃一暴字也!”及见其名之后有安徽人。见“邢宽”二字,喜甚,便点为状元。原来,朱棣初为燕王,为了争夺皇位,举兵以“清君侧”为名,发动了“靖难之役”,攻下南京后大肆屠杀,兵部尚书齐泰、太  相似文献   

2.
关于《红楼梦》后四十回续作者高鹗的祖籍问题,是胡适先生最早提出来的。1921年春,胡适先生在《致顾颉刚托查高鹗之履历书》的信中说:“我想一考高鹗。此人在嘉庆辛酉己为‘侍读’不知有法子考出他的籍贯与中进士翰林的年月吗?”顾先生在《答胡适查得关于高鹗及曹寅的材料书》的回信中写道:“高鹗的名字,在国子监见到了。他是镶黄旗汉军人,乾隆六十年乙卯科进士,殿试第三甲第一名。这与先生所设‘他中进士在乾隆庚戌与嘉庆辛西之间’的假定相合。又可见先生藏的程排本红楼梦高鹗名字上模糊的一字,是‘岭’字,铁岭是奉天府的属…  相似文献   

3.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是一首著名的山水诗。作者张继,字懿孙,襄州(今湖北襄樊)人,天宝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分掌财赋于洪州(今江西南昌)。其诗多登临纪行之作,有《张祠部诗集》,以《枫桥夜泊》最著名。全诗虽用白描手法,却无一句直露,真正达到了情与景,境与人的完美统一,成为千古绝唱,使人如临其境,生出无限遐想。然而,此诗中涉及到的桥名、寺名等有许多不平常的来历和传说。  相似文献   

4.
闽南漳浦县盛产绿豆,乡民心灵手巧,捏馅做饼蒸糕极为可口。其中名点“翰林糕”在海内外市场供不应求,许多海内外乡亲回大陆探亲都忘不了捎带这种糕点回去做为酬谢亲朋的礼品。 “翰林糕”产于漳浦县的旧镇镇,原名叫“自然发”绿豆糕。相传清代雍正年间,这里有个叫张先跻的人,字愧日,庚戍年进士,钦赐翰林院庶吉士,登第逾年,荣归故里,乡人称他为“张翰林”。张先跻德性温和,平易近人,家中士贾工商渔樵常常满座。他待客之物,就是自己配制的“自然发”绿豆糕。这茶点是以绿豆粉为主,配以饴糖、鸡蛋、沙糖、秫米粉等为佐,和香油…  相似文献   

5.
云南大理古城有一条古老的街道叫护国路,由于旅游业发展而生机勃勃,成为外国旅游者云集之地,于是人们把它称为“洋人街”。 “洋人街”起步于1984年。小伙子金策根据外国人喜欢背包自由旅行的特点,开起了当时毫不起眼的“旭日自行车服务部”。规模从最初的八辆扩大到七十多辆。当看到外国人无处洗衣时,就搞起了洗涤衣物的业 务。后来发现外国人饮食习惯 与中国迥然各异,又开起了全 城第一家“吉姆西餐厅”,为外 国人提供西餐,还推出自创的 “吉姆西餐”以及各种鸡尾酒。 小小的餐厅常常到了应接不暇 的地步。于是“洋人街”的人…  相似文献   

6.
“鄂伦春”是鄂伦春族的自称,汉语又译作“俄伦春”、“俄罗春”、“鄂尔吞”等,意为“山岭上的人”或“使用驯鹿的人”。 鄂伦春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时为6965人,在我国各族人口中居倒数第六位。其祖先为索伦之别部,明末清初游猎于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地区,17世纪中叶,因沙俄入侵,迫使他们  相似文献   

7.
赫图阿拉城——故宫的“故宫”? 中国现保存完好的故宫有两座——北京故宫和沈阳故宫,有关史学家称,赫图阿拉城是故宫的“故宫”。 “赫图阿拉”,满语是“横岗”的意思。1559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在此地出生。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人部落后,在这座城里龙袍加身,建立了清王朝的前身——后金。之后,清王朝从这里挥戈中原,这座“龙兴之地”也由此而驰名神州。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浩如烟海、叹为观止的古典文献中,《山海经》是一部独具风格的作品,自古号称“奇书”。它所记载的东西,有很多不能被后世读者理解,常被斥为怪诞不经。西汉司马迁对其评语:“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也。”《汉书》作者班固对其评语中有“放哉” (今意荒唐 )词。连“五四”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鲁迅也认为《山海经》是“古之巫书”。正由于它是“奇书”,也吸引了历代一些好事者去研读,刺激这部分读者产生了一些兴趣。如汉代有很多人研读《山海经》,认为其“奇可考祯祥变怪之物,见远国异人之谣俗。”…  相似文献   

9.
黄风 《中国方域》2004,(6):48-48
近年来.有关旅游的书多之又多,但除了纯学术性的,一般的让人眼亮的很少。2004年,山西古籍出版社推出“人说山西”文化旅游系列丛书第一辑,读了为之一振。振的原因有二:一,不是疲于繁琐的介绍,重蹈生拉硬扯,牵强附会的老路;二,不是浮泛的皮毛之作,游山玩水地走一走,就发出诸多感慨。张卫平的《走马雁门》便是令我生发以上感叹的一部著述。  相似文献   

10.
李宏伟 《中国地名》2014,(2):74-74,79
天津市地处华北平原的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东临渤海,北依燕山,西靠首都北京,有“九河下梢”、“河海要冲”之称。天津简称津,意为天子经过的渡口,别名津沽、津门等,有150多公里的海岸线。  相似文献   

11.
洛桑圣母大教堂,又称“洛桑大教堂”,位于瑞士西南部的洛桑市。洛桑大教堂始建于1175年,1232年完成。1275年,被罗马教皇格雷戈里十世视为神圣之地。16世纪以后,成为洛桑城市形象的象征,瑞士规模最大的教堂,被誉为“瑞士最美丽的教堂”。  相似文献   

12.
正1984年我在富源一中做小工,帮一个姓张的老石匠和沙灰,张石匠告诉我富源历史上出过一个探花叫冯探花。冯探花打开庙门建过太和元气门坊。近年来研究地方史,读富源县光绪时的县志《光绪平彝县志》,作者李恩光记载富源进士名录时说:冯联元也叫冯元,是武科进士,钦点武探花。但是对冯元被列为乾隆元年武进士而又列为乾隆五十七年的武举人感到疑惑。因为只有举人才有资格去考进士,如果冯  相似文献   

13.
诏安虎地名     
《中国地名》2010,(1):23-23
老虎关:古时关名,在县西北部今太平镇新营村新起楼同广东饶平县东山乡几个村之间的山路隘口,原为诏安县二都与饶平县的分界处,明、清时是闽粤间一个交通、贸易要塞,官府在此设卡收税,因其形似虎,故名。传说明末有一诏安籍的进士在湖南当官,贪污舞弊情节严重,被群众告发,案件由他的表兄受理。为了既可平民愤,又不使表弟受苦,这位表兄宣判他发配到边陬荒野的闽粤之交老虎关。  相似文献   

14.
都者,大城也。《荀子·富国》:“田畴秽,都邑露。”亦引申指首都,《三国志·吴主传》“秋九月,权迁都建业。”而且诸侯之都城,繁华之大市,盖有“都会”之说。柳宗元《封建论》所谓“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所谓“邯郸亦漳河之间一都会”,即可为证。柳永《望海潮》词则更写尽杭州古都会之极:“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荣。”据传金主完颜亮读之,欣然有慕于此词之“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神州之都,世皆祈仰,江山多娇,人共折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名》2011,(10):53-53
“碣石”之地,史书多有记载。《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刻碣石门,坏城郭,决通堤防。”《汉书·武帝纪》:“行自泰山,复东巡海上,至碣石。”魏武帝曹操在207年征伐乌桓于柳城(今朝阳)回军途中,东临碣石。写下千古诗篇《观沧海》。唐太宗李世民出临榆关(今山海关)征辽曾几次临观沧海至碣石.并多有诗篇与群臣唱和。那么,“碣石”之地到底在哪里?  相似文献   

16.
三穗位于贵州省东部的黔东南苗族自治州东北部,海拔在600—800米之间,面积1038平方公里,人口20.4万。交通十分便利,无论从哪个方向进入三穗县,都能看到一眼望不到边的满山翠竹,它刚毅挺拔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竭力竞争而又高雅纯清的崇高精神,素有“竹器之乡”的美誉。三穗人对斑竹的热爱和利用率之高,为全国之最,并已形成了产业化发展的势头。竹编工艺之精湛为世人所叹服。每逢全县赶“四八”场的日子,人们从四面八方汇集市场,无论男女老少都戴竹篾斗笠,在阳光下闪着油黑、漆黄、浅褚色的光环,像绽开的朵朵莲花,汇集起来,结成花流涌向竹器市场…  相似文献   

17.
“图们”之名,在古籍中用字很不统一,有“统们、驰满、土们、豆满”之称,皆同音而异字,都是指图们江。据《中国古今地名辞典》记载:图们江,出自满语“图们色禽”。“图们”意为“万”、“众”,“色禽”意为“源”、“河源”,“图们色禽”即“万水之源”之意,后来略去“色禽”,简称“图们”。图们市图们市位于吉林省东缘,以地濒图们江而得名。隔图们江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为邻,是我国东部的口岸城市。商周时,图们为肃慎族生活栖息之地。秦汉之际属挹娄和北沃沮(勿吉)领地。南北朝时为高句丽所据。唐代属渤海国中京显德府卢州境。辽时属…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名》2011,(10):33-33
奥地利的宠儿——哈尔施塔特镇,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湖畔小镇。 哈尔施塔特所在的阿尔卑斯山东部地区萨尔茨卡默古特是德语“Salz”(盐)和“Kammergut”(皇家领地)的组合,名字和盐扯上很大关系绝非偶然。据传,正是因为盐的发掘,才有了哈尔施塔特镇,所以小镇也有“盐矿宝地”之称。令人张大嘴巴的是,镇上世界最古老的盐矿之一还在运转,并对游人开放。  相似文献   

19.
地处湖北武汉武昌蛇山峰岭之颠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之美称,引无数文人骚客泼墨挥毫,题诗作赋,更有唐代诗人崔颢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千古绝唱使黄鹤楼名声大噪。  相似文献   

20.
一、古代人民对低产田改良的认识 中州古代人民,在公元前700多年时,《吕氏春秋》(任地篇)便认识到“地可以使肥,又可使棘”,“地”即土壤,“棘”即瘠薄的意思,即是说农业生产活动搞得好可使土壤变得肥沃, 反之可使土壤变得瘠薄。公元960年的宋朝,《陈(?)农书》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土壤肥力的关系,创立了“地力常新壮”的理论,如他在(冀田之宜篇)指出:“土壤气脉,其类不一,肥沃硗埆,美恶不同,治之各有宜也。”低产硗埆的土壤。要“粪壤滋培”,“虽土壤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