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地震监测数据是进行地震分析预测及其他地球科学研究的基础。在分析原有数据特征基础上,整合地震前兆数据、测震观测数据、地震台站信息等数据,建立河北省地震监测信息综合数据库,研制基于地震信息综合数据库的数据共享服务平台,为监测预报、应急救援和地震科学研究等提供及时、稳定、安全的基础数据服务。  相似文献   

2.
对夏县地震台地下流体观测工作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后,编写了《夏县地震台地下流体观测数据管理及分析系统》.该程序采用Visual Basic 6.0编程,利用Jet数据引擎调用Acess数据库.本文介绍了该程序的主要功能,并对具体的程序实现进行了简要的叙述.  相似文献   

3.
以"全数据"作为设计理念,提出建立地震废墟救援数据库群组,并基于Web搭建地震废墟救援数据库管理平台,实现地震废墟救援数据的收集、遴选、整理及共享。基于此数据库群组,积累地震现场数据,作为地震废墟救援领域研究的科学依据,并且通过数据库管理平台为地震救援队员的日常学习与训练提供专业性救援知识、技术服务和科学指导,进一步提升我国地震救援队伍的整体能力及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4.
地震月报目录数据转换程序的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在地震璃目中数据转换的格式和转换程序设计方法,利用数据库语言编写了数据转换程序,为地震月报目录和历史地震目录编目提供了实用工具软件。  相似文献   

5.
全国地震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要地介绍了建立全国地震数据库系统的目的、系统的运行环境及系统的构成、功能和技术特点等。此系统是由地震目录数据库及地震活动性处理子系统、全国综合前兆数据库及其应用子系统、地理底图和地质构造数据库及计算机制图子系统、全国台站信息库及其管理子系统等组成,它具有数据规模大、数据联机共享、冗余度小、检查速度快、处理功能丰富、安全性能好及使用简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一篇用BASIC程序调用地震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地震统计、计算地震能量密度和扫描分析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长城0520系列微机(及其兼容机)的BASIC环境下直接从以dBASEⅢ数据库文件形式存放的地震目录文件中挑选任意时间、空间和强度范围内的地震数据,给出了可从dBASEⅢ数据库文件和普通数据文件中挑选地震目录的通用计算程序,扼要说明了程序的主要数学原理,并介绍了程序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可供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张国宏  马照松  单新建 《地震》2006,26(1):123-130
为了实现地震地磁数据的社会资源整合和共享的目的, 利用网络、 WebGIS及数据库技术, 开发了基于网络环境的地震地磁数据共享系统; 系统实现了信息服务、 数据服务和功能服务, 改善了地震地磁数据的应用领域和应用层次。 从系统原理及功能设计、 WebGIS系统、 地震地磁数据库系统、 Web发布及数据共享子系统等几个方面阐述开发建设过程中的主要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9.
全球震中只读光盘数据库,向科研单位、私人组织和政府部门提供地震资料。EPIC程序把历史地震数据存入一个系统,可以通过微型计算机进行地震震中数据存取。使用屏幕菜单,EPIC指导用户选择和检索。  相似文献   

10.
流动地震观测台阵数据快速整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流动地震观测台阵数据快速整合处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分析了不同地震数据格式及相应的应用软件的优点. 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在 .NET框架平台上用C#语言编写的流动地震观测台阵数据快速整合程序及其对流动地震观测台阵数据整合处理的原理和流程, 并通过对2011年11月2日岷县MS4.5地震数据的快速分析展示了该程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山西地震综合数据处理系统》是遵循《国家地震局数据库技术规范》,以PDP-11/23~+小型机与IBM/PC联机为硬件支撑,以网状型数据库为核心,含前期处理、库管理、数据检索、科学计算、分析会商5个子系统的较大型应用软件系统。具有对数据进行收集、录入、预处理、存储、管理、加工及应用等功能。整个系统通过总控菜单程序实现了异种机间上百个模块的调度,使查询-处理一体化。该系统把地震数据库、日常监测数据处理、专家地震预报系统有机地衔接于一体,可直接服务于地震科研和震情会商。该系统的建设是山西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也是国家地震局的合同制项目。  相似文献   

12.
本文着重介绍和总结了四川省地震局科技资料室经过两年多时间进行的馆藏地震科技资料的分编工作。这一新的系统分编是按照《中图法地震文献分类表》及其分类原则进行的。分编一的地震科技资料在学科归类上更加细致合理、管理上更加科学,使用和检索上也更加趋于方便和高效率。为使地震科技资料的管理检索工作进一步计算机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天津市地震局从贯彻执行国家地震局预测预防司的有关文件做起,结合其地震科技信息工作的特点,从优化管理入手,借助现代化的工具和手段,建立了文献管理数据库,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以增强服务功能,更好地为防震减灾服务。  相似文献   

14.
山西离石中心地震台数字倾斜仪资料质量跟踪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山西离石中心地震台迁建后,新安装的数字水管倾斜仪、石英水平摆倾斜仪、洞体应变伸缩仪2011年的观测资料进行质量跟踪,得出,仪器观测精度、数据稳定性和可靠性等各方面均达到国家形变I类台的要求,且水管倾斜仪观测精度高于石英水平摆。同时,对影响观测的干扰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观测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国家防震减灾中心技术系统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中国地震局“九五”重点项目中有关国家防震减灾中心技术系统建设的一些情况,包括卫星通信分中心,计算机网络中心、数字地震台钢分中心,地震前兆数据分中心、地壳运动观测网络数据分中心及防震减灾指挥分中心的建设情况。对于这些分属不同“九五”重点项目的内容,采取统一规划和设计,集中建设和实施,以保证系统能协同一致地完成地震应急响应和减灾的相关工作,通过实施这一建设项目,将使我国的防震减灾信息系统达到一个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山西大同雁门关测震台信道特征及误码特征的分析,提出误码产生原因及改善信道的总体思路和试验方法。并对改进后的系统运行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雁门关测震台的信道误码减少了。而且同样的改进措施对其他台也有效果,提高了台网系统运行率和地震数据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主要对山西临汾中心地震台倾斜水平摆与垂直摆的各项观测指标、质量做了综合评价,发现由于两仪器的工作原理及摆系结构的不同,对地震的响应能力也有所不同,且在受同-区域应力场作用时,有着较好的同步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震报告数据处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观测报告是一份具有广泛使用价值的地震基础资料。中国地震报告数据处理系统是提高中国地震报告质量的关键一环。其主要水平反映在:数据采集和处理自动化;采用最先进的数值计算方法;采用最先进的激光照排技术;用磁介质进行数据传递。  相似文献   

19.
吴敏  王建芳  王芙蓉 《地震》2001,21(4):66-74
介绍了地震数据资源信息的基本数据库及地震信息服务系统,此系统可供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共享,可向科研人员和社会公众提供及时、完整、可靠的地震科学数据信息。  相似文献   

20.
简要介绍了山西临汾中心地震台大地电场观测系统,并对2009年以来更换电极后,观测数据质量进行了分析评价,表明,临汾台大地电场观测数据能够反映出地电场强度的时空变化,数据质量符合规范要求,可以为地震前兆研究提供相应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