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苍峄铁矿带是山东省重要的铁矿带之一,已开展了多年的地质勘探工作,但对成矿带缺少总体的地质认识。该文通过分析苍峄成矿带地质背景和矿区地质特征、构造特征、航磁异常特征,总结了成矿规律及找矿远景。研究表明:苍峄铁矿带新太古代泰山岩群山草峪组发育,以黑云变粒岩为主,夹斜长角闪岩、角闪岩、磁铁石英岩、磁铁角闪石英岩,属条带状石英型磁铁矿建造。区内形成了一系列紧密的复式褶皱,自北向南发育太白向斜、石阎背斜、辛庄向斜和后大窑北背斜等。铁矿带具有明显剩余重力高值异常,据此划分了5个铁矿带,分别为Ⅰ,Ⅱ,Ⅲ,Ⅳ,Ⅴ铁矿带,指出成矿带深部和航磁异常边部是新的找矿方向,为该区的找矿工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黔北务川—正安—道真铝土矿中的B、Sr、Ba、V、Zr及其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分析,对务正道地区铝土矿沉积环境
的古盐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铝土矿的沉积受到海洋环境的影响,主要形成于半咸水-淡水环境中。沉积环境为半封闭海
湾,海侵使成矿区低盐度水体变为半咸水或咸水,随后陆地淡水输入等淡化作用将半咸水或咸水淡化,淡化的程度与范围取决于
淡化时间的长短,经淡化后的水体在下一轮海侵中再次被咸化,水体的古盐度随海平面升降在淡水-咸水之间循环。   相似文献   

3.
甘新蒙北山地区成矿带划分和基本特征对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对甘新蒙北山地区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在时空上的联系性等综合研究分析基础上,运用新理论、新认识,以板块构造单元划分为基础,将本区划分为3个Ⅲ级成矿带、11个Ⅳ级成矿带,并对Ⅲ级成矿带特征进行了阐述,以期为矿产勘查和地质大调查工作部署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进一步就主要矿床(点)、构造单元、矿种、赋矿建造、控矿因素、成矿类型、成矿时代等方面进行了对比,认为各Ⅳ级成矿带在区域上具有相对稳定的展布范围,具有相同的构造环境和成矿条件、类似的矿种和成矿时代,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可比性,并且各成矿带具有一定的潜在找矿价值。  相似文献   

4.
广西有色地质勘查局勘查总院提交的《广西靖西县新圩铝土矿Ⅰ、Ⅱ、Ⅲ、Ⅳ号矿体群详查报告》和《广西靖西县新圩铝土矿Ⅴ、Ⅵ、Ⅶ号矿体普查报告》于 2月 9日通过了国土资源部储量评审中心评审。这标志着广西继平果铝土矿之后又探明 1个特大型铝土矿床。广西靖西县新圩铝土矿区处于右江褶皱带的南部 ,矿区面积 2 6 0km2 ,矿床类型为岩溶堆积型铝土矿 ,矿体分布于现代岩溶洼地内 ,并相对集中于 7个地段。该矿区地质勘查工作始于 1978年 ,2 0多年来广西有色地质勘查局 2 70队、2 74队、广西有色地质勘查总院等单位相继对该区进行了矿产调查…  相似文献   

5.
成矿区带一般指具有矿产资源潜力的成矿地质单元,而成矿系统主要从成矿要素、成矿作用过程角度研究成矿的总体特征,包括矿床组合、成矿系列及其联系,是划分成矿区带及总结成矿规律的重要依据。东天山造山带位于吐哈盆地与塔里木地块之间,可划分为大南湖—头苏泉铜金多金属成矿带、康古尔塔格—黄山金铜镍成矿带、阿齐山—雅满苏铁铜多金属成矿带及彩霞山—吉源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带。东天山构造演化与成矿具有明显的多阶段性,并形成多个成矿系统:①中—晚元古代古陆缘伸展环境形成铅锌银沉积矿床成矿系统;②奥陶纪—石炭纪活动大陆边缘环境形成VMS型铜锌矿床和斑岩型铜矿床成矿系统;③石炭纪岛弧环境形成火山岩型铁铜矿床成矿系统;④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后碰撞造山及地幔柱叠加阶段,形成岩浆型铜镍矿床成矿系统和与剪切活动有关的金矿床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6.
随着欧玉陶勒盖这个世界级铜矿的发现与开发,蒙古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铜资源大国.在前人研究基础 上,对蒙古国境内的铜矿床主要成矿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点进行了总结,认为蒙古国内的铜矿床主要类型是斑岩 型,其次是 VMS型.根据这些铜矿床的形成时代与产出特点,可以将其划分为南、北2条铜矿带,分别为与古亚 洲洋构造体系有关的斑岩型和 VMS型 CuGAuGMoGZn多金属成矿带(Ⅰ),和与蒙古-鄂霍茨克洋构造体系有关 的斑岩型 CuGMoGAu成矿带(Ⅱ).其中南部 Cu矿带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①泥盆纪 VMS型 CuGZn成矿亚带 (Ⅰ1);②晚泥盆世斑岩型CuGAuGMo成矿亚带(Ⅰ2);和③石炭纪斑岩型Cu多金属成矿亚带(Ⅰ3).而北部Cu矿 带则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西部三叠纪斑岩型 CuGMo成矿亚带(Ⅱ1)和东部三叠纪-早侏罗世斑岩型 CuGMoGAu成 矿亚带(Ⅱ2).根据蒙古国的构造演化历史及其所产出的矿化特征,认为蒙古国铜矿的找矿潜力仍然是以斑岩型 为主,其次是 VMS型,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 CuGNi硫化物型矿床也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7.
山东半岛海域成矿区带划分以往研究程度较低。该文利用海域重磁资料,在研究区梳理了渤海和黄海的重磁异常特征,渤海和北黄海呈负布格重力异常,南黄海北部与之相反;渤海为正磁异常,黄海与之相反。以重磁异常为基础,基于陆域构造单元划分,对海域构造单元划分至Ⅲ级10个构造单元,海域构造单元多为陆域向海域的延伸,仅渤中坳陷和北黄海盆地为独立的海域构造单元。参照陆域成矿区带划分,以构造单元边界为界线,海域成矿区带划分至Ⅳ级6个成矿区,各成矿区特征不同,坳陷构造单元内成矿区富集油气矿产,隆起构造单元内成矿区表现为埕宁隆起富集煤矿,胶北隆起富集金、菱镁矿、煤、灰岩矿,千里隆起富集岩金、蛇纹岩、石棉、花岗石矿。  相似文献   

8.
拉龙拉-哈拉山铅锌矿床位于三江成矿带左贡-类乌齐成矿亚带,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华南板块北羌塘-昌都陆块西南缘,龙木措-澜沧江缝合带北侧。区域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通过分析研究矿区、矿床地质特征,认为拉龙拉-哈拉山铅锌矿床属于岩浆热液-氧化淋滤改造型铅锌矿床。矿区控矿地层-构造发育,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9.
为编制1∶50万山东省大地构造相工作底图(沉积岩区)提供依据,按照沉积岩建造组合划分原则和大地构造相研究的有关要求,划分了山东省沉积岩区大地构造相和沉积岩建造组合,将山东省沉积岩区大地构造相划分为2个相系(Ⅰ级)、3个大相(Ⅱ级)、15个相(Ⅲ级)、27个亚相(Ⅳ级)及40个建造组合(Ⅴ级),并简要介绍了主要沉积岩建造组合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北部铝土矿分布于黔中-渝南铝土矿成矿带的南段北部,成矿地质条件较好。通过分析黔北不同矿带基底地层
岩性差异、矿体分布、矿床规模和成矿物质来源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了铝土矿矿床下伏基底地层岩性对黔北铝土矿的控
制作用。研究表明,基底地层古风化地貌的空间变化控制着铝土矿的矿体分布和矿体规模,而基底地层的岩性特征决定了所形成
矿床的矿石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