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高效存储、管理呈几何增长的高分辨率、高光谱遥感影像数据, 实现遥感数据的快速处理、检索和可视化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应用非关系型数据库技术, 设计了由遥感元数据库、遥感影像数据库以及影像金字塔3个部分组成的海量遥感影像存储模型; 建立了由硬件支撑层、数据层、数据服务层及应用层组成的遥感影像存储中间件.通过实验分析, 验证了基于非关系数据库的遥感影像数据存储模型及中间件对影像数据的读写、提取性能优于传统的关系数据库.研究成果可满足高分高光谱遥感探测与评价模型对海量影像高效存储、管理的需求, 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前影像存储与管理方式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传统的文件系统对影像进行存储和管理的效率较低,难以适应海量影像数据存储管理的需求。同时传统方式的数据共享效率低,基本靠存储介质共享传递数据,共享过程中会带来额外的存储开销。而云计算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克服了传统文件系统的不足,所以本文研究搭建基于开源云计算平台Hadoop的分布式集群,研究海量的遥感影像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套海量影像云管理系统,进一步提高海量影像数据存储性能与管理效率,推动影像数据在各行业的分发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分布式海量影像分发服务,提出了基于J2EE的分布式海量影像数据分发服务架构,并重点探讨海量影像数据的索引、影像分发服务的多级缓存、基于服务集群的分发服务等关键技术,最后利用VC++6.0、EVC++4.0、Jbuilder2005等开发工具实现了海量影像动态分发服务系统,分别在局域网和海事卫星网络两种网络条件下进行了实验与分析。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有效地组织和管理海量遥感数据,在分析已有的影像数据组织和管理方式的基础上,分析了遥感影像本底数据库的功能需求,将数据库系统划分为四大功能模块,采用分布式三层C\S结构为系统结构。根据确定的能满足系统查询检索需要的影像元数据信息,设计了影像数据表。以Oracle数据库为数据库平台,利用SuperMap Objects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平台,通过内置于SuperMap Objects的Supermap SDX+空间数据库引擎访问数据库,使用C#2.0作为开发语言,开发实现了矿产资源遥感影像数据库系统,在数据入库过程中系统自动为影像数据建立金字塔和默认的空间索引。该数据库系统支持海量、多源数据管理和多尺度查询,实现了数据类型、数据完整性的检查和不同数据类型的导入,按照数据源、数据获取时间、影像名称和经纬度4种方式查询数据,根据需要导出影像、影像的快速浏览、用户管理、数据的安全管理、数据库维护、数据扩充等功能。  相似文献   

5.
多源遥感影像融合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遥感影像融合处理能够综合利用来自同一场景的不同源的影像信息,获得更为准确、可靠的信息描述,是现代遥感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多源遥感数据综合、提高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和光谱信息以及挖掘遥感信息潜力的有效方法。针对多源遥感影像数据融合的技术原理及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其优缺点,同时给出影像融合的基本步骤以及评价准则。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深入研究广西某矿区航空遥感影像,以遥感影像基元模型为基础,辅以土地利用规划、现状信息建立影像基元与地理实体对象之间的关系,构建地理实体逻辑推理组合规则,进行遥感信息地理实体分类提取,进而对分类结果进行精度对比评价,实现高分遥感影像空间信息提取的自动化、智能化处理。  相似文献   

7.
基于开源软件构建遥感地质影像数据库,为海量地质影像数据实现影像,属性数据一体化存储,调度与管理提供了一种更加经济、灵活的途径。以柴达木盆地遥感地质影像数据库构建为切入点,重点在以下二方面展开研究:①搭建空间数据库服务器,实现影像数据高效一体化存储、调度与管理;②基于Open GIS开源构架展示系统,搭建三维遥感地质影像可视化平台。结合空间数据库服务器和Geo Server地图服务器,对World Windjava SDK进行客户端二次开发,整合主流业务,融合多源地学信息,展示地表景观与地学过程。结果表明:开源遥感地质影像数据库系统具有稳定、强大的数据管理能力,直观、精致的三维显示界面,从用户实际需求出发,提供友好、易用的人机交互能力,可以为用户提供一套便捷、实用的遥感影像数据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8.
为了推动国产高分卫星数据在我国地质灾害遥感调查中的应用,以环境地质灾害易发、多发的重庆市三峡库岸万州段作为典型研究区域,在收集该区地质灾害资料及现场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对研究区高分二号影像进行一系列预处理,然后将前期野外实测数据与影像底图进行叠加处理,分析和总结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以及其分布在遥感影像上的光谱和几何特征,建立地质灾害遥感解译标志,根据解译标志对研究区进行地质灾害遥感解译,解译结果在野外得到验证。研究表明:国产高分遥感数据可以为地质灾害调查提供数据支持,适用于地质灾害遥感调查与监测。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
建立卫星对地观测数据集成系统是遥感卫星数据信息资源有效管理与应用的重要手段。从我国对地观测重大需求以及前沿科学问题入手,提出大数据环境下卫星对地观测数据集成系统建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包括大容量异构对地观测数据集成的语义技术、基于网格的遥感图像快速处理技术、遥感大数据深度分析技术、多数据中心协同处理及云平台技术,为实现集成卫星图像、地面观测数据和模拟模型的元数据管理、几何精度纠正和卫星数据质量评价、海量卫星图像数据的空间分析与知识发现、分布式高性能卫星图像数据管理和归档等基本功能,为解决海量卫星数据分布式存储与计算、数据集成与互操作、空间数据分析与地学知识发现提供新思路、新技术与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Trous小波的影像融合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修国  高伟等 《地球科学》2002,27(3):338-340
基于Mallat小波算法的影像融合,由于存在抽取和插值运算,其结果存在一定的相位失真。Trous小波算法通过有限滤波器内插近似,实现对影像数据的无抽取离散小波变换,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在阐述影像数据融合原理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Trous小波变换的影像融合处理方法和过程。通过对遥感影像数据融合结果的定性定量分析中,认为基于Trous小波的遥感影像数据融合方法,能保持参与融合影像的信息特征,从而获得较好的融合处理结果。  相似文献   

11.
遥感影像三维可视化在新疆西昆仑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胤  朱建南  崔艳梅 《江苏地质》2015,39(3):451-455
综合应用“3S”技术、遥感数字影像处理技术、虚拟现实等,通过遥感影像的几何校正、影像数据融合、高精度DEM生成和影像复合等技术,实现了新疆西昆仑地区遥感影像三维可视化。将遥感影像三维可视化及其影像动态分析运用于新疆西昆仑区域地质调查(1∶5万)工作,可提高地质填图效率、丰富地质填图成果  相似文献   

12.
卫星遥感影像与航空遥感影像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昌鑫  胡小华 《安徽地质》2008,18(3):232-235
本文对卫星遥感和航空遥感进行对比,并选取同一区域同时期同一比例尺的卫星遥感影像和航空遥感影像的DOM,进行土地利用地类的判译识别,通过对比分析,探讨了利用高精度卫星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更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李思发  李亮  闵艳艳  龚梅 《贵州地质》2011,28(2):158-160,157
以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大河镇一个潜在滑坡体为例,利用遥感影像(R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图像处理(ENVI)和三维分析(ArcGIS)等技术,完成了对该地质体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DEM信息数据的生成处理。并采用ArcGIS三维分析方法技术,实现了对所预测的潜在滑坡体三维的立体可视化成图及其表面积、体积的概略计...  相似文献   

14.
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是高光谱遥感影像处理和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高光谱遥感影像具有波段数量较多和空间分辨率较高等特点,给分类任务带来一定的挑战。为了提高分类精度,充分利用影像的空间信息和像素间的局部信息,提出一种引导滤波联合局部判别嵌入的高光谱影像分类方法。首先,对高光谱遥感影像进行归一化,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实现特征提取,将提取的第一主成分影像作为引导图像;其次,采用引导滤波分别提取各波段影像的空间特征;然后,将提取的空间影像特征进行叠加,通过局部Fisher判别分析完成低维嵌入;最后,将得到的低维嵌入特征输入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得到分类结果。采用Indian Pines和Pavia University两幅高光谱影像进行实验的结果表明:在分别从各类地物中随机选取10%和100个样本作为训练样本的情况下,其总体分类精度分别提高到98.28%和99.45%;对比其他相关方法,该方法能够获取更高的分类精度。该方法在低维嵌入的同时,有效利用了影像的空间信息,改善了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15.
遥感影像分辨率分析技术在滑坡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滑坡要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将滑坡要素划分为空间要素、时间要素和岩土性质要素3个方面,并分别讨论它们与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和波谱分辨率的关系。首先对各滑坡要素进行了定性分析,然后提出了判识滑坡空间要素的定量依据;提出了通过遥感影像计算滑动速率的公式,以此作为按照时间分辨率选择遥感数据的依据;最后提出为判识岩土性质要素应采用高波谱分辨率遥感影像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遥感软件有强大的影像处理功能,地理信息软件有强大的矢量功能;由于遥感软件以国外进口软件为主,与国内常用的地理信息基础不适应。通过对遥感影像专题图的制作的研究,有效地解决了遥感软件和国产地理信息软件不匹配的问题,为各类遥感专题图制作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星-空-地遥感数据地面应用系统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遥感地面系统主要实现遥感数据的接收、处理、管理和分发功能。为了研发面向地质调查的、能够处理多源海量高光谱数据的、星-空-地一体化地质勘查遥感系统, 对国内外已有的小卫星、航空、地面岩芯等遥感地面系统的特点、组成和发展方向进行了调研和分析, 调研结果可为地质勘查遥感系统的研发提供技术基础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三维遥感影像数据库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建明  孙卫东 《新疆地质》2005,23(3):308-310
介绍了以3S技术为手段,采用目前较为先进的三层结构体系,使用Dephi开发工具,结合数据库技术、遥感技术,尝试以数据库SQL Server组织、存储、管理海量的中巴资源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和新疆1:10万地形矢量数据,应用OpenGL技术实现海量三维遥感影像数据的三维立体显示浏览,进而完成全疆三维遥感影像库建库和三维显示及漫游.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多时相Landsat遥感影像,利用适合白洋淀湿地信息提取的综合提取方法提取湿地范围。将湿地范围视为水体淹没区,淹没区的边界线视为对应地表水位高程的等高线,并根据遥感影像、高程控制点等对淀区内受人为影响的局部区域进行校正,插值生成白洋淀湿地底部的数字高程模型(DEM)。选用遥感影像和地面高程控制点对构建的数字高程模型进行验证,遥感影像验证精度在80%以上,地面控制点验证误差在±0.5 m以内的点达到80%。这种由一系列遥感影像提取等高线生成数字高程模型的方法可以弥补白洋淀湿地内数字高程信息不足的缺陷,对于提高白洋淀湿地的水均衡计算和构建湖泊与地下水耦合模型的精度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邓佳音  陈建平 《江苏地质》2018,42(3):501-506
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获取遥感影像时,由于地形效应的存在,阴影的产生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为此,对多光谱图像进行波段比值处理,减弱或者消除地形阴影的影响,提高遥感影像的识别与分类精度,并对处理后的图像进行质量评价,为选择最佳处理方法提供参考。结合数字高程模型(DEM)对山区遥感图像进行分区,对分区结果进行各种波段比值运算,消除地形阴影;以信息熵作为质量评价指标,对比值处理消除地形阴影后的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处理结果与所选比值处理方法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波段比值处理可以减弱或者消除地形阴影的影响,与单波段比值处理和线性波段比值处理相比,非线性波段比值处理后图像的信息熵增强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