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浙江位于我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辖区土地总面积10.55万平方千米。浙江虽为全国经济和市场强省,在全国省域发展水平竞争力排名第三,市场化进程竞争力排名居首,但在土地资源方面是个小省,人多地少,七山一水二分田,人均土地面积仅为全国的1/3,人均耕地仅05亩。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耕地保护形势日趋严峻,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发展缺空间、用地缺指标、补充缺后备”已成为我省当前发展面临的最大困难。  相似文献   

2.
吕苑鹃 《国土资源》2012,(10):16-18
进入新千年后,我国土地资源亮起红灯——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是建设用地需求将持续增长,另一方面是耕地总量和人均占有量不断减少。在客观需求强劲的同时,土地的粗放利用和浪费却十分严重:随处可见的大广场、宽马路,规模惊人的开发区、花园式工厂和"大学城";人均城镇建设用地达133平方米,远远高于其他东亚国家和地区的水平;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达到214平方米,远超150平方米的国标上限……  相似文献   

3.
临朐县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仅有1亩。耕地资源匮乏,经济基础落后,面临加快发展与保护耕地两大任务。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又离不开用地。如何解决发展与用地这一对矛盾?近年来,临朐县立足人多地少的基本县情,正确处理保护耕地和保障用地的关系,节约集约用地,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潜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投资强度,走出了一条在节约土地资源基础上的经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滕州市是如何破解用地难题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滕州位于山东的南部,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县级市,全市总人口158万,耕地7.60万hm2,人均占有0.049hm2(0.75亩),用地矛盾非常突出。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每年农转用土地约266.67hm2(4000亩)。在国家加强宏观调控,严格土地管理的大环境下,建设用地供需压力异常紧张。对此,滕州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服从大局,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适应新形势对土地管理的要求,以寸土必保的理念坚守耕地和基本农田,以依法用地、科学用地、合理用地的手段深化挖潜,盘活存量,有效开发利用土地后备资源,走节约集约用地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5.
一、铁力市用地情况决定了土地整理的现实意义 铁力市是典型的半农半林县级市,土地资源利用中呈现出以下特点:人均耕地不足,土地资源利用率低;田土综合治理差,土地综合效益不高;全三是荒山荒坡、零星地块多,土地整理的潜力巨大;建设用地猛增,土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6.
土地资源相对匮乏,耕地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逐年减少,各类用地需求矛盾日益尖锐,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因此,近十几年来,国家采取了各种措施以抑制耕地减少的趋势。然而,伴随着经济社会的空前快速发展,建设用地规模也一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增加,耕地面积仍在不断减少。如,2003年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全国耕地面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近年来,浚县国土资源局最大限度地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土地资源保障和服务。 该局以规划为龙头,对全县基本农田布局进行再优化,确保规划中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受土地制约。同时,采取土地综合整治、增减挂钩拆旧建新置换建设用地规划指标等措施,优先保障社区用地需求。截至目前,已将城区范围45平方公里的基本农田全部调出,为新型农村社区解决用地5040亩,确保了全县11个新型农村社区项目全部落地建设。  相似文献   

8.
土地整理是拓展建设用地空间的有效途径,也是新时期实行最严格的土地政策,确保耕地总量占补平衡的重要选择。土地整理也从根本上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和配套环境,有助于集中农村土地资源,发展农业规模经营,改善土地的经营状况,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嘉兴市秀洲区的土地整理自1997年始。至今已近10年时间,共完成土地整理项目68个,项目总投资34982万元,总面积15510.28公顷,建成标准农田14025.14公顷,实现净增耕地面积2972.01公顷,共获得浙江省国土资源厅核发的土地整理折抵建设用地指标2087.78公顷。至今已使用折抵指标上报建设用地总面积1336.42公顷,占近年建设用地总量的60%以上。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嵊州市国土资源局党委在省国土资源厅和当地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带领全系统干部职工围绕发展这一主题,以创新求进的理念,诚信务实的作风,切实保护耕地,全力盘活存量土地,努力做好保护耕地与保障建设用地的统筹文章,为嵊州市统筹城乡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0.
南阳市是河南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省辖市,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但人均耕地仅为1.43亩,不足全省的平均水平。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原本紧张的土地资源显得更加捉襟见肘。在新形势和新挑战面前,南阳市大力推行节约集约用地,实现了保障发展和节约用地的双赢。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并深入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工作,使其真正成为实施土地利用规划的有力抓手,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基本手段,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开源"之举,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平台,既保护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又促进新农村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2.
正为有效利用城乡土地资源,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推进美丽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缓解城乡建设用地指标不足,近日,青海省政府办公厅发文转发了由国土资源厅起草的《关于经营性建设用地指标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有偿使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青海省适应当前形势、解决土地制约矛盾的一项重大的改革举措。实行经营性建设用地指标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有偿使用,市场和新农村建设有需求,需要积极探索,统筹推进,不断完善,逐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浚县国土资源局把土地综合整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立足农村面积大、农业基础条件薄、农民人口多的基本县情,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有效挖掘农村土地潜力,科学合理配置城乡土地资源,全县耕地资源得到切实保护,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截至目前,浚县实施土地整治(整理)项目10余个,已争取土地整治项目资金近3亿元,开发整理各类土地20余万亩,新增耕地近1万亩;正在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7个,涉及村庄44个,申请到位建新区基础设施补助资金2407万元。开展空心村、砖瓦窑、工矿废弃地复垦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为城市建设、产业区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重点项目落地置换土地指标近万亩。  相似文献   

14.
正省国土资源厅有效盘活现有土地资源,建立健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在土地整治项目和耕地占补平衡、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上向东部城市群予以倾斜,积极支持规范土地融资行为,有效保障了东部城市群重点项目建设用地需求。一是盘活现有土地资源。进一步规范了土地  相似文献   

15.
经济发展离不开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农业社会时期的土地利用方式,以开发耕地、发展种植业为主。工业社会乃至今天的信息社会,则是以工业建设用地、城市建设用地,以及交通等公用设施建设用地为主:土地资源是有限的,而丰十会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是相对无限的,这样,固有的土地资源与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就不可避免地日益激化。  相似文献   

16.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推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国土资源部开展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有效的利用现有土地资源,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的有效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土地供需日益严峻,用地矛盾问题凸显出来。如何优化城镇用地布局,挖潜低效用地,复垦工矿废弃地等工作就尤为重要。低效用地是指土地用途、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密度、土地产出率、人均用地等未达到要求,仍有调整利用空间的建设用地。为了大力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大城镇低  相似文献   

18.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是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该文根据河东区集体建设用地的现状,分析了影响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主要原因,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确权登记、建立城乡统一的交易市场、完善流转程序、规范流转收益等破解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难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本溪市国土资源局高新区分局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统筹集约用地等方式不断拓宽高新区土地发展空间,保障项目用地需求,充分发挥了国土资源服务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作用,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了最大效益。在本溪市国土资源局的领导下,高新区分局按照"抓重点,实现新发展;抓关键,实现新突破;抓机遇,实现新跨越"的方针,积极投身于中国药都的建设之中,先后解决了盛京医  相似文献   

20.
为缓解用地压力、探索城乡统筹发展新路径,嘉鱼县国土资源局采取333模式拓展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一是整合3个政策平台。在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中,与土地整治、新农村建设规划做好对接,用好3个政策平台。将土地面积为400亩的四邑村黄金岭、合家地、新墩3个居民点,逐步整体搬迁至周家墩中心村,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