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刘煜  白珊  刘钦政  吴辉碇 《海洋预报》2005,22(Z1):35-43
在海冰动力学和热力学的研究基础上,开发应用于渤海的质点-网格海冰模式.该模式采用质点-网格法,有效地避免了传统海冰模式的数值扩散问题.该模式采用冰厚分布函数取代传统渤海业务海冰预报模式中平整冰、堆积冰和开阔水的三类海冰分型.应用质点-网格海冰模式对2003年~2004年冬季渤海冰情进行了业务化逐日数值预报试验,并对预报结果进行统计检验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2.
基于质点-网格模式的海冰厚度变化过程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根据渤海冰情,在海冰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基础上,应用一种质点-网格海冰模式于渤海海域.该模式采用了质点-网格法,有效地避免了传统模式的数值扩散问题.该模式采用了冰厚分布函数,用多种类型冰代替用于渤海业务预报的平整冰、堆积冰和开阔水3-level模式.进行理想场的数值试验,模拟冰厚变化动力过程.还使用该模式和业务预报模式对于实际渤海冰情进行了不同个例的预报试验,发现该模式在提高冰外缘线预报精度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渤海潮汐对冰作用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海  白珊 《海洋预报》1999,16(3):39-47
为研究渤海潮对海冰运动的作用,将渤海海冰模式与Blumberg的ECOM-si模式通过动力作用联结,构成一种海冰一海洋动力耦合模式。应用上述耦合模式对渤海冬季潮流对冰的动力作用进行模拟研究,得出了渤海海冰运动的一些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4.
渤海海冰漂移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海冰-海洋动力耦合模式对渤海典型天气形势下海冰动力过程作了数值模拟,海冰模式建立在动量和质量守恒基础上,忽略了海冰变化的热力过程。海冰厚度被划分为三类:堆积冰、平整冰和开阔冰,冰的形变由一个厚度的重新分布约束条件确定。海洋模式是一个二维风暴潮模式.同时考虑了潮汐的作用。风场资料来自于沿岸气象观测站每日四次的风观测,计算网格是十分之一经纬度。主要的分析和模拟是在大气和海洋共同作用下海冰的漂流特点。观测结果比较表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上反映了该海域流冰的漂移性质,同时也可为短期冰情预报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渤海冰-海洋耦合模式Ⅰ.模式和参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内外冰-海洋耦合模式研究基础上,根据渤海水文、气象和冰情特点,以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的渤海海冰预报模式和POM海洋模式为基础,开发了一个冰-海洋耦合模式.在该耦合模式中,冰和海洋之间的动量和热量交换是双向的,冰厚和冰密集度的变化不仅由冰表面和冰底的热收支决定,还由开阔水的表面热收支决定.侧重阐述了耦合模式的动力和热力学过程的耦合,并对模式中一些热力参数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渤海冰-海洋耦合模式Ⅱ.个例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渤海1998~1999和2000~2001年度冬季的海冰发展过程为例,采用实时气象数值预报场作为大气强迫,利用渤海冰海洋耦合模式模拟渤海整个冬季的海冰生消和演变以及渤海冰季冰气、冰水和气水界面的热收支.模拟结果显示大气和海洋的热力效应对渤海的海冰发展非常重要,特别在海冰的冻结和融化阶段,海洋热通量在热力耦合中起着重要作用.模拟还显示了冰覆盖内部区域和冰外缘线附近不同的热力特征,分析讨论了冰区内和冰边缘两个特征点冰厚分布、界面热量收支和海表水温等.  相似文献   

7.
渤海冰-海洋耦合模式——I.模式和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内外冰-海洋耦合模式研究基础上,根据渤海水文、气象和冰情特点,以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的渤海海冰预报模式和POM海洋模式为基础,开发了一个冰-海洋耦合模式.在该耦合模式中,冰和海洋之间的动量和热量交换是双向的,冰厚和冰密集度的变化不仅由冰表面和冰底的热收支决定,还由开阔水的表面热收支决定.侧重阐述了耦合模式的动力和热力学过程的耦合,并对模式中一些热力参数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渤海海冰季节演变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M5数值产品作为大气强迫,利用冰-海洋耦合模式模拟2003~2004冬季渤海海冰演变过程。与海冰遥感、海洋站监测资料等实测资料相比,初冰日和终冰日和观测数据比较接近,模拟海冰各个发展阶段主要分布特征和MODIS遥感图像相似,但模拟的海冰厚度与辽东湾93平台、202平台的冰厚观测数据相比存在较大出入,说明该模型还有待改善。总体上看,冰-海洋耦合模式基本具备模拟渤海海冰季节演变过程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海冰动力学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1,自引:11,他引:30  
讨论了海冰动力学性质并阐述决定海冰漂移的动量平衡,冰脊和水道形成及确定冰应力与形变、强度之间关系的海冰流变学.提出了模拟海冰动力学过程的数值模式,模式中冰厚分布由开阔水、平整冰和堆积冰3种要素表示.在这3要素的预报方程中引入形变函数,采用一种参数化方法模拟冰脊和水道.为了表示冰内相互作用,将海冰作为一种非线性粘性可压缩物质,采用粘-塑性本构关系.本文还概述和讨论了模式中所采用的数值方法,应用此模式模拟了渤海、波罗的海的波的尼亚湾和拉布拉多海的冰漂移.渤海冰漂移模拟结果明显地显示出潮周期变化,还模拟了渤海的冰脊和水道,进行了海冰流变学参数的敏感性试验.并将此冰模式与大气模式和边界层模式联接,给出渤海海冰预报结果.  相似文献   

10.
2002~2003渤海海冰数值预报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海冰数值预报是海冰业务预报的主要方法之一。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建立了业务化的渤海海冰数值预报系统,并进行了多年的业务化运行。随着我国卫星遥感事业和数值天气预报技术的发展,海冰预报系统也在不断发展中。本文介绍了2002~2003冬季应用HY—1卫星海冰遥感和T213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产品对该海冰数值预报系统的改进,对2002~2003冬季海冰数值预报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11.
Numerical sea ice prediction in China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NumericalseaicepredictioninChinaWuHuiding,BaiShan,ZhangZhanhai1(ReceivedSeptember12,1996;acceptedJune5,1997)Abstract──Adynami...  相似文献   

12.
冰动力学的拉格郎日离散元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洪道 《海洋预报》1999,16(3):71-84
本文描述一种应用于河冰和海冰动力学研究的平滑质点流体力学的离散元模式。该离散元方法是一种自由拉格郎日方法,和传统的欧拉网格数值方法相比,它具有较小的数值扩散并且能够更加灵活地处理复杂的冰过程等许多优点。本文首先给出海冰动力学的离散元模式的基本方法,并与欧拉有限差分方法和半拉格郎日的质点一网格方法进行了对比,其次,本文还给出了离散元海冰模式在渤海的一个应用。  相似文献   

13.
渤海海冰数值模式中计算参数的确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岳前进  张涛 《海洋预报》1999,16(3):97-103
在渤海海冰数值模拟和预报中,针对该海域的气象和水文特点,对模式中的计算参数进行了确定是必要的。本文通过对辽东湾JZ20-2海域的气象、水文和海冰要素的定点观测,对同太阳辐射、海洋热通量以及拖曳系数等参数进行了计算,对其特点以及对海冰生消和运移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这对提高渤海海冰数值模拟和预报的精度有很大促进,也是建立和发展局地工程海冰数值模式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白珊  张占海 《海洋预报》1994,11(2):19-28
本文分析、介绍了1992/1993年冬季渤海的冰情;总结了该冬季我国海冰业务数值预报工作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5.
一种海冰热力过程参数化方案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可光  白珊 《海洋预报》1999,16(3):104-113
由于海冰热力过程太复杂,难于精确计算冰面和水面热量收支方程中的每一项,并且净热量收支比每项小得多,因此难以确定海冰热力一动力模式中的净热通量。本文根据渤海的水文气象观测,详细分析了太阳短波辐射、长波辐射、云量、感热和潜热等对海冰热力增长函数的贡献,给出了一种海冰热力过程的参数化方案。并选取2个典型的个例进行了对比研究。模拟结果表明,该参数化方案能较好地模拟渤海海冰的热力过程。  相似文献   

16.
Numerical simulation for dynamical processes of sea ic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umericalsimulationfordynamicalprocessesofseaiceWuHuiding,BaiShan,ZhangZhanhaiandLiGuoqing(ReceivedMay16,1996;acceptedJanuary...  相似文献   

17.
According to the earlier international studies on the coupled ice-ocean model and the hydrology, meteorology, and ice features in the Bohai Sea, a coupled ice-ocean model i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National Marine Environment Forecast Center's (NMEFC) numerical forecasting ice model of the Bohai Sea and the Princeton ocean model (POM).In the coupled model, the transfer of momentum and heat between ocean and ice is two-way, and the change of ice thickness and concentration depends on heat budget not only at the surface and bottom of ice, but also at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between ices. The dynamic and thermodynamic coupling process is expatiated emphatically. Some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are discussed as well.  相似文献   

18.
According to the earlier international studies on the coupled ice-ocean model and the hydrology, meteorology, and ice features in the Bohai Sea, a coupled ice-ocean model i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National Marine Environment Forecast Center‘ s (NMEFC) numerical forecasting ice model of the Bohai Sea and the Princeton ocean model (POM). In the coupled model, the transfer of momentum and heat between ocean and ice is two-way, and the change of ice thickness and concentration depends on heat budget not only at the surface and bottom of ice, but also at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between ices. The dynamic and thermodynamic coupling process is expatiated emphatically. Some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are discussed as we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