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文在对NOAA-AVHRR像元畸变特点分析和IB格式中的定位数据质量评价基础上,确定IB格式中的定位数据。尽管绝对精度很差,但相对精度较好,可以用来进行像元的相对定位,确定像元的大小和形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NOAA-AVHRR像元畸变校正方法。校正后的图像经多项式纠正后,多时相复合和与辅助数据相复合的效果很好,误差为半个像元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将模拟测图仪B8S改造成解析测图的两种机械装置方案,数字投影器的结构及监控软件设计,应用软件的基本功能与特点以及利用解析附加装置AAB,数字投影DP与交互图数字测图软件IGS将B8S改造成的B8S-AAB解析测图仪的主要性能与指标。  相似文献   

3.
基于空间数据发掘的遥感图象分类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数据发掘技术从GIS数据库和遥感图像中发现知识,用于改善遥感图像分类。提出了两种实施空间数据归纳学习的途径;在空间对象粒度上学习直接在像元粒度上学习。分析了两种粒度学习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同时提出了一种归纳学习与传统图像分类法的结合方式。用北京地区SPOT多光谱图像和GIS数据库进行土地利用分类的试验证明,归纳学习能较好地解决同划物、同物异谱等问题,显提高分类精度,并且能够根据发现的知识进一步  相似文献   

4.
基于空间数据发掘的遥感图像分类方法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数据发掘技术从 GIS数据库和遥感图像中发现知识,用于改善遥感图像分类。提出了两种实施空间数据归纳学习的途径:在空间对象粒度上学习和直接在像元粒度上学习。分析了两种粒度学习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同时提出了一种归纳学习与传统图像分类法的结合方式。用北京地区 SPOT多光谱图像和 GIS数据库进行土地利用分类的试验证明,归纳学习能较好地解决同谱异物、同物异谱等问题,显著提高分类精度,并且能够根据发现的知识进一步细分类,扩展了遥感图像分类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辅助资源信息系统(CARIS)是一个以矢量为基础的,商品化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它在NewBrunswick大不测量工程系已扩充了栅格数据处理的功能。这种混合式的GIS具有完整的栅格影像/矢量图形显示,供两种数据类型的交互式操作,栅格影像的命令包括波段选择,像元素值和直方图的显示,反差增强,彩色空间变换,微分增量几何校正,屏幕上数字化和训练统计量的产生,对于计算上强度大的操作和大型栅格数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最近获得的VLBI基线变化率,解算了全球50个VLBI站的站速度。通过对VLBI台站构造稳定性的分析,用位于板块稳定地区台站的站速度求解了欧亚(EURA)、北美(NOAM)和太平洋(PCFC)三个主要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欧拉矢量,这是完全基于VLBI数据导出的板块运动模型,称为VP-MM1。通过VPMM1与地学板块运动模型的比较,分析了板块运动的稳定性,得出了几点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述了卡尔曼滤波方法,论述了该方法在的VLBI大地测量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和在XPVS软件中的实现,分析了随机模型对解算结果的影响,最后对实际观测数据的卡尔曼滤波结果以及NASA GSFC CALC7.6/Solve/Global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卡尔曼滤波方法的XPVS软件的随机模机具有较好的灵活性,解算精度与标准最小二乘解相当且处理速度更快,适合于在微机或小型小算机上应用  相似文献   

8.
图像获取条件对SPOT景像的构成有极大影响,也直接影响对SPOT图像的处理方法。SPOT图像的辅助数据在解析或数字处理中有重要应用。本文对SPOT卫星与视点间的地心角、节距角ω卫星与视点的纬度差异、景像方位角T、景像尺寸和SPOT图像格网参考系统GRS中(K,J)与(λ, B)换算公式进行了推证和分析,并以SPOT辅助数据验证了(K,J)与(λ,B)换算的精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重研究ERS-1/2SAR图像的几何纠正方法和雷达正射影像图的制作技术。在几何纠正方法研究方面,本文采用三种方法进行了几何纠正。方法一,采用了仿射变换算法进行粗级纠正;方法二,采用多项式变换算法进行中级纠正;方法三,采用Konecny等效共线方程为基础的SAR图像正射投影变换算法。在DEM支持下,实现了ERS-1/2SAR正射影像图的制作。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第一个可用于在非常大范围的比例尺下操作单个数据集的地理信息系统。这种多比例尺GIS的设计完全集成在开放的数据库管理系统Postgres和开放的地理信息系统GEO^++之中。除系统设计之外,本文将给了Postgres数据库系统环境下三种综合工具的详细实现过程:1.用于简化线和面的BLG树,2.按重要级和位置进行选择的Reactive树,3.解决前两种结构分割区域产生的一些问题的GAP树。  相似文献   

11.
推扫式航摄仪所获取的带状影像,其每个像素都具有比较准确的WGS-84坐标。带状影像模型自成刚体,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但其区域网模型精度在高程方面偏弱。受其自身航带影像模型刚性和区域网弱高程模型精度的影响,其像控点布设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获取具有多重空间基准约束的像控点的过程中,当在像控区域中有CORS基站、GPS控制网、水准控制网等多个空间基准类型可以利用时,可利用IGS站点和EGM2008数据快速验证这些基准的应用有效性,避免已有空间基准的潜在问题,这是保证像控点快速和精确获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1AP级图像的测图特点,讨论了控制SPOT图像实时定位的两种方法:直接多项式摸拟法和实时格网改正法,解决了割面坐标系基础上高程输入控制的问题。最后,在解析测图仪APS—1上利用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1AP级立体像对进行了试验,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纹理是影响三维模型真实感的一个重要因素。三维纹理映射的最终目的是得到高精度、全自动、高保真的三维模型,它是计算机视觉等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介绍了三维纹理映射的原理和过程;针对三维建筑模型进行纹理映射这一研究方向,在投影变换中参数化应用、纹理坐标转换的处理、影像与模型的匹配等方面总结现有的解决方法,并针对多幅建筑物立面的倾斜影像及屋顶垂直遥感影像与三维几何模型的纹理映射,将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方法和成果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根据当前的研究现状和应用需求,提出一些问题和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移动测量系统宽幅影像的拼接与量测算法。通过建立三幅影像柱面全景投影的几何关系,能够直接拼接完成宽幅影像。利用宽幅影像和原始影像间反投影变换关系以及三幅原始影像的同、异步立体像对,可建立宽幅影像与物方空间坐标间一一对应关系,从而实现宽幅影像目标的量测算法。宽幅影像的投影拼接和量测实验表明,利用柱面全景投影拼接得到宽幅影像的方法可应用于移动测量平台宽幅影像序列的拼接;在原始影像具备同步立体像对的条件下,宽幅影像量测的绝对精度可达1 m以内,相对精度可达0.2 m以内,满足城市环境实景目标量测的精度需求。  相似文献   

15.
针对经典空间直角坐标转换没有考虑公共点坐标精度对求解坐标转换参数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稳健抗差估计理论的空间直角坐标转换方法,该方法采用IGGIII模型对精度较低或误差过大的公共点重新定权,逐渐降低其在求解坐标转换参数中的作用,进而获得可靠的坐标转换参数。最后利用编制的算法程序对某工程实例中的公共点坐标数据进行计算,结合设计的两个方案对比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实用、有效,可以达到高精度坐标转换的目的,在实际测量生产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坐标转换的精度受转换模型、公共点个数和分布、地形情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以青海高原地区某县矿权核查数据为例,采用四参数模型和二次曲面模型进行平面坐标转换,在地形起伏大的大范围区域探讨公共点选取对坐标转换精度的影响,分析两种平面坐标转换模型的特征,为相关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GPS坐标转换方法对于GPS空间定位系统至关重要。目前已有很多方法被提出用于转换GPS坐标,但效果并不是很显著。究其原因,是因为大多数都存在模型误差和投影误差。针对目前方法的不足,本文利用深度学习对非结构化数据处理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GPS坐标转换方法。该方法将GPS数据转化为非结构化图片数据,以其作为CNN的输入层来训练GPS坐标转换模型,这样能够最小化满足对数据的预处理要求,无监督地从数据中学习出有效特征。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传统坐标转换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转换精度。  相似文献   

18.
结合工程应用实践,分析了平移变换、相似变换、仿射变换等实现影像平面坐标转换的方法,三种方法各有适应范围与优缺点,实际应用中选择哪种变换方法,主要以最大限度保证影像光谱信息不受损失,其次以精度损失最小的平面坐标转换模型为标准,就能得到满足应用需要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三维坐标转换参数求解的一种直接搜索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了两步措施简化三维坐标转换非线性模型:①旋转矩阵的3个旋转角用一个反对称矩阵的3个独立元素代替,将旋转矩阵由反对称矩阵构成Lodrigues矩阵;②将坐标转换7参数模型变换成基线向量模型,消去平移3参数.然后,采用遗传算法与模式搜索法相结合的一种直接搜索法求解参数.算例表明,该算法是可行的.最后,从坐标转换精度的角度时基线向量模型原点与公共点的选取进行了分析,结论是原点选取的点的精度相对较高时坐标转换精度相对较高,公共点的选取以3~5个精度高的点为宜.  相似文献   

20.
Six days of data from the GIG'91 experiment have been analyzed with a fiducial strategy. The results obtained with our orbital software GEOSAT, show daily horizontal and length repeatabilities at the level of 1 part in 109 plus 2 mm for baseline lengths up to 4000 km. A direct comparison with results from the GIPSY software shows, with some exceptions, mean differences at the sub-cm level. After transformation to ITRF'90 the rms of the coordinate differences is 14.8 mm. Studies of orbital predictions and comparisons with external high precision orbits indicate a mean orbit precision and accuracy of around 35 cm in each cartesian coordinat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GEOSAT and GIPSY solutions indicate some common model deficienc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