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按重晶石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并结合国内重晶石矿床产出的情况,把重晶石矿床划分为:沉积型、热液型、残坡积型及火山-沉积型四类。其中沉积型重晶石矿床是我国目前最有远景的矿床类型,对改观国内重晶石矿的现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寻找沉积型重晶石矿,必须重视对地层、岩相古地理等控矿因素的研究。最后指出寻找沉积型重晶石矿的一些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广西金刚石勘查历史,已发现的金刚石砂矿特征,并首次对广西全区煌斑岩分布情况、岩性、年代学及重砂矿物进行综合研究。经与其他含矿煌斑岩对比研究,圈出广西金刚石找矿远景区2处,为广西金刚石勘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旅大地区金刚石原生矿发现以来,对第四纪现代沉积砂矿也进行了相应的地质工作,调查结果表明,在金伯利岩管下方水系沉积物中均含有金刚石,并且部份地段富集成工业矿体。本文试就头道沟金刚石砂矿形成地质条件及赋存规律进行初步探讨,不妥之处,请指正。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白彦砾岩中孢粉取样鉴定及其砾石组构的统计研究,孢粉组合特征显示其形成时代为中侏罗世,并非通常认为的古近纪。砾石组构特征显示为湖滨相或海滨相成因,砾岩中金刚石特征显示出与蒙阴常马金刚石原生矿的相似性。综合分析认为,白彦砾岩形成于中侏罗世鲁西地区单断拉分盆地诞生之前,应为三台组沉积之前的沉积物。白彦砾岩沉积时代的确定,对恢复该区岩相古地理、确定金刚石原生矿的剥蚀与搬运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金刚石的成矿规律和予测准则金伯利岩是金刚石原生工业矿床的唯一母岩,也是金刚石砂矿的主要母源。其他岩石中虽发现过金刚石,但都不具工业价值。金伯利岩,特别是具有工业价值的金伯利岩,都产在稳定的古老地台上,如非洲、西伯利亚、印度、南美、西澳大利亚、华北等几个世界上主要的前寒武纪地台。其他如北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老厂矿区铅锌矿床中存在的闪锌矿脉和方铅矿脉的地质特征、单矿物特征元素、矿物包裹体成分特征和稳定同位素示踪的综合研究结果表明.二者的成矿物质来源和成因不同。根据基底和盖层中矿化类型的不同、基底容矿构造被盖层沉积覆盖、花岗岩时代、基底不整合面上有Pb元素古次生晕存在的特点,表明基底和盖层中矿床的成矿时代是不同的。矿床中包括了加里东期沉积改造型闪锌矿床成矿系列和岩浆热液型方铅矿床成矿系列,华力西期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床成矿系列。以上分属于不同时代的三个成矿系列的不同矿床.往往共同叠加在同一容矿断裂构造中.形成一种多时代、多来源、多成因的复合矿床。  相似文献   

7.
新疆且末县布拉克铜矿位于吐拉盆地西南缘,矿体呈层状产出于白垩纪红色碎屑岩建造内的浅色砂砾岩层中;矿石由石英、长石等矿物晶屑和安山岩、玄武岩、流纹岩等岩石碎屑及孔雀石、褐铁矿等金属矿物填隙物及碳酸盐、泥质物等胶结物组成。吐拉断陷盆地西南缘白垩系砂砾岩层广布,该矿床的发现及其控矿特征的研究对该地区的地质找矿具有指导意义。文章通过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结合吐拉盆地的演化究其来龙去脉,建立成矿模式。综合分析认为,矿床成矿受岩相、古地理、岩性、大地构造控制,成矿物质来源于剥蚀区古老铜矿床。继此进一步指出了砂砾岩型铜矿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8.
青海省矿产资源发育特征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青海省矿产资源发育特征的系统研究,发现青海省矿产资源丰富,种类齐全.截止2007年底,共发现各类矿产132种,其中探明有资源储量的矿产为107种;发现各类矿床、矿(化)点3 921处,其中重要矿产大型以上有矿床96处,中型123处,小型211处;矿床类型复杂多样,主要有岩浆型、斑岩型、伟晶岩型、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热液型、海相火山岩型、变质型、沉积型(喷气沉积型)、砂矿型、风化壳型、盐湖型、火山沉积型、构造蚀变岩(造山)型、陆相火山岩型等14种类型;资源查明率低,其中,煤13.07%、铁16.65%、铜14.24%、铅15.35%、锌17.87%,岩金3.64%.由此可知,青海省主要优势与战略性矿产资源的进一步找矿空间和潜力是十分巨大的.  相似文献   

9.
山东平度刘戈庄石墨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戈庄石墨矿为赋存于古元古代荆山群陡崖组徐村段含石墨变质岩系地层中的沉积变质型矿床,严格受地层层位控制,含矿岩性为石墨黑云斜长片麻岩、石墨透辉变粒岩、石墨透闪透灰岩,变质相达麻粒岩相,经历多期区域变质作用形成。该文采用最新成矿理论,对典型矿床的构造背景、物质来源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刘戈庄石墨矿矿床成矿模式,对利用该模式进行石墨矿成矿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广西合浦官井—西场钛铁矿砂矿床中的主要有用矿物“钛铁矿”的研究,探讨其矿物学特征和形成机理,认为:实为钛铁矿在亚热带气候条件下表生作用的氧化变种—高钛钛铁矿—假金红石:该矿床应属海岸阶地沉积氧化变生型高钛钛铁矿—假金红石砂矿床。并指出该类矿物的发现不仅具有矿物学意义,而且对指导寻找高钛矿床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蓬莱北部地区位于胶东金矿集中区栖霞—大柳行金矿带北端,发育有一系列含金石英脉型及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以区内的徐家集矿田及龙山店矿田中的典型金矿为研究对象,采用Creatar XModeling软件引入三维地质建模,依据区域地质剖面、重磁联合剖面、CSAMT剖面及勘探工程数据构建矿田尺度岩体、断裂构造、蚀变带模型,并建立典型矿床三维地质模型,实现矿体空间可视化,为典型矿床深部找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依据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方法,对山东省七宝山矿集区进行找矿预测研究工作,通过总结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认为矿集区内成矿地质体为次火山岩体,成矿构造为隐爆角砾岩筒、原生断裂、次生断裂,成矿结构面为隐爆角砾岩筒、断裂及层凝灰岩与次火山岩岩性界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金线头金铜矿为隐爆角砾岩+镜铁矿+硅化+黄铁矿,七宝山铜及多金属矿为构造蚀变岩+锰矿化+铁帽。建立七宝山地区陆相火山热液型矿床综合找矿预测模型,圈定七宝山找矿靶区,通过查证,发现含矿隐爆角砾岩带一条,估算求得铜金属量1.47万t;铅金属量1.39万t。本次"三位一体"研究成果,对矿集区开展找矿预测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南墅金矿床位于胶西北著名金矿成矿带——招平断裂带的南段,南北与下庄、山后金矿相邻,NW向断裂与招平断裂带在矿区北部交会,成矿条件十分优越。近年来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在该区勘查取得了新进展,在矿床深部新发现一个产状稳定金矿体,最大埋深约700m,探获金矿资源量规模达到中型,沿走向、倾向均未封闭,进一步勘查资源潜力较大。该文详细叙述了矿床地质特征,总结了矿体产出及矿化富集规律,分析了南墅金矿的成矿远景,提出了该区及招平断裂带南段金矿勘查的找矿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东风金矿床位于玲珑金矿田内,受招(远)-平(度)断裂下盘次级构造控制。中浅部多以石英脉型为主,深部已渐变为蚀变岩型金矿。该文在系统收集、分析以往矿区勘查开发资料基础上,运用井中激电、测井和构造叠加晕研究,首次建立了东风金矿床构造叠加晕理想模式图,圈定物化探异常区。并利用钻孔对少量异常区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物化探异常区与实际见矿位置较吻合,预示该区深部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东平-汶上铁矿成矿带是鲁西重要的成矿带,区内已发现李官集、彭集等多个大中型铁矿床,探明了铁矿石资源量超过12亿t。通过收集东平-汶上地区基础地质调查、区域重磁、矿产勘查、科研成果等资料,分析了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及区域航磁异常特征、重力异常特征与铁矿床的对应耦合关系,提出了矿床的3个控矿因素:即控矿地层(泰山岩群雁翎关组、山草峪组,地层控矿专属性)、控矿构造(同斜复式背斜构造)、控矿岩浆岩(改造和破坏了铁矿带的完整性),通过对成矿区带样品采集测试,分别从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原岩恢复、变质岩构造背景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对比,探讨了该区铁矿床为海相岛弧火山——沉积变质成因。  相似文献   

16.
兖州市颜店矿区洪福寺铁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洪福寺铁矿床处于济宁磁异常的北端,为隐伏矿床,埋深1000 m左右,赋存于新太古代济宁岩群浅变质岩中。该矿床发育11个铁矿体,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产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探明的铁矿石资源量6.22亿t,平均品位TFe28.42%,mFe20.96%。矿床规模大、埋藏深,矿体形态和结构较简单,厚度较稳定,品位变化不大,矿石属于需选贫铁矿石。该矿床的勘探表明了分布于鲁西地区的新太古代济宁岩群存在较大规模的变质沉积铁矿,为该地区铁矿勘查开阔了空间。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齐河大张铁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山东齐河地区铁矿找矿取得了较大进展,为了更好的指导区内铁矿勘查工作,通过研究大张地区铁矿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剖析其矿床特征,建立找矿标志,并对今后铁矿找矿方向进行研究。通过对重磁测量成果分析,认为该区具有"重磁同高"的异常特征,具有一定规模和强度的重、磁异常,是寻找该类铁矿床的重要标志。通过对矿区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的分析,认为该区具有较大的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18.
莱芜三岔河矿床为矽卡岩型铁金共生矿床,伴生银和硫。三岔河及周边地区前期勘查多以铁矿为主,矿体规模较小,未取得显著成果。近期在铁矿勘查中,发现部分样品金达到工业品位,经反复研究后调整工作思路,将勘查目标确定为铁金综合评价,实现了找矿突破。矿床为中型规模,矿体赋存于燕山晚期黑云母闪长岩内的奥陶纪地层灰岩捕掳体附近,矿体形态产状较稳定,呈似层状、透镜状,严格受接触带控制。莱芜三岔河矽卡岩型铁金矿床是鲁西地区找矿新发现,对鲁西地区寻找共生金矿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三维地质模型可直观展示金矿床地质特征,在数据提取、分析上更加方便、准确,便于研究金矿床地质特征,深化成矿规律认识。夏甸—姜家窑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金矿产地,目前勘查深度已超2000m,勘查程度高,地质资料丰富,易于构建三维地质模型。本文在基于200余个钻孔资料建立夏甸-姜家窑金矿床三维地质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金矿床的三维空间特征。通过三维透明化分析发现,以往作为独立金矿床勘查、开采的多个浅部矿区,其主要矿体向深部连为一体,构成一个超大型金矿床。矿体品位×厚度的三维分布显示有2处矿化富集区。主控断裂在三维空间上形态变化大,构造产状变化地段为矿体富集部位。分析表明,矿化富集区与断裂倾角变化部位相吻合,且矿体主要富集在倾角较缓部位,认为探索深部构造三维形态可有效指导深部找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