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关于沸石类矿物命名法的建议(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对IMA-CNMMN批准的沸石命名法的修改建议.其中扩展了沸石类矿物的定义,今后凡具有沸石的性质,但其结构中含有四面体格架者则可视为沸石;亦允许非硅和铝的元素在格架内的完全替换.在具特定结构的组成系列中,格架外的不同阳离子中的原子比值最大者可确定为独立的矿物种,命名时采用相应的元素符号作为后缀,用连字符加在系列名称之后[钙十字沸石类(philipsite)和方沸石(analcime)系列中的交沸石(harmotome)、铯沸石(pollucite)和斜钙沸石(wairakite)除外].具有相同结构格架的沸石中空间群对称和有序-无序关系的差异一般不作为建立独立矿物种的根据.除片沸石(heulandite)(Si∶Al<4.0)和斜发沸石(clinoptilolite)(Si∶Al>4.0)外,沸石的矿物种不能只靠Si∶Al值来区分.失水、部分水化和过量水化不能作为区别沸石独立矿物种的根据.在涉及到沸石的简化分子式或平均分子式时,应当避免使用"理想分子式”这一术语.在不同的组成系列中最近确定的矿物种有brewsterite-Sr、-Ba(锶沸石-Sr、-Ba)、chabazite-Ca、-Na、-K(菱沸石-Ca、-Na、-K)、clinoptilolite-K、-Na、-Ca(斜发沸石-K、-Na、-Ca)、dachiardite-Ca、-Na(环晶沸石-Ca、-Na)、erionite-Na、-K、-Ca(毛沸石-Na、-K、-Ca)、faujasite-Na、-Ca、-Mg(八面沸石-Na、-Ca、-Mg)、ferrierite-Mg、-K、-Na(镁碱沸石-Mg、-K、-Na)、gmelinite-Na、-Ca、-K(钠菱沸石-Na、-Ca、-K)、heulandite-Ca、-Na、-K、-Sr(毛沸石-Ca、-Na、-K、-Sr)、levyne-Ca、-Na(插晶菱沸石-Ca、-Na)、paulingite-K、-Ca(勃林沸石-K、-Ca)、phillipsite-Na、-Ca、-K(钙十字沸石-Na、-Ca、-K)和stilbite-Ca、-Na(辉沸石-Ca、-Na).原文对于包括13个组成系列在内的总计82种沸石矿物和3个存疑的物相列出了主要参考文献、典型产地、名称来源、化学数据、IZA结构类型符号、空间群对称、晶胞参数和关于结构的简要论述(由于篇幅所限,将另文刊出--编译者注).herschelite(碱菱沸石)、leonhardite(黄浊沸石)和svetlozarite(钾丝光沸石)已确定为无效矿物种名称.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赤城县独石口沸石岩矿物学特征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先琼  孙善平 《现代地质》1993,7(3):317-325
独石口沸石岩共生矿物组合为斜发沸石、蒙脱石、α-方石英和少量丝光沸石。斜发沸石呈微晶产于玻璃质岩屑和火山尘中,也呈板状产于玻屑和珍珠岩溶解形成的孔洞中,沸石总量大于70%;化学成分显示高Si、高Al、富K、富Ca、贫Na的特征;阳离子交换容量高,交换性阳离子以Ca为主,其次为K,Na,Mg;阳离子选择交换顺序为NH_4~+>K~+>Ca~(2+)>Na~+>Mg~(2+);不同阳离子类型的沸石岩其热稳定性和吸附性有差异,K型和Na型沸石岩可稳定至700℃,而Ca型沸石岩在500℃时结构被破坏;Ca型沸石岩吸附性好,而K型差。  相似文献   

3.
本文回顾了国内外金伯利岩及其它地幔岩中发现的K、Ba、Ca、REE的Ti-Cr-Fe-Mg氧化物矿物的研究现状,包括沂蒙矿系列、蒙山矿系列及柱红石系列。在此基础上概括性地总结了笔者近一、二年对山东蒙阴金伯利岩中蒙山矿矿物所进行的微区矿物学方向研究取得的最新进展,包括:①揭示了K、Ba、Ca、REE等半径较大的元素在蒙山矿中的不均匀分布特点;②首次在金伯利岩中发现了蒙山矿系列矿物的Ca端元——Ca蒙山矿及K-Ba-Ca三个端元蒙山矿在同一矿物颗粒中的共存现象;③进行了高分辨透射电镜工作,拍摄了晶格条纹象,从而完善了蒙山矿的晶体结构资料;④确定了蒙山矿后期熔融交代形成的多种矿物相。这些研究成果,证实了地幔交代作用的存在和复杂性,应引起矿物岩石学界的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4.
关于沸石类矿物命名法的建议(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矿物学协会(IMA)新矿物及矿物命名委员会(CNMMN)批准的沸石命名法的修改建议的前半部分关于沸石类矿物的命名原则已在本刊2001年第3期编译发表,本列出了13个系列82种沸石矿物和3个存疑的物相的中英名称,简化分子式,单位晶胞分子数、IZA结构类型符号,典型产地、化学组成特征,空间群对称和晶胞参数,简述了有关结构问题,并列举了各沸石类矿物的主要参考献。  相似文献   

5.
沂蒙矿是中国1980年发现的新矿物,采用电子探针对采自山东蒙阴金伯利岩胜利一号小岩管中的沂蒙矿类矿物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沂蒙矿的Ca端元矿物--钙沂蒙矿(暂定名),是又一个被确定的新矿物.该新矿物简化的矿物化学式为:Ca0.5~1.0(Fe,Mg,Cr,Ti)14~15O19.钙沂蒙矿与(K)沂蒙矿、富钡沂蒙矿共生,沿镁钛矿-尖晶石出溶体呈板片状条带分布,均为交代成因.3种不同成分的沂蒙矿颗粒均十分细小,颗粒总数达100粒左右,但钙沂蒙矿产出不多.与其他沂蒙矿不同,钙沂蒙矿在结晶学A位置上几乎全为Ca,少有其他大阳离子;在结晶学B位置上二价阳离子(Fe2 、Mg)占三分之二.最后从沂蒙矿晶体结构的角度讨论了钙沂蒙矿在自然界不易产出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矿物—熔体间元素分配系数资料及主要变化规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提供了不同成分的8大类主岩(偏铝质(超)基性岩、过碱性(超)基性岩、偏铝质中性岩、过碱性中性岩、偏铝质酸性岩、过碱性酸性岩、过铝质酸性岩、超酸性岩)中28个矿物(橄榄石、单斜辉石、斜方辉石、角闪石、黑云母、金云母、斜长石、钾长石、石英、磁铁矿、钛铁矿、石榴石、锆石、磷灰石、绿帘石、黄玉、榍石、堇青石、蓝方石、石榴石、霞石、白磷钙矿、镁铁钛矿、板钛矿、黄长石、钙钛矿、尖晶石、金红石)的69个化学元素(Li、Rb、Cs、K、Na、Ca、Sr、Ba、Mn、Fe、Mg、Cu、Pb、Zn、Co、Ni、Be、La、Ce、Nd、Sm、Eu、Gd、Tb、Dy、Ho、Er、Tm、Yb、Lu、Y、Sc、Cr、In、Ga、Al、B、Cd、Sb、Bi、U、Th、Zr、Hf、Si、Ti、Ge、Sn、Mo、Nb、Ta、W、V、P、F、Cl、S、N、O、C、As、Pu、Re、Os、He、Ne、Ar、Xe、Kr)和1个化学一价原子团OH的分配系数。综合分析对比表明,矿物、熔体的成分和结构是分配系数的最重要的控制因素。对前人未讨论过的矿物结构和熔体铝过饱和度这两个因素应引起重视。最后,本文分析了矿物-熔体间元素分配系数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指出了这一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新矿物:罗布莎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最近在西藏罗布莎村豆荚状铬铁矿石中发现一个由70~80种矿物组成的地幔矿物群,其中包括新矿物罗布莎矿,还有金刚石、柯石英、碳硅石、方铁矿、以及Fe-Si相矿物。所有这些矿物都是从豆荚铬铁矿石的人工大样中经选矿后得到的。罗布莎矿作为主矿物而含有自然硅和fersilicite[FeSi]的包裹体或呈交生体与自然硅共生。罗布莎矿呈不规则粒状,粒径0.1~0.2mm,由细粒聚合体组成,呈钢灰色,金属光泽,不透明。以Si为基础实验分子式为Fe0.83Si2。X-射线分析资料斜方晶系,空间群Cmca,a=9.874(14)A。,b=7.784(5)A。,c=7.829(7)A。,V=601.7(9)A。3,Z=16。罗布莎矿已为国际新矿物和矿物命名委员会批准,样品保存在中国地质博物馆。  相似文献   

8.
钙-稀土氟碳酸盐矿物属六方球霞石(Vaterite)型碳酸盐。已命名的有四种矿物,即Bastnacsitc,Parisite,Roentgenite和Synchysite。由新矿物及矿物命名委员会审订的汉译名分别为:氟碳铈矿,氟碳钙铈矿,伦琴石和直氟碳钙铈矿。与此相关的还有Bastnaesite-(Y),Synchysite-(Y),Synchysite-(Nd)等变种矿物分别译为氟碳钇矿、直氟碳钙钇矿和直氟碳钙钕矿。这些汉译名显然是遵循几个不同的原则确定的,  相似文献   

9.
白云鄂博的碳锶铈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骞  马玉光  王凯怡 《地质学报》2012,86(5):837-841
在对白云鄂博碳酸岩中稀土矿物的研究中,发现了锶-稀土含水复碳酸盐矿物。根据电子探针分析结果,其化学成分相当于碳锶铈矿(Ancylite-Ce)、钙碳锶铈矿(Calcioancylite),前者Sr>Ca,后者Ca>Sr。计算得到的化学式分别为:(Sr0.62,Ca0.18)0.8(Ce0.5,Nd0.36,La0.17,Pr0.02,Sm0.02)1.2(CO3)2(OH1.04,F0.14)1.2H2O、(Ca0.73,Sr0.28,Ba0.17)1.2(Ce0.46,Nd0.15,La0.15,Pr0.04,Sm0.01)0.8(CO3)2(OH0.75,F0.06)0.8H2O,简化为:(Sr,Ca)2-xCex(CO3)2.(OH,F)2-x.H2O,接近理论化学式(Sr,Ca)Ce(CO3)2(OH)H2O,但附加阴离子除OH—外,还含有少量F-。两者均为几微米至十几微米的微小晶体,呈浸染状产出,且仅见于晚期方解石或方解石—白云石交生体中。  相似文献   

10.
周汉文  李献华 《地球化学》1997,26(5):25-33,T001
在南大别花凉亭地区冷榴辉岩退变为斜长角闪岩的过程中,Fe、Mg、Mn、Dy、Ho、Er、Tm、Yb、Lu、Y、Li、Sc、Cr、Co、Zr、HfNb、Ta逐渐降低,而Si、Ca、Na、La、Ce、Pr、Nd、Sm、Eu、Gd、Tb、Sr、Sn、Pb、Th、U逐渐升高。这一变异特征受折返减压退变过程中矿物相转变和流体的作用控制。多硅白云母和黑云母是制约退变冷榴辉岩元素Rb、Cs、Ba、Sr、K的主要矿物相.  相似文献   

11.
12.
阐述了煤中矿物学的研究意义,讨论了煤中常见矿物(粘土类、碳酸盐、石英和硫化物类矿物)的成分、性质特征及其与含煤盆地地质背景、含煤岩系所经历的各种地质过程及煤层的古沉积环境之前的关系,详述了国内外煤中矿物学的研究概况,并对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3.
曹国权 《地质论评》1946,11(Z2):295-300
偶尔检阅今年六七月份美国经济地质学杂志,看到贝德满(Alan M.Bateman)写的这篇文章,颇感兴趣。因为第一,贝氏是耶耳(Yale)大学经济地质学教授,兼美国战时经济作战部  相似文献   

14.
我国超高压矿物研究近十年来取得了重要进展.参与发现了5个超高压新矿物及若干待命名高压相,被国际矿物协会新矿物、命名与分类委员会批准和命名的超高压矿物包括涂氏磷钙石、塞石英、玲根石、谢氏超晶石、阿考寨石等.在冲击变质陨石中发现了后尖晶石结构的超高压相,即谢氏超晶石和CF相,引起了高压地质学及大地构造学界的关注.揭示了从冲击成因二氧化硅熔体中结晶的柯石英,合理地限定了冲击变质成因柯石英的形成压力温度条件,为我国首个地外天体撞击构造——岫岩陨石坑的证实提供了关键的矿物物理证据.  相似文献   

15.
现行X射线衍射分析黏土矿物都是提取粒径小于2μm的悬浮溶液检测样品的黏土矿物组合及含量,含量数据有时与其他检测数据相悖。在鄂尔多斯盆地黏土矿物研究中,通过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发现存在粒径大于2μm的黏土矿物颗粒,特别是高岭石的粒径多为3~10μm,这些大颗粒黏土矿物会造成含量数据不准确。为了证明大颗粒黏土矿物对其含量测量的影响,本文设计了不同粒径标准的提取物对比试验:随机选取267个样品,每个样品分别按照10μm和2μm标准提取两份悬浮溶液制成测试片,采用SY/T5163—2010行业标准中的检测方法得到10μm和2μm提取物的黏土矿物组合及含量。通过对比发现大颗粒黏土矿物对各类黏土矿物的相对含量测量结果有明显影响:10μm提取物中高岭石含量明显增大;伊利石/蒙脱石间层矿物含量显著降低;伊利石含量的变化小且无规律;绿泥石含量整体变化较小,少量样品中绿泥石含量发生了明显的偏离,与大颗粒高岭石的赋存有关。本研究提出应结合地质状况和工作目的审慎选择提取粒径的标准,对SY/T 5163—2010中的黏土矿物提取粒径标准作出修订。  相似文献   

16.
矿物环境属性与无机界天然自净化功能   总被引:7,自引:11,他引:7  
本将矿物学研究从岩石圈拓展到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与土壤圈之间交互作用的矿物环境属性范畴,研究表明,矿物可成为记录环境演变信息的载体;防止矿物的破坏与分解有可能减少甚至避免由此所造成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与生态环境的破坏;矿物与生物交互作用的研究与天然矿物治理污染物的是建立在充分利用自然规律的基础之上,体现了天然自净化作用的特色。天然矿物对污染物的净化功能主要体现在环境矿物材料基本性能方面。天然铁的硫化物,铁的氧化物,锰的氧化物、钛的氧化物。蛭石,有机蒙脱石和含高价阳离子蒙脱石,以及黄钾铁矾等均在处理无机与有机污染物方面展现出良好效果,矿物与其环境界面原子尺度相互作用过程研究,矿物内部结构缺陷影响矿物表面活性规律研究,矿物晶体结构中不同维次连通性孔道效应研究,矿物化学活性作发化污染物方法研究,以及矿物晶芽与生物细胞层次上交互作用净化污染物机理研究等,将是近期着力开发无机界矿物天然自净化功能的重点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7.
18.
19.
A.F.Rogers  王炳章 《地质论评》1945,10(Z2):184-190
(1)共矿物性质部(“Part I”)之形态一章内着重於对稱方向,创设APn,CAn等符号,以直线投影法求定晶带符号,明释晶带式样与晶系之关系,偏重于直射投影及球体赤道平面投影并晶体之书法,皆可为此书之优点。惟球顶平面投影图,各种晶面之数学关系——即面角,轴角,轴率之计算法——皆付阙如。此诸事,固较难,然为诱导学者计,何妨少举数例,以示其梗概。  相似文献   

20.
随着近百年的重矿物研究,从沉积物中提取重矿物的实验方法已经形成了固定模式,然而这些传统方法都是对砂岩粗颗粒矿物研究经验的积累,并不适用于泥质含量高的细粒沉积物.根据溶胶稳定(DLVO)理论,悬浮于溶液中的微细颗粒会因分子间作用力的相互吸引絮凝成团,从而影响细粒沉积物中重矿物提取的效果.实验研究证明,影响重矿物提取的主要因素是微细矿物颗粒间的絮凝作用,而并非有机重液的黏度.如何克服微粒间的絮凝作用是提取泥岩和粉砂岩中重矿物的关键.实验对比分析表明,添加分散剂的超声波振动和自然沉降法可以在克服絮凝作用的前提下有效去除泥质成分,同时对粉砂级矿物进行精确的粒径分选;离心分离同样也可以克服微粒间的絮凝作用,在重液分离过程中使重矿物顺利从轻矿物中分离.以上3种方法的联合使用可以弥补传统的重矿物提取方法的不足,并显著提高泥岩、粉砂岩中重矿物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