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名的气候学家、科学家和工程师们都认为,二十世纪后半叶速度越来越快的科学技术革命已经使得通过人类审慎的干预,来大规模改善大气候有了实际可能性。卓越的气候学家E. K. Fedorov认为,大型的人工改良气候计划的技术困难并不是不可克服的。他还认为,这类计划既可以用于作为一个整体的全球气候,也可以用于某一半球的气候。Fedorov进一步认为,如果具备必要  相似文献   

2.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区域气候模拟研究进展   总被引:44,自引:9,他引:35  
赵宗慈  罗勇 《气象学报》1998,56(2):225-241
由于区域气候异常与社会经济及人类发展有紧密联系,因而长期以来受到各国气候学家的极大重视,与此密切相关的对区域气候的模拟研究也有了较大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气候模拟研究的进展更加明显。文中将着重分析全球气候模式对区域气候模拟的可靠性与不确定性;国内外对区域气候的模拟研究进展;以及对区域气候变化模拟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3.
第三次中国-美国气候学术研讨会于1990年8月1—4日在上海举行。来自美国6位气候学家和来自国家气象局气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地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京气象学院、北京气象学院和上海市气象局等18位中国气候学家共聚一堂,报告了24篇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问题在近二十年来被许多气候学家所注意。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中最受注意的是 CO_2增长的效应。许多观测及分析研究已经证实,大气中  相似文献   

5.
评价气候学的现状和未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气候问题被推进到重要地位的事实并不使这一向题更为容易。过去的几年里出版了许多新的气候学专门杂志和几十部新著作。即使在像气候定义这个基本概念方面也发生了有意义的变化。亚历山大·冯·洪堡(1845)曾把气候定义为所有影响人类感官的各种大气变化。最著名的三位经典气候学家韩(Hann,1883)、伏依科夫(Voiekov,1884)和柯本(1900)则将气候理解为  相似文献   

6.
本世纪自60年代以来,全球性的及各个不同区域的气候异常现象频繁出现,给工农业生产、粮食作物产量及人民生活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因而引起各国气候学家和政府部门对气候变化的关注。本书系统地介绍了人类对气候变化认识的发展过程,评述了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人类改造气候的途  相似文献   

7.
本专辑是为纪念我国著名气候学家么枕生教授从事气象工作和执教50年而选编,旨在推动"天、地、生"气候学这一新兴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共选刊55篇学术论文,皆系国内外著名科学家或么枕生教授的学生们撰写.包括统计气候与气候变化,动力气候与  相似文献   

8.
<正>虽然气候变暖命题自诞生之日起就存在质疑之声,但"气候门"事件之后,对其的争论呈现了白热化的态势。最近的热点在法国。2010年3月31日,400多名法国气候学家给法国高等教育和科研部现任部长  相似文献   

9.
新书架上     
《气象科技》1981,(2):49-49
《气候环境学概论》(日本)福井英一郎、吉野正敏编,1979年东京大学出版会出版,259页。本书是把气候作为环境学的组成部分而予以系统论述的。由九位气候学家执笔编写,由以下四部分组成:气候环境理论的发展史,人类与气候环境;人类与未来的气候;气候环境学的展望。其中人类与气候环境一章是本书的重点,论述的内容涉及到生活与气候、能源与气候、工农业生产与气候、城市气候、地区规  相似文献   

10.
陆巍  彭公炳 《气象》1981,7(1):5-7
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人们对气候形成的三大因子有比较系统的研究。这三大因子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下垫面。而其中太阳辐射又被看作最基本的因素。从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研究,人们又把人类活动列为气候形成的第四类因子。 但是,地球是宇宙的一员。外来的宇宙力和内应的地球力对气候的形成都会发生影响。这样的事实正在不断被发现。基于“三大因子”的思路所建立起来的某些大气环流理论,不能解释有些天气气候现象。例如,两个半球的副热带高压的年变程具有同步性的问题。也迫使气候学家们去探索新的气候形成因子。于是,宇宙地球物理因子被作为气候形成的第四类自然因子提出来了。而且,正在构成气候学的一个  相似文献   

11.
自1976年开始,每年秋天在美国商业部及国家海洋大气局的主持下,召开一次气候诊断讨论会,并及时出版文集。到1980年已是第五次年会了。会议每年轮流在不同地点召开。第三至第五次会议地点分别为:迈阿密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及华盛顿大学。参加会议的主要是美国各大学、研究单位与气象系统的气候学家与气象学家。1980年的会议还有苏联、法国、加拿大及澳大利亚的学者与会。从会议的文集来看,气候诊断会议以总结、回顾过去一年内美国气候与北半球大气环流为主。讨论的对象主要是时间尺度为几年的短期气候振动。同时,对影响气候的诸多因子,如冰雪、海温、火山等的情况十  相似文献   

12.
本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各地出现的气候异常现象,以及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从而引起各国气候学家及政府有关部门对气候变化的关注. 本书系根据英国气候学家H·H·  相似文献   

13.
山脉与气候     
如果您对目前的气候有所不满的话,那得怪罪美洲的落基山脉和亚州的喜马拉雅山脉。2000万年来,地球上这两座最大的山脉不断升高,使全球的风雨逐渐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了制约当今天气的这种气候条件。这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威斯康星州大学的科学家的看法。哥伦比亚大学的海洋地质学家威廉·拉迪曼和威斯康星州大学的气候学家约翰·库特获巴赫,按照山地高原开始形成、生长中期及最终完成的演变过程,利用计算机进行了地球气候的模拟试验。其结论表明,这两座山脉的上升,改变了风向并促进了北美、北欧及亚洲的气候变冷,为自250万年前已开…  相似文献   

14.
日本气候学家田家康原来是学经济的,后来转入研究气候,2010年出版了《气候文明史:改变世界的8万年气候变迁》,2012年由范春飚译,东方出版社出版了中译本。这本书共22万字,讲述了从8万年前人类走出非洲到现在气候变暖的过程中,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特别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全书共分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共  相似文献   

15.
因近百年来工业高速发展的需要,大量燃烧煤、汽油、天然气,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不断增加,从而形成了温室效应.由于温室效应的影响,全球气候总趋势变暖,这似乎已得到大多数气候学家的认可.但是各他变化不同,每年各季的变化也不一致,就江西省来讲,据省气候中心王世放研究(1),江西近4O年来有变冷趋势,近10年有回升迹象,  相似文献   

16.
气候变暖是人类迄今为止面临的最重大环境问题,也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来世界面临的严峻挑战。为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也为了应对挑战,国际社会作了多方面的努力。气候谈判在经历了《京都议定书》阶段后,目前已进入后《京都议定书》阶段。气候谈判是一场国际博弈,各个国家都想从博弈中获得自己的利益。气候变化、气候谈判给予我们的启示是:气候问题是环境问题、发展问题同时也是政治问题。围绕气候问题进行的谈判是经济战、政治战。解决包括气候变暖问题在内的环境问题需要热情和勇气,更需要智慧和耐心。  相似文献   

17.
据世界气象组织《技术报告》1978年第160期报道,著名阿根廷农业气候学家帕斯卡尔提出世界小麦、大豆农业气候区划划分原则.现摘译如下:区划的划分原则是:1)作物生物气候类型;2)作物源生地的气候型;3)作物种植区的农业气候型;4)试验证明不能种植区的农业气候型;5)  相似文献   

18.
17世纪有一段持续时间很长的寒冷期,这在欧洲有详细的记载。至于这段寒冷期是否与太阳活动有关,天文学家跟气候学家争论了几十年。现在,一位美国物理学家称,新的证据表明那段寒冷期确实是由太阳活动造成的。1893年,英国天文学家Edward Maunder研究历史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气候学家寇本氏已于1940年六月二十二日逝世于 Graz,享寿九十有四。氏于1846年九月二十五日生于俄之彼得格勒,度其幼年生涯于黑海滨之 Crimea,父为著名之历史家,素为俄皇所赏识,黑海滨之产业即为俄皇所赠者。氏生时常称道此处气候温和风景优美以及温带植物之丰富;氏称气候与植物界关系所得之印像,于彼一生之科学生涯极为重要。自1875至1919年之44年皆服务于德汉堡海洋观象  相似文献   

20.
关于地球温度趋势,众说纷纭.我国存在两种意见,张先恭等认为本世纪以20-40年代最暖??40年代以后一直偏冷;屠其璞、李丽云等则认为70年代以来又是一明显增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气候学家认为今后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趋势是变暖,其原因是人类自身造成的. 全球气候的变暖将不会是均一的,首先由于南北气温梯度的变化,将使大气环流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