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颖  张洪武 《地质与资源》1998,7(4):269-273
斑岩型金矿是我国第三重要金矿类型,可分为3类——伴生/共生斑岩型金矿、角砾/网脉斑岩型金矿和单脉/网脉斑岩型金矿.国外见有网脉斑岩型金矿,但未见单脉/网脉斑岩型金矿的报道.  相似文献   

2.
斑岩型金矿分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斑岩型金矿是重要的金矿类型,为我国金矿第三重要类型,但对其在认识远不如其它金矿 。通过研究,提出斑岩型金矿可分为三类:伴生/共生一斑岩型金矿、角砾/网脉-斑岩型金矿和单脉/网脉-斑岩型金矿。  相似文献   

3.
论角砾/网脉-斑岩型金矿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刘连登  李颖  兰翔 《矿床地质》1999,18(1):29-36
斑岩型金矿可分为伴生/共生-斑岩型、角砾/网脉型和单脉/网脉-斑岩型3类。角砾岩筒及其内部构造裂隙、角砾岩筒与围岩的接触带构造、与角砾岩筒有成生关系的断裂构造是斑岩金矿的重要控矿构造。其由角砾状和网脉状矿石组成,两者又难以划分开,故称角砾/网脉-斑岩型金矿。我国本亚类斑岩型金矿中,往往伴有冰长石化(团结沟、义兴寨、祁雨沟等矿床),个别矿床伴有明矾石化(紫金山矿床),国外同类斑岩型金矿中罕见报道,反  相似文献   

4.
广西昭平湾岛金矿矿床类型、成矿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湾岛金矿位于钦杭成矿带西南端大瑶山凸起内部的古袍金矿田西部。金矿体主要以石英大脉的形式产于花岗斑岩体与寒武系砂岩和板岩中。根据矿体走向平行于近东西向断裂而不是环绕岩浆岩呈面(环)状分布,矿石构造为大脉状而不是网脉状,确定湾岛金矿不是斑岩型金矿而是石英脉型金矿,与古袍、桃花金矿属于同一矿床类型。此外,在花岗斑岩体和接触带附近还新发现了较多的辉钼矿-白钨矿石英脉,并明显被含金硫化物石英脉切割,暗示存在两次不同期次的矿化作用。锆石LA-ICP-MS测年表明花岗斑岩年龄为(436.1±2.1)~(436.4±2.4)Ma;辉钼矿Re-Os测年表明白钨矿-辉钼矿石英脉年龄为(436.6±3.8)Ma。结合前人获得同一成矿带桃花金矿测年结果(148±10)Ma,初步认为湾岛金矿花岗斑岩为加里东期,金矿化推测为燕山期,而矿区内钨钼矿化与花岗斑岩有关,金矿化与花岗斑岩无成因关系,金矿化主要受近东西向断裂控制。提出在六岑—桃花—古袍金矿带以找金为主攻方向外,还要注意寻找社垌式的加里东期石英脉-夕卡岩-斑岩型钨钼矿床。  相似文献   

5.
河北峪耳崖和牛心山金矿的对比研究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斑岩型金矿包括伴生、共生和独立斑岩型3个亚型。峪耳崖和牛心山独立斑岩型金矿有诸多相似之处。二者都与浅成小岩株、磁铁矿系列花岗岩有关;矿上单脉型和细网脉浸染型两种矿石组成。单脉型矿体以线性蚀变为特征,细网脉浸染型矿体则赋存在面型石英-绢云母化蚀变带内。峪耳崖和牛心山金矿是我国极具代表性的贫铜独立斑岩型金矿,在冀东、辽西和内蒙古境内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6.
豫西狮子庙金钼矿田矿床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江明 《华北地质》2011,34(3):190-197
在豫西熊耳山地区马超营断裂带中段新近探明的石瑶沟大型斑岩型钼矿,与周围的脉型金矿床构成了狮子庙金钼矿田。斑岩钼矿与外围分布的脉状金矿(铅锌银)具有明显的时空关系,钼-金矿化与燕山期隐伏花岗斑岩体关系密切。石瑶沟斑岩钼矿的外围有一些脉状金矿发育,伴生铅锌银矿,产于斑岩钼矿外围围岩断裂内。这种钼与金矿的密切时空分布关系构成...  相似文献   

7.
甘肃天水李子金矿床物质组分及金银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云华 《地质与勘探》2011,47(5):837-845
甘肃天水李子金矿具有斑岩型和韧性剪切带型两种类型的金矿床。本文在详细野外工作的基础上,采用光薄片鉴定、人工重砂分析、化学成分分析、化学物相分析、电子探针波谱分析等技术方法,查明了矿床主要具有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两种金矿石类型,其中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矿石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斑岩型金矿矿石类型主要为斑岩型-蚀变岩型;韧性剪切带...  相似文献   

8.
吉南地区斑岩—热液脉型金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对四个典型矿床(二密,西岔-金厂沟,正岔,荒沟山)的地质,地球化学等综合信息对比,发现它们在形成时间-空间-成因上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共同构成斑岩-热液成矿系统。该系统包括“三大”成矿体系,即:幔源岩浆体系,深穿透断裂构造体系,含矿气液流体体系。其中,二密铜矿产于中生代塌陷式火山机构内的斑岩体内外接触带,为斑岩型矿床,西岔-金厂沟金矿产于深穿透性构造控制的斑岩体边部,属斑岩-热液脉型金矿,正岔铅锌矿产于中生代斑岩体与早元古宙地层的外接触带,属热液矽卡岩型多金属矿,而荒沟山金矿则受控于北东向鸭绿江断裂体系与中生代斑岩共存的构造带中,属热液脉型金矿,在区域成矿上构成斑岩型,斑岩-浅成热液脉型和浅成热液脉型多金属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9.
安芳  朱永峰  魏少妮  郑波 《矿床地质》2014,33(4):761-775
包古图地区是新疆西准噶尔重要的金矿集区之一,根据矿床地质和矿化类型,可将区内金矿化分为2类:以阔个沙也金矿床(包古图金矿Ⅰ~Ⅳ号点)为代表的石英脉型金矿化,产于部分中酸性斑岩体周边地层中,赋矿围岩为下石炭统包古图组凝灰质砂岩、凝灰岩等,围岩蚀变以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毒砂化和碳酸盐化为主,矿体为黄铁矿_石英脉型、辉锑矿_石英脉型和自然砷_石英脉型或石英网脉型/蚀变岩型,受NE向断裂控制,与矿区密集分布的中酸性脉岩伴生,主要矿物组合为黄铁矿_毒砂_自然砷_辉锑矿_自然金_银金矿,矿化元素组合为Au_As_Sb,是中酸性斑岩系统热液演化晚期的产物;另一类金矿化产于中酸性斑岩与下石炭统火山_沉积地层的接触带中,以包古图金矿Ⅺ号点为代表,矿体为石英_硫化物脉型,矿物组合为黄铁矿_毒砂_自然铋_辉铋矿_自然金_黄铜矿,是斑岩系统热液演化较早期的产物。结合已有研究资料,可将区内金矿床的成矿模型总结如下:斑岩岩浆系统演化晚期分异出含Au_Cu_Bi_As_Sb的岩浆热液,在岩体内部形成斑岩型铜矿化,岩体与围岩接触带形成高温石英_硫化物脉型Au_As_Bi矿化,部分含矿热液随中酸性岩脉向外围迁移,并逐渐与大气水混合,最终在NE向断裂中形成石英脉型Au_As_Sb矿化。基于此成矿模型,认为包古图地区金矿找矿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中酸性斑岩体与围岩接触带和斑岩体外围NE向断裂(中酸性脉岩)密集分布区,尤其是As_Sb、As_Bi化探异常叠加区。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对比显示,包古图金矿成矿系统与侵入岩有关的金矿成矿系统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10.
<正>新疆加曼特金矿床初步认为是中低温浅成热液型金矿床[1],其矿石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次为火山角砾岩型、蚀变岩型,赋矿围岩主要为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凝灰熔岩,南部与北部分别有石英钠长斑岩和花岗斑岩出露,酸性岩脉受断裂控制明显。其成矿流体显示低温、低盐度和低密度的性质。其金品位较低,石英脉型矿石平均品位为2.53×10-6。加曼特金矿的矿物组分较复杂,形成温度较低,主要为金属硫化物。本文样品的采样点在石英脉及其网脉带,位于主矿体的高品位区,基本代表了该区金矿体的矿石矿  相似文献   

11.
山西省繁峙县义兴寨金矿床位于恒山山脉东段南麓,是五台山—恒山金矿集区内典型的金矿床。近年来在矿区河湾斑岩体的深部发现了多个蚀变斑岩型金矿体,同时发育石英脉型金矿体。关于该斑岩型矿体成因的相关研究欠缺,制约了对矿区深部及外围勘探工作的开展。调查研究显示,金矿体分布受近 SN 向及 NW 向断层和赋存于角砾岩筒的晚燕山期中酸性次火山岩控制。脉型和斑岩型金矿体中的绢云母40Ar/39Ar年代学分析显示,其成矿年龄为(138.94±1.38)Ma~(139.16±1.37)Ma,属于早白垩世早期成矿 阶 段;主 成 矿 阶 段 标 志 性 矿 物 温 度 测 试 获 得 石 英 脉 型 金 矿 体 主 成 矿 温 度 集 中 在270℃~350℃,斑岩型金矿体的成矿温度在270℃~330℃;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 H-O 同位素分析和电气石硼同位素 LA-MC-ICP-MS分析显示,斑岩金矿体和石英脉状金矿体的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流体,成矿晚阶段混入有大气降水;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岩浆,均主要受控于同期同源的岩浆活动。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斑岩型金矿—热液充...  相似文献   

12.
山西义兴寨金矿是五台山—恒山金矿集区内最为典型的金矿床,也是山西省最大的金矿床。近年来,在矿区河湾斑岩体的深部探矿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大型蚀变斑岩型金矿体(20 t Au)。然而,关于该蚀变斑岩金矿体的成因还缺乏相关的研究,因而制约了对该矿床深部及外围勘探工作的开展。本文通过对蚀变斑岩的锆石开展了LA–ICPMS原位的U–Pb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蚀变石英斑岩的侵位时间为141±1 Ma,从而限定了蚀变斑岩金矿化的时间在131-141 Ma之间。对硫化物石英脉和蚀变斑岩型金矿石系统的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类型矿石具有相似的特征,进而提出蚀变斑岩型金矿化与脉状金矿是同期成矿流体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王柘  阳明  王本达 《云南地质》2015,(1):104-108
董家院金矿区地处扬子地台与秦岭及松潘—甘孜褶皱带结合部,区内金矿体主要为含金石英脉,矿脉形态复杂,以单脉、组合脉和脉群形态产出。矿体的空间分布受区内北东—南西向展布的一组脆—韧性剪切带的控制。Ⅰ级主剪切带和Ⅱ级次级剪切带是矿区金矿形成的导矿构造,而Ⅲ级和Ⅳ级剪切带却是金矿的容矿构造;该金矿床为与剪切带有关的石英脉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4.
新疆东准噶尔地区与中酸性浅成岩建造有关的金矿床系列可分为3类,即含金石英脉型金矿、侵入体接触带型金矿和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次火山斑岩型金矿目前虽尚未突破,但其潜在远景和突破的可能性极大.  相似文献   

15.
桂北龙胜地区剪切带型金矿找矿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桂北龙胜剪切带型金矿划分为石英脉型、石英薄脉型和石英细脉网脉型金矿。根据不同级别剪切带构造控制矿化集中区、矿床、矿体分布以及矿脉形态、产状和矿化类型等特片,总结出上部石英脉型、中部石英薄脉型、下部细脉网脉型金矿的矿化分带模式。指出龙岩剪切带型金矿爱脆-韧性剪切带控制,具有较大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6.
白水河金矿属断裂构造控制的热液蚀变型金矿床,金矿体产于新元古界澜沧群变质岩区多期断裂的次级分支断裂破碎带内。沿构造带有辉绿岩脉、石英斑岩脉、煌斑岩脉侵入,首次在临沧地区新元古界澜沧群变质岩区找到金矿。  相似文献   

17.
曹恒  张玉清 《江苏地质》2014,38(1):98-105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的金矿主要分为4种类型:层控型金矿、浅层热液金(银-贱金属)低硫化亚型金矿、钙碱性斑岩Cu-Mo-Au-W型金矿、构造控制中温脉型金矿。主要从地质环境和矿床特征的角度对各类型矿床进行描述,并列举各类型金矿的实例。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嘉荫-萝北地区金矿构造控矿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嘉荫-萝北成矿带是我国比较重要的金成矿带,该成矿带上分布有团结沟特大型斑岩型金矿以及杜家河等中、小型金矿床(点)和矿化点,其中绝大部分严格受控于近sN和sN向的乌拉嘎-嘉荫河深断裂带和保兴-四方山林场断裂带。利用应力理论对控矿构造性质进行了分析,发现斑岩型金矿矿体主要产于不同方向断裂的交汇区,而破碎带蚀变岩石英脉型金矿矿体则平行于主断裂呈雁行状排列或密集平行斜列。对矿床产出地质背景的分析认为柳树河花岗岩体、团结沟南部斜长花岗斑岩体、葡萄沟和长脖山花岗斑岩体的接触带为寻找斑岩型金矿的首选靶区.而朝阳沟、中兴沟、德胜沟、横道河子和杜家河上游为寻找破碎带蚀变岩石英脉型金矿的首选靶区。  相似文献   

19.
蒙古的金成矿作用按照通常的与岩浆作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和变形作用的关系,蒙古金矿成矿作用可划分如下类型.A:与火山岩伴生的脉型和浸染型.B:与侵入岩伴生的网脉、单脉和复脉型以及围岩蚀变型.C:与变质岩伴生的整合脉、石英细脉和浸染型.D:与沉积岩伴生...  相似文献   

20.
西昆仑中间隆起带花岗岩及与铜金矿化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西昆仑中间隆真情喧是自震旦纪以来从塔里木板块裂解开来的古地体,花岗岩类稀土酚模式,微量元素特征表明形成于岛弧及挤压碰拦期和期后环境,金铜矿化与华力西期后花岗岩类关系较紧密。该区金铜找矿类型重点为斑岩铜金矿、矽卡岩型铜金矿、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及与斑岩脉有关的构造热液金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