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青海驼路沟钴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驼路沟钴矿床是近年来在东昆仑南带中新发现的独立钴矿床.通过对矿床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驼路沟钴矿床的形成主要与热水沉积作用有关;成矿后,在后期的碰撞造山过程中,由于SN向挤压,矿床遭受到强烈变形改造作用,导致含矿岩系发生了强烈的构造置换改造作用,矿体显示出"似层非层,似脉非脉"的特点;而且更晚期的断裂构造活动造成矿带差异性抬升及剥蚀.因此认为该矿床为热水喷流沉积-构造改造型矿床.依据矿床的成矿规律及控矿条件,提出了驼路沟钴矿床进一步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
青海驼路沟钴矿成矿特征及控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驼路沟钴矿床位于东昆仑造山带昆南复合拼贴带内,是国内少数独立钴矿床之一.赋存地层为奥陶-志留纪纳赤台群哈拉巴依沟组,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矿体产状与围岩一致,层位、构造控矿特征显著,变形变质强烈,沿走向和倾向均有斜列和波状弯曲、膨大、缩小现象.矿床热液叠加成矿显著,表现出"似层非层、似脉非脉"的特点,成矿后改造使矿段间差异性抬升和矿体侧伏明显,矿床成因为热水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  相似文献   

3.
<正>驼路沟钴(金)矿床是近年来在青海东昆仑地区新发现的国内首例独立大型钴(金)矿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前人对其成矿地质背景、含矿地层时代归属、含矿岩性、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形成构造环境、钴富集成矿机制、成因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目前,关于该矿床含矿地层时代归属、成矿机制和矿床成因类型等方面仍存在争议。尤其是关于该矿床的成因存在"层控-改造成因、海底喷气沉积成因、多成因、热水沉积-热液叠加改造成因和热水喷气沉积改造成因"等多种观点。导致对该矿床的成因存  相似文献   

4.
青海东昆仑驼路沟钴(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海省格尔木市驼路沟钴(金)矿床是东昆仑地区新近发现的、国内外罕见的矿床新类型。笔通过研究首次认为该矿床形成于晚海西-印支-燕山期,为与富钠火山岩有关的层控-改造型独立钴(金)矿床,原富钠的中酸性火山岩中Co、Au初始富集,经后期动力变质变形作用改造成矿。  相似文献   

5.
刘世英  杨文芳 《西北地质》2010,43(4):295-299
驼路沟钴金矿床是近年来在青海省发现的容矿于奥陶—志留纪火山-沉积岩系中典型的火山喷气沉积-改造型矿床之一。通过对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和地质特征的分析,以遥感技术为主要手段,从遥感的角度分别总结了ETM+图像中赋矿地层、控矿构造以及遥感矿化蚀变信息的特征,并依据遥感异常分布特征,认为驼路沟钴矿床的东西外延区和九七沟复背斜北翼部位找矿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6.
青海驼路沟钴(金)矿床形成的构造环境及钴富集成矿机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驼路沟矿床是近年在青海东昆仑造山带内发现的首例独立大型钴(金)矿床。文章在详细解剖该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主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及氢、氧同位素等研究,重点探讨其形成的地质构造环境及钴的富集成矿机制。该矿床整合产于浅变质火山-沉积岩系中,发育高度富钠的热水沉积岩和典型的热水沉积矿石组构。沉积岩的主元素和特征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矿床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的局限裂陷海盆环境。喷气岩和诸类型矿石的稀土元素分布模式与地层围岩相似,均以显著富集轻稀土元素、具明显负铕异常为特征,表明是由在赋矿岩系中深循环的大气降水喷出后在距喷口位置较远处沉积而成。钴成矿流体为NaCl-H2O体系,伴生金矿化流体为NaCl-CO2-H2O-N2体系。钴主要分布在硫化物(如黄铁矿)相中,而钴的进一步富集、钴矿物的出现及增多,与变质程度紧密正相关。驼路沟矿床与世界其他典型层控Co-Cu-Au矿床具有十分相似的特征和钴成矿作用方式,均为同生喷流热水沉积成因。  相似文献   

7.
驼路沟喷气沉积型钴(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驼路沟矿床是容矿于震旦-寒武纪富钠火山-沉积岩系中的钴(金)矿床。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矿体的产态,矿石结构构造以及金属矿物的标型表明,驼路沟钴(金)矿床主要与震旦--寒武纪海底喷气沉积成矿作用有关,在加里东和晚华力西-印支碰撞造山过程中,喷气沉积型矿体被构造改造,并导致金在局部地段进一步富集。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揭示,Au,As,Pb,Cu,Zn,Mo,Co是圈定含矿层的化探异常元素组合,而Co-Ni-Au-Pb-Mo-As组合异常可以指示矿体。建议在矿床勘查的初期注意可能出现于喷气沉积成矿中心附近的铜钴矿。  相似文献   

8.
驼路沟矿床是东昆仑南部造山带中新发现的钴(金)矿床,它的含矿岩系是一套浅变质的(绿片岩相)震旦-寒武纪火山-沉积岩系.火山岩是一套中-酸性凝灰岩及熔岩,其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类似于活动大陆边缘或弧火山岩;沉积岩包括碎屑岩和黑色页岩,它们具有活动大陆边缘沉积岩的元素地球化学极性,部分沉积岩具有现代大陆弧地区沉积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岩相学、矿物学及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证明,作为主岩之一的石英钠长岩是典型的喷气沉积岩,而并非"脉岩",它不但是钴(金)矿体的重要找矿标志,而且也是喷气沉积矿床的重要鉴别标志.钴(金)矿石组构及矿石矿物的世代显示其主要与海底喷气沉积成矿作用有关,在后期的碰撞造山过程中,受到了改造和活化.矿石和喷气沉积岩的痕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它们同属喷气-成矿流体较远离喷气中心的海底沉积物.总之,岩(矿)相学及元素地球化学资料证明,驼路沟钴(金)矿床主要属喷气沉积矿床,形成于震旦-寒武纪东昆仑南缘的活动大陆边缘环境.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尖宝山金矿床成矿特征及控矿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尖宝山金矿床受冀东幔枝构造的北缘拆离带和喜峰口-凌源NE向断裂带的控制,矿区形成3个较大规模的金矿化带。研究认为拉马沟组变质岩石基底富矿源岩(层),元古界长城系中的金元素亦参与了成矿。北矿化带形成于韧脆性构造环境,而南矿化带则始于韧脆性环境,终于脆性环境。矿床成因为在拆离带型金矿化上叠加了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化。  相似文献   

10.
甘肃北山南带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构造控矿解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通过研究不同层次的韧性剪切带与金矿化的关系及含金裂隙类型。结合地质地球化学和磁组构分析。探讨了韧性剪切带对金矿化的控制作用。认为韧性剪切带的控矿作用表现为在区域上控制金矿床(点)的分布,在矿床范围内,它既是唯一的赋(含)矿构造,也控制着矿化带和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和分布,在矿床成因上决定了金矿化以蚀变糜棱岩型为主,同时韧性剪切变形及其形成的动力变质热液是金矿成矿流体的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东昆仑成矿带典型矿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在综述东昆仑地区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对肯德可克、驼路沟、督冷沟和大场等典型矿床的剖析,详细论述了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海相火山喷气沉积叠加后期改造型钴(金)矿、块状硫化物型铜钴矿和造山型金矿的成矿特征、成矿规律及找矿前景,并结合区域成矿模式、找矿模型和各类矿产、异常的空间分布特征确定出8个成矿远景区,13个找矿靶区。同时指出东昆仑各成矿带的成(找)矿潜力由大到小的依次排序为:昆南成矿带≈阿尼玛卿-北巴颜喀拉成矿带>昆北成矿带>>昆中成矿带。  相似文献   

12.
当今矿床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是矿床模型研究。矿床建模的理论与方法,矿床模型的定量化是目前矿床模型研究中亟待解决和完善的问题。从典型矿床研究入手,首先建立易于实现定量化的矿床地球化学模型,将有助于打破矿床模型研究的僵局。团结沟金矿床地球化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初步尝试。矿床地球化学模型能迅速转化为找矿模型,为找矿预测提供简捷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Analysis of Mineralization System and Prediction of New-Type Ore Deposit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discovery of new- type ore deposits,a focus of themineral exploration community,is im portant to the solutionto the supply of m ineral resources in the 2 1st century. Thediscovery of a new- type ore deposit with great economic sig-nificance can often accelerate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ofcertain ore species.For example,the discovery of the Jiaojia-type (tectonic altered rock type) gold ore depositand the Car-lin- type gold deposit in China has greatly increased gold re-serves of China…  相似文献   

14.
中国铜矿数字矿床模型评价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应用经典的标准矿床模型标志准则进行区域成矿远景区圈定是“三步式”固体矿产资源评价的重要基础,数字矿床模型将为广大资源评价人员提供计算机辅助决策工具。文章介绍了中国铜矿数字矿床评价系统开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了数字矿床模型的核心创新技术问题。开发的系统初步实现了专家系统与GIS的结合,可以在区域成矿远景区划和评价中应用。  相似文献   

15.
矿床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开采利用价值的有用矿物的聚集地,由若干个经地质勘查圈定的矿体组成。由于地质勘查的阶段性,一定勘查阶段圈定的矿体往往只是一个矿区某些矿体或某个矿体的一些矿段,一个矿床的所有矿体往往是多个地质勘查报告(简称地勘报告)提交的。因此,一个矿床的矿区范围由多个地质勘查报告圈定的矿体的空间范围来界定。由于矿区内各个地质勘查报告的工作程度可能会不一致,因此整个矿区的工作程度需要重新确定。总结了矿区范围的划分原则,并对矿区勘查程度的确定提出了定性原则和量化模型。这些原则和模型不仅成功指导了"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成果集成与应用"项目中矿区范围的划分和矿区勘查程度的确定,对评估整装勘查区内矿床的勘查程度、合理部署整装勘查区找矿勘查工作及合理设置采矿权均具有现实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周志勇 《福建地质》2012,(2):115-121
大田元沙矿区位于闽西南坳陷带中北部,大田一龙岩坳陷的东北边缘,成矿地质条件较好,区内矿产资源丰富。铅锌矿床产于倒转翼林地组砾岩与楱霞组石灰岩接触带中,严格受层位和构造控制。矿区F0断裂为矿液运移提供了通道,并在有利部位富集成矿。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一热液改造型。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紫金山铜金矿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仁生 《福建地质》1994,13(3):159-173
紫金山高硫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以一套独具特色的由地开石、明矾石组成的高级泥质蚀变和由硫砷铜矿、蓝辉铜矿、铜蓝组成的铜矿物组合为特征。本文根据矿床的蚀变矿物和矿石矿物组合及矿物的相互关系,着重应用热力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矿床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认为形成这一类型矿床的流体是一种高氧逸度、高硫逸度的中低温酸性流体。  相似文献   

18.
初论中国铜矿数字矿床模型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传统描述性矿床模型入手,通过对比论述数字矿床模型的概念、定义、特点及其与矿产资源评价方法的关系,最后介绍了中国铜矿数字矿床模型的主要特点、设计思路及基本结构。  相似文献   

19.
郁山铝土矿床是2006年河南省地质调查院在豫西新安县发现的一个大型隐伏铝土矿矿床。文章通过利用显微镜、X衍射、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红外光谱、热重等手段分析发现,郁山铝土矿中的矿物组成有:铝矿物,黏土矿物,铁矿物,钛矿物,非晶质,其它微量矿物(锆石、电气石、硫磷铝锶矿、明矾石、斜长石、钾长石、石英、方解石)六大类。非晶质组分的存在是华北陆块南缘铝土矿研究中物质组分方面的一个突破,为华北陆块南缘铝土矿的物质来源,成矿过程以及物质成分变化研究提供了线索和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